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溫縣子不顧朝議之禮,冒犯君上

第202章 溫縣子不顧朝議之禮,冒犯君上

長孫無忌幾人面面相覷。

房玄齡看了一眼溫禾,又看了一眼長孫無忌。

他覺得這事太巧了。

前者剛剛說完中山王的事,後者才說要進宮去見皇后。

高月便帶來皇帝陛下的口諭。

怎麼感覺,這好似是故意爲之。

特意讓他們在這聽完溫禾的話,然後再傳召他們。

“諸位請。”

高月含笑着做了一個請。

“既然陛下召見,我等便同行吧。”

蕭瑀捋着鬍子,自顧自的朝前走去。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見狀,看了彼此一眼,隨即便跟在蕭瑀身後。

溫禾見沒自己的事,便去找了那名帶來他的玄甲衛,出宮去了。

李世民和蕭瑀他們說了什麼,溫禾就不知道了。

但第二天朝議上,蕭瑀被封爲了太子少師。

溫禾站在最後一排,正昏昏欲睡,聽到這道旨意,頓時就醒了過來。

‘蕭瑀提前坐上太子少師了?’

溫禾記得歷史上,蕭瑀應該是先被貶官,然後才成爲太子少師吧。

這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的說他是直臣,有的說他是小肚雞腸。

溫禾記得,歷史上記載,蕭瑀和陳叔達起了爭執,然後在朝議上動了手,被李世民罷了相。

爲什麼爭議,溫禾不記得了。

但因爲這點小事,便被罷相,這裡面要說沒有李二想要立威的原因,他是不相信的。

而這一次,也成了蕭瑀罷相的起點。

被罷免之後沒多久,蕭瑀便被重新啓用任命爲太子少師。

後來尚書右僕射封倫病故,李世民才重新任命他爲尚書左僕射,第二次成爲當朝首相。

而這位也正是開啓了被罷之路。

先後六次被罷免、啓用,可以說是大唐的一個傳奇了。

最後一次,史書上說他是因爲嫉妒房玄齡權勢超過自己,所以污衊後者造反,然後被李世民呵斥。

不過李世民對他,確實很欣賞。

那一句“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便是他爲蕭瑀做的詩。

正詫異的溫禾,沒有發現,他此刻的神情正好落到李世民的眼中。

只是後者並沒有聲張。

說完,蕭瑀的任命,李二便說起了昨日的事。

李承幹被罰跪的事情,早就不脛而走了。

只不過一夜的時間,長安內便有了風聲。

不少人甚至都在傳,李世民很有可能要立李泰爲太子。

也就是李泰住在溫禾家的這個消息,只有少數人知道。

要不然他家門口,肯定門庭若市。

一羣人想要試探的,去見李泰了。

不得不說,李世民之前將李泰送到溫禾家裡,確實是有先見之明。

只是對於溫禾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昨日中山王之事,乃朕之過錯,國法之重不可輕視,朕深以爲然,但卻知行不一,多虧中山王提醒,朕纔沒釀成大錯。”

李世民一番話,大殿內所有人臉上的神色都有些古怪。

他說的這些,雖然不是明旨下詔,不算是罪己詔。

可畢竟是他親自說出來的,這是要記錄起居錄的。

所以和罪己詔已經沒有什麼區別的。

衆人心中都不禁疑惑,不明白爲什麼李世民如此鄭重的在朝議上說這番話。

“啓稟陛下!”

就在這時。

只見蕭瑀站了出來。

剛剛被封爲太子少師的他,還兼任尚書左僕射的他,至少在名義上已經壓過了房玄齡等人一頭。

他這個時候突然站出來,不少人神色都不由肅穆起來。

以爲是蕭瑀和李世民做了什麼交易。

而長孫無忌、房玄齡,這些昨日一同被召見的人,都是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樣。

“臣聽聞,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爲孝乎!’”

這段話的意思,也就是後世總結的“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

也就是古人喜歡在重大的事情上引經據典。

在蕭瑀說這個典故的時候,在場不少人都不由屏氣凝神了起來。

溫禾也隱隱感覺,似乎要發生什麼大事了。

“中山王爲母而跪,乃是孝,與君父進言乃是忠,如此忠孝兩全者,乃陛下之麒麟也,如今陛下登九五,而東宮空虛,臣爲太子少師。”

蕭瑀說到這,突然停頓了一下,向着李世民大拜。

而他後面的話,已經被不少人猜出來了。

至少溫禾已經知道他後面要說什麼了。

“臣請陛下立儲!”

