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

皇城,大慶殿。

趙偲望着依舊稀稀疏疏的大殿,稍微有些心虛,新皇登基三日了,大殿上還不滿半數臣子,自己這個皇帝究竟能不能坐穩。

閒暇時候,最初的激動和亢奮過去,他對於這個天降的帝位,甚至有一些埋怨了。

本來他可是好好親王,無憂無慮地鎮日裡逍遙快活,現在一旦楊霖失勢,自己幾乎是必死無疑啊。

他根本沒有一點自己的根基,全部都要靠楊霖,和他那十二萬的西北將士。

趙偲輕咳一聲,問道:“諸位愛卿,衆臣無故不來早朝,已經三日有餘,該如何是好?”

楊霖使了個眼色,身邊剛剛回京的徐知常出列一步,朗聲道:“起奏陛下,此輩人無視朝廷法度,豈可再居官位。臣提議,記錄汴梁在籍官吏,凡是無故缺勤者,可盡數貶爲庶人。”

發動政變,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再拘泥於大宋那個腐朽的框架行事,可以用最直接的辦法來解決以前令人頭疼的難題。

不來上朝?正好把你們全擼了,大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官員和想要當官的人。

趙偲一聽,心裡又咯噔一聲,這羣人可真是太嚇人了,動不動就要殺人,不來上朝就要罷官,大宋文質彬彬百年,哪裡見過這麼強橫霸道的朝廷。

楊霖輕輕頷首,並不說話,身後的官員全都拜倒:“臣附議。”

趙偲一看,索性破罐子破摔,反正那些不來的人是鐵定不會和自己一條心的,還不如依靠這些狠人。

“准奏!”

很快,趙偲又當廷宣佈,任命楊霖爲中書門下太宰。從少宰到太宰,就是從一個使相,到大宋首席宰相的位置。

楊霖再三請辭,並且一力推薦張商英拜相,趙偲無奈之下只好同意。

自己年紀太小,這個時候大權在握,沒必要去追求宰相的虛名。燕王爵位都可以推辭,一個名義上的宰相有什麼好捨不得的,樑師成不是宰相,徽宗一朝前幾年還不都是他說了算。

散朝之後,朝廷發出通告,成立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都尉府設提舉一名,幹辦四名,都是五品以下職位。

汴梁有的是高官,區區從五品的官,當然不放在衆人眼中,這個都尉府就這樣低調地成立了。

提舉由殷慕鴻擔任,四個幹辦都是萬歲營的虞侯,人員也都是來自以前的萬歲營情報司。

這個情報司本就是暗中的,沒有幾個人知道,外界也不關心這個新建的衙署,大家的焦點都在不去早朝的就罷官這件事上。

金樑橋前蔡京的府邸,這個時侯滿滿當當的都是人。

人人都是臉色難看,議論聲嗡嗡響動,跟一大羣蒼蠅聚集在一起也似。不住有人踮腳朝着府邸內看,等着那裡傳出來消息。

可惜的是蔡府大門緊閉,根本不像是有打開的跡象,蔡京這時候自身難保,已經被下了最後通牒,要他去杭州養老。

杭州市舶司,是楊霖的又一處老巢,到了哪裡離開汴梁,可以說就徹底成了大宋的邊緣人了。

蔡京一直在等,等楊霖來找他,可惜已經三天了,楊霖還是沒來。

聚在金樑橋上的這些人,個個身穿官袍,紫金官服不常見,綠袍青袍遍地是。

他們不肯去上朝,還是不相信武人能夠一手遮天,等着翻盤那天。

可是朝廷下旨罷黜他們爲庶人,這可就讓人受不了了,我就是鬧鬧事,你直接罷官?大宋哪裡這般對待過文人,我們可都是進士出身的文官,是有保命符可以隨意胡鬧的。

放眼任何一個朝代,文官也不敢這麼囂張,就算是比他們更混賬的大明文官,也沒有他們這麼囂張。

好在朝廷現在還沒有對他們動手,楊霖首先打擊的是汴梁的禁軍,西北軍馬正耀武揚威往來,都是在搜檢汴梁城中禁軍軍將,此刻不知道有多少禁軍高門正在破家!

