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拯救李隆基

“楊氏覆滅了!”

“楊氏伏法了!”

“陛下萬歲!”

“大唐萬歲!”

整個長安處在一片狂歡之中,百姓奔走相告,歡天喜地,慶祝楊氏覆滅,名譽掃地。

楊氏作惡多端,所作的惡事壞事多不勝數,百姓深受其害。以前是敢怒不敢言,如今楊氏終於覆滅了,這是天大的好消息,讓百姓歡欣鼓舞。

更重要的是,李隆基親自下旨,要徹查楊氏一門,這是官方正式認可楊氏的罪狀。在以前,楊氏深得李隆基寵信,莫要說治楊氏的罪,就連一點兒不滿都沒有,這是天大的好消息,百姓之歡喜難以言喻。

欣喜難抑的百姓燃放爆竹,舉杯相慶,竟然比起迎接李昌國他們這些平定吐蕃的勇士還要熱烈,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天,百姓的歡喜勁頭一點也沒有減弱。

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歡慶的百姓,個個喜笑顏開,無盡的歡喜寫在臉上。

李昌國府上,李昌國坐院中,身子後靠,靠在高妙麗懷裡。高妙麗一雙柔軟的小手,輕輕在李昌國臉頰上撫摸,感受着伊人的溫暖,李昌國異常愜意,閉上眼睛,享受難得的溫馨。

自從李隆基下旨徹查楊氏滿門之後,因爲李隆基很快就瘋了,整個唐朝就陷入了混亂之中,一衆大臣想方設法拯救李隆基,要讓他恢復過來,卻是沒有成功。

這些事,與李昌國沒有關係,就窩在府裡與高妙麗呆在一起,兩人時而說些體己話,時而榻上大戰三百回合,小日子過得特別暢快。

自此來到唐朝以後。這是李昌國過最後溫馨的日子,很想在溫柔鄉中消磨一輩子了。

征戰沙場讓人熱血沸騰,美人懷卻是讓人樂不可支,李昌國恨不得從此以後不再上戰場,怪不得李隆基遇到楊貴妃,就來個“君王自此不早朝”。

“將軍,高將軍求見。”康德快步過來。大聲稟報。

“他怎麼來了?”高妙麗當然知道高將軍就是高力士,很是詫異。

“請他進來。”李昌國站起身。快步去迎接。

來到府門口,只見高力士一臉的愁容,耷接着腦袋,無精打采,大是詫異,道:“高將軍,快快請進。”

高力士是李隆基的頭號心腹。追隨李隆基多年,無論到哪裡都是被人巴結,他竟然站在門口不進來,這是李昌國很是訝異:“高將軍,我這小門小院的,你直接進來就是,怎能在門口呢?”

“李將軍,我高力士一生沒服過幾人,你李將軍我是打從心裡欽佩,不敢失禮啊。”高力士努力擠出一點笑容。隨着李昌國進府。

李昌國雖然官職不高,在朝中卻是熾手可勢,即使官職比他大的人到來,也要恭恭敬敬的站在門口等待通稟。若是沒有迴音之前,就是康德他們放他們進來,他們也不敢進來。

誰叫李昌國的威名日盛呢?

把高力士請進府裡,高妙麗端着茶水上來,高力士笑道:“李將軍能得如此賢妻。高力士爲你歡喜。”

從懷裡摸出一塊上等寶玉,遞給高妙麗道:“令父姓高,我也姓高。我們算是本家,我託個大。叫你一聲賢侄女,不知可否?”

高力士本姓馮,因爲高延福收養他,改名高力士。

雖然後世把高力士歸入奸臣之列,其實高力士並沒有做多少壞事,人品還是不錯的,是宦官中難得一見的賢宦。以他的身份,如此說話,那是對高妙麗極爲高看。

“就怕小女子高攀不上。”高妙麗聰明人兒,很會說話。

“賢侄女言重了。這是點見面禮,還請賢侄女收下。”高力士笑眯眯的道。

高力士打量着李昌國,李昌國笑道:“高將軍有心,我們夫妻就謝謝你了。”

一句“我們夫妻”把高妙麗說得如同吃了蜜似的,歡天喜地,把寶玉收了,衝高力士福了福,道謝而去。

“李將軍,你真是好福氣,能娶得如此嬌妻。”高力士笑呵呵的衝李昌國道賀。

“是啊。”李昌國大是受用。話鋒一轉,問道:“高將軍今日前來,有何貴幹?”

