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節 唐玉米

【安安靜靜求月票,週末快樂!】

這是仙糧,至少在大唐知道此物的人都這麼叫。

李元興讓里正在地裡隨機選了五十四株玉米,連桿砍斷拿出來。然後自己在地邊上砍了兩株,手上拿着四根玉米棒子:“用水煮了!”

往前幾步,地頭搭了一個棚子,很乾淨。這就是事先準備好的。

李元興與王及善來到棚子坐下,有親衛奉上茶退到一旁。

這裡有一個煤爐,王及善細心觀察了,此物與王語煙回來描述的有所不同。這是陶器爐子,不是那樣的一個圓桶形,這是一個方的。

“此物是工匠新設計出來的。”李元興親手將玉米外皮給撕掉,留下最裡面兩層嫩皮扔在鐵鍋之中。兩個親衛在李元興的示意之下將鍋擡了起來,李元興又說道:“這是三層的,最裡一層是爐瓦,耐火燒的。”

王及善點了點頭,他看到了明火,還有那通紅的爐膛。

“然後第二層是陶器爐身,與第一層之間有約一寸厚的泥土。用爲保證爐膛的熱量儘可能多的燒在鍋上,而不是浪費了。”

王及善又點了點頭:“此物大善!”

“這還有一層是方的,裡面裝的是水。工匠們真正是手極巧,有設計加了一個陶管,也有設計加一個洞可以取水的。”

在李元興的示意之下,有親衛從方形外爐中取了一碗水。

“此水冬天冷時,洗臉、洗手很不錯。只是這水不適合喝,也不建議喝這裡的水。”李元興拿過碗,讓王及善試了試水溫,放在現代計算大約就是五十度的樣子。王及善也說道:“勞累一天,熱水浴足上佳!”

“是呀,這熱水總是有用的!”

說完,李元興示意親衛將鍋放在爐上,然後指爐上伸出很長一斷陶管:“這是煙囪,煤與柴不一樣,雖然沒有煙。但卻會有致人性命,讓人無法呼吸的濁氣,所以必須排在外。”

王及善心說,這濁氣很可怕嗎?

李元興又解釋道:“如同上次皇嫂在大殿之上,因爲大殿通風所以絲毫無礙。但平民家中如冬天關緊門窗的話,一兩個時辰也無礙,但一整夜卻不行。屋中濁氣太重,輕則頭昏眼花,中則會有中風之疾,而重則會丟了性命!”

王及善聽懂了。

“正是南方密林之中那漳氣一樣,白天有陽光之時,人進出無礙,但夜間卻有極大的危險。所以說,煤爐只要屋內通氣,有煙囪將濁氣排出屋外,就對人無礙!”

“正是這樣!”李元興笑着點了點頭。

看完爐子,李元興又讓將那五十四株玉米作個記錄。

五十四株玉米,從根處一尺砍斷,上面的部分正在稱重。很快就有親衛過來報告:“報殿下,根據估算,青杆一畝挑精細部分作牛馬料,可有一千一百斤!這五十四株之中,共有一百零一個棒子,有一個卻沒有長出玉米來!”

“沒有長出來?”李元興有一點興奮。

親衛立即說道:“里正已經檢查過,就是沒有長出來。不是被人給拿了,里正準備向您請罪,是他沒有好好檢查!”

“這點小事也要請罪,你們不累,本王還累呢!”

李元興幾句話把親衛說笑了,王及善在一旁觀察着,傳聞李元興親厚,今日一見傳言不假,倒真是絲毫不擺親王的架子。

“去,將那個沒有長玉米的去葉,將杆拿來!”

那根沒有長出玉米的玉米杆給拿了過來,里正還是很緊張的站在下首。

用親衛配刀將玉米杆了兩小截,李元興將一截遞在王及善手中:“這種沒有長出玉米的杆,我兒時最是喜歡。”說完,李元興咬了一口,將汁咬出來後,將渣子吐掉。笑了:“還真是很甜,這個秘密可不敢讓莊子裡的小傢伙們知道,否則這玉米杆讓他們咬了,這玉米就大大的減產了!”

里正和親衛也都笑了。

王及善的牙不行,用手壓了壓後,放在嘴裡感覺了一下味道。

果真很甜,象小孩子牙好,自然會喜歡咬這個東西,汁水甜,而且有趣。

“看來,五郎要看好莊中的娃娃們了!”王及善也笑着說道。

李元興讓親衛與里正都嚐了嚐,里正說道:“娃娃們一定會看住了,莊戶人家的娃娃倒也不會禍害莊稼。”

“剛說有一百零一根玉米,稱過重嗎?”李元興又問道。

里正回答:“估算,一畝有一千三百斤!”

一千六百斤,王及善一下就站了起來,這個數字實在是太驚人了。李元興知道里正算錯了,卻也不說破。看着王及善親自跑過去,查看那重量。

“五十四株,一畝爲二千七百株。這是五十之一,這重量……”

李元興在聽着,王及善計算着畝產,一直到王及善算完,爲一千三百斤這個數字吃驚的時候,李元興才走了過去:“里正算錯了,這個算法不是這樣計算的!”