說罷,這一聲宛如一聲晴天霹靂落在太極殿內。

玄武門的事情纔過去沒多久。

李世民也纔剛剛登基不久。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作爲嫡長子的李承幹,日後必定是太子無疑。 可這事現在卻沒有人敢在李世民面前提。

就連長孫無忌,都沒站出來。

而蕭瑀竟然做了出頭鳥。

‘立儲而已,有必要搞的這麼複雜?’

溫禾捂着嘴,打了個哈欠。

他甚至都不用去猜就知道,蕭瑀這麼做,肯定是李世民授意的。

所以他才得了太子少師。

李二肯定是擔心昨日李承幹罰跪的事,被傳言出去,會讓長安再起風波。

沒聽到,蕭瑀口中在那顛倒黑白嗎?

昨日李承幹明明是被罰跪的,可在他口中,卻變成了爲了長孫無垢而跪。

這就突出了李承乾的孝。

“高明還小,此事現在議,還爲時尚早吧?”

李世民笑着掃了滿殿文武一眼,最後餘光落在了,末尾正哈氣的溫禾身上。

‘這豎子,難道就一點都不關心高明之事,竟然還在那犯懶,今早習武的時候,便一副還沒睡醒的樣子。’

他在心裡腹誹着,不過臉上笑意未減絲毫。

他卻不知道,他在心裡罵溫禾的時候,後者也在心裡鄙夷了他一番。

‘蕭瑀剛纔說的是讓你立儲,又沒說讓你立李承幹爲太子,你這話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這事溫禾今天肯定是不會出頭的。

前面那麼多高官在,他說不說話都無所謂。

這朝議他早就不想來了。

‘得想個辦法以後不來參加這朝議。’

這每天,天不亮就要被李世民抓來習武,緊接着飯都沒吃,就被帶來太極殿。

很影響他發育的好不好。

就在溫禾想着這些的時候,房玄齡和杜如晦相繼出班了。

二人也引經據典了一番。

溫禾聽的雲山霧罩的,反正他們的中心思想就只有一條。

“陛下立儲吧,中山王李承幹不錯,就讓他做太子吧。”

最後尚書省、門下省以及中書省的三省長官都出來附議了。

六部六位尚書、十二個侍郎也都一同出班。

“臣附議!”

等到魏徵帶着御史臺的人出列後。

李世民捋了一下鬍子,壓下勾起的嘴角來,“深思熟慮”之後才點頭道。

“既然諸位卿家都推崇高明,朕也不好違背了衆臣之意,也罷,待改元之後,讓太史局擇吉日,迎中山王入主東宮。”

想要在大唐成爲太子,有兩條路走。

一個是被正式冊封,經過一系列繁瑣的儀式後,成爲儲君入主東宮。

另一個簡單一些,就是走李世民的路子。

‘我得想個辦法出去一段時間。’

溫禾心中思量着。

李承幹封太子,他作爲先生,肯定要被賦予一些任務。

而且肯定很乏味。

正當他如此想的時候,李世民的目光忽然看向了他。

“溫嘉穎。”

“額,臣在。”

在溫禾出班的時候,前面那些官員都回頭看向了他。

他在這太極殿內算是一個異類了。

以十歲的年齡,跨過了那道門檻。

要知道,多少人終其一生,都無法進入這太極殿一步。

“你與高明亦師亦友,既然高明將爲太子,朕打算……”

“啓稟陛下,微臣有事奏稟!”

李世民話還未說完,溫禾突然打斷了他。

“大膽!”

一旁當即有御史出來呵斥他。

“溫縣子不顧朝議之禮,冒犯君上,當杖責!”那御史一頭白髮,鬍子都快耷拉到胸口了。

看着至少五六十,說話倒是中氣十足。

李世民眉頭頓時皺了起來,眼中帶着幾分慍怒。

“額,陛下,臣不是故意的,臣年紀還小,這不懂禮儀也是有的吧。”

溫禾乾乾的笑了兩聲。

皇位上的李世民,這才散去了怒火,笑了起來:“嘉穎才十歲,何必苛責。”

他剛纔生氣不是因爲溫禾,而是覺得那老御史有些小題大做了。

那個出班的御史,有些坐蠟,向着李世民行了一禮,又退了回去。

“好了,你這豎子要說什麼?”

李世民眼眸微眯,望着溫禾。

“陛下,工部那造紙工坊已經全面竣工了,第一批紙即將完工,臣怕出了紕漏,所以想請旨親自去盯着。”

溫禾笑着。

衆人不禁錯愕。

這種小事,也值得請旨?

