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水庫的作用

可惜的是,宋人並沒有像後世那樣,以爲佔着理就拼命討要好處。殊不知有些時候,一味的佔便宜其實是在吃虧。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後世在拆遷時,很多人都在鬧,認爲賠償太少,一味要求增加補償款。到了最後,做了釘子戶不說,連一丁點賠償款都要不到。張正書記得他看過最搞笑的圖片就是在一條筆直公路上,因爲一棟釘子戶而生生轉了一個大彎,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就是便宜沒佔到,反而吃大虧的典型例子。

如果丁村的村民對張正書耍無賴,張正書有的是辦法治他們。

真是應了那句話,鬥米恩,石米仇啊!

好在,丁村的村民是真的淳樸,沒有那麼多的花花腸子。

讓車伕把郭騫道長送回李家村後,張正書卻在內黃口附近住下來了。

沒辦法,這汛期將至,張正書總該督促治水工程完成吧?

倒是苦了曾瑾菡,天天在家中盼着,甚至好幾次都想到內黃口來,好在都被攔住了。

水庫旁邊,張正書也在撐着傘,默默地看着小劉工匠在幹活。

“那誰,你莫要挖得太寬了,太寬的話,黃河到這來還怎麼拐彎?現在要的,就是斷了東流!”

“那人是誰啊,沒耳朵嗎,你再這樣挖,堤壩都塌了!”

“都說了多少次,雨天不能用水泥,都給我用力夯實嘍!”

……

看着小劉工匠喊着喊着,聲音都沙啞了,張正書也是感慨。中國人真的太勤勞了,做工都捨不得偷懶的。要是勞役那還難說,可張正書又給錢,又管飯,聚起來的流民也好、村民也罷,都使出了渾身氣力,拼着命趕時間在挖水庫。同時,還修了幾條疏浚的河道,還築起了堤壩。

可以說,黃河北流這一塊,已經差不多成形了,只待東流一斷絕,黃河再次沿着以往的河道,重新注入渤海之中。

過了十餘日,總算是完成了雛形。即便是現在發大水,北流也沒有決口的危險。甚至,還有時間,張正書讓丁村的村民自行修了一條長達五六裡的小河涌到丁村,進一步緩解了丁村用水困難的現狀。

直到了這一步,張正書纔算是鬆了口氣。

在回程的路上,史陌問張正書道:“小官人,這水庫真的有那麼神奇麼?”

“其實,這水庫最大的用處,就是調節水流速度,至於攔蓄洪水,那隻不過是順帶的作用罷了。”張正書嘆了口氣,要是像後世那樣的水庫,自然是能攔洪泄洪的,只不過宋朝的水庫嘛……還是欠缺了點火候,畢竟是倚靠着地形修築的,攔洪泄洪的作用微乎其微。

好在張正書根據系統給出的建議,修了好幾條疏通水流的河道。應了那句話,堵不如疏,這樣一來,洪水到了水庫之後,水流自然就變緩了。水流變緩了,那操作空間就大了。只要河堤修築的質量還行,那就不會決口了。到了平緩的下游後,除了稍稍擡高河牀,那應該不會釀成太大的災患。再說了,北流就是宋遼邊境,基本上是沒啥人煙的,不像後世的京津唐地區一樣那樣人口擁擠。畢竟遼人會來打草谷,宋朝只能通過淤塞的河道來防止遼國騎兵南下。這種情況下,邊境人煙稀少也能理解了。

“調節水流速度?”

