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拿到治水大權!

用兵之道,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戰爲下。張正書太明白宣傳戰的威力了,宣傳戰用得好,不下於數十萬刀兵。

很顯然,西夏裡面党項人和漢人的關係也很緊張。瞧瞧漢人大族掌握西夏權柄,就知道漢人和党項人相處得肯定不是那麼和諧的。再加上西夏不過三百來萬人口,漢人就佔據了七成之多,甚至這可以視爲一場內戰。

正是用上了這麼一個宣傳,西夏都城興慶府裡的抵禦決心,已經被削弱了不少。更何況,宋朝西軍還保證了破城之後絕不會屠城,只要投降就免死,這樣一來,西夏軍民更是無心打仗了。

要知道,西夏因爲連年打仗,連年乾旱,河套已經歉收很久了,牛羊也是極爲瘦弱。

這樣的西夏,早已外強中乾,不得不行險去掠奪富庶的大宋。但大宋開始反擊了,西夏就頂不住了。

不過,西夏能建國,能在歷史上存在這麼久,自然是有其韌性的。一時間,大宋怎麼都攻不下興慶府,戰局陷入了僵持。張正書知道,如果按照歷史上她的性子,她肯定想着投降遼國算了,最起碼還能噁心一下大宋。

但是,現在不同了,小樑太后投降遼國,就是自尋死路。遼國擺明了要她的命,扶持李乾順上位。這樣的投降,豈不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說實話,除了宋夏世仇之外的緣故,小樑太后寧可投降宋朝也絕不投降遼國。只不過現在興慶府中還有餘糧,還有抵抗的力量,所以小樑太后在死撐,看有沒有奇蹟出現的那一日。

戰事糜爛,宋夏兩國都默不作聲,看誰的國力更加強,看誰的忍耐力更強,看誰能撐到最後。

不過,對張正書來說這已經無關緊要了,他最在乎的,還是治水的事。

要知道,即便前方攻擊再順利,可黃河一決口,大宋就立時撐不住了。治水,是中原朝廷的大事,斷不可能像金元那樣,不顧百姓生死的。所以,國庫空虛的情況下,肯定是要調回西軍,固守已經佔領的城池,然後騰出軍費來治理黃河的。

不得不說,黃河太會挑時間決口了。

偏偏就是今年,偏偏就是宋滅西夏的最關鍵一年!

要不是黃河常常幫倒忙,怕是宋朝早就積蓄足夠的國力,一把將西夏踩死了。不然的話,西軍怎麼可能只有區區二十多萬人?除了宋朝防備西軍坐大的因素之外,就是實在養不起這麼多兵了。要知道西軍可不是那些已經糜爛的禁軍可比的,不管是甲冑、軍械、戰馬,都是軍中一等一的配備,連軍餉也是最多的。養這樣的兵,實在太吃力。

不管怎麼說都好,黃河水位上漲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僅僅是四月初,張正書就發現了黃河水位比往年高了不少。按照這樣的態勢下去,決口是時間問題罷了。

原本以爲趙煦是不可能說服羣臣的,但沒想到,僅僅是四月初,趙煦就下詔了,正式和張正書籤訂了契約。甚至,張正書還用了所有家財擔保,黃河今後十年都不會出現水患,十年後出現水患,也是由張家負責收拾手尾。正是因爲這樣,張正書才“如願以償”地拿到了治水權,也順帶拿到了收取過河費的權力。

更重要的是,朝廷又頒佈了新政,以後的漕糧,皆由朝廷定下額度購買。因爲表彰張家治水的勇氣,所以優先購買張家運到汴梁城的漕糧。其實,換句話說就是,張家又拿到了漕糧的許可證,只不過朝廷換了個說法罷了。

有了正式的名號就好辦事。

且不說黃河邊上早就有張正書資助建立起來的沙場,就是泄洪的水庫也找到了合適的地方。原本張正書還以爲要拆遷當地居民的,不曾想在北流那邊,居然有一個天然的窪地。只不過這個窪地有點特殊,是在羣山之中的。張正書經過系統的“全景預演”,一拍大腿就那裡了!

搬遷了幾十戶人家離開之後,張正書因此還付出了不菲的金錢,讓他們去附近尋找合適的地方建村,張正書就開始招募流民來挖坑了。汴梁城的流民太多了,原本青壯都被招入了禁軍之中,只剩下老弱病殘。

可這兩年財政吃緊,禁軍招兵也縮減了額度,所以汴梁城中還是有不少吃力氣活的流民的。

所以,張正書毫不費力就招募了幾百人的挖坑隊。張正書還不厭其煩地每一個人都簽訂了契約,規定了一日的工錢是五十文錢,工作是三班倒的制度,一天十二個時辰輪着來挖。這幾百個流民被分成三隊,每一隊挖四個時辰,其餘時間都在旁邊臨時搭建起來的茅棚休息,吃飯……

張正書把這事全權放手給其中一個流民頭目,叫做楊淳的人後,他就撒手不管了,反正他也派了監工,不怕這些人偷懶。偷懶一次,可是要罰五文錢的。這樣的“嚴苛”制度,讓這些個流民都十分勤懇的工作。再怎麼說,一個月能輕鬆賺到一千五百文,差不多兩貫錢的工作實在不多!

這種事,已經是在曾家到張家拜訪,順便參加張正書和曾瑾菡成親一個月後的“滿月大會”之後的事了。

在“滿月大會”之後,張正書和曾瑾菡恩愛小夫妻的形象,已經深入張、曾兩家親屬的腦子裡,紛紛詢問什麼時候能懷上孩子。

可曾瑾菡那個羞赧啊,要知道每一次行閨房之樂,張正書都是使出“渾身解數”,讓她“一泄如注”,卻始終是“虛凰假鳳”,不曾真刀實槍。按照張正書所說的,男方都沒提供彈藥,又怎麼可能射得中?