這不荒唐嗎?

可是李世民卻知道,溫禾故意打斷他,說這番話,明顯是有別的意思。

他嗤笑一聲,指着溫禾罵道:“你這豎子,別以爲朕不知道你想什麼,什麼親自盯着造紙,你是不想來上朝,不想做事!”

(本章完)

第83章 他確實犯了大不敬之罪第31章 魏徵啊,那可是人鏡啊第275章 你這豎子,朕何時允你此權?第18章 殿下說,要你去做個見證第200章 有爲師在,不用怕第67章 修改告知,修改了全部。第91章 突厥人要行動了?第38章 後世是誰,滅了門閥?第59章 孩童封縣子,何其荒唐!第224章 這是上門求人的態度?第18章 殿下說,要你去做個見證第22章 玄武門進行時第135章 孤登基的時候,弄出點動靜來第226章 你們可以開始撕咬了第248章 本官奉命便宜行事第147章 朕不是皇帝了,就慢待朕了?第87章 先生,我沒得選第122章 孤有一事,想要需要託付於你第94章 上架感言第3章 玄武門之變要開始了嗎?第252章 總是會牽扯出謀反第124章 他居然敢擺孤一道第188章 若是能溫飽,誰願意出來拼命。第235章 此事關乎到大唐的未來第209章 陛下,國庫沒錢沒糧了第225章 溫禾:我變士族出身了?第170章 這豎子扭扭捏捏的,不類朕第227章 你這豎子,又打朕的兒子!第103章 讓他也去豬圈挑上半個月的豬糞!第14章 我那二郎,未來也有大成就?第76章 後世的人就吃這玩意?第235章 此事關乎到大唐的未來第260章 老子買個羊毛你們就找上門來了第73章 有位‘貴客’返回長安了第63章 近親結親那是大忌第10章 後世人對本王將要做的事,如何評價?第9章 兄弟齊心懂不懂?第63章 近親結親那是大忌第49章 那個女人是誰第84章 日後定當尊師重道不負師恩第219章 溫禾被禁足了?報應啊!第275章 你這豎子,朕何時允你此權?第99章 你覺得我敢欺君嗎?第277章 崔氏尚未到存亡的地步第74章 莫要讓孤做漢太祖第99章 你覺得我敢欺君嗎?第226章 你們可以開始撕咬了第235章 此事關乎到大唐的未來第158章 要拜師,也是拜李縣公第252章 總是會牽扯出謀反第12章 這豎子是不是又在胡說八道了第54章 請秦王殿下爲先太子守孝三年!第60章 李二這是要給李承乾鋪路啊第40章 我是衛王,你不能對我動手!第173章 溫禾,你個田舍兒!第183章 任城王救我第202章 溫縣子不顧朝議之禮,冒犯君上第94章 上架感言第160章 背後即是長安,他們必須要戰(爲盟主第229章 這豎子應該不是要隱射朕吧?第87章 先生,我沒得選第160章 背後即是長安,他們必須要戰(爲盟主第169章 朕給你賜個字,再賜個婚第55章 阿耶他爲何總是瞧不上我第8章 該教什麼呢?第192章 爲天下黎民計,陛下忍痛割愛第161章 這唐軍的弩,爲何變的如此兇狠第244章 背上你們所貪墨的銅錢第262章 高陽縣子實乃大唐第一禍害第37章 本王最缺的便是有學識的人第111章 小小年紀,爲何如此沒有人性啊第169章 朕給你賜個字,再賜個婚第227章 你這豎子,又打朕的兒子!第230章 朕這個女婿,文采斐然吧?第83章 他確實犯了大不敬之罪第126章 小郎君也懂外事?第276章 若是那些御史敢彈劾,朕都幫你壓下第225章 溫禾:我變士族出身了?第70章 日後這府裡的女主人,不會姓武第218章 區區孩子鬥毆,就扯上國將不國?第210章 你在朝中的好友也不少了第137章 孤要活的李藝第78章 我不吃牛肉第274章 臣只怕見不到陛下了第279章 朕不想看到你落得那般下場第72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171章 萬萬不可,這是死罪啊第244章 背上你們所貪墨的銅錢第48章 李世績嘛,絕對的忠臣第6章 所以,李治和兕兒沒了?第153章 首戰即決戰,李縣公好魄力第223章 觀音婢如此向着女婿第242章 朕的國庫都快空了吧第22章 玄武門進行時第259章 滎陽鄭氏的拜帖第233章 奉旨來和您學算學第95章 這個天下,確實很大第244章 背上你們所貪墨的銅錢第148章 若是你不說,那朕便死在你面前第214章 想出海?找溫禾去
