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

隨着步卒的推進,天黑之前,宋軍已經攻破了遼國皇帝的行宮。

而耶律延禧,早就趁着亂軍逃往北方了。

至此,還剩下一些頑抗的契丹人罷了。畢竟是遼國的南京,忠心耿耿的契丹人是大有人在的。甚至一些漢人,也拿起了武器,向宋軍進攻。很不可思議,但張正書能理解。就好像後世某個島國,明明華人佔據了國中百姓的八成以上,卻對中國異常敵視。張正書也沒有婦人之仁,既然他們拿起了武器,那就是敵人。對待拿着武器的敵人,只有讓他喪失抵抗的能力,那纔是最好的敵人。

忙活到了深夜,才總算肅清了城中殘敵。

而輔兵們也沒閒着,開始修繕城牆起來。破壞倒是簡單,而修繕城牆卻是不容易啊!

接下來,就要迎接遼國真正的怒火了。

張正書知道,殘酷的戰爭,現在纔算正式展開。於是,爭分奪秒把城池修築好就很必要了。除了修築好幽州城,挖掘壕溝,修築棱堡都是必要的事。但由於長途奔襲的緣故,沒能把磚塊運上來,水泥也只是帶了一點罷了。沒辦法,要想獲得水泥,就需要重新打通運輸線了。

張正書把目光,轉向了固安城。

確切來說,是轉向了桑乾河。只要打通了水上生命線,搶在冬日來臨之前,就能天然的把遼軍分割成兩個戰場。

出兵!

張正書的選擇很果斷,一定要趁着固安城震驚莫名的時候,以雷霆之勢把它奪下來。

算了算手裡的炮彈,發現還是可以支撐的。因爲這實心炮彈的好處就是可以迴圈利用,找回了之前打出的五成炮彈。至於火藥,那太簡單了,即便是張正書自己,都能鼓搞出不少來,再說了,黑、火藥還是很充足的,供應一門字母炮綽綽有餘了。實在不行,那就用黑、火藥炸塌城牆吧,反正不惜一切代價把固安城奪下來,那麼就能保證幽州城的後勤了。

兵貴神速,固安城都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張正書讓重騎兵帶着火炮,帶着黑火藥兵臨城下了。

結果,都不需要用火炮轟城,因爲正好碰上了增援過來的契丹大軍。

面對三十萬騎兵,宋軍重騎兵只能且戰且退,奈何契丹大軍緊追不捨。

退回了幽州城下後,張正書得知了消息,暗歎一聲,知道自己失算了。但沒辦法,如果攻擊幽州城的同時分兵去打固安城,那絕對會走漏風聲的。

現如今,就存在一個取捨問題了。

該怎麼辦呢?

張正書也有點躊躇了,他發現自己還是陷入了宋人的思維,認爲城池是一切。

“存人失地,則人地皆存;存地失人,則人地皆失。”張正書只用了一分鐘,就下定了決心,隨機應變。如果現在撤離的話,怕是也逃不出被遼軍追擊的命運了。沒辦法,一招錯,那接下來就有點被動。即便是從戰略大局上宋朝是佔據了主動,畢竟佔據了遼國的南京,但是對張正書自己來說,卻是失去了主動權。

“沒辦法,只能死守一陣子了,希望友軍給力點吧……”

先前,張正書並不把所謂的友軍放在眼裡,因爲“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他們不扯張正書的後腿已經很燒高香了。但現在,張正書卻只能指望友軍,這不得不說有點諷刺。但這也是很合理的,一個統帥再厲害,也無法面面俱到,特別是這樣龐大的戰役。據不完全統計,宋朝投入的軍隊已經超過了四十萬,是西北禁軍的兩倍有餘。這樣的大戰役,別說宋朝了,就算是遼國,也很久沒打過了。

