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

“別無選擇?”趙鼎不太明白,範員外怎麼會別無選擇?在趙鼎看來,範員外完全可以拒絕的啊?

張正書勝券在握地說道:“作爲樊樓的店主,他哪裡受得了被和樂樓超過?”有些話,是不用說得太明白的,趙鼎先前還不太明白,現在一下就醒悟了過來。“商場就如同戰場一樣,洞悉對方的弱點,才能一擊必中。樊樓的弱點已經被我洞悉,範員外就不得不接受我的條件了。”

趙鼎點了點頭,他完全沒想到做生意,也是大有學問的。

在這之前,他的瞧不起張正書的,應該說他瞧不起任何商賈。這都是因爲儒家的影響,士農工商的排序深入了趙鼎的心中,孟子甚至還輕蔑地把商人稱爲“賤丈夫”。然而,管仲提出的“士農工商”,是認爲“士農”與“工商”一樣重要的,乃並舉之義,並沒有先後之分。可儒家論及於此,先是用官吏替代了軍士,然後,儒家又認爲這是尊卑排序,以士爲首,農次之,以工商爲末,這就形成了所謂的“末商主義”。

對於古之聖賢的言論篡改,儒家是第一人。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儒家當然要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言論了。像“士農工商”,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像孔子整理《詩經》《尚書》刪減了很多不利於儒家的言論,子夏當年筆削春秋也是如出一轍。在儒家的眼中,只有他們記載的東西,纔是真理,他們才認。

張正書從來不認爲人有完人,比如孔子誅少正卯,比如孔子論直躬救父、魯人三北,周遊列國時陷於陳蔡之間窮困潦倒,子路偷來小豬,孔子吃了;子路搶來衣服,孔子穿了;子路拿來的酒,孔子也不問,喝了;但到魯哀公迎接他時,孔子卻顯出正人君子的風度,席子擺不正不坐,肉類割不正不吃……這些都是孔子都是抹不去的污點。偏生這時候儒家把孔子尊成了聖賢,美化成了一個完人,那就是等於說,孔子的狡辯全都是正確的。是以,儒家纔會“嚴於律人,而寬於律己”,屢屢站在道德的高度譴責別人。怪不得當年墨翟諷刺孔子說:“夫飢約,則不辭妄取以活身;贏飽,則僞行以自飾。污邪詐僞,孰大於此?”說的就是儒家的虛僞。

反正,你跟儒家辯論,你跟他講道理,他跟你說道德;你跟他說道德,他跟你講傳統;你跟他說傳統,他跟你講古聖先賢;你跟他說古聖先賢,他又扯回現實,開始講實際了。反正,你就是沒道理,他就是對的。

張正書對儒家的厭惡,不是沒道理的,看看司馬光,看看文彥博,看看歐陽修就知道了,道德上確實沒有什麼瑕疵,但是在國事上,這種官對國家傷害卻是巨大的。瞧瞧司馬光上臺後做了什麼吧,不管熙寧變法好的壞的方面,統統推翻,固執得認爲,舊法纔是好的。於是,折騰來折騰去的宋朝,終於被拖垮了。說實話,要不是今天在位的宰相是章惇,恐怕宋朝已經在一片繁榮安逸的假象中,慢慢地消亡了。章惇在位,起碼西軍的地位能保障,給孱弱的宋朝撐起了一片天。

當然,張正書不會傻到逢人就說,那會惹出大事的。甚至,趙鼎也察覺不到張正書對儒家的厭惡。

“原來如此!”趙鼎還以爲張正書想借這個事,跟他說用兵的道理,他覺得很有道理。

但是,張正書卻口風一轉,苦笑道:“然而,範員外之所以肯簽下契約,是因爲‘弱國無外交’啊!”

“弱國無外交?”