曾瑾菡當然不明白彈藥是什麼,張正書就解釋了,就相當於弓箭。曾瑾菡半懂不懂的,只是知道張正書憐惜她,纔不然她這麼快就爲人母。

好不容易找藉口搪塞過去之後,小夫妻倆就準備乘船下江南了——不躲開不行啊,太可怕了這些親屬。更何況,這是張正書早就和曾瑾菡約定好的,要到江南度蜜月的。

第七百三十六章:好像明白了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第四百九十九章:提上議程第一百二十三章:對望第三百一十七章:猜對了一半第三百四十六章:無法拒絕的誘惑第四百零六章:裝窮第一百五十五章:有權,任性第五百八十五章:大奸似忠第七百章:范蠡也比不上我!第五百四十五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三百二十三章:利益驅動第五百五十八章:待遇不一樣第五百八十一章:鋌而走險第一百三十九章:國庫空虛第四百六十章:不顧形象第七百九十七章:新錢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八百六十二章:實情第六百六十九章:這不可能!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三百二十六章:好過去搶!第五百二十九章:財大氣粗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六百七十八章:折柳第四百五十八章:親自下場第七百七十三章:傳閱第兩百九十五章:大作坊模式第一百二十三章:對望第八百六十五章:鬥志昂揚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月不見第七百六十一章:對付皇權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八百三十一章:養馬場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四百四十四章:有夢想的鹹魚第一百一十一章:已臻化境(上架五更,第四更)第三百三十三章:造型太過嚇人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六百一十九章:繁瑣的禮儀第五百九十三章:天生勞碌命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第四百七十七章:財政審計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四百五十三章:確認過眼神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第三十章:敗家子第五百二十八章:捆綁銷售第二十一章:格物致知第四百四十二章:工業母機第兩百六十五章:遊手第五百九十五章:帝王心術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句詩第三百一十五章:航速太慢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八百九十五章:比射第一百一十七章:情書第三十五章:快速升級的辦法第七百六十七章:主動權第九百九十章:封妻廕子第五百八十九章:禮法束縛第兩百五十六章:釀酒計劃第二十五章:羣情激憤第兩百六十一章:寸土寸金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舅哥第七百零三章:不計成本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四十九章:大相國寺廟會第六百三十三章:造海船第八百零三章:請來的“託”第九百二十六章:太費錢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兩百三十六章:都瘋了第九百四十四章:底氣所在第四百六十五章:走私猖獗第一章:大桶張家的小官人第兩百五十八章:果真好膽第一百一十二章:沒想到(上架五更,第五更)第一百一十八章:玉佩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四百七十六章:躲無可躲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第九百零七章:十五年前第八百四十二章:酒壯慫人膽第九百一十章:魄力第一百二十五章:宜春園第七章:狠狠地奚落第十二章:享受第三百六十八章:別人笑我太瘋癲第一百九十二章:嘴炮誤國第十八章:面冷心熱第六百零一章:風帆技術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一百二十二章:風險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
第七百三十六章:好像明白了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第四百九十九章:提上議程第一百二十三章:對望第三百一十七章:猜對了一半第三百四十六章:無法拒絕的誘惑第四百零六章:裝窮第一百五十五章:有權,任性第五百八十五章:大奸似忠第七百章:范蠡也比不上我!第五百四十五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三百二十三章:利益驅動第五百五十八章:待遇不一樣第五百八十一章:鋌而走險第一百三十九章:國庫空虛第四百六十章:不顧形象第七百九十七章:新錢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八百六十二章:實情第六百六十九章:這不可能!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三百二十六章:好過去搶!第五百二十九章:財大氣粗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六百七十八章:折柳第四百五十八章:親自下場第七百七十三章:傳閱第兩百九十五章:大作坊模式第一百二十三章:對望第八百六十五章:鬥志昂揚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月不見第七百六十一章:對付皇權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八百三十一章:養馬場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四百四十四章:有夢想的鹹魚第一百一十一章:已臻化境(上架五更,第四更)第三百三十三章:造型太過嚇人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六百一十九章:繁瑣的禮儀第五百九十三章:天生勞碌命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第四百七十七章:財政審計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四百五十三章:確認過眼神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第三十章:敗家子第五百二十八章:捆綁銷售第二十一章:格物致知第四百四十二章:工業母機第兩百六十五章:遊手第五百九十五章:帝王心術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句詩第三百一十五章:航速太慢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八百九十五章:比射第一百一十七章:情書第三十五章:快速升級的辦法第七百六十七章:主動權第九百九十章:封妻廕子第五百八十九章:禮法束縛第兩百五十六章:釀酒計劃第二十五章:羣情激憤第兩百六十一章:寸土寸金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舅哥第七百零三章:不計成本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四十九章:大相國寺廟會第六百三十三章:造海船第八百零三章:請來的“託”第九百二十六章:太費錢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兩百三十六章:都瘋了第九百四十四章:底氣所在第四百六十五章:走私猖獗第一章:大桶張家的小官人第兩百五十八章:果真好膽第一百一十二章:沒想到(上架五更,第五更)第一百一十八章:玉佩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四百七十六章:躲無可躲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第九百零七章:十五年前第八百四十二章:酒壯慫人膽第九百一十章:魄力第一百二十五章:宜春園第七章:狠狠地奚落第十二章:享受第三百六十八章:別人笑我太瘋癲第一百九十二章:嘴炮誤國第十八章:面冷心熱第六百零一章:風帆技術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一百二十二章:風險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