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

曾瑾菡也算是知道張正書的計劃,但她沒有預料到事情的嚴重性。

甚至她不太明白,爲什麼張正書一直在準備後路。

然而,以史爲鑑,歷史上勇於變革的,幾乎都沒有好下場。商鞅就不說了,車裂而死,太慘了。吳起變法之後,也得罪了楚國貴族,最後慘遭殺害。李悝變法看似成功了,但也有說法他死於自刎。

宋朝還好一點,沒有殺害文人士大夫的“傳統”。但是,軟刀子遞出來一樣能致命。

比如主張慶曆新政的范仲淹,就死在了被貶謫的途中。王安石在變法被全盤否定後,鬱然病逝。

到了明朝,張居正改革。時候被明神宗抄家,差點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反正就是慘。

清朝就更不用說了,戊戌變法的六君子: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被殺,徐致靖處以永遠監禁、張蔭桓被遣戍新疆,就康有爲、梁啓超等人逃脫了。

……

如此總總,就能看到頑固派的強大,和損害他們利益之後頑固派們的瘋狂了。張正書又不傻,難道非得用自己的小命,去換取宋朝進入資本主義?張正書最多就開個頭,結果怎麼樣,張正書就不管了。這叫“管殺不管埋”,以後怎麼樣,都是宋人自己的事情了。

但是現在嘛,張正書還不能撒手不管。

最起碼,張正書的攤子還沒鋪開呢。

曾瑾菡看着燭光下的張正書,發現他真的很認真。

都說認真的男人是最迷人的,曾瑾菡都一度沉迷了,忘了自己要做的事。

“姝兒,你校對完了嗎?”直到張正書起身問道,曾瑾菡纔回過神來。

“還……還沒看完……”曾瑾菡連忙收斂了心神,開始認真校對起來。這一期報紙是倉促而成的,內容大篇幅都是關於黃河決口的事,至於一向火熱的武俠小說連載都斷掉了。沒辦法,要是加上武俠小說的話,怕印刷那邊趕不及。

很快,在曾瑾菡細心的校對下,報紙總算是沒有絲毫錯誤了。

於是,“京華報社”在夜裡,突然就忙碌了起來。周遭的鄰居聽到了“京華報社”裡的忙碌聲音,都很是詫異。

“哪來的聲音啊,都甚麼時辰了,還不睡?”

“已經三更天了……” WWW ▪ttka n ▪¢○

“都不知道‘京華報社’那邊在做甚麼,鬧哄哄的……”

“該不會是又有什麼大新聞罷?記得前些時日,西軍勝了党項人,‘京華報社’也是這般半夜在做鬧的……”

……

張正書可沒有精力去理會鄰居的意見,畢竟這又不是機器印刷,只是人力作業罷了。要是機器印刷,恐怕這聲音更大。當然了,如果淺眠的人聽到這種響聲,怕也是睡不踏實的。

不得不說,“京華報社”在經歷過趕新聞的事情後,越發的從容了起來。首先是工匠提前休息夠了,熬一夜排字印刷也沒問題。再加上鉛活字印刷也不費功夫,一會就排好了版式,開始了刷墨、付印、晾攤……井井有條之下,報紙得以一份份印刷了出來。

張正書和曾瑾菡校對完稿件之後,又派人到“勤卷堂”,把抄好的報紙交給陳掌櫃,託他印刷。

畢竟“勤卷堂”和張正書是老朋友了,陳掌櫃也不敢怠慢,看到了報紙上的大新聞,也隱約覺得這是一個賺大錢的好時機。也不顧得那麼多了,哪怕是下着雨,也連夜召齊了工匠,開足了馬力印刷。

報紙發展到了這會,《京華報》不僅會派遣報童賣報,還會派人去送報紙。單單是汴梁城人家裡,已經有好幾千戶人家是訂了《京華報》的。也就是說,《京華報》都不用賣,一印出來,已經有幾千份的銷量了。

也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汴梁城中能消費得起報紙的人,數量是多麼恐怖。換句話說,就是“京華報社”里加足了馬力去印刷,也不能夠滿足訂報紙的數量。這不,張正書才求助“勤卷堂”。其實也不算是求助,“勤卷堂”也在幫張正書印報紙,只不過陳掌櫃印得少罷了。陳掌櫃因爲沒有渠道,所以只能在“勤卷堂”裡賣報紙,不敢印得太多。只有在廟會的時候,“勤卷堂”的印刷數量才過千。往常的話,通常是幾百份。

