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被李世民盯上了

李泰說了很多。

不過歸納起來無外乎兩點:朝廷要更加重視,同時增加進士名額。

饒是如此,李世民依然很欣慰:“青雀所言,既爲我大唐,也爲天下讀書人,很不錯。”

李承乾嘴角不由自主地揚起了一個弧度。

這都算很不錯?

父皇當真偏心啊!

不過這種偏心在這件事上,對他而言可是利好呀!

吳王李恪倒是很謙讓。

他一字一頓道:“魏王所言真是真知灼見,想必太子殿下對此也有不一樣的看法。”

李承乾早就號準了他的脈搏。

他表面上不爭不搶,其實也有意太子之位。

而且文武百官早就給他冠以“賢能”之名。

絕對不能被他的這種謙遜有禮給迷惑了。

“還是三弟先說吧。咱們那麼多兄弟之中,以三弟對時政多有精闢見解,爲兄也想聆聽一二。”

李承乾不露聲色地將球給踢了回去。

李恪的臉色瞬時變了。

什麼叫他對時政多有精闢見解?

這不是拐彎抹角地說他私下對朝政多有非議嗎?

用心險惡啊!

他衝着李承乾擠出了笑容:“太子殿下這說的是哪裡話?弟愚鈍,御前多聽教誨,若非父皇詢問,從未敢妄言。”

李承乾笑道:“此乃父皇所問,三弟儘管直言,何必如此拘謹?不然程大人、房大人還以爲你跟我們有多生分呢?”

這是利用他的身份做文章啊!

他生母乃前朝帝女。

如此敏感的身份讓他無論做什麼都小心翼翼,唯恐遭人口舌,落人把柄。

再加上他平時和諸位兄弟往來不多。

這可能給人感覺他和他們頗爲生分。

如今李承乾直接在父皇和大臣們面前這麼說,可謂居心不良。

他當即反擊:“除了父皇外,都是自家兄弟和我朝重臣,弟並未拘謹。只是科舉乃國之大事,弟必然三思而後言。”

李承乾大笑道:“那你倒是說啊!和你說話,太費勁了,遠沒有和青雀來得輕快,對吧,四弟?”

李泰重重地咳嗽了一聲道:“三哥,你快說吧。你這不緊不慢的性子確實急人!”

“……”

李恪一時很尷尬。

李世民和程咬金等人皆是眼神複雜地看向李承乾。

他今天跟往常很不一樣啊!

這節奏帶的……

讓李恪完全落於下風了!

要知道往常他很毛躁。

在議論這等國事面前,通常是李恪牽着他的鼻子走。

шшш ¸Tтká n ¸C○

這是終於長進了?

見李恪這會兒很窘迫,李承乾心下大喜。

鄭文修混入文人士子之中帶節奏,輕鬆解了如意酒樓之危,讓魏王顏面掃地的事,他昨天就聽說了。

鄭文修這帶節奏的本事讓他琢磨了一宿。

今天拿來活用,當真非同一般。

不過,還在睡回籠覺的鄭文修要是知道這事,估計該啼笑皆非了。

他隨性所爲都被太子拿來捍衛東宮之位了?

太子可真擅長學習……

李恪有些慌亂地說了一些,語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但基本上都是圍繞着李泰說的那兩點打轉,並沒有說出什麼新花樣來。

李世民看向明顯故作鎮定的李承乾道:“該你了,說說吧。”

知子莫若父。

他一眼就看出他這兒子今天是有備而來。

或者換句話說,他這問策正好問到他的手掌心了。

他很想看看他能不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李承乾標準是心中有貨,自信爆棚。

他抿了一口茶,又稍微清了清嗓子,然後不急不緩道:“父皇,在兒臣看來,科舉取士打破了歷朝的諸多選才禁錮,理應像三弟和四弟說的那樣,更加重視!”

“不過從過往經驗來看,我朝科舉也有急需完善的地方,主要有三點,一是要採取‘糊名制度’;二是當開‘武舉’;三是應增設‘殿試’!”

“你快詳細說說。”

李世民本來都端起茶杯,準備喝茶了,聽他這麼說以後,立即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兩眼放光地看向他。

很顯然,他說的這三點吸引到他了。

李泰和李恪相互看了一眼,都很鬱悶。

儘管大哥只說了要點,但他們已經篤定自己輸了。

他這明顯是有備而來。

程咬金、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也是不約而同地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微微一笑,幾乎是將那日鄭文修所說給複述了一遍。

李世民聽完後,直接站起身道:“有理有據,全都說到點子上了,非常好!朕會讓三省六部細加討論,若無他議,明年科舉之時即可施行!”

