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李龜年

李隆基深通兵道之人,他深知戰場上的事情,不僅不以爲忤,反倒是挺歡喜。

將士們的吃相雖然難看,卻是透着一股虎氣,這正是唐軍能夠滅國數十的原因所在,要李隆基不歡喜都不成。

羣臣中有不少人不住皺眉頭,嘴裂得更厲害了,已經形諸於色了。

“李昌國,給朕說說,這仗是如何打的?”李隆基衝李昌國道。

吐蕃之地,華夏數千年未收入版圖,這次平定吐蕃是千古偉業,其中有很多精彩、驚險、動人心魄的大戰。雖然有不少已經傳開了,羣臣卻是知道,遠遠不如李昌國個謀劃者、推手講述動聽,無不是豎起耳朵,凝神靜聽,生怕錯過一個字。

李昌國應一聲,開始講述起來。

李隆基聽得特別仔細,耳朵豎得高高的,神情專注,不時詢問。聽到緊要處,忍不住讚歎,大聲贊好。

李昌國雖然不是講故事的高手,倒也條分縷析,清楚明白,很是動聽,很是驚險,時不時就會引得羣臣驚呼。

“了得,了得!”李隆基擊掌讚歎,笑道:“雖然朕早就看過軍報,也聽過傳聞,卻與你的講述差得遠。要不是你說,朕哪裡想得到,平定吐蕃是如此的驚險,如此的艱難。”

“是啊。”陳玄禮接過話頭,得意的一揚下巴,道:“雖然平定吐蕃一戰困難,誰叫有我們龍武軍參戰呢?”

龍武軍這次立下大功,陳玄禮自覺臉上有光,幾乎是唱出來的。

“陳老兒,你不說,沒人不知道,用不着你大吹特吹。”李隆基的心情極度之好,調侃起陳玄禮了。引來羣臣一片笑聲。

自從龍武軍立功後,陳玄禮的尾巴就翹上天了,逢人就說,見人就講,四處宣揚,生怕人們不知道似的,羣臣早就聽了不知道多少回。

“李昌國。你們這次打得不錯,竟然把吐蕃平定了。”李隆基的身子前傾。離李昌國更近了,笑眯眯的道:“吐蕃之地,華夏數千年未能收入版圖,竟然成於朕之手,朕想想就歡喜不已。”

“這都是陛下雄材大略,信任臣等。”李昌國回想起整下平定吐蕃一事,李隆基的功勞不小。忍不住讚歎。

他的謀劃雖好,卻是成功性太低,無異於一場賭博。要是換個人的話,肯定會猶豫再三,不會採納的謀劃。李隆基不僅採納了,還放手讓李昌國他們去做,要什麼給什麼,這實屬難得,無論怎樣讚歎都不過份。

“陛下英明!”羣臣也贊同這點,齊聲讚揚。

這頌揚與往昔不同。是真心的頌揚,李隆基當然聽得出來,大是歡喜,右手一拍李昌國肩頭道:“李昌國,你說,朕平定了吐蕃,朕之功業比起秦皇漢武如何?”

秦皇漢武雖然爲後人詬病,譭譽不定。不過,卻是中國古代帝王的兩根標杆。很多人罵秦皇漢武,卻是不得不承認。這兩人對中華民族做出的貢獻很偉大。兩千年過去了,無數人物在模仿。卻是無法超越。

李隆基如此說話,實在是他太歡喜。然而,他的功業雖然大,要與秦皇漢武這兩位開創中華民族格局的偉大帝王比起來,仍是有所不足。

當然,李昌國不會實話實說,而是笑着道:“陛下,臣以爲,此等事臣不敢置喙,丹青史書就是最好的評價。”

“李昌國,你休要胡說。”楊國忠一直對李昌國不爽,終於抓到李昌國的小辮子了,大聲喝斥:“陛下功蓋三代,遠超秦皇漢武,你竟敢胡言亂語。”

李隆基的心情極度之好,本是討一個好聽的說法而已,按理說,只要稍懂點人情世故的人都會湊湊趣趣。李昌國的話的確是與李隆基的期待不符,羣臣爲李昌國擔心。

陳玄禮就要爲李昌國開脫,卻見李隆基哈哈一笑,道:“好個李昌國,朕本想討一歡喜說法,你竟然不給,惜字如金啊。不過,這纔是好樣的,諍臣自古便如是。”

楊國忠大爲失落,多好的中傷李昌國的機會啊。

“丹青史書纔是最好的評價,這話很有理。”李隆基笑眯眯的點頭,道:“秦皇漢武爲後人詬病,然而,誰也不能否定他們的豐功偉業。由是可見,自古以來,帝王的功業不是因爲臣子說好就是好的,不能因爲有人罵你是壞的就一無是處,而是記在丹青史書上,任由後人評說,這纔是真的。”