當然了,張正書有求到“勤卷堂”,陳掌櫃的也豁出去了。

忙了一個晚上,總算是拿出了五千餘份報紙。

於是,第二天的汴梁城,一下子就亂了。

《京華報》上的消息太及時,以至於很多人都想着去屯糧。可米行都還沒來得及開張呢,就差點被敲爛門了。

不多時,皇城司那邊也得到了消息,火速送了情報,連同報紙進了宮。

趙煦也被驚醒了,這天也不是例朝啊,他也難得睡一個懶覺。這不,黃河決口的消息一傳來,趙煦打了一個激靈,人立馬精神了:“快,宣章卿等一干大臣覲見!”

……

朝堂裡,民間都亂套了。唯獨張正書的“京華報社”沒有亂,張正書還好整以暇地,鎮定自若地在指揮着。

“好,內黃口決口,只是停留在內黃口一帶,並沒有順勢而傾倒去大名府!”張正書拿着“黑客”送來的情報,高興得哈哈大笑。這已經算是最好的消息了,而且因爲內黃口已經把百姓全都疏散了,傷亡都沒有一個。

奇蹟啊!

這真的是奇蹟!

張正書覺得自己好像超人一樣,拯救了蒼生。要知道,如果是正史上黃河在內黃口決口了,少說也要有數十人失蹤的。即便是這樣,也能說是“災情得到控制了”。可現在呢,百姓一個都沒有傷亡,情緒很穩定。

倒是在汴梁城,因爲輿情洶洶的緣故,反而是亂套了。

所有人都在收拾細軟,準備往高處跑。可開封府一帶是平坦的平原,能往哪裡跑呢?就算是有小山包,又能容納得下多少人呢?

更家奇怪的是,經過了一夜的暴雨,雨勢小了之後,突然就停了。雨一停,炙熱的太陽也出來了。這麼一來,汴梁城的百姓更加懵圈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還下不下雨了,黃河水位還漲不漲了?

但張正書卻知道,黃河水位還是在漲的。別看開封府沒下雨了,可在黃河的上游一帶,雨勢估摸也小不到哪裡去。

所以,恐怕還有第二個洪峰。

不過,這已經無關全局了。黃河沖垮了北流的河堤,已經匯入了北流之中。因爲地勢問題,東流的水位立時就下降了。北流一帶,恰好流經修好的水庫。有了北流在,黃河的洪峰已經是小意思了。更何況,張正書還有水庫在。