“當如何計算?”王及善心說,就算是錯了,也不可能去掉整數,留個零頭吧。

要知道大唐現在的畝產纔是二百斤上下,良田精心打理也沒有超過三百斤的。差一些,一百多斤的糧食呀。這是一千三百斤,一千三百斤呀。

老頭整個人都在顫抖着。

這種子,這種子……,王及善幾乎就要開口要種子了。

李元興叫過里正,拿起一個已經完全撕掉外皮玉米,將上面的玉米粒撥了下來:“要計算重量,光是算這個,怎麼能連裡面的棒子都算上呢,這要差多少呀。去,重新計算!”

新玉米的不好撥,但架不住人多,不僅僅是王及善的護衛,家丁上手了,就是王及善也要親手試一試。

王及善是急着想知道,這真正的畝產有多少。

看着王及善那顫抖的雙手,李元興說道:“現是新鮮的玉米,這個還沒有完全成熟,大約還要十天時間,今年下種的晚了些,等完全成熟了,曬乾之後很容易就能撥下來。”

王及善只是點頭,手卻不停。

最後就差王及善這個了,只好交在家丁手上由家丁來完成了。

“這重新估算過,畝產是千斤了!”王及善一直在盯着看。

“這個,沒有曬乾。曬乾至少再少三成水份。這是精種的,七百斤,這個數字,還算不錯。”李元興心中也在默默計算,這個數量放在現代去就是五百公斤的產量,也算是不錯了,但如果肥料跟不上,那畝產一定會下降的。

李元興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這是精種的,要是放開了種,畝產五百斤也就算不錯了!”

“五百斤,五百斤是大豐產呀!”王及善的語氣提高了八度。

李元興聳了聳肩膀,正準備說話,卻看着里正等着正跪着那裡感謝天地。哭裡的稀里嘩啦的。就是好幾個親衛都眼圈發紅。

“五郎,不!秦王殿下,畝產二百斤,就要感謝天地。畝產三百斤,縣上各級官員都會加賞,朝堂之上會在整個大唐通報其功績。秦王殿下,您來說,就按您說的,這曬乾了之後,畝產七百斤,應當如何?”

王及善有些激動了,他的激動不是爲了大唐,而是爲了他們太原王氏。

李元興敢叫他過來,而且當着他的面稱畝產,這就是會爲分種子給他們王家。

別說是七百斤,就是三百五十斤,這也是巨大的產量呀。

李元興摸了摸下巴:“這個,應該在收穫的時候請皇兄來主持,順便祭祀一下天地。”

王及善心裡樂了,你李元興真能胡扯着,關鍵的時候就差開話題了。這七百斤的產量,肯定是要讓聖上來祭祀天地的。

但你李元興難道就不明白,你搞出一個畝產七百斤來,你讓大唐各權貴應當如何。

李元興也在冷笑,心說世家也不過如此。眼睛裡看到的就只有土地,和土地裡那一點糧食的產出了,就算經商,也僅僅就是那點生意罷了。

“王老,你太原王家,一年就算不要田地,所得錢糧也會是現在的十倍。區區一點高產的糧食,不值得太原王氏激動。有了足夠的銀錢,還買不到大量的糧食嗎?有了足夠的銀錢,你還裝不滿你王家的糧倉!”

王及善愣住了,猛然間他反應過來了。

李元興這一番話,怕纔是今天要談的重點吧。

李元興又說道:“還有一種糧食,不挑地,沙地都能種。畝產最低也到三千斤了,那東西還挺好吃。只是吃太多也就無趣了,我只是挑好的,當點心吃些。差些的,打碎餵了牛馬。不知道王老聽到這話,會如何想!”

“大唐在下,再無飢餓之人!”王及善一字一句的說道。

李元興摸出一隻煙,然後用純鋼的打火機點上,一邊往棚子走去,一邊說道:“開春了我再育種吧,最多一年給天下各州縣都能準備一些種子!”

王及善快走幾步追上李元興,準備要說什麼的時候,李元興卻笑着說道:“不如,先品嚐一下這唐玉米如何,吃法多樣。只是我最喜歡這種最簡單的吃法!”說完,李元興打開鍋蓋,從水裡撈出來兩個玉米,用竹筷從後面穿在玉米棒上,然後手持竹筷。

“就是這麼吃,最簡單!”李元興吹了吹,讓玉米涼了一些,咬了一大口,哈哈笑了。

王及善年齡大了,肯定是不能咬了。

但李元興有辦法,讓親衛用刀削了小半碗玉米粒:“王老小心,這吃法有些硬。”

王及善吃了兩粒,其實他已經知道這糧食絕對不會差了,從鍋裡拿出來就有香味了。

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373節 和親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298節 巨獸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758節 李墨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453節 極限第231節 茶之說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453節 極限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9節 軍神上門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336節 宣戰吧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10節 炭哥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859節 深談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592年兩個和尚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719節 獨木橋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232節 茶之道第808節 地標第397節 時間與生命的賽跑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865節 精神第373節 和親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
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373節 和親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298節 巨獸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758節 李墨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453節 極限第231節 茶之說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453節 極限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9節 軍神上門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336節 宣戰吧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10節 炭哥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859節 深談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592年兩個和尚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719節 獨木橋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232節 茶之道第808節 地標第397節 時間與生命的賽跑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865節 精神第373節 和親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