別的不說,那“天子門生”之說當真是說到他心坎裡去了。

這些日子他一直在反覆琢磨,如何讓那些文人士子一心向他,爲他所用呢。

李承乾這增設“殿試”,讓中榜之人全部成爲天子門生的想法,無疑讓他有了醍醐灌頂之感。

他忍不住稱讚道:“承乾,你近來真是長進良多,沒有讓朕失望。前段時間,西域諸國上貢了不少寶貝,稍後讓曹公公帶你去看看,若是有你喜歡的,就讓曹公公送到東宮,權當是朕賞賜給你的。”

李承乾大喜過望:“多謝父皇!”

李泰和李恪皆是有些羨慕地看向李承乾。

大哥就是大哥啊!

連這種賞賜都撈到了……

不過李承乾心裡想得卻是他的“大哥”!

上次吞併吐谷渾之事,鄭文修就讓他出盡了風頭。

這次科舉之事,鄭文修又讓他獨領風騒。

有這麼一個大哥在,保住太子之位還不是輕而易舉?

房玄齡雖然備受李世民倚重,但向來不會在諸王之中選邊站。

今天聽到李承乾這“科舉三策”,他發自肺腑盛讚道:“太子殿下所言皆是功在當下,利於千秋呀,尤其是武舉和殿試,讓人有豁然開朗之感!”

程咬金附和道:“確實皆是深謀遠慮之策,讓我等自愧不如!”

李世民樂呵着指向他們倆道:“承乾,聽到沒有,如果連玄齡和知節都不吝稱讚的話,那證明你說的確實非常好。”

“二位大人謬讚了!”

李承乾衝着兩人拱了拱手,然後對李世民道:“兒臣身爲太子,爲父皇分憂,爲大唐做點事皆是分內之事,今後會再接再厲!”

“好一個再接再厲,說得好!”

李世民龍顏大悅道:“恪兒、青雀,你們可都要好好向大哥學習啊!”

李恪和李泰連忙點頭:“喏!”

李世民好像也不想一味地厚此薄彼。

他特意詢問道:“知節,那意欲行刺青雀的案子,你查得怎麼樣了?”

程咬金起身道:“回稟陛下,在事發之前,臣就將盛世酒樓附近的刺客全部抓捕,隨後又順藤摸瓜,在萬年縣境內掀了他們的老巢。”

“經嚴刑拷打,現在可以確認其中一些乃是突厥人,他們招募歹徒,行刺魏王,爲的就是製造內訌,擾我大唐!”

李世民冷聲道:“這西突厥還真是不甘沒落,朕早晚會滅了他們!知節,你這次保護魏王,立有大功,朕……”

程咬金立即道:“陛下,臣不敢居功。臣之所以能先下手爲強,是一個年輕人見微知著,告訴了臣。”

李世民有些好奇:“哦?”

程咬金快速把當天在春風茶館發生的事,詳細地說了一遍。

李世民驚愕道:“他竟靠着那胡蘿蔔削成的花瓣發現歹徒,又用‘燒豬證死因’幫助刑部破案?快傳閻立本!”

很快,當日的“老嚴”,也就是刑部侍郎閻立本來到御前。

他畢恭畢敬道:“啓稟陛下,程大人所言屬實,臣這幾日也在到處找那年輕人。臣用他那方法確認那一家六口是死於他殺後,查出了貪圖那婦人美色的浪子。”

“那浪子昨日已經招供,是他醉酒後色膽包天,於深夜潛入他們家中,欲對婦人行不軌之事,結果被發現。他惡向膽邊生,先大開殺戒,後放火燒房,實乃人神共憤!”

