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待遇不一樣

回到張家莊的張正書,感受到了與以往不一樣的待遇。

家裡的僮僕就不用說了,一向對這個小官人是敬而遠之的,現在又多了一絲敬佩。

這種敬佩,是張根富羨慕不來的。雖然張家對佃戶也很好,對僮僕也不錯,算得上一個好地主了。可張家做着錢民放高利貸,這事永遠都是被人戳脊梁骨的。高利貸有多狠,不必多說都知道,逼得農戶妻離子散,散盡家財,這絕對是作孽的事,想不被戳脊梁骨都難!

但這張小官人不一樣啊,他從來沒有向放貸業務伸過手,相反還招募了不少閒散的農民做工。

人心都是肉長的,誰好誰不好,一眼就看出來了。

特別是張家莊的人,對張正書的感觀更是不一樣。要知道以前這個張小官人就是一個混世魔王,壞事做盡不說,爲人還特別囂張。張家莊的農戶,大多佃着張家的田地,對此是敢怒不敢言。但半年之前,張小官人得了那場大病之後,好似換了性子一樣,變得和善起來了。

就拿今年來說,佃戶雖然交的租沒有減少,可張家逢年過節給的福利可多了不少。

比如,前些時日的元正日,張家的佃戶都得到了一個大紅包,裡面有着一貫錢。還有臘肉、年貨、布匹等等東西贈送,佃戶都是感恩戴德的。以往,張根富雖然不曾怠慢了佃戶,但最多就是一斤臘肉罷了,其餘的別說年貨、布匹,就連飴糖都沒有一點!但今年,聽說是張小官人的主意,哪怕是鄰村的,隔着好幾十裡遠的佃戶,都能上門來領過年大紅包,佃戶們一個個喜得見牙不見眼。

其實,宋人不習慣被施捨,甚至有骨氣的宋人,沒到山窮水盡是不會接受別人恩德的。因爲宋人信奉的是“一飯之恩,當涌泉相報”。可佃戶和地主的關係不一樣,過年回饋些年貨給佃戶,籠絡住佃戶的心,來年用心耕耘是大宋的好傳統了。只是張家一向不算大方,今年卻大方得過分,這些張家的佃戶也能揚眉吐氣一番了。

這不,張正書一回家,就被佃戶圍住了。

“小官人,你可算回家了!”

“俺早就說過了,小官人是做大事的,你瞧瞧,在汴京城裡就賺大錢了罷?”

“小官人,你還記得麼,你小時候還在俺門前撒過尿哩!”

……

得,鄉親們實在太熱情了,張正書差點沒哭出聲來。

這纔是鄉親啊,把他穿開襠褲時候的糗事都說出來了,張正書還不能還口。他說不是自己乾的,是那個倒黴蛋乾的,誰信?只能默默背起黑鍋,還得笑臉相迎。大過年的,還是鄉里鄉親,哪能苦瓜着臉啊!

張正書心裡苦啊,好不容易回到張家,進了大院,竟有種重獲新生的錯覺。“小官人!”

家裡的僮僕,對張正書也很感激,因爲整個張家,也只有小官人拿他們當人看,給他們最基本的尊重。不管張正書走到哪,都會得到幾聲尊敬的稱呼,張正書連走路都飄了,如墜雲裡一般。

“喲,是軒奴回來了啊?”

張正書擡頭一看,站在臺階上的是張根富的續絃妻子張陳氏,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張正書。張正書也知道,因爲自己實在太“出色”,導致張陳氏臉上無光,估摸她心裡早就恨死張正書了,如今這副作態,怕是有什麼陰謀詭計?

不過,張正書也不怕,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顯得很搞笑。

“大娘,新年好啊。”

張正書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兩人做過一場戲後,張正書徑直走入了前堂,並沒有去理會這個張陳氏。

“哈哈哈,吾兒回來了!”