在這樣通訊手段落後的時代,一個人指揮幾十萬軍隊,看起來很威風,其實並不能面面俱到。再說了,張正書這是一路經略使而已,能打到析津府已經儘力了。如果趙煦沒有下一步動作,那隻能說他也是個志大才疏的傢伙罷了。只是這麼一來,坑苦了張正書,還有十幾萬將士。

事實上,正如張正書所料,匯聚了四十萬的遼軍,開始了對析津府的強攻。

沒有任何道理可講,也沒有什麼試探,一上來就是最兇狠的肉搏戰。宋軍倚着壕溝,展開了頑強的抵抗。

節節抵抗都失利後,宋軍回到了城中,倚靠城牆防守。

遼軍也發了狠,開始蟻附攻城作戰。

好在張正書早有準備,守城武器也是層出不窮,城池還是守得很穩的。在這深秋時節,宋遼雙方展開了一次空前的大戰。

不得不說,居高臨下,又有堅城庇護的宋軍取得了極大的戰果,自身傷亡也還能接受。

只是讓張正書想不到的是,城中的糧草並不多了。

沒辦法,這幽州城裡不僅僅有軍隊,還有十幾萬百姓沒來得及遷移出去。再加上耶律延禧突圍的時候,又帶了不少糧食,還燒了一部分糧草,以至於張正書才陷入如此境地。要不是玉河、良鄉兩城中還有點糧草,說不定都無法堅持一個月的。現在看來,幽州城裡的糧草,怕是無法支撐到三個月了。

幾十萬人吃馬嚼的,能支撐三個月已經是奇蹟了。

張正書那個發愁啊,他現在已經無計可施了。

在幾十萬人馬面前,不是武器就能扭轉戰局的。別的不說,人家用幾個兵換你一個都是賺的。人數上的碾壓,還是一些打過仗的遼軍老卒,這就讓張正書極爲難受了。

“外間,是什麼狀況了?”

張正書的眼睛裡有着血絲,他決定守兩個月,如果兩個月還不能有援軍到來,那他只能突圍了。那會,估摸也是隆冬大雪時節了,正好是突圍的大好時機。別人不知道,張正書是知道雪橇這東西的,能加快不少行軍速度!

“探馬出不去……”

