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

“怎麼,難道這錢不能用?”很明顯,這個用新錢買東西的,是銀行的“託”。

所有人都知道,金屬裡面只有黃金和銅是黃色的。至於後世所發現的“銫”也是黃色的,但由於銫在空氣中極易被氧化,在自然界沒有單質形態,所以略等於無,這裡就不提了。

這個“託”也知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所以,他很有恃無恐。

銅就是錢,在金屬貨幣的時代,這個就是真理。

只有金屬貨幣退出市場之後,銅纔有價格。不然的話,純銅絕對是能當錢用的。甚至在很多時候,在皇帝賞賜的時候,都喜歡說賞多少多少金。這裡面的金,其實就是銅。一萬金,其實就是黃銅,還是鑄成了錢的黃銅。好吧,銅在古代算是硬通貨,好過沒有。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新錢賣相這麼好,那小攤販會不會收下這些新錢呢?

只見這小攤販拿着這幾枚銅錢,一臉不捨的樣子。

“你且莫走,我試它一試!”

說罷,這小攤販單獨拿起一枚新錢,用力地掰了起來。很明顯,這銅錢是掰不彎的,畢竟這小攤販只是個普通人,並非一個大力士。“很硬,應該是真錢!”這小攤販放心了,其實,在汴梁城別說銅錢了,鐵錢都有流通的。只是大宋的鐵錢實在太垃圾,鑄鐵太過渣了,所以一掰就彎。

爲什麼使用鐵錢呢?

很簡單,因爲銅錢不夠用了,要不怎麼說是錢荒呢?

再加上宋朝一國鑄錢,其他國家都在使用,比如西夏、遼國、高麗、交趾、東瀛……哪怕是的隔了老遠的東南亞,都十分歡迎宋朝的銅錢。這都是因爲宋朝的銅錢質量好,含銅量高,算得上是硬通貨了。

宋朝很早就注意到了銅錢流向國外。爲了財政上的需要及防止銅錢流入國外,朝廷採取的對策是在邊境路州推行鐵錢,製造銅錢交往的隔離帶。從此,兩淮、京西及湖北荊門等地也廣行鐵錢,這就是大宋鐵錢盛行的緣故。

說白了,就是宋朝的經濟較之以前的朝代大爲發展,可是鑄錢卻不夠用了。

以銅爲本位的經濟,就是這麼尷尬。要是宋朝有銅礦產出,那還好一點。偏生宋朝的銅礦匱乏,即便是有,也是貧礦,開採沒啥利潤可圖。如果宋太祖當時狠心一點,把大理國都佔了,那恐怕大宋的經濟就不至於被銅錢制約得這麼厲害了。

這也是爲什麼到了明朝時張居正改革,要確立銀本位——明末經濟和宋朝的經濟形勢差不多,也是很缺錢用。再加上從東瀛等國家的走私貿易中,明朝獲得了大量白銀,才得以實施銀本位。

張正書是穿越者,大致知道金屬貨幣是怎麼過渡到紙幣的。其實應付宋朝這樣的經濟形勢,紙幣是最好的選擇。

事實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在宋朝初年的川蜀一帶已經出現了。只不過因爲濫發等等緣故,交子已經沒有相信,沒人去用罷了。

而銀行,就是爲了增強信用而存在的。這也是爲什麼張正書有信心推出紙幣,從這枚新錢就看出來了。

“這位員外,爲何你使用的新錢,模樣這般古怪哩?”

這小攤販也是驚奇,用十幾二十文錢在街邊小攤上買點吃食,這是汴梁城的百姓都做過的事。其實這個小攤販並不在意這幾枚新錢的,只要不是鐵錢,他都收。甚至,這是假錢也行,畢竟這新錢太漂亮了,比一般的“假錢”——“花錢”好太多。要知道,很多“花錢”都是粗製濫造的。畢竟在宋朝,很多大戶人家都會造些“花錢”來用。

所謂“花錢”,起源於漢朝,並不是流通用的銅錢,而是一些專供某種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紀念品。

小攤小販最怕的,就是收到這種“花錢”了。

要是像祥符石家那種大戶人家的“花錢”也就罷了,含銅量是非常高的,甚至比流通的銅錢含銅量都要高。收到了這種“花錢”,小攤小販自然是賺的。但更多的,是一些鄉紳鑄造的“花錢”,實在太過粗製濫造。那就非常吃虧了,連一般的鐵錢都不如。

畢竟“花錢”的本意不是流通用的,但是一些人卻偏生愛貪小便宜,專門造這些假錢來騙人。

被坑怕了的小攤販,自然要謹慎謹慎再謹慎了。

“模樣古怪?”