張根富抖着一身肥肉在笑,張正書都能感受到他的開心。

“嗯,回來了。”

張正書也是有點感慨,雖然他沒有多少感覺,但來自血脈的紐系是少不了的。只可惜,張正書的靈魂不是原裝貨,實在無法裝出很感動的樣子。不過,張根富也不會覺得奇怪,因爲以往張正書也是這個模樣,對父母都是不冷不熱的。即便如此,張根富還是以張正書爲榮,畢竟可不是哪個十五歲的束髮少年能賺到幾十萬貫的!

“吾兒好像清減了些啊……”

張根富心疼地說道,但張正書卻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相比起張根富,張正書確實“清減”了,確實胖得不太明顯。不過嘛,天下的父母都是這麼說的,只要兩天不見兒女,都會說:“兒砸/閨女,你咋又瘦了?”然後就會煮一大桌子菜,看(逼)着(着)兒女吃到實在吃不下了,他們才安心。“嗯嗯……”

張正書敷衍着,然後突然說道:“銀行一事,要提上議程了。”這些天以來,賺了幾十萬貫錢的張正書,已經在重新熔鑄銅錢了。可以說,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張根富一愣,有點尷尬地說道:“吾兒說得是……”

“你還在放錢?”

張正書敏銳地察覺到了什麼,有點無語地看着張根富。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張根富不放錢,不做錢民,他還能做什麼?

可張正書很早就提醒過張根富了,他要興建銀行了,放高利貸的很快就生存不下去,讓張根富及早收手。就算放錢出去,日後還錢的時候,還是要歸入銀行的賬目的。也就是說,張根富現在做的功夫,不僅賺不到什麼錢,還平白損失了名聲。

更要命的是,萬一打官司的話,官府也是不承認那契約的。畢竟債權人都不明確,到底是張家呢,還是銀行呢?

也就是說,張根富成功地坑了兒子!

“吾兒說得對,待得明日,爲父這就去叫那些行錢不再放錢……”

張根富原本想着銀行沒那麼快建起來的,所以纔打算鑽個空子。然而,張正書的計劃是一環扣一環的,通過四輪馬車賺到的錢,自然要歸入銀行裡面,當成本錢去放貸的。當然,這個貸款不是高利貸,而是正常的貸款,利息都不算高。