“呼,有驚無險啊!”到了這會,張正書才總算是放下心中的大石了。

第四十七章:繼續敗家第六百六十一章:明州城外第八百七十五章:事必親躬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第七百七十九章:根基的腐爛第五百二十章:各有各的算盤第五百六十七章:都是間諜第四百八十四章:無恥駙馬第一百零三章:生活有奔頭第兩百九十七章:檐前滴水難倒流第兩百七十一章:船隊第一百七十章:繼續種田事業第八百九十三章:太瘋狂了第七百六十一章:對付皇權第七百二十一章:脆弱的農業經濟第五百五十五章:受寵若驚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第七百四十六章:無官不貪第四百六十一章:不能理解第一百一十七章:情書第九百七十一章:圍魏救趙第九百七十四章:請君入甕第五百四十五章:好奇心害死貓第四百五十二章:寬進嚴出第五百四十六章:孤家寡人第六百一十章:一石三鳥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九百八十九章:回京述職第九百八十八章: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第一百五十五章:有權,任性第九百三十一章:煙花和火藥第六十章:邀請第一百八十四章:交換第九百四十章:無法拒絕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第八百六十五章:鬥志昂揚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第四百零五章:胡扯亂謅第兩百六十一章:寸土寸金第五百六十五章:燈山之前第四百八十七章:做人要低調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三百八十章:艱難的決定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三百四十章:仙醁果酒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風第一百八十五章:忽悠成功第五百一十三章:身不由己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九百四十三章:遼國大亂將至第四百三十九章:顛覆第八百六十三章:太燒錢了第四百六十五章:走私猖獗第三十章:敗家子第九百六十四章:破城第一百六十三章:擔憂第五百八十章:各方勢力涌動第三百九十三章:管理的藝術第六百九十八章:技術活第五百二十三章:緊張了第五百三十八章:打擊人第八百三十五章:權衡第六百一十章:一石三鳥第九百三十章:民心所向第七章:狠狠地奚落第七百一十五章:一年比一年強第四十八章:東京汴梁第兩百七十七章:密謀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四百八十四章:無恥駙馬第四百六十四章:黑客檔頭第一章:大桶張家的小官人第兩百九十七章:檐前滴水難倒流第七百三十八章:過河抽板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八百五十八章:秋夜長第兩百四十八章:憤青惜憤青第十八章:面冷心熱第三百一十九章:嘴炮神功第八百六十六章:認錯第四百五十章:隨口胡扯第八十九章:胸襟第一百八十九章:又火了第五百二十五章:義利之爭第三百九十六章:能做官和會做官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第五百六十九章:心酸第七百三十四章:建城設想第五百五十六章:誰打擊誰第一百三十九章:國庫空虛第七百零三章:不計成本第三十七章:特殊效果第五百二十一章:西夏困境第八百零七章:明擺着的事第三百二十六章:好過去搶!第九章:小官人被打傻了!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第五百六十四章:風情萬種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兩百六十章:耿直的章惇
第四十七章:繼續敗家第六百六十一章:明州城外第八百七十五章:事必親躬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第七百七十九章:根基的腐爛第五百二十章:各有各的算盤第五百六十七章:都是間諜第四百八十四章:無恥駙馬第一百零三章:生活有奔頭第兩百九十七章:檐前滴水難倒流第兩百七十一章:船隊第一百七十章:繼續種田事業第八百九十三章:太瘋狂了第七百六十一章:對付皇權第七百二十一章:脆弱的農業經濟第五百五十五章:受寵若驚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第七百四十六章:無官不貪第四百六十一章:不能理解第一百一十七章:情書第九百七十一章:圍魏救趙第九百七十四章:請君入甕第五百四十五章:好奇心害死貓第四百五十二章:寬進嚴出第五百四十六章:孤家寡人第六百一十章:一石三鳥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九百八十九章:回京述職第九百八十八章: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第一百五十五章:有權,任性第九百三十一章:煙花和火藥第六十章:邀請第一百八十四章:交換第九百四十章:無法拒絕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第八百六十五章:鬥志昂揚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第四百零五章:胡扯亂謅第兩百六十一章:寸土寸金第五百六十五章:燈山之前第四百八十七章:做人要低調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三百八十章:艱難的決定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三百四十章:仙醁果酒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風第一百八十五章:忽悠成功第五百一十三章:身不由己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九百四十三章:遼國大亂將至第四百三十九章:顛覆第八百六十三章:太燒錢了第四百六十五章:走私猖獗第三十章:敗家子第九百六十四章:破城第一百六十三章:擔憂第五百八十章:各方勢力涌動第三百九十三章:管理的藝術第六百九十八章:技術活第五百二十三章:緊張了第五百三十八章:打擊人第八百三十五章:權衡第六百一十章:一石三鳥第九百三十章:民心所向第七章:狠狠地奚落第七百一十五章:一年比一年強第四十八章:東京汴梁第兩百七十七章:密謀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四百八十四章:無恥駙馬第四百六十四章:黑客檔頭第一章:大桶張家的小官人第兩百九十七章:檐前滴水難倒流第七百三十八章:過河抽板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八百五十八章:秋夜長第兩百四十八章:憤青惜憤青第十八章:面冷心熱第三百一十九章:嘴炮神功第八百六十六章:認錯第四百五十章:隨口胡扯第八十九章:胸襟第一百八十九章:又火了第五百二十五章:義利之爭第三百九十六章:能做官和會做官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第五百六十九章:心酸第七百三十四章:建城設想第五百五十六章:誰打擊誰第一百三十九章:國庫空虛第七百零三章:不計成本第三十七章:特殊效果第五百二十一章:西夏困境第八百零七章:明擺着的事第三百二十六章:好過去搶!第九章:小官人被打傻了!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第五百六十四章:風情萬種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兩百六十章:耿直的章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