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勞碌命

“雖然如今商賈地位有所提升,但終歸還是權貴眼中的肥羊,砧板上的魚肉,一旦沒有了利用價值,那就任人宰割了。”張正書不知道怎麼跟曾瑾菡說,二十多年之後金兵要南下攻破汴梁城,擄掠了徽欽二帝吧?現在金國都還沒影,更別說趙佶和他兒子趙桓了,趙桓現在都還沒出生呢!他要是說出了事實,豈不是成了神棍了?萬一因爲他的到來,改變了歷史怎麼辦?這個話怎麼圓?

所以,張正書只能藉口皇帝不待見商賈了。

確實,自從周朝以來,當朝統治者就沒幾個對商賈是有好臉色的。這裡面不排除某些門閥世家也充當商賈,他們爲了金錢甚至可以賣國,實屬可恨。但其實很多商賈,都是賺辛苦錢的。他們從南邊買進了貨物,冒着被劫道、冒着走水路翻船、被官兵盤剝、被當權者剝削的風險,只爲謀個小康,他們容易嗎?要是運氣不好,被賊人劫道了,說不定還會命喪當場。

即便是這樣,朝廷還是看這些商賈不順眼,千萬百計要打壓。

也就是趙家人“仁厚”一點,但趙家人是更聰明的,他們知道商賈運用得好了,可以增進稅收。可不,宋朝的商稅已經遠遠超過了農稅,佔到了七成之多。要說宋朝對商賈多好嘛,也不見得,起碼歧視還是普遍存在的。當然了,在等級分明的封建社會裡要求人人平等,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了。起碼現在商賈都算是有點社會地位了,起碼比平頭百姓要高,比農戶要高。哪怕朝廷一再申明“農家”纔是天下的根基,可在笑貧不笑娼的年頭,大家可以不喜歡商賈,但不可能拒絕商賈的錢啊!

“郎君杞人憂天了罷,商賈勢力如今風華正茂,如此大好局面,豈會如郎君所言,任人宰割?”

曾瑾菡說得也有道理,宋朝不禁商賈之人當官,這也是爲什麼商賈在宋朝能成氣候的原因之一。都成了自己人,還喊打喊殺幹嘛,狼狽爲奸,官商勾結賺大錢豈不是好事?這也可以說明了,爲什麼宋朝投入數以千萬計的錢去治水,黃河還是一再決口了。

官商勾結之下,工程質量豈能有保證?

要是給張正書來,他讓系統來個全景預演,再於枯水期截斷河流,用水泥修築起大壩。別說什麼河患了,黃河決口以後都成了絕唱。當然,這麼說朝廷諸公好像有點不地道,畢竟他們沒有水泥這種神器。但恰恰是如此,才顯得他們可惡。爲了一己之私,根本沒實地勘察過就誇誇其談,一會一個主意,最後亂成了一鍋粥,到頭來黃河別說治理好了,反而愈加氾濫。

爲什麼要爭?

幹嘛不爭?治河有工錢數十上百萬貫,隨隨便便貪一點都是以萬貫來計算的,不貪白不貪!

“不管做什麼,走一步看兩步是很重要的,甚至還要看三四五六七八步。古人云,‘盛極而衰’,這是必然規律。不管做人也好,做生意也好,做官也罷,要‘思危、思退、思變’。不給自己準備後路的,那都是愣頭青。”

張正書按壓住心中的憤慨,他實在不忍心想起靖康恥。那不僅僅是靖康恥,而且一戰打掉了士大夫們的脊樑,打掉了華夏的精氣神。從那以後,漢家不再有光環,不再對異族有碾壓的優勢,甚至處在劣勢。這一切一切的根源,就在武力不及。

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落後就要捱打。可惜,漢人要用血的教訓才能明白過來,只是爲時已晚。那些士大夫,苟且偷生,得過且過;哪怕是皇帝,也不思進取。這樣的國家,還有救嗎?張正書不敢保證,他唯有準備一條後路,起碼給華夏文明留個種子。

曾瑾菡聽着有道理,也點了點頭:“那郎君準備的後路,在哪呢?”