“陛下聖明!”李昌國這次是真的服氣了,李隆基是個明白人,並不因爲自己平定了吐蕃而沾沾自喜。

“朕的功業是很大,可是,卻不能與秦皇漢武相比,因爲他們開創的是格局,華夏的統一格局。”李隆基也是個明白人,笑道:“若是朕能把大食滅了,那樣的話,朕之功業才能超過秦皇漢武。”

開創格局之艱難,遠遠勝過征服吐蕃。

“好了,不說這事了。”李隆基揮揮手,接着問詢一些細節問題。他最感興趣的就是從天而降攻打破壺口一事,掏根掏底的問。

這事有些超過李隆基的認知範疇,李昌國費了好一通口舌,纔給他解釋清楚。

李隆基問完了,羣臣又問。不多一會兒,李昌國、郭子儀就給一衆大臣圍了個水泄不通,問東問西。李隆基笑眯眯的看着,聽着李昌國、郭子儀爲他們解釋。

李昌國、郭子儀這裡要位高權重之人才能前來問詢,一般的大臣不可以有此等資格,他們轉而來到將士們身邊,問來問去。

對於此等事,將士們是百說不厭,有問必答,而且他們是粗喉嚨大嗓子,跟打雷似的,震得羣臣耳朵嗡嗡作響。羣臣雖是生厭,卻是好奇心太盛,只得強忍着。

時間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一轉眼,竟然到了天黑之時。

“時間過得真快。”李隆基笑呵呵的,擡頭一看,竟然天黑了,揮手道:“擺宴。”

太監、宮女、雜役忙碌起來,沒多久,就把酒菜擺上了。

李昌國放眼一瞧,好傢伙,這酒宴完全不同。朝臣面前多是菜碟,而將士們面前是大盆大小盆,好象餵豬似的。

羣臣看看自己面前的盞碟,再看看將士們面前的大盆小盆,不由得竊竊私議。

“你瞧,那麼大一盆,跟餵豬似的。”

“一羣大老粗,大字不識,只會吃飯。”

羣臣多爲文人,他們的飯量有限,這吃食當然不會太多。而將士們卻是個個飯量極大,一個人能當好幾個。更有飯量大的,可以頓餐全羊,誰叫他們訓練、衝殺很費體力呢?

將士們看在眼裡,大是滿意,露出會心的笑容,偷偷私議。

“還是陛下聖明,知道我們的飯量大,給我們用盆。”

“盆裝才吃得過癮,要是用盞碟,太沒勁。”

“我們是粗人,有的是粗喉嚨大嗓子,大盆才帶勁。”

聽着將士們的議論,不少大臣忍不住笑出聲。

李昌國和郭子儀、李光弼對望一眼,很是滿意的點點頭。李隆基能想到這方面,着實細心,體帖,怪不得他麾下能人無數,大唐之軍能夠縱橫無敵。

“將士們:你們凱旋歸來,朕爲你們慶功了。”李隆基站起身,站得筆直,開始訓話。

“刷!”所有人站得筆直,靜聽李隆基的訓話。

“今晚上,是屬於你們的,你們放開了吃,放開了喝。”李隆基右手一揮,極有氣勢,道:“你們是戰場上的勇士,就把這裡當成戰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李隆基的訓話並不長,通俗易懂,若他說些文縐縐的話,將士們反而聽不懂,如此說話,深得軍心,將士們個個喜上眉梢。

“幹!”李隆基端起酒杯,衝將士們遙遙舉杯,一仰脖子,喝乾。咂吧着嘴脣,意猶未盡,睜大眼睛打量場上光景。

他看見的是兩種不同喝酒的風格。羣臣是慢慢的以脣就杯,斯斯文文的喝乾,中規中矩,不失一點禮儀。

而將士們卻是不管那些,跟十天半月沒有喝酒的酒鬼一般,閃電般喝乾酒。

羣臣把酒喝到嘴裡,還要慢慢品味一番,彷彿他們是品酒大師似的。而將士們卻是咕嚕一聲就下肚了,惹得一衆大臣直皺眉頭。

這是御酒,好不好?全是佳釀,得慢慢品。象將士們那般喝御酒,那是牛嚼牧丹,浪費。

還有更讓羣臣不爽的是,將士們一杯下肚,大聲贊好酒,聲音響亮,如同打雷。然後抓起酒壺就斟,斟酒就喝,喝了再斟,一杯接一杯,就沒品過。

李昌國看在眼裡,和郭子儀、李光弼對視一眼,搖頭苦笑。軍中喝酒,都是這樣的,要他們象羣臣那般飲酒,那是不可能的。

只有少數大臣和李隆基看得不住點頭,大多數人大臣是當猴戲在看。

“李龜年呢?叫他獻歌舞了。”李隆基坐下來。

旨意一傳下,只見一隊梨園弟子,在一箇中年男子帶領下,帶着樂器到來。

這個中年人約莫四十來歲,身長甚高,人長得很清秀,讓人一見就生出好感。

“大音樂家李龜年?”李昌國大是訝異,坐直身子,睜大眼睛,準備欣賞李龜年的音樂。

李龜年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音樂家,能欣賞到他的作品,那是何等難得。未完待續。。