史陌和劉忠都是武人,對於這種專業知識是很難理解的。

反倒是有名的大騙子郭騫,因爲對地理知識有所瞭解,對水庫的理解比誰都到位。甚至,郭騫還感慨,修一個水庫能活百姓無數,是積累陰德的大好事。張正書知道,像郭騫這種信道之人,很看重陰德的。之前行騙,他也是瞅準了大戶人家下手,不會叫人傷筋動骨

,怕的就是沾染了因果,損了陰德。

用俗話講,這就是“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是中國人用來警醒自己的話。別以爲陰德一說縹緲無跡,事實上天理循環,報應不爽。也正是因爲這種道理深入人心,才叫宋人保持這一個奇妙的狀態。很多行商之人,還保留了底線,不會一味的剝削。

這種事有好有壞,也正是因爲這樣,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也只能停留在萌芽狀態,永遠不可能生根,茁壯成長。

好在張正書穿越了,在他的引領下說不定能跳過資本主義最血腥的時段。

就拿修水庫來說,看似張正書在做傻事,這種大工程,不應該是朝廷出力纔對的嗎?可張正書卻偏不,拿下了漕糧和過河費之後,張正書大手一揮就開始“燒錢”了。最燒錢的地方,莫過於工錢和糧食。工錢就不用說了,哪怕是在開封府,張正書給的工錢也是最高的那種了。而且還管飯,張正書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大米飯敞開了吃,還有肉!雖然只是“低賤”的豬肉,可流民、村民們哪裡會嫌棄?紅彤彤的紅燒豬肉,配上大米飯,一個個吃得滿嘴油光。

在別人看來,張正書是在做傻事。

可張正書明白,這絕對是有利的。

財富在於流通,就好像水流一樣,財富不流通只是一潭死水,最後只會蒸發殆盡。而流通的財富,就好像黃河一樣,循環不絕。

張正書給的工錢,那些流民、村民會不買東西嗎?當然不會。財富流通之後,帶動的產業也就更多了。別的不說,過冬衣裳總要一件吧?張正書的棉花就要成熟了,進而很快變成了衣裳,還欠缺市場哩。當然了,頭幾年棉花的價格肯定是居高不下的,但多人種植、紡織之後,價格肯定會降下來。那時候,平頭百姓也買得起了。

再者,張正書給錢買糧食,那些糧食商賈得了錢之後,肯定會繼續進貨啊!

開封府一直是靠糧食運輸的,可大名府不是。張正書把大名府的糧食運輸業弄起來後,以後收過河費也就更有利了。

一切,都是爲了將來。

張正書的眼光,尋常人又怎麼會明白?