……

第22章:羞死啦第104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7章:大唐三巨頭第158章:劊子手第165章:親手驗證,反客爲主第96章:作得一手好死第65章:聯盟超市第3章:神童沒有叛逆期第22章:羞死啦第130章:有些心動83章:四海狂客第17章:太子都虛了第46章:向李二借錢第167章:轟動天下的問答第119章:當世唯一第145章:雙喜臨門第136章:當年的真相第24章:這個岳父有點壞第110章:玩出火第40章:小奸巨猾第67章:最甜的一天第170章:三英會,滅國論第110章:玩出火第177章:廝守一生第178章:京城之危第110章:玩出火第118章:再見獄友第134章:重新定義戰場玩法第124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61章:高陽公主第119章:當世唯一第154章:戰備級燒烤第33章:醉打金枝第139章:滅國狂魔第142章:情景再現第129章:夢寐以求的美好第174章:十年磨一劍第93章:神預言第166章:李淳風的刁難第149章:自立門戶第161章:賓至如歸,李二偷師第141章:國爭漩渦第73章:很喜慶第50章:文人之刀第5章:公主端茶第8章:套路太子第52章:殺人誅心第51章:送命題第130章:有些心動第93章:神預言第105章:防火防盜防丫鬟第95章:一網打盡第69章:母女同治第66章:珠聯璧合第46章:向李二借錢第108章:妾身有禮了第77章:君臣二人轉第173章:離奇失蹤第96章:作得一手好死第141章:國爭漩渦第177章:廝守一生第48章:安能辨我是雄雌第3章:神童沒有叛逆期第172章:李二吃醋了第63章:一畫拒兩王第48章:安能辨我是雄雌第43章:最牛皇商第140章: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102章:上鉤第125章:滿朝皆鄭吹第100章:當爲帝師第179章:太子攤牌了第38章:把皇帝拉下水第129章:夢寐以求的美好第162章:六部尚書跑斷腿第10章:大勝大敗論第97章:一坊軟腳蝦第168章:不打不相識第89章:皇帝捅刀子第105章:防火防盜防丫鬟第122章:被花魁撿了第141章:國爭漩渦第120章:賽出兩大名臣第104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97章:一坊軟腳蝦第34章:被李世民盯上了第164章:有辱斯文第26章:安排上了第17章:太子都虛了第115章:開宗立派玩玩第34章:被李世民盯上了第37章:雞蛋裡挑骨頭第166章:李淳風的刁難第24章:這個岳父有點壞第55章:皇室扎堆第153章:漢王狂吠,正面死磕第163章:高雅與俗氣並行不悖第76章:四個國公一臺戲第101章:戀愛的酸臭味第2章:年輕人不講武德
第22章:羞死啦第104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7章:大唐三巨頭第158章:劊子手第165章:親手驗證,反客爲主第96章:作得一手好死第65章:聯盟超市第3章:神童沒有叛逆期第22章:羞死啦第130章:有些心動83章:四海狂客第17章:太子都虛了第46章:向李二借錢第167章:轟動天下的問答第119章:當世唯一第145章:雙喜臨門第136章:當年的真相第24章:這個岳父有點壞第110章:玩出火第40章:小奸巨猾第67章:最甜的一天第170章:三英會,滅國論第110章:玩出火第177章:廝守一生第178章:京城之危第110章:玩出火第118章:再見獄友第134章:重新定義戰場玩法第124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61章:高陽公主第119章:當世唯一第154章:戰備級燒烤第33章:醉打金枝第139章:滅國狂魔第142章:情景再現第129章:夢寐以求的美好第174章:十年磨一劍第93章:神預言第166章:李淳風的刁難第149章:自立門戶第161章:賓至如歸,李二偷師第141章:國爭漩渦第73章:很喜慶第50章:文人之刀第5章:公主端茶第8章:套路太子第52章:殺人誅心第51章:送命題第130章:有些心動第93章:神預言第105章:防火防盜防丫鬟第95章:一網打盡第69章:母女同治第66章:珠聯璧合第46章:向李二借錢第108章:妾身有禮了第77章:君臣二人轉第173章:離奇失蹤第96章:作得一手好死第141章:國爭漩渦第177章:廝守一生第48章:安能辨我是雄雌第3章:神童沒有叛逆期第172章:李二吃醋了第63章:一畫拒兩王第48章:安能辨我是雄雌第43章:最牛皇商第140章: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102章:上鉤第125章:滿朝皆鄭吹第100章:當爲帝師第179章:太子攤牌了第38章:把皇帝拉下水第129章:夢寐以求的美好第162章:六部尚書跑斷腿第10章:大勝大敗論第97章:一坊軟腳蝦第168章:不打不相識第89章:皇帝捅刀子第105章:防火防盜防丫鬟第122章:被花魁撿了第141章:國爭漩渦第120章:賽出兩大名臣第104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97章:一坊軟腳蝦第34章:被李世民盯上了第164章:有辱斯文第26章:安排上了第17章:太子都虛了第115章:開宗立派玩玩第34章:被李世民盯上了第37章:雞蛋裡挑骨頭第166章:李淳風的刁難第24章:這個岳父有點壞第55章:皇室扎堆第153章:漢王狂吠,正面死磕第163章:高雅與俗氣並行不悖第76章:四個國公一臺戲第101章:戀愛的酸臭味第2章:年輕人不講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