這個明顯是銀行的“託”笑道:“有甚麼古怪的,一樣是鑄錢,上面還有防僞邊齒哩!”

“防僞邊齒?!”

這個小攤販也好,圍觀的百姓也罷,都有點不明所以:“甚麼是防僞邊齒?”

“防僞邊齒,顧名思義就是防止別人僞造的邊齒,你瞧瞧這,是不是有些磨手的輪廓?這就是邊齒了。這種銅錢之所以能防止別人仿造,就是這些邊齒了。甚至,誰割了一圈銅錢,這些防僞邊齒都能看得出來!”

這個“託”一說完,大夥都明白了:“好銅錢啊!”

“可不是嘛,我纔剛剛從那銀行兌換出來的,人家櫃檯小娘子就是這般對我說的。甚至你覺得這新錢不順眼,還能去那銀行兌換舊錢,都是一枚換一枚,童叟無欺!”

“嘶,還有這種事?”

“那這錢可以用啊!”

“可不是嘛……”

“要不我也去換幾枚?別的不說,拿着來看,也是養眼的!”

“嘿,你還把錢當小娘子了?還養眼!”

“你管得着麼?”

……

周圍的百姓都炸鍋了,看向銀行的目光,更加火熱了。這是個冤大頭!

爲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很簡單,就在於鑄幣二字。

像朝廷鑄幣,那鑄一個銅幣,那就虧一點錢。爲什麼?因爲含銅量太高了,質量太好了啊!而銅錢的價格,又遠遠及不上銅價,熔鑄了銅錢來鑄造銅器,能賺更多金銀。這種生財之道,已經成了不少富賈的公開秘密了。要不然,爲什麼這些百姓看着銀行的眼神,那麼像是在看冤大頭呢?