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一百四十五章:別無選擇第六百零三章:新奇玩意第五百零九章:沒人會和錢過不去第兩百四十章:密信第三十章:敗家子第三百四十八章:有競爭是好事第九百七十六章:豁出去了第三百六十三章:竹帽第五百一十五章:狗血第九十二章:香閨中第六百二十九章:拿到治水大權!第兩百九十九章:怕你接受不了第九百四十章:無法拒絕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六章:人爭一口氣第兩百四十四章:遼國來使第三十五章:快速升級的辦法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一百九十八章:鴉雀無聲第一百一十四章:錯覺第九百四十章:無法拒絕第七百二十章:糧價風雲第六百四十五章:技近於道第四十三章:三用磨坊第一百一十四章:錯覺第八百八十一章:獻殷勤第四百六十四章:黑客檔頭第兩百九十六章:謀劃第一百六十二章:商人本性第兩百五十三章:果酒第四百三十二章:原諒我就是這麼耿直第九百九十二章:和諧與不和諧第兩百八十六章:推斷第三百三十八章:太祖長拳第一百八十九章:又火了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五百六十三章:錯過機會第十章:溜了溜了第五百六十五章:燈山之前第九百四十六章:寓意第四百九十五章:索求太過第七十三章:患得患失第四百四十四章:有夢想的鹹魚第九百八十五章:敵營內訌第六百零三章:新奇玩意第六百九十五章:你繼續吹第一百八十八章:不帶這麼欺負人的第九百二十章:官營養馬場第十章:溜了溜了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二十二章:麥田第四十九章:大相國寺廟會第七十九章:京華報第八百六十六章:認錯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五百一十九章:割肉第二十二章:麥田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五百零七章: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八百四十六章:傾心第三百四十八章:有競爭是好事第五百二十九章:財大氣粗第三十六章:全家上陣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五百八十一章:鋌而走險第四百二十四章:有錢人的快樂你想象不到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第四百一十三章:被圍了第九百五十章:沒想到來得這麼快第三百三十六章:產、學、研一體第十六章:李行首第六百三十九章:不祥之地第四百九十一章:後手第四百九十四章:男兒膝下有黃金第兩百八十四章:賣水泥也賺錢第八百零三章:請來的“託”第五百五十九章:細思極恐第五十三章:報紙第七百八十八章:給皇帝都不換第六百二十五章:發現了妖孽第兩百五十一章:真兇疑雲第兩百四十四章:遼國來使第八百三十章:挑動各方第一百一十九章:輕柔第六百三十三章:造海船第五百七十一章:癬疥之疾第三百七十六章:有人送枕頭來了第九百九十六章:無法避免的事第一章:大桶張家的小官人第三百九十八章:腐儒誤國第六百零七章:一力降十慧第八百一十三章:軍令狀第九百三十九章:撐不住了第六百九十八章:技術活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三百零四章:無事獻殷勤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第八百五十六章:消金窟第七百二十四章:黃河決口了!
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一百四十五章:別無選擇第六百零三章:新奇玩意第五百零九章:沒人會和錢過不去第兩百四十章:密信第三十章:敗家子第三百四十八章:有競爭是好事第九百七十六章:豁出去了第三百六十三章:竹帽第五百一十五章:狗血第九十二章:香閨中第六百二十九章:拿到治水大權!第兩百九十九章:怕你接受不了第九百四十章:無法拒絕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六章:人爭一口氣第兩百四十四章:遼國來使第三十五章:快速升級的辦法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一百九十八章:鴉雀無聲第一百一十四章:錯覺第九百四十章:無法拒絕第七百二十章:糧價風雲第六百四十五章:技近於道第四十三章:三用磨坊第一百一十四章:錯覺第八百八十一章:獻殷勤第四百六十四章:黑客檔頭第兩百九十六章:謀劃第一百六十二章:商人本性第兩百五十三章:果酒第四百三十二章:原諒我就是這麼耿直第九百九十二章:和諧與不和諧第兩百八十六章:推斷第三百三十八章:太祖長拳第一百八十九章:又火了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五百六十三章:錯過機會第十章:溜了溜了第五百六十五章:燈山之前第九百四十六章:寓意第四百九十五章:索求太過第七十三章:患得患失第四百四十四章:有夢想的鹹魚第九百八十五章:敵營內訌第六百零三章:新奇玩意第六百九十五章:你繼續吹第一百八十八章:不帶這麼欺負人的第九百二十章:官營養馬場第十章:溜了溜了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二十二章:麥田第四十九章:大相國寺廟會第七十九章:京華報第八百六十六章:認錯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五百一十九章:割肉第二十二章:麥田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五百零七章: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八百四十六章:傾心第三百四十八章:有競爭是好事第五百二十九章:財大氣粗第三十六章:全家上陣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五百八十一章:鋌而走險第四百二十四章:有錢人的快樂你想象不到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第四百一十三章:被圍了第九百五十章:沒想到來得這麼快第三百三十六章:產、學、研一體第十六章:李行首第六百三十九章:不祥之地第四百九十一章:後手第四百九十四章:男兒膝下有黃金第兩百八十四章:賣水泥也賺錢第八百零三章:請來的“託”第五百五十九章:細思極恐第五十三章:報紙第七百八十八章:給皇帝都不換第六百二十五章:發現了妖孽第兩百五十一章:真兇疑雲第兩百四十四章:遼國來使第八百三十章:挑動各方第一百一十九章:輕柔第六百三十三章:造海船第五百七十一章:癬疥之疾第三百七十六章:有人送枕頭來了第九百九十六章:無法避免的事第一章:大桶張家的小官人第三百九十八章:腐儒誤國第六百零七章:一力降十慧第八百一十三章:軍令狀第九百三十九章:撐不住了第六百九十八章:技術活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三百零四章:無事獻殷勤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第八百五十六章:消金窟第七百二十四章:黃河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