第16章 疏勒解圍第7章 天竺第51章 楊貴妃(下)第19章 特勒滿川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39章 機會來了第47章 空降兵第1章 千古奇功第60章 羣英聚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8章 進入西域第32章 消息走漏第14章 戰果豐厚第81章 碎葉城第32章 決戰西域(三)第58章 奔赴邊關第20章 河湟大捷(上)第43章 安祿山諂媚第16章 大破吐蕃(五)第53章 洗心革面第51章 楊貴妃(上)第22章 衝突第2章 第一寵臣第50章 怎麼救?第35章 吐蕃中計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4章 千載良機第36章 翻雲覆雨第56章 爲何?第21章 一舉渡河第80章 伏擊阿布?穆斯林第31章 後宮風波第28章 生死關頭第72章 大食東進第41章 楊國忠身死第32章 決戰西域(十)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12章 李白揚威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84章 王忠嗣復職第6章 李白斗酒詩百篇第81章 碎葉城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83章 落井下石第8章 世界中心第25章 彪悍的虢國夫人第21章 原來是你!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7章 楊國忠第21章 兵臨石堡城第20章 兵不厭詐第16章 大破吐蕃(六)第1章 吐蕃入侵第18章 大唐盛事第47章 罪己詔第63章 釜底抽薪第30章 楊氏失勢第8章 滅天竺?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6章 李白斗酒詩百篇第15章 此路不通第20章 驚天血戰(下)第32章 決戰西域(四)第27章 再戰再勝第6章 大舉西進第51章 醒了第2章 摧枯拉朽第40章 天崩地裂第43章 報應來了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58章 和談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86章 無條件投降第61章 勢如破竹第17章 楊國忠從軍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21章 李龜年第35章 吐蕃中計第31章 龜茲解圍第8章 快快有請!第82章 邏些大火第20章 河湟大捷(下)第16章 大破吐蕃(一)第8章 席捲波斯第46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40章 大唐憾事第51章 楊貴妃(上)第5章 威震三軍第17章 無上榮耀第21章 一舉渡河第2章 第一寵臣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35章 《大唐時代週刊》第44章 贊普的怒火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3章 棄城而逃第9章 借勢第46章 李隆基震怒
第16章 疏勒解圍第7章 天竺第51章 楊貴妃(下)第19章 特勒滿川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39章 機會來了第47章 空降兵第1章 千古奇功第60章 羣英聚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8章 進入西域第32章 消息走漏第14章 戰果豐厚第81章 碎葉城第32章 決戰西域(三)第58章 奔赴邊關第20章 河湟大捷(上)第43章 安祿山諂媚第16章 大破吐蕃(五)第53章 洗心革面第51章 楊貴妃(上)第22章 衝突第2章 第一寵臣第50章 怎麼救?第35章 吐蕃中計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4章 千載良機第36章 翻雲覆雨第56章 爲何?第21章 一舉渡河第80章 伏擊阿布?穆斯林第31章 後宮風波第28章 生死關頭第72章 大食東進第41章 楊國忠身死第32章 決戰西域(十)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12章 李白揚威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84章 王忠嗣復職第6章 李白斗酒詩百篇第81章 碎葉城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83章 落井下石第8章 世界中心第25章 彪悍的虢國夫人第21章 原來是你!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7章 楊國忠第21章 兵臨石堡城第20章 兵不厭詐第16章 大破吐蕃(六)第1章 吐蕃入侵第18章 大唐盛事第47章 罪己詔第63章 釜底抽薪第30章 楊氏失勢第8章 滅天竺?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6章 李白斗酒詩百篇第15章 此路不通第20章 驚天血戰(下)第32章 決戰西域(四)第27章 再戰再勝第6章 大舉西進第51章 醒了第2章 摧枯拉朽第40章 天崩地裂第43章 報應來了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58章 和談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86章 無條件投降第61章 勢如破竹第17章 楊國忠從軍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21章 李龜年第35章 吐蕃中計第31章 龜茲解圍第8章 快快有請!第82章 邏些大火第20章 河湟大捷(下)第16章 大破吐蕃(一)第8章 席捲波斯第46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40章 大唐憾事第51章 楊貴妃(上)第5章 威震三軍第17章 無上榮耀第21章 一舉渡河第2章 第一寵臣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35章 《大唐時代週刊》第44章 贊普的怒火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3章 棄城而逃第9章 借勢第46章 李隆基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