第83章 他確實犯了大不敬之罪第31章 魏徵啊,那可是人鏡啊第275章 你這豎子,朕何時允你此權?第18章 殿下說,要你去做個見證第200章 有爲師在,不用怕第67章 修改告知,修改了全部。第91章 突厥人要行動了?第38章 後世是誰,滅了門閥?第59章 孩童封縣子,何其荒唐!第224章 這是上門求人的態度?第18章 殿下說,要你去做個見證第22章 玄武門進行時第135章 孤登基的時候,弄出點動靜來第226章 你們可以開始撕咬了第248章 本官奉命便宜行事第147章 朕不是皇帝了,就慢待朕了?第87章 先生,我沒得選第122章 孤有一事,想要需要託付於你第94章 上架感言第3章 玄武門之變要開始了嗎?第252章 總是會牽扯出謀反第124章 他居然敢擺孤一道第188章 若是能溫飽,誰願意出來拼命。第235章 此事關乎到大唐的未來第209章 陛下,國庫沒錢沒糧了第225章 溫禾:我變士族出身了?第170章 這豎子扭扭捏捏的,不類朕第227章 你這豎子,又打朕的兒子!第103章 讓他也去豬圈挑上半個月的豬糞!第14章 我那二郎,未來也有大成就?第76章 後世的人就吃這玩意?第235章 此事關乎到大唐的未來第260章 老子買個羊毛你們就找上門來了第73章 有位‘貴客’返回長安了第63章 近親結親那是大忌第10章 後世人對本王將要做的事,如何評價?第9章 兄弟齊心懂不懂?第63章 近親結親那是大忌第49章 那個女人是誰第84章 日後定當尊師重道不負師恩第219章 溫禾被禁足了?報應啊!第275章 你這豎子,朕何時允你此權?第99章 你覺得我敢欺君嗎?第277章 崔氏尚未到存亡的地步第74章 莫要讓孤做漢太祖第99章 你覺得我敢欺君嗎?第226章 你們可以開始撕咬了第235章 此事關乎到大唐的未來第158章 要拜師,也是拜李縣公第252章 總是會牽扯出謀反第12章 這豎子是不是又在胡說八道了第54章 請秦王殿下爲先太子守孝三年!第60章 李二這是要給李承乾鋪路啊第40章 我是衛王,你不能對我動手!第173章 溫禾,你個田舍兒!第183章 任城王救我第202章 溫縣子不顧朝議之禮,冒犯君上第94章 上架感言第160章 背後即是長安,他們必須要戰(爲盟主第229章 這豎子應該不是要隱射朕吧?第87章 先生,我沒得選第160章 背後即是長安,他們必須要戰(爲盟主第169章 朕給你賜個字,再賜個婚第55章 阿耶他爲何總是瞧不上我第8章 該教什麼呢?第192章 爲天下黎民計,陛下忍痛割愛第161章 這唐軍的弩,爲何變的如此兇狠第244章 背上你們所貪墨的銅錢第262章 高陽縣子實乃大唐第一禍害第37章 本王最缺的便是有學識的人第111章 小小年紀,爲何如此沒有人性啊第169章 朕給你賜個字,再賜個婚第227章 你這豎子,又打朕的兒子!第230章 朕這個女婿,文采斐然吧?第83章 他確實犯了大不敬之罪第126章 小郎君也懂外事?第276章 若是那些御史敢彈劾,朕都幫你壓下第225章 溫禾:我變士族出身了?第70章 日後這府裡的女主人,不會姓武第218章 區區孩子鬥毆,就扯上國將不國?第210章 你在朝中的好友也不少了第137章 孤要活的李藝第78章 我不吃牛肉第274章 臣只怕見不到陛下了第279章 朕不想看到你落得那般下場第72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171章 萬萬不可,這是死罪啊第244章 背上你們所貪墨的銅錢第48章 李世績嘛,絕對的忠臣第6章 所以,李治和兕兒沒了?第153章 首戰即決戰,李縣公好魄力第223章 觀音婢如此向着女婿第242章 朕的國庫都快空了吧第22章 玄武門進行時第259章 滎陽鄭氏的拜帖第233章 奉旨來和您學算學第95章 這個天下,確實很大第244章 背上你們所貪墨的銅錢第148章 若是你不說,那朕便死在你面前第214章 想出海?找溫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