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改朝換代

一個普通的秋日清晨,汴梁府內,發生了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

當今天子,下了一道詔書。本來天子下詔書,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但是當今聖上,輕易不拋頭露面,存在感實在太低了。

而詔書的內容,赫然便是禪位於燕王楊霖。

雖然近幾年,燕王要效仿太祖的事傳的甚囂塵上,但是誰也沒想到,這麼突然就要改換大宋的江山了。

人們嘰嘰喳喳之餘,卻都沒有太多的驚訝和氣憤,隨着楊霖掌權日久,而民間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已經在心底默認了這一事實。

甚至有不在少數的人,爲此暗暗振奮,以爲和該如此。

趙宋皇帝下的禪位詔書,便是想要爲趙宋效忠的臣子,也失去了道義的支撐,茫然無措。

昭德坊內,楊霖正在打拳,這幾乎是雷打不動的習慣。

聽到陸謙叉手稟報,楊霖笑道:“按照慣例,推辭三次,以免吃相太難看。”

這三次推辭似乎是禪讓的必走流程,幾乎所有自願非自願的禪讓,都有這麼個步驟。

楊霖也不想格外出佻,擰了擰手腕,出來之後發現前來宣讀詔書的,是內侍省的楊戩。

這哥倆是老搭檔了,一個眼神便默契十足,楊戩擠了幾滴眼淚,配合楊霖演了起來。

“官家這是何意,豈不是折煞本王,本王不能當這個皇帝啊。”

楊戩抹淚道:“燕王殿下不受詔,豈不是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楊霖堅決不接受,並且對着皇城方向,遙拜了三下。

在場的人,無不感動涕零,一副楊霖不出山當皇帝,天就要崩塌了的樣子。

楊戩畢竟年紀大了,跟着大家勸了一會,身子就支撐不住,馬上又小內侍給他搬來個凳子。

在樹蔭下喝了半壺茶,便起身告辭,回到宮中。

馬上中書門下,起草了第二封奏章,兩天之後再次到昭德坊。

楊霖又堅辭不受,文教司在邸報大肆報道,接連七天都是這方面的文章。

要麼便是歌頌燕王殿下的豐功偉績,要麼便是他的高尚品德。

一時間民間也有了一種參與這個大事的興奮,很多地方自發組織人,去東京汴梁城勸進。

學校的士子們,也開始勸進,最可怕的是京營新軍,也選出十幾個人來,參與其中。

這一場荒唐的禪位,持續了一整個冬天,直到第三次禪位詔書下發,已經是歲末,臨近新年。

三次推辭之後,楊霖順勢接受了禪位,在皇城內登基稱帝。

趙宋王朝,在宣和五年歲末,畫上了句號。

朝中大小事宜,一切按原來運行,特許官員可以請辭。

吏部統計,總共有一百三十餘多地方官辭官回鄉,汴京無人請辭。

對於天下軍民臣子來說,不過是隱皇帝,走到了明處。

---

昭德坊前,楊霖身穿早就做好的龍袍,着天子冠帶,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舞八佾,登壇受禪,接詔、策,和玉璽。

身邊親衛,依舊是赤袍錦衣,萬歲應舊日裝束。楊霖得朝,曾號稱赤陽,乃是火德之最。所以冠冕龍袍,旄旌節旗,全都是赤紅色。

朝中公卿、列侯、諸將萬餘人陪同,燎祭天地、五嶽、四瀆,議改正朔。

楊霖定國號爲夏,年號爲重明,取自易經“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

尊楊通爲太上皇,鄭雲瑤爲皇后,楊天逸爲太子。

緊接着,就是對禪位的趙偲的優待,冊封其爲祁王,上書不稱臣,入宮可騎馬,一應俸祿用度,優於親王。

封趙佶爲嬉王,許下堆玉樓,擇地置辦房產、田產。

趙家的宗室,本來就如同推恩令一樣,層層下去遍佈民間,而沒有什麼實權俸祿。

楊霖乾脆一應不管,照舊例不再世襲。

宋江、張舒夜、範宗尹升爲中書門下參知政事,是爲右相。首席宰相中書門下平章知事依舊是白時中,四人構成明堂三宰輔。蔡京加封爲廣陽郡王,雖不是世襲罔替,但是活人封王,也是榮寵之至。

蔡京的人品暫且不提,他的才能,給這個王朝打下了地基。很多政令,都是他的手筆,也着實收效顯著。

廢除樞密院,改設五軍都督府,統攬天下兵馬大事。

加封軍中有功大將,韓世忠、宗澤、姚平仲、方七佛加太尉銜,官至一品。

王稟、吳玠、吳麟、呼延通各自加封節度使,武人的封賞隱隱蓋過文官,也是對大宋矯枉過正,大肆打壓武人的一種補償。

忙完這一套,因爲有了楊霖提前知會,大典算是簡易版的,所以不是特別的疲乏。

坐到了皇帝的寶座,其實沒有什麼不同,楊霖這幾年位高權重,也沒有一般的人驟得大位的激動。

他十分冷靜地總結了一下大宋失敗的原因,這百十年間的風雲變幻,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面對五代時候武將一方獨大,不應該一味打壓,文武相濟,纔是王道;

面對強虜犯邊,更不應該一味求和結盟送歲幣,而不思積蓄實力,反攻反擊。

艮嶽內,鄭後收拾好行裝,在一羣家人的陪同下,從這個園林中撤出。

楊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給了她重回鄭府的自由,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關心這些了。

鄭太師親自前來,接大女兒和兩個外孫女出去,艮嶽作爲一個巧奪天工的園林,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楊霖特意下令,敞開艮嶽,供百姓遊玩、避暑。

舊日寺人宮女內侍,不想出去的,就在此地繼續當差,維持秩序,餵養珍禽異獸,清掃落葉。

這些人中很多人,爲此感恩戴德,從此終老艮嶽。

日暮時分,昭德坊內,一隊隊親衛,護送着內院的人進皇城。

外院依舊不會收回,外院居住的很多人都是拖家帶口的,此時也都出來夾道歡送。

鄭雲瑤等人,從馬車的窗簾揮手,汴梁百姓都在說,新的皇家比趙官家還親民。

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二百八十二章 鸞鳳隨我方得翱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五百六十章 萬歲營大文豪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一百三十五章 剪除羽翼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一百八十章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四十六章 疊石爲山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個美麗的二五仔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一百二十六章 順藤摸瓜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七百四十一章 滅女真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動光彩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難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九十章 飛揚跋扈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六十六章 懼意濃時怒無邊(給凝珠漫水加更)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夜戰挽時危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邊風吹起來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五百二十五章 蠢貨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十七章 捷徑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三百零九章 赤陽真人戰活佛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母十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
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二百八十二章 鸞鳳隨我方得翱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五百六十章 萬歲營大文豪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一百三十五章 剪除羽翼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一百八十章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四十六章 疊石爲山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個美麗的二五仔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一百二十六章 順藤摸瓜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七百四十一章 滅女真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動光彩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難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九十章 飛揚跋扈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六十六章 懼意濃時怒無邊(給凝珠漫水加更)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夜戰挽時危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邊風吹起來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五百二十五章 蠢貨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十七章 捷徑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三百零九章 赤陽真人戰活佛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母十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