趙鼎有些不明所以,眨着眼睛問道。

張正書沉重地點了點頭,說道:“生意場上,贏家佔大頭,輸家可能傾家蕩產,這是屢見不鮮的事。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武力鼎盛,纔能有話語權。我大宋與遼國的澶淵之盟,看似臉面不失,但這就是‘弱國無外交’!若是能用刀劍逼迫遼國割讓燕雲十六州,何必在談判桌上浪費口舌。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永遠得不到。而且,人家能拿刀劍,逼你給他們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一如我逼迫範員外這樣,這就是——‘弱國無外交’。”

張正書說這話的時候,他想起了清末到民國,被列強欺辱得多慘。《南京條約》、《天津條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一連串的割地賠款條約,就是“弱國無外交”的最深痛體現。巴黎和會上,中國明明是戰勝國,卻還要喪權辱國。二戰戰勝了日本,卻被迫要簽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張正書以爲自己忘了,但他才發現,這種如此喪權辱國的事,如何能忘?怎麼能忘?

於是他說得越來越大聲:“國與國之間,從來都是弱肉強食,這就是叢林法則。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君子以除戎器,戒不。夫兵不可廢,廢則召寇。昔徐偃王無武則滅。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趙鼎不明白,爲什麼張正書說這些話的時候,眼中居然泛淚了。

其實,張正書是想起了清末到民國時的屈辱,有感而發。如今的宋人,還有哪個人記得澶淵之盟?有的,只是外忍內殘。武備鬆弛,士卒懈怠,如此的場景,和清末何其相像?

“小官人……”趙鼎輕輕說了聲,卻把張正書從思索中喚了回來。

“我沒事,快擬契約吧!”張正書平復了一下情緒,然後才苦笑自嘲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想太多了。”

別看趙鼎還是波瀾不驚的寫着契約,其實他的內心早就風起雲涌。

是啊,宋朝這個模樣,趙鼎這種憤青是最在意的,甚至還覺得張正書說得很有道理。這種道理,不是他聽鄉間秀才噴的什麼奸臣當道,民不聊***臣是誰?不是推翻熙寧變法的司馬光,自然就是當今宰相章惇了。

但張正書卻是實實在在的從國家層面看問題,而且不止一次說過,任憑誰在宰相的位置上,做得也不可能比章惇更好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要是再換上“元祐黨人”執政,再次把西軍打入塵土裡?那宋朝不用西夏、遼國來攻,自己先倒在不斷的農民起義當中了。

