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

周政委與櫃爺親自坐小船過來迎接。

李元興不能離開小島,只能到碼頭上送行,這一路則由李嵐姍陪着他們。

“這位是周政委,你可以當他是老房那樣職務。在這個世界,已經沒有皇帝了,當權者是象天英閣那樣,被民間推選出來。”李元興爲孫老道介紹着。

然後向周政委介紹孫老道等人:“這位是道門道醫仙孫思遜道長,這位是道門神針仙盧清源道長、這位是道門……”李元興一一的介紹着道門十八醫仙。因爲在大唐,他們就有醫仙之稱,所以李元興並沒有迴避這個稱號。

至於他們的弟子,道童,李元興卻沒有介紹。

神農大殿幾位閣主,李元興卻是單獨介紹一翻。

當介紹到雪清之時,李元興說道:“那個治好趙老的藥方,就是雪清閣歷任閣主的積累。這是當代閣主!名雪清真人!”

“貧道有禮!”雪清依大唐道門禮節回了一禮。

跟隨一起過來的,雖然是秦王府將,可在大唐也是響噹噹的將軍,李元興也一一的介紹一翻。

在上船的時候,櫃爺對周政委說道:“如果元興當初決鬥的時候,由一刀那娃子出場,連刀影都不會讓人看到,那小鬼子至少被切成八塊。一刀近兩年已經很少上戰場了,潛心刀術,已經有了小成。”

一刀不上戰場,是因爲實在沒有值得他們這些高手親自動手的敵人了。

大唐現在能用刀。對抗大唐那種單發子彈步槍的人,已經不下千人。

遊艇上的服務員,短衣,短裙,這是現代很正常的服裝,在大唐人眼中,這就是奇裝異服了。好在事先有過交待,世界不同,風俗不同。不要大唐的標準去衡量這個世界的道德,但要謹守道心!

李嵐姍沒有換衣服。依然還是大唐的服裝。她有些習慣這樣的衣服了。

十八艘戰艦護航,在海南島上換大飛機,然後是十八架戰鬥機護航,這樣的規模超出整個世界的認知。就算是世界第一大國的總統到訪。華夏也沒有拿出這麼高的規格了。地點依然是古城。

安排孫老道等人住下的地方。是古城的純仿古唐式園林。

這了這些客人的到來。已經在李元興讓李嵐姍打電話的時候,就全面清理,並且封園。而且周邊派駐了一個團的特警。

王大軍笑呵呵的站在門口,這些客人當中,有許多他都是見過的。

“王將軍!”孫老道施了道門禮。

“孫神仙,遠道而來,這次換成大軍我招待你們。在這裡有什麼不方便的,有什麼不痛快的,儘管給我。”王大軍笑着把人迎了進去。

道門這些人,九十歲以上的就在五位,而且身體健康,腳下如風。

誰說中醫不入流,大唐人的平均壽命,在大約五十歲左右。富人的平均壽命超過六十歲。

就算是加上那些剛出生就死亡的孩子,以及因爲戰亂,天災死去的人,也超過了四十歲。這在古代絕對可是一個偉大的成績。

大唐平均壽命最低的其實是皇族,皇族的平均壽命低於二十九歲。

大多數是死於非命的。

孫老道等十八醫仙進園的時候,後面跟着許多穿着非漢服的人。這裡有倭人的醫者,也有高句麗的醫者,大唐的道門並沒有因爲民族而設下門檻,天下真心向學之人,擁有品德的人,就有資格學到道門醫術。

次日,華夏官方向全世界發出消息,要讓華夏醫學得以傳承。

古城事先安排好的幾十位病人,還有許多城市過來的中醫教授在無數長槍短炮的閃光下,步入了這個唐式仿古園林。

這一次,並沒有對記者封閉,允許記者在範圍內,但不許用閃光燈。

坐在上面的這些是道士?

來到這裡的華夏現代中醫教授們,是應了官方的要求來到這裡的。是學習,還是交流,他們也搞不清楚,畢竟也是成名多年的真正中醫教授,無論遇到什麼,也不會讓他們失了平常人。只是看到一些道士,有些意外罷了。

許多的照相機對準的,卻不是道士。

而是李嵐姍,曾經懷疑被倭人暗殺,後失蹤,加上倭國華奴論,爲此華夏與倭國交惡多年,此時李嵐姍再次出現,第一個讓人震驚的是神秘,第二個讓人震驚的年齡。

官方記錄,李嵐姍現在的年齡是三十八歲。

可眼前的李嵐姍,依然還是大學時代的那種清雅之姿,這對於許多女記者來說,比起失蹤十幾年更讓人震驚。

第一個上臺的是個中年婦人,並沒有說什麼是病,只是在臺上坐下。

孫老道等幾位坐在中間的道士相互看了看,孫老道左邊那位在袖子裡一摸,然後一道金光閃出,轉眼之間,一條金絲已經系在那中年婦人的手腕上。

在現代人眼中,這是賣弄。

但在大唐,這是尊重。男女之防,除非是婦人家屬在身旁,否則道門規矩不可距離婦人一步之內,所以這正好二步左右的距離,甩出金絲也並不什麼難事,對於這位道門醫仙來說,生平不知道甩過幾十萬次了。