張正書笑道:“初定在廣南東路那邊,靠海,有天然良港。當然,我不打算在陸上生產,而是要把產業搬到海島上去。以海島爲跳板,我們去繼續開拓南邊的島嶼去……”他垂涎東南亞好久了,那可是一個天然的寶庫啊!礦產豐富不說,種植農作物也能一年三熟。現在那地方,除了瘴氣叢生以外,沒啥缺點了。

當然,想要佔領東南亞那幾個大島,還是爲時尚早。最起碼,張正書現在連一條船隊都沒,拿什麼去佔領?

曾瑾菡被張正書的想法嚇了一跳,她可沒想到張正書的野心居然這麼大!

見曾瑾菡臉色煞白的樣子,張正書以爲自己嚇到她了,連忙柔聲說道:“要辦妥此事,沒個十年功夫可不成。姝兒,你大可不必這樣害怕的……”

“不,郎君,我覺得很好玩啊,我早就想去看看各地風情了!”曾瑾菡因爲興奮而顯得有點慘白的臉,血色幾乎都集中在了她的小拳頭上:“郎君,你是不是要周遊天下?一定要帶上我啊!”

張正書連忙說道:“此事不急不急……”

開玩笑,海上風險莫測,要是沒有萬全準備,張正書是打死都不會出海的。

什麼是萬全準備呢?在張正書看來,就是指南針、六分儀、適合遠洋航行的堅固船隊、訓練有素的船員、完備的後勤體系……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哪都疏忽不得。一個疏忽,說不定就要葬身魚腹了!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還是太渺小了。

曾瑾菡狡黠地眨着眼睛說道:“我不管,以後郎君去哪,都要帶上我!”

張正書笑着拉着她的柔荑,柔聲說道:“少了你,我豈不是很寂寞?”

“哼……”曾瑾菡輕哼了一聲,意思是“算你識相”。一副小女人的姿態展露無疑,張正書卻十分受用。這樣的日子,能長一點多好。都怪宋朝,自身積貧積弱,讓他勞心勞力,想過幾天舒心的日子都不成。“勞碌命啊……”張正書雖然心中這麼感慨,但內心深處卻知道,這或許就是他的使命。既然有機會重來,那就不能讓北宋的悲劇重演了!