一個年輕的紫袍官,被人圍在中間,他是中書舍人李邦彥。外表俊爽,美風姿,自號“李浪子”,爲文敏而工。每一條都對了趙佶的眼,再加上會鑽營,討好了蔡京和樑師成,所以升官特別的快。

他此時唾沫橫飛,激昂慷慨:“楊霖此子當真心狠手辣!他的甲士,諸位想必也都曾見,都是西北虎狼之輩。難道諸位不覺得熟悉麼?這就是西涼董卓再生啊。

未曾想董卓曹操之輩,竟然見於大宋!禁軍將門爲之一空,好在此子尚且知道天高地厚,不敢犯我等士大夫輩,須知這大宋天下,乃君王與我輩共治。若膽敢摧折我輩,則天下洶洶,他楊霖縱是手握強兵,又如何了?還不是身死族滅?國本動搖,國朝養士百年,仗義死節,正在今日!

我等就是不去早朝,也不同意罷官,堂堂大宋,豈能讓這商賈之子掌握朝綱,威福自專!”

圍在他身邊的衆官員紛紛叫好,大聲喝罵,聲傳四方。

衆人激昂慷慨之際,就聽見馬蹄聲響,隆隆而來。說得熱鬧諸人頓時色變,一些動作快,心思活泛的就不言聲的朝外溜,準備隨時跑路。

只見來的是一羣禁中侍衛裝扮的驍騎,衆人一看不是凶神惡煞,動輒殺人的西北軍漢,頓時膽氣又回來了。

這些昔日的汴梁主人,大宋士大夫公卿,對着來人指指點點,胡啐亂罵,果然是一派高士名臣風範。

突然,驍騎中間裂出一道縫來,一個侍衛牽着馬,上面載着殷慕鴻,來到衆人跟前。

有人認出了這個人,就是禍亂的起源,楊霖的狗腿子殷慕鴻。就是把他下獄之後,引來了楊霖提兵入京。

李邦彥冷笑一聲,出列道:“殷慕鴻,這裡都是朝廷大員,你是什麼身份,敢在我等面前騎馬,還不下來行禮。”

殷慕鴻面沉似水,冷聲道:“你等盡被剝去官身,如今無端聚會詆譭朝廷,須得脫掉朝服。本官奉皇命前來,限你們一炷香的時間,脫光衣服各自回府,不然格殺勿論。”

衆人一聽,竟然要他們脫了衣服回府,那不是斯文掃地。

喝罵聲四起,有不少人朝着驍騎這邊扔石子,就在他們鬧得歡的時候,金樑橋已經被團團圍住。

一個騎士下馬,在金樑橋的橋頭,燃起了一支香。

氣氛頓時有些冷了下來,所有人再不是有恃無恐,左右相顧都有些害怕。

李邦彥強忍着懼意,大聲道:“不要怕他們,我們衝出去,看他們能怎樣。”

衆人紛紛擠着要過橋,突然一支弩箭,射穿了最前面的幾個官員的喉嚨。

李邦彥飛速脫光了衣服,抱着衣服鑽了出去,被幾個驍騎按住,押到了殷慕鴻跟前。

此時的橋上,已經開始了屠殺,慘叫聲如同鬼哭狼嚎。

金樑橋下,很長一段的河面,都被染成了血紅色。許多驍騎在河邊,往裡射那些跳河逃命的人。

李邦彥聞着濃濃的血腥味,這才知道這羣人的決心的膽子,或許真的不亞於當年的董卓。

“殷提舉,饒命,我已經脫去官服了!”

殷慕鴻看着這個朝廷大員,曾經的中書舍人,目光中連鄙夷都欠奉,搖了搖頭道:“給他穿上,砍了!”

新君登基第四天,大宋三百舊官僚,被斬殺在金樑橋上,無一生還,史稱金樑橋慘案。

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十七章 捷徑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一百六十八章 把你爹嚇尿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爲圖幽燕計,臨海築新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興刀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傑本不爲偷生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斬節奏狗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有陰毒計,嘴上甜如蜜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二百七十六章 兇蠻兵威凌蒼穹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韋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九十四章 送他個活王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來,可能都是黑的吧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楊霖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國士無雙高衙內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四百二十章 讓他們死於民憤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
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十七章 捷徑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一百六十八章 把你爹嚇尿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爲圖幽燕計,臨海築新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興刀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傑本不爲偷生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斬節奏狗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有陰毒計,嘴上甜如蜜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二百七十六章 兇蠻兵威凌蒼穹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韋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九十四章 送他個活王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來,可能都是黑的吧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楊霖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國士無雙高衙內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四百二十章 讓他們死於民憤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