“木清真人,此病患有勞。”

旁邊的護士來自軍醫大,事先已經有過吩咐,這時將人帶來了木清真人面前,女道則是直接診脈,大約半分鐘之後,木清真人說道:“想在數日內根除,貧道須藉助盧師兄的針術,我的針術還差火候,需要連續行鍼七天。”

盧老道,一手神針連孫老道都要說一個服字。

婦科病,卻在腳上用針,這已經是極爲神奇的,更神奇的是手法。

顯然就是一個東方不敗重生。

這是治病,還是表演,別說是記者,就是那些中醫的老教授們都一臉的疑惑。

寫藥方,用的毛筆。

這一手藥方絕對不是現代醫生寫的那種天書,一手漂亮的小楷,就算拿出去,也是書法名作,絕對比起當代書法大家也不差什麼。

“用藥三天!”

“三天之後呢?”那婦人問道。

這可把木清真人給問住了,三天之後還要幹什麼。在李嵐姍親自過來提醒之後,木清真人才明白過來,開口說道:“三天之後,自然是無病無痛,作什麼纔可以。”

臺下的人雖然不知道是什麼病,但三天可根除,這在中醫上是極少見的。

有位老教授上臺,先是以中醫的禮節施一禮:“可以請教一下嗎?”

“可以!”木清真人也站了起來。

從病理,到藥方,再到藥理,然後是用藥量,以及用針時的作用等等……

雖然古今有別,但交流之中,中醫的理論卻是相通的。

半個小時之後,那位老教授大聲說道:“我服了,今天受益匪淺呀,還望可以再有請教機會。”

木清真人說道:“用藥之道,當屬孫師兄與常師兄。我只是擅長婦科與育科。與先生一翻討論,卻也是所學不少。剛纔藥方,可以再作調整。”

又是足足半個小時的對藥方改進的討論。這一次,連孫老道都拉過來了。

道門用藥第一原則,就是能簡單絕對不復雜,能便宜絕對不用珍貴藥材。一來是珍貴藥材採藥不容易,二來是病人藥費極多。

記者們聽不懂,可中醫教授們卻是拿出錄音機在記錄。

歐陽教授坐在後面一動不動的聽着,她絲毫也不意外這些人能力非凡。

旁邊一位問她:“歐陽教授,聽他們討論是的婦科慢性病,這樣的可以三天就根除嗎?”

“我藥廠的那些藥,你認爲如何?”歐陽教授不動聲色的反問了一句。

聽到這話旁邊好幾位都笑了:“圈子裡傳聞,你是不是偷了什麼天書了。你公佈出來的那個外傷金創藥,還有幾項藥理我們都沒有分析出來呢。”

歐陽教授一指臺上:“最早關於腎病的那個,被世界傳來神藥的。就是這些人手中,不入流的方子,就我所知道,他們把這個藥方改進的更好了,效果一致,但換掉了兩種非常珍貴的藥材,事實,他們手中一副藥,成本現在幾毛錢。”

“他們是誰?”好幾個人都追問道。

“道門隱士,號稱十八醫仙。他們代表着華夏中醫的巔峰,這一次國家請動他們出山,爲期一年時間,傳經佈道,有學到多少,就看現在各省中醫院的學習能力了。”

歐陽教授更象是一託。

事實上,連她也不知道這十八人是誰,這是國家級機密,唯一知道的是這十八醫仙是李元興請來的。

至於說,華夏中醫的巔峰,卻是絲毫也不假。

當天三十六個病人,三十六份醫案,卻是被直接封存,前來觀摩的教授們被新回酒店,那怕他們不願意,也必須要離開。

因爲這三十六份醫案之中,最後一位,竟然是白血病。

結果是,孫老道說他治不了,但結合七位師兄與他聯手,八人合力,展示各自最強項。或許有機會根除,但需要研究。

這邊的負責人直接找藉口給停止了,能治也不能現在給治。未完待續……)

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598節 制裁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789節 唐人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198節 秋之意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152節 星空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732節 先鋒戰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每544節受審第216節 失算呀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247節 納徵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875節 垃圾廠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231節 茶之說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347節 李治!!第670節 定江山第150節 手中沙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764節 邊戍(下)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654節 奇蹟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696節 破石頭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682城一條家宴第266節 催妝詩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77節 商之爭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314節 嶺南論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385節 軍損!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471節 天啓第247節 納徵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655節 高端黑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190節 文明(一)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813節 三萬豬仔
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598節 制裁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789節 唐人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198節 秋之意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152節 星空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732節 先鋒戰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每544節受審第216節 失算呀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247節 納徵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875節 垃圾廠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231節 茶之說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347節 李治!!第670節 定江山第150節 手中沙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764節 邊戍(下)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654節 奇蹟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696節 破石頭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682城一條家宴第266節 催妝詩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77節 商之爭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314節 嶺南論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385節 軍損!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471節 天啓第247節 納徵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655節 高端黑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190節 文明(一)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813節 三萬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