第四百八十九章:捷報傳來第兩百一十九章:鑄幣工匠第九百八十章:惱羞成怒第一百一十二章:沒想到(上架五更,第五更)第六百七十四章:做學問第四百七十六章:躲無可躲第九百四十四章:底氣所在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八百六十章:觀望第二十章:田舍郎第三百零二章:彭內官第四十六章:諸事繁忙第八百五十四章:這都啥事!第六百九十章:正中下懷第七百七十章:好戲開場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六百六十七章:慈母多敗兒第七百二十六章:輿情洶洶第四百四十三章:知識就是武器第四百零一章:時間太緊第四百四十八章:高俅上位史第四百三十四章:白馬非馬第四百九十二章:指一條明路第七百七十九章:根基的腐爛第四百零三章:可抵十萬兵馬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八百七十二章:理念衝突第五百二十七章:送錢上門第七百五十六章:無妄之災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一百一十章:各懷機心(上架五更,第三更)第七百零三章:不計成本第四百八十六章:智商壓制第八百九十章:火急火燎第五百八十三章:將計就計第六百章:從重處置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受益第八百零五章:世上還是聰明人多第四百五十六章:真的好意思第四百四十一章:炫耀第七百三十九章:左口袋進右口袋第兩百八十八章:誰獲利?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兩百九十八章:又升級了第六百一十九章:繁瑣的禮儀第八百零九章:無賴招數第五百五十四章:令人瘋狂的玻璃第兩百零四章:遊戲之作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九百二十一章:御街改造好了第兩百一十二章:揣摩第七百五十章:不表態的趙煦第五百三十二章:做一番事業第四百三十七章:狂人第九百二十七章:特製馬車第七百九十九章:意想不到的敵人第五百二十二章:最合適的人選第八百四十九章:過招第二十四章:棉花與蔬菜第六百二十八章:毒計第九百六十二章:潛藏行軍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六百五十六章:天下之大,哪裡去不得?第六百八十八章:拿出實證第一百二十九章:黃河決堤之患第六百七十八章:折柳第六百九十九章:坐立不安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四十二章:小報新聞第兩百六十一章:寸土寸金第五百一十二章:事不關己第一百五十二章:缺一不可第四百六十章:不顧形象第兩百八十三章:高樓設想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七百九十七章:新錢第九百四十二章:沒閒着第一百五十九章:小說連載第五百二十八章:捆綁銷售第九百七十六章:豁出去了第九百五十九章:拒旨不接第七百三十一章:進入七月第兩百七十六章:自廢武功第九十二章:香閨中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三百八十七章:禁軍弊病第二十六章:重賞之下第七百六十九章:神仙打架第七百八十九章:軍事化培訓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六百六十五章:談判第九章:小官人被打傻了!第一百三十九章:國庫空虛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七百三十七章:匪夷所思第八十八章:忠良之後第三百八十四章:出爾反爾
第四百八十九章:捷報傳來第兩百一十九章:鑄幣工匠第九百八十章:惱羞成怒第一百一十二章:沒想到(上架五更,第五更)第六百七十四章:做學問第四百七十六章:躲無可躲第九百四十四章:底氣所在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八百六十章:觀望第二十章:田舍郎第三百零二章:彭內官第四十六章:諸事繁忙第八百五十四章:這都啥事!第六百九十章:正中下懷第七百七十章:好戲開場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六百六十七章:慈母多敗兒第七百二十六章:輿情洶洶第四百四十三章:知識就是武器第四百零一章:時間太緊第四百四十八章:高俅上位史第四百三十四章:白馬非馬第四百九十二章:指一條明路第七百七十九章:根基的腐爛第四百零三章:可抵十萬兵馬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八百七十二章:理念衝突第五百二十七章:送錢上門第七百五十六章:無妄之災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一百一十章:各懷機心(上架五更,第三更)第七百零三章:不計成本第四百八十六章:智商壓制第八百九十章:火急火燎第五百八十三章:將計就計第六百章:從重處置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受益第八百零五章:世上還是聰明人多第四百五十六章:真的好意思第四百四十一章:炫耀第七百三十九章:左口袋進右口袋第兩百八十八章:誰獲利?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兩百九十八章:又升級了第六百一十九章:繁瑣的禮儀第八百零九章:無賴招數第五百五十四章:令人瘋狂的玻璃第兩百零四章:遊戲之作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九百二十一章:御街改造好了第兩百一十二章:揣摩第七百五十章:不表態的趙煦第五百三十二章:做一番事業第四百三十七章:狂人第九百二十七章:特製馬車第七百九十九章:意想不到的敵人第五百二十二章:最合適的人選第八百四十九章:過招第二十四章:棉花與蔬菜第六百二十八章:毒計第九百六十二章:潛藏行軍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六百五十六章:天下之大,哪裡去不得?第六百八十八章:拿出實證第一百二十九章:黃河決堤之患第六百七十八章:折柳第六百九十九章:坐立不安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四十二章:小報新聞第兩百六十一章:寸土寸金第五百一十二章:事不關己第一百五十二章:缺一不可第四百六十章:不顧形象第兩百八十三章:高樓設想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七百九十七章:新錢第九百四十二章:沒閒着第一百五十九章:小說連載第五百二十八章:捆綁銷售第九百七十六章:豁出去了第九百五十九章:拒旨不接第七百三十一章:進入七月第兩百七十六章:自廢武功第九十二章:香閨中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三百八十七章:禁軍弊病第二十六章:重賞之下第七百六十九章:神仙打架第七百八十九章:軍事化培訓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六百六十五章:談判第九章:小官人被打傻了!第一百三十九章:國庫空虛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七百三十七章:匪夷所思第八十八章:忠良之後第三百八十四章:出爾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