第七百一十三章:稍安勿躁第二章:AI系統第六百九十二章:差點中毒了第兩百二十六章:無法克說第六百九十七章:夯實基礎第六十二章:插畫第六百九十六章:工業母機第兩百八十二章:成了!第十九章:誤打誤撞第六百六十一章:明州城外第九百六十二章:潛藏行軍第七百七十三章:傳閱第八百三十七章:心動了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第五百零六章:交鋒第九百一十三章:可憐兮兮第五百九十九章:尾大不掉第八百一十三章:軍令狀第八百八十八章:大年初二第四百五十六章:真的好意思第四百一十二章:毛胚房第兩百五十二章:技術推廣第七百四十五章:無冕之王第七百一十三章:稍安勿躁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第七百一十二章:竟敢欺君第六百二十六章:一花一世界第三百四十四章:天下之大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七百四十四章:趙煦病倒第一百八十五章:忽悠成功第七百八十五章:新產品第三百六十三章:竹帽第五百七十八章:一路吃下去第八百一十章:徵辟?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八百二十三章:唯有自強第六百一十八章:十里紅妝第一百零三章:生活有奔頭第九百零五章:不捨第九百六十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二十七章:如此秀才第九百一十六章:損兵折將第五百七十五章:遇險第七百一十章:暗自抹汗第四百四十四章:有夢想的鹹魚第七百三十章:護身符第兩百九十一章:好人第五百三十六章:越看越順眼第一百九十五章:香水出爐第五百六十七章:都是間諜第九百八十六章:準備棄城第三百章:運氣太差第六百二十四章:做工匠也能走上人生巔峰第一百零八章:把柄(上架五更,第一更)第五百零二章:明爭暗鬥第五百一十章:各懷心思第一百九十五章:香水出爐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九十九章:金釵爲憑第兩百一十二章:揣摩第一百八十六章:合作愉快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七百五十九章:蔡京出招第兩百八十四章:賣水泥也賺錢第兩百五十章:自找麻煩第七百零一章:山寨精神第五百七十三章:爲富不仁第兩百五十六章:釀酒計劃第七百六十四章:不用去找答案了第四百九十四章:男兒膝下有黃金第五十七章:人山人海的廟會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九百九十九章:君與臣?第五百五十三章:字畫抵債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兩百五十二章:技術推廣第一百二十六章:攜美同遊第三十章:敗家子第九百二十九章:文人還是有風骨的第八十七章:執念太深第一百三十二章:城隍廟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兩百四十七章:科技的力量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第七十章:讀書人的節操第七百五十九章:蔡京出招第五百二十二章:最合適的人選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第八百一十四章:自污第五百一十九章:割肉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七十七章:轟動汴梁城第九百六十九章:奇襲涿州第六百二十二章:一輩子就一次的事第六百三十七章:於國何益?第三百四十八章:有競爭是好事第六百七十九章:廣州城
第七百一十三章:稍安勿躁第二章:AI系統第六百九十二章:差點中毒了第兩百二十六章:無法克說第六百九十七章:夯實基礎第六十二章:插畫第六百九十六章:工業母機第兩百八十二章:成了!第十九章:誤打誤撞第六百六十一章:明州城外第九百六十二章:潛藏行軍第七百七十三章:傳閱第八百三十七章:心動了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第五百零六章:交鋒第九百一十三章:可憐兮兮第五百九十九章:尾大不掉第八百一十三章:軍令狀第八百八十八章:大年初二第四百五十六章:真的好意思第四百一十二章:毛胚房第兩百五十二章:技術推廣第七百四十五章:無冕之王第七百一十三章:稍安勿躁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第七百一十二章:竟敢欺君第六百二十六章:一花一世界第三百四十四章:天下之大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七百四十四章:趙煦病倒第一百八十五章:忽悠成功第七百八十五章:新產品第三百六十三章:竹帽第五百七十八章:一路吃下去第八百一十章:徵辟?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八百二十三章:唯有自強第六百一十八章:十里紅妝第一百零三章:生活有奔頭第九百零五章:不捨第九百六十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二十七章:如此秀才第九百一十六章:損兵折將第五百七十五章:遇險第七百一十章:暗自抹汗第四百四十四章:有夢想的鹹魚第七百三十章:護身符第兩百九十一章:好人第五百三十六章:越看越順眼第一百九十五章:香水出爐第五百六十七章:都是間諜第九百八十六章:準備棄城第三百章:運氣太差第六百二十四章:做工匠也能走上人生巔峰第一百零八章:把柄(上架五更,第一更)第五百零二章:明爭暗鬥第五百一十章:各懷心思第一百九十五章:香水出爐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九十九章:金釵爲憑第兩百一十二章:揣摩第一百八十六章:合作愉快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七百五十九章:蔡京出招第兩百八十四章:賣水泥也賺錢第兩百五十章:自找麻煩第七百零一章:山寨精神第五百七十三章:爲富不仁第兩百五十六章:釀酒計劃第七百六十四章:不用去找答案了第四百九十四章:男兒膝下有黃金第五十七章:人山人海的廟會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九百九十九章:君與臣?第五百五十三章:字畫抵債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兩百五十二章:技術推廣第一百二十六章:攜美同遊第三十章:敗家子第九百二十九章:文人還是有風骨的第八十七章:執念太深第一百三十二章:城隍廟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兩百四十七章:科技的力量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第七十章:讀書人的節操第七百五十九章:蔡京出招第五百二十二章:最合適的人選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第八百一十四章:自污第五百一十九章:割肉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七十七章:轟動汴梁城第九百六十九章:奇襲涿州第六百二十二章:一輩子就一次的事第六百三十七章:於國何益?第三百四十八章:有競爭是好事第六百七十九章:廣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