只是,到底誰是冤大頭,現在還真的不得而知。

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三百五十九章:小心眼的皇帝第四百三十八章:小明第七十七章:轟動汴梁城第四百二十三章:收購土地第八百二十七章:有真有假第七百六十章:應對之策第六百一十七章:親迎之日第四百零五章:胡扯亂謅第七百七十二章:千里餓殍圖第七百二十九章:報復第七百一十四章:糧食和治水的關係第八百五十九章:返場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九百六十八章:放鬆警惕第四百三十八章:小明第兩百五十七章:品牌效應第八百五十一章:什麼世道第一百一十一章:已臻化境(上架五更,第四更)第七百五十一章:佳人來訪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第一百零七章:爲政績第一百一十六章:只有富帥,沒有高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三百七十九章:泡茶第八百四十三章:我沒醉?第九百一十四章:治理地方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三百六十二章: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第七百九十八章:不速之客第九百四十七章:貴客上門第七十四章:神技第七百章:范蠡也比不上我!第十一章:神解釋第四百六十四章:黑客檔頭第六百零七章:一力降十慧第五百四十五章:好奇心害死貓第六百六十三章:運氣太“好”第七百九十二章:下絆子第五百三十四章:技術壁壘第九百一十六章:損兵折將第八百九十章:火急火燎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十三章:張羅親事第七百四十九章:到底是誰?第三百八十九章:大發善心第三百一十三章:汴河碼頭第五百九十章:無視禮法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第八百五十二章:背黑鍋第一章:大桶張家的小官人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六百五十七章:六分儀的弊端第七百九十二章:下絆子第六百九十九章:坐立不安第一百四十九章:被挾持了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三百六十七章:勞碌命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二十五章:羣情激憤第三百二十章:補刀第九百七十九章:襲擾戰第六百八十四章:煽動民意第九十三章:打探消息第三百七十九章:泡茶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敵第八百八十一章:獻殷勤第十九章:誤打誤撞第九百六十一章:出征第兩百九十六章:謀劃第九百八十六章:準備棄城第兩百六十三章:大宗貨物第六十六章:三位一體的灌溉系統第五百四十四章:軍機要密第七百八十一章:恢弘大氣第兩百三十一章:驚爲天人第九百五十八章:高陽關路經略使第一百九十七章:吃醋第九百二十九章:文人還是有風骨的第七百三十九章:左口袋進右口袋第三百零二章:彭內官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月不見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三百七十章:給自己挖坑第四百八十七章:做人要低調第五百五十七章:超級吸金獸第九十六章:着妝第四百八十三章:敲打第一百零五章:實力派第五百五十四章:令人瘋狂的玻璃第四百四十八章:高俅上位史第九百六十三章:不同尋常的攻城第四百六十二章:誰招惹誰第兩百一十五章:臉皮薄第五十章:書鋪第九百三十一章:煙花和火藥第二十九章:宋朝夢第五十章:書鋪第兩百七十三章:報喜不報憂第一百四十三章:範員外
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三百五十九章:小心眼的皇帝第四百三十八章:小明第七十七章:轟動汴梁城第四百二十三章:收購土地第八百二十七章:有真有假第七百六十章:應對之策第六百一十七章:親迎之日第四百零五章:胡扯亂謅第七百七十二章:千里餓殍圖第七百二十九章:報復第七百一十四章:糧食和治水的關係第八百五十九章:返場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九百六十八章:放鬆警惕第四百三十八章:小明第兩百五十七章:品牌效應第八百五十一章:什麼世道第一百一十一章:已臻化境(上架五更,第四更)第七百五十一章:佳人來訪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第一百零七章:爲政績第一百一十六章:只有富帥,沒有高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三百七十九章:泡茶第八百四十三章:我沒醉?第九百一十四章:治理地方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三百六十二章: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第七百九十八章:不速之客第九百四十七章:貴客上門第七十四章:神技第七百章:范蠡也比不上我!第十一章:神解釋第四百六十四章:黑客檔頭第六百零七章:一力降十慧第五百四十五章:好奇心害死貓第六百六十三章:運氣太“好”第七百九十二章:下絆子第五百三十四章:技術壁壘第九百一十六章:損兵折將第八百九十章:火急火燎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十三章:張羅親事第七百四十九章:到底是誰?第三百八十九章:大發善心第三百一十三章:汴河碼頭第五百九十章:無視禮法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第八百五十二章:背黑鍋第一章:大桶張家的小官人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六百五十七章:六分儀的弊端第七百九十二章:下絆子第六百九十九章:坐立不安第一百四十九章:被挾持了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三百六十七章:勞碌命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二十五章:羣情激憤第三百二十章:補刀第九百七十九章:襲擾戰第六百八十四章:煽動民意第九十三章:打探消息第三百七十九章:泡茶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敵第八百八十一章:獻殷勤第十九章:誤打誤撞第九百六十一章:出征第兩百九十六章:謀劃第九百八十六章:準備棄城第兩百六十三章:大宗貨物第六十六章:三位一體的灌溉系統第五百四十四章:軍機要密第七百八十一章:恢弘大氣第兩百三十一章:驚爲天人第九百五十八章:高陽關路經略使第一百九十七章:吃醋第九百二十九章:文人還是有風骨的第七百三十九章:左口袋進右口袋第三百零二章:彭內官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月不見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三百七十章:給自己挖坑第四百八十七章:做人要低調第五百五十七章:超級吸金獸第九十六章:着妝第四百八十三章:敲打第一百零五章:實力派第五百五十四章:令人瘋狂的玻璃第四百四十八章:高俅上位史第九百六十三章:不同尋常的攻城第四百六十二章:誰招惹誰第兩百一十五章:臉皮薄第五十章:書鋪第九百三十一章:煙花和火藥第二十九章:宋朝夢第五十章:書鋪第兩百七十三章:報喜不報憂第一百四十三章:範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