董成虎也是憔悴了不少,沒辦法,這守城戰是極爲煎熬的,考驗的是一支軍隊的韌性。

張正書也知道,遼軍不會這麼輕易就把己方的探馬放走,畢竟早就團團圍住幽州城了,這是早有預料的事。

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五百三十三章:山寨能力太強了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五百六十六章:御道旁的茶肆第五百九十四章:大雪引起的河患第四十九章:大相國寺廟會第八百一十章:徵辟?第七百一十七章:唯你是問!第六百八十六章:沒見識第五百五十二章:申王府第八百八十四章:都是同行的襯托第兩百一十三章:退路第四百六十章:不顧形象第七百零七章:耳目第七百四十六章:無官不貪第二十五章:羣情激憤第九百一十章:魄力第一百七十章:繼續種田事業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三百九十二章:收買人心第八百八十九章:利益之爭第四章:任務第十六章:李行首第八百八十五章:光宗耀祖第三百二十五章:贖身第七百二十一章:脆弱的農業經濟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第七百二十五章:救災開始第八百八十七章:不會妥協第兩百五十二章:技術推廣第五十五章:刺激經濟第九百一十一章:算我送的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三百九十二章:收買人心第三百四十五章:求穩第八百一十二章:皮笑肉不笑第八百零一章:夫人路線第六百四十四章:忙前忙後第兩百零二章:代言第一百八十八章:不帶這麼欺負人的第兩百九十六章:謀劃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第六百三十五章:這個媳婦娶得真貴!第九百五十二章:事情暴露第七百三十八章:過河抽板第六百九十九章:坐立不安第四十二章:小報新聞第四十章:震驚的圖紙第六百四十二章:家法伺候第七百一十二章:竟敢欺君第六百五十五章:走海路第七百零二章:招數多的是!第八百六十八章:開懟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第兩百四十六章:武器差別第九百六十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九百一十七章:佔便宜可以,吃虧不行第五百八十五章:大奸似忠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三百四十七章:女人都一樣的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八百零五章:世上還是聰明人多第一百四十二章:焌糟第八百一十七章:足夠了第五百六十章:閒言閒語第五百三十八章:打擊人第五百五十二章:申王府第一百二十二章:風險第六百七十二章:稻花魚第三百七十一章:嫁妝太厚第八百四十四章:心懷天下第五百九十五章:帝王心術第三百五十七章:載舟覆舟第九十二章:香閨中第七百六十五章:決心大小第七百四十七章:敲山震虎?第四百零二章:被套路的趙煦第七百七十七章:新聞署第八百五十二章:背黑鍋第八百四十四章:心懷天下第九百八十九章:回京述職第九百四十一章:希冀第一百八十三章:不拿白不拿第八百一十六章:瞎指揮第兩百九十五章:大作坊模式第兩百二十章:差僱匠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風第兩百五十六章:釀酒計劃第兩百九十二章:招募武人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二十三章:根源所在第兩百章:凡事怕對比第六百九十七章:夯實基礎第十五章:無禮第八百七十二章:理念衝突
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五百三十三章:山寨能力太強了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五百六十六章:御道旁的茶肆第五百九十四章:大雪引起的河患第四十九章:大相國寺廟會第八百一十章:徵辟?第七百一十七章:唯你是問!第六百八十六章:沒見識第五百五十二章:申王府第八百八十四章:都是同行的襯托第兩百一十三章:退路第四百六十章:不顧形象第七百零七章:耳目第七百四十六章:無官不貪第二十五章:羣情激憤第九百一十章:魄力第一百七十章:繼續種田事業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三百九十二章:收買人心第八百八十九章:利益之爭第四章:任務第十六章:李行首第八百八十五章:光宗耀祖第三百二十五章:贖身第七百二十一章:脆弱的農業經濟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第七百二十五章:救災開始第八百八十七章:不會妥協第兩百五十二章:技術推廣第五十五章:刺激經濟第九百一十一章:算我送的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三百九十二章:收買人心第三百四十五章:求穩第八百一十二章:皮笑肉不笑第八百零一章:夫人路線第六百四十四章:忙前忙後第兩百零二章:代言第一百八十八章:不帶這麼欺負人的第兩百九十六章:謀劃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第六百三十五章:這個媳婦娶得真貴!第九百五十二章:事情暴露第七百三十八章:過河抽板第六百九十九章:坐立不安第四十二章:小報新聞第四十章:震驚的圖紙第六百四十二章:家法伺候第七百一十二章:竟敢欺君第六百五十五章:走海路第七百零二章:招數多的是!第八百六十八章:開懟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第兩百四十六章:武器差別第九百六十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九百一十七章:佔便宜可以,吃虧不行第五百八十五章:大奸似忠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三百四十七章:女人都一樣的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八百零五章:世上還是聰明人多第一百四十二章:焌糟第八百一十七章:足夠了第五百六十章:閒言閒語第五百三十八章:打擊人第五百五十二章:申王府第一百二十二章:風險第六百七十二章:稻花魚第三百七十一章:嫁妝太厚第八百四十四章:心懷天下第五百九十五章:帝王心術第三百五十七章:載舟覆舟第九十二章:香閨中第七百六十五章:決心大小第七百四十七章:敲山震虎?第四百零二章:被套路的趙煦第七百七十七章:新聞署第八百五十二章:背黑鍋第八百四十四章:心懷天下第九百八十九章:回京述職第九百四十一章:希冀第一百八十三章:不拿白不拿第八百一十六章:瞎指揮第兩百九十五章:大作坊模式第兩百二十章:差僱匠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風第兩百五十六章:釀酒計劃第兩百九十二章:招募武人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二十三章:根源所在第兩百章:凡事怕對比第六百九十七章:夯實基礎第十五章:無禮第八百七十二章:理念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