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開懟

在一旁冷眼觀看的章惇卻覺得奇怪了,心道:“這小子居然還有這等眼光,知曉進退?”

其實,章惇怕是失算了,滿朝文官只是礙於張正書武臣的身份不願和他多說話罷了,但經過張正書一陣插科打諢,他們對張正書的感覺大爲改觀,也沒有那若有若無的敵意了。

可對於張正書來說,交情歸交情,你丫的貪污瀆職,老子一樣在報紙上寫臭你!

看看現在的蔡京就知道了,已經沒有官員敢和他往來了。報紙的影響力,就是這麼巨大!

那些文官也知道,雖然他們對張正書生不出什麼惡感來,但這並不能改變他們是天生的敵人這個關係。

張正書消停了,可那些想看戲的文官卻有點遺憾了。張正書就像掉進沙丁魚羣中的那條鮎魚一樣,無時無刻不在刺激着這些文官的神經。沒辦法,一衆文官裡,就張正書一個非正式武臣的存在。什麼叫非正式呢?就是還沒正式走馬上任,連個衙門都沒有的武臣,確切來說,應該只是個武階官而已。要是張正書出生在將門,那他就是個吉祥物,拿來擺設用的。看看石可斕就知道了,這是大宋的悲哀啊。

不多時,彭元量出來宣召衆臣進殿面聖,張正書自覺地排在了最後。

進了垂拱殿,趙煦已經端坐在龍案前了。

和大朝會不一樣,垂拱殿的常朝比較隨意,皇帝端坐在龍案前,跟羣臣商議對策。

其實,相比起大朝會,這個常朝纔是皇帝和大臣真正解決國事的地方。

君臣互相問禮過後,常朝就開始了。一件件國事被提出來,然後羣臣“脣槍舌戰”,鬥得不亦樂乎。然而,張正書卻興致缺缺,一來這種國事在張正書看來根本無關要緊,即便朝堂上制定得再好,到了地方上也是陽奉陰違的。沒有監督的行政,朝廷根本沒有掌控全國的能力。

說白了就是基礎設施太過落後,年久失修的官道,根本支撐不起大宋朝廷掌控地方,皇帝掌控天下的野心。

看看趙煦他們討論的國事就知道了,全都是一些“過時”的消息,不是某某地方發生了什麼事,要怎麼善後;就是一項政策要不要施行,反覆在扯皮;又或者是糾結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比如一個官員怎麼行爲不檢了……諸如此類,聽得張正書直翻白眼,哈欠連連,差點沒睡過去了。

趙煦卻注意到了張正書的表現,找了個藉口說道:“張卿,你如此信心十足,想必是有高見?”

張正書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趙煦是叫自己,他也四處地望着,看看是哪個倒黴鬼。

“張大夫,陛下問你話呢?”

彭元量知道張正書走神了,連忙提醒道。

張正書一愕,指了指自己,驚訝地說道:“我啊?”

趙煦滿臉鐵青,說道:“朕確實是在問你。”

“問我啥事?”

好嘛,這小子根本就是走神溜號了,一點都沒把他們的緊張激烈的討論聽在耳中。

其實也不怪張正書,這些文官們的之乎者也說得太溜了,張正書連他們要說的意思都需要仔細想一番,能跟得上他們的思維纔怪了。

趙煦被氣樂了:“朕是問你,如今中原地少人多,有何解決辦法?諸卿適才說了,要加大募兵,或沿用流放制度,讓有罪之人流放至邊遠地區……”

張正書聽明白了,這確實是北宋末年的困境之一。

中原的人口太多了,大抵上佔了大宋人口的六、七成之多。要知道,中原纔多大點地方啊,大宋也只是佔了不到三分之二罷了,也就是一半強一點。河套地區、幽雲十六州,還有長城以南很大部分都被西夏和遼國佔據着。可以說,以往歷朝歷代中原土地廣大,容納多點人口也說得過去,但是宋朝不一樣,中原地區和江南幾乎的等同的面積,你說該怎麼選擇?