第兩百七十一章:船隊第六十四章:曾家第九百二十四章:或許還有救第八百七十章:地圖炮第四百七十章:驚天動地第三百二十二章:女人的錢最好賺第一百九十八章:鴉雀無聲第八十四章:洗腦第四百四十章:一夢千年第兩百五十三章:果酒第八百七十四章:尷尬的時間點第七百四十二章:瘋子第四百四十二章:工業母機第三百六十三章:竹帽第六百八十章:海貿傾銷第一百六十七章:儒家的黑材料第兩百零九章:不速之客第兩百六十七章:坑你沒商量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一百零八章:把柄(上架五更,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五章:忽悠成功第六百二十五章:發現了妖孽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第七百八十九章:軍事化培訓第七百六十七章:主動權第三百八十一章:繼續背黑鍋第八百一十一章:吃了沒第一百二十七章:郊外老丐第五百零七章: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三百五十六章:大作坊模式第四百八十五章:犯了禁忌第五百一十四章:世間奇女子第六百九十一章:水庫的作用第六百零四章:同情趙煦第兩百九十六章:謀劃第五百七十章:事出突然第五百九十五章:帝王心術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一百六十九章:白灼生菜第三百三十六章:產、學、研一體第三百二十七章:將軍令第八百零二章:鞭炮煙花第八百八十七章:不會妥協第兩百一十章:挑明第兩百九十三章:安保第四百八十七章:做人要低調第五百零九章:沒人會和錢過不去第兩百九十一章:好人第兩百七十五章:用錢砸第九百七十八章:互相試探?第三百九十三章:管理的藝術第三百七十章:給自己挖坑第五百三十九章:觀念變革第六百三十四章:造船作坊第一百六十章:彈劾第八百九十八章:演習開始第九百零九章:步步爲營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五百三十二章:做一番事業第三百六十八章:別人笑我太瘋癲第兩百三十六章:都瘋了第一百八十五章:忽悠成功第六百六十二章:明州城中第三十三章:婚約第四百七十二章:俠之大者第三百八十一章:繼續背黑鍋第一百零六章:不速之客第七百七十九章:根基的腐爛第五百三十九章:觀念變革第三百一十二章:知我者第五百一十六章:淪陷了第六十四章:曾家第兩百七十二章:邀請入股第七十五章:紅袖添香第四百一十二章:毛胚房第二十二章:麥田第六百八十章:海貿傾銷第八百零五章:世上還是聰明人多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五百零三章:人山人海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九百八十九章:回京述職第兩百六十九章:錢多燒得慌第二十章:田舍郎第四百八十六章:智商壓制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七百九十章:情報費用第五百七十四章:誰人背後無人說第五百七十八章:一路吃下去第七百六十七章:主動權第五百七十四章:誰人背後無人說第九百二十九章:文人還是有風骨的第兩百九十二章:招募武人第九百九十七章:對抗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第兩百二十七章:無力吐槽第三百七十四章:阻力重重第三百一十七章:猜對了一半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六百七十九章:廣州城
第兩百七十一章:船隊第六十四章:曾家第九百二十四章:或許還有救第八百七十章:地圖炮第四百七十章:驚天動地第三百二十二章:女人的錢最好賺第一百九十八章:鴉雀無聲第八十四章:洗腦第四百四十章:一夢千年第兩百五十三章:果酒第八百七十四章:尷尬的時間點第七百四十二章:瘋子第四百四十二章:工業母機第三百六十三章:竹帽第六百八十章:海貿傾銷第一百六十七章:儒家的黑材料第兩百零九章:不速之客第兩百六十七章:坑你沒商量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一百零八章:把柄(上架五更,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五章:忽悠成功第六百二十五章:發現了妖孽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第七百八十九章:軍事化培訓第七百六十七章:主動權第三百八十一章:繼續背黑鍋第八百一十一章:吃了沒第一百二十七章:郊外老丐第五百零七章: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三百五十六章:大作坊模式第四百八十五章:犯了禁忌第五百一十四章:世間奇女子第六百九十一章:水庫的作用第六百零四章:同情趙煦第兩百九十六章:謀劃第五百七十章:事出突然第五百九十五章:帝王心術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一百六十九章:白灼生菜第三百三十六章:產、學、研一體第三百二十七章:將軍令第八百零二章:鞭炮煙花第八百八十七章:不會妥協第兩百一十章:挑明第兩百九十三章:安保第四百八十七章:做人要低調第五百零九章:沒人會和錢過不去第兩百九十一章:好人第兩百七十五章:用錢砸第九百七十八章:互相試探?第三百九十三章:管理的藝術第三百七十章:給自己挖坑第五百三十九章:觀念變革第六百三十四章:造船作坊第一百六十章:彈劾第八百九十八章:演習開始第九百零九章:步步爲營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五百三十二章:做一番事業第三百六十八章:別人笑我太瘋癲第兩百三十六章:都瘋了第一百八十五章:忽悠成功第六百六十二章:明州城中第三十三章:婚約第四百七十二章:俠之大者第三百八十一章:繼續背黑鍋第一百零六章:不速之客第七百七十九章:根基的腐爛第五百三十九章:觀念變革第三百一十二章:知我者第五百一十六章:淪陷了第六十四章:曾家第兩百七十二章:邀請入股第七十五章:紅袖添香第四百一十二章:毛胚房第二十二章:麥田第六百八十章:海貿傾銷第八百零五章:世上還是聰明人多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五百零三章:人山人海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九百八十九章:回京述職第兩百六十九章:錢多燒得慌第二十章:田舍郎第四百八十六章:智商壓制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七百九十章:情報費用第五百七十四章:誰人背後無人說第五百七十八章:一路吃下去第七百六十七章:主動權第五百七十四章:誰人背後無人說第九百二十九章:文人還是有風骨的第兩百九十二章:招募武人第九百九十七章:對抗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第兩百二十七章:無力吐槽第三百七十四章:阻力重重第三百一十七章:猜對了一半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六百七十九章:廣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