“簡單啊,移民就行了。”

張正書信口開河地說道,“長江以南那麼多地方,把中原百姓移民到江南去,啥問題都解決了。”

趙煦一愣:“移民?!”

這時候,樞密使曾布冷冷地說道:“張大夫不會是信口開河罷,中原百姓故土難捨,如何能移民?”

這句話一出,諸多文官紛紛附和。他們不是看不到有這麼一條路,而是實施起來太難了。

“張大夫,此話吾不敢苟同,且不說江南之地多瘴癘,這路途遙遠,路上也不知要倒下多少性命!”

“不錯,且夫天大地大,爲何非得移民江南?西北、東北之地,亦能移民!”

……

趙煦沒想到,張正書開口之後,居然惹來這麼大的聲討,也只能感慨張正書真的被他塑造成了一個孤臣了。

待得羣臣的聲量小了之後,趙煦才緩緩地說道:“張卿,你可還有甚麼要說的?”

“諸位同僚說的,都是高屋建瓴的話,我佩服至極。”

張正書露出了淡淡地不屑,也明白了這些所謂重臣,都是脫離實際的人物,也不客氣了。“但我向來奉行一個準則,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位同僚,你剛剛說江南路途遙遠?那你去過江南沒?你知道從汴京到江南,走水路要多久,走旱路又要多久嗎?還有,江南多瘴癘?怕你的消息是唐朝時的吧?

對了,曾相公說的故土難捨,我是不敢苟同的。如果漢人故土難捨,怎麼能從黃河流域一直把版圖擴展到現在這個地步?漢人之所以故土難捨,完全是因爲道路不通。如果把官道都鋪上水泥,馬車能快速奔跑,半月就能從中原到江南,你看看百姓還會故土難捨嗎?

還有,西北、東北能移民,但那裡有適合耕種的土地嗎?怕是諸位同僚都不清楚,在江南種植兩季稻,一年一畝地能收入七石稻穀吧?我可以說,江南的耕地比整個中原加起來都要多,而且比中原的土地都要肥沃得多。如果江南移民成功的話,整個大宋能再多養活三萬萬人!”

第一百六十一章:銷量驚人第四十三章:三用磨坊第六百零四章:同情趙煦第三百七十一章:嫁妝太厚第三百一十七章:猜對了一半第八百六十七章:常朝第四百一十八章:競賽性蹴鞠第七百七十二章:千里餓殍圖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七百一十七章:唯你是問!第五百三十九章:觀念變革第六百六十五章:談判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第四十四章:成就感第兩百一十四章:未料勝,先料敗第一百六十三章:擔憂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兩百三十七章:順天門內第九十三章:打探消息第九百一十九章:如此戰馬第三百八十八章:接盤俠第一百一十五章:七夕將至第兩百三十六章:都瘋了第七百八十二章:士卒差距第兩百六十七章:坑你沒商量第五十七章:人山人海的廟會第五百八十一章:鋌而走險第兩百二十四章:保密契約第七百七十七章:新聞署第兩百六十三章:大宗貨物第八百四十六章:傾心第三百一十五章:航速太慢第六百七十一章:播撒種子第三百九十二章:收買人心第四百四十八章:高俅上位史第四十六章:諸事繁忙第五百七十四章:誰人背後無人說第八百二十九章:看不順眼第六百九十三章:化工基礎有了!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二十四章:棉花與蔬菜第九百九十九章:君與臣?第八百三十三章:當面告狀第七百五十五章:受刺激了第五十六章:撩逗第三百二十五章:贖身第四百九十四章:男兒膝下有黃金第一百二十三章:對望第七百八十六章:又扯上風水了第一百六十五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六百八十一章:白糖貿易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三百四十一章:下猛料第六十二章:插畫第六百八十八章:拿出實證第六百九十六章:工業母機第七百二十六章:輿情洶洶第一百二十二章:風險第一百三十五章:小柴胡湯方第八百五十章:圈套第一百四十四章:合作共贏第五百零一章:遼國秘聞第九百七十七章:獅子搏兔第兩百五十三章:果酒第八百五十四章:這都啥事!第兩百六十九章:錢多燒得慌第六百三十四章:造船作坊第兩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第八百七十二章:理念衝突第六百二十三章:新婚燕爾第七百二十九章:報復第五十七章:人山人海的廟會第四百零二章:被套路的趙煦第一百六十八章:收割蔬菜第八百二十一章:能共贏第三百一十七章:猜對了一半第兩百零六章:歪打正着第八百六十七章:常朝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舅哥第七十八章:北宋的腦殘粉第三百七十一章:嫁妝太厚第三百七十一章:嫁妝太厚第四百一十四章:有前途的工作第七百五十九章:蔡京出招第四百四十四章:有夢想的鹹魚第五百七十一章:癬疥之疾第六百八十七章:困龍之地第九百零九章:步步爲營第一百五十四章:大智慧第六百四十七章:隔牆真有耳第一百三十四章:就診第十三章:張羅親事第三百一十二章:知我者第三百三十七章:開始操練第五百四十四章:軍機要密第八百七十一章:財政預算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第一百一十九章:輕柔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四百七十五章:被怒懟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銷量驚人第四十三章:三用磨坊第六百零四章:同情趙煦第三百七十一章:嫁妝太厚第三百一十七章:猜對了一半第八百六十七章:常朝第四百一十八章:競賽性蹴鞠第七百七十二章:千里餓殍圖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七百一十七章:唯你是問!第五百三十九章:觀念變革第六百六十五章:談判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第四十四章:成就感第兩百一十四章:未料勝,先料敗第一百六十三章:擔憂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兩百三十七章:順天門內第九十三章:打探消息第九百一十九章:如此戰馬第三百八十八章:接盤俠第一百一十五章:七夕將至第兩百三十六章:都瘋了第七百八十二章:士卒差距第兩百六十七章:坑你沒商量第五十七章:人山人海的廟會第五百八十一章:鋌而走險第兩百二十四章:保密契約第七百七十七章:新聞署第兩百六十三章:大宗貨物第八百四十六章:傾心第三百一十五章:航速太慢第六百七十一章:播撒種子第三百九十二章:收買人心第四百四十八章:高俅上位史第四十六章:諸事繁忙第五百七十四章:誰人背後無人說第八百二十九章:看不順眼第六百九十三章:化工基礎有了!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二十四章:棉花與蔬菜第九百九十九章:君與臣?第八百三十三章:當面告狀第七百五十五章:受刺激了第五十六章:撩逗第三百二十五章:贖身第四百九十四章:男兒膝下有黃金第一百二十三章:對望第七百八十六章:又扯上風水了第一百六十五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六百八十一章:白糖貿易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三百四十一章:下猛料第六十二章:插畫第六百八十八章:拿出實證第六百九十六章:工業母機第七百二十六章:輿情洶洶第一百二十二章:風險第一百三十五章:小柴胡湯方第八百五十章:圈套第一百四十四章:合作共贏第五百零一章:遼國秘聞第九百七十七章:獅子搏兔第兩百五十三章:果酒第八百五十四章:這都啥事!第兩百六十九章:錢多燒得慌第六百三十四章:造船作坊第兩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第八百七十二章:理念衝突第六百二十三章:新婚燕爾第七百二十九章:報復第五十七章:人山人海的廟會第四百零二章:被套路的趙煦第一百六十八章:收割蔬菜第八百二十一章:能共贏第三百一十七章:猜對了一半第兩百零六章:歪打正着第八百六十七章:常朝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舅哥第七十八章:北宋的腦殘粉第三百七十一章:嫁妝太厚第三百七十一章:嫁妝太厚第四百一十四章:有前途的工作第七百五十九章:蔡京出招第四百四十四章:有夢想的鹹魚第五百七十一章:癬疥之疾第六百八十七章:困龍之地第九百零九章:步步爲營第一百五十四章:大智慧第六百四十七章:隔牆真有耳第一百三十四章:就診第十三章:張羅親事第三百一十二章:知我者第三百三十七章:開始操練第五百四十四章:軍機要密第八百七十一章:財政預算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第一百一十九章:輕柔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四百七十五章:被怒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