“哎。”高力士長嘆一聲,道:“李將軍,實不相瞞,我是前來求助的。你是知道的,陛下自從心性失常以後,太醫用盡了一切辦法都沒有用。丞相、太子以及一衆大臣,費盡了心思,沒有絲毫起色。我們商量後,還是請李將軍謀劃謀劃。”

“噗!”李昌國正在喝茶,一口茶水噴得老遠,一臉的訝異:“高將軍,你是知道的,我只會打仗,又不會醫術,怎能做這種事呢?”

“我知道,我知道,我們都知道。”高力士重重點頭,道:“可是,我們用盡了辦法,都不能讓陛下有起色,想來想來去,還是要請過去商議商議。”

病急亂投醫,李昌國很無言。

“經太醫公議,陛下不是病了,而是得了心病,若是找到法子,可以不藥而癒。”高力士交底了。

李隆基是因爲楊氏一事而發瘋,說是心病也說得過去。只需要解開李隆基的心結,他的病就不藥而癒。可是,這事難如登天。

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祿山,還有朝中大臣,哪一個不是精明人?他們想盡了辦法,都沒有成功,要解他的心病,難度可想而知。

“我也沒有好辦法。”李昌國無奈的攤手。

“李將軍,去試試吧。”高力士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道:“吐蕃那麼難以平定,華夏數千年沒有成功,你還不是做成了?試試無妨,試試無妨。”

“那就試試吧。”李昌國沉吟一陣。

“我們這就進宮。”高力士立時催促。

李昌國和高妙麗打聲招呼,隨着高力士進宮。一路上,只見百姓歡欣鼓舞,載歌載舞,慶祝楊氏覆滅。

“楊氏爲禍之烈,千古少見,必當遺臭萬年。”高力士感慨無已:“雖說以前知曉楊氏爲惡,卻不知爲害如此之烈。”

“是啊。”李昌國重重點頭,大爲贊成這話。

李昌國是現代人,深知楊氏的禍害有多深。然而,當楊氏做的壞事惡事公佈出來後,仍是讓他一陣陣心驚。

“李將軍,說來慚愧。”高力士勉力笑笑,頗爲自責,道:“我們宦官無兒無女,也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唯有錢財看得有些重。我們這種人,無後人,死後無人念想,也沒什麼盼頭,只想積些錢財,生前多加享用。是以,收受他人的財貨就是必然了。我也貪心過,收了不少別人的錢財,楊氏送了不少給我。”

說到這裡,搖搖頭,拍了自己個巴掌:“以前以爲楊氏的錢財即使不乾淨,也不會不乾淨到哪裡去。如今方纔知曉是如此的不幹,這錢財收得心愧啊。我已經把這些積蓄的家財交給了國庫,唯有如此,才能稍減我的罪惡。”

高力士說得不錯,太監是沒有用後人的,即使積下萬貫家財,也沒有什麼用處,唯有自己享受。爲此,他們收受錢財就是必然之舉了,這也是歷代宦官貪婪的原因所在。

這話應該是掏心窩子了,李昌國笑道:“高將軍堪稱宦官中的賢者。”

“哪裡哪裡。”縱觀高力士一生,沒有大惡,稱得上是宦官中的賢者了。這話說得高力士屁股都是歡喜的,沒精打采的臉上多了幾許笑意。

兩人來到宮裡,趕到麟德殿,只見羣臣個個一臉的焦慮,一臉的無奈,三五成羣的聚在一起,大聲商議。

李隆基的生死關係着朝局,關係到唐朝的前途,誰能不心急呢?

“李將軍,你來了。”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祿山,還有羣臣,一見李昌國,臉上堆起笑容,忙迎着上來。

誰都清楚,楊氏覆滅一事,李昌國居首功。若不是他讓李隆基傳下降楊氏一級的旨意,楊氏不會這麼快覆滅。興許,不僅不會覆滅,還會東山再起,捲土重來。

是以,羣臣對李昌國是格外器重,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

“陛下怎麼樣了?”李昌國問道。

“李將軍,你自己看吧。”李林甫一臉的愁容。

李林甫之所以能身居高位,是因爲李隆基賞識他。若是李隆基就此瘋掉,那麼,太子李亨監國理政就成了必然,李林甫的相位就難保了,要他不急都不成。

“李將軍,你一定要想辦法救救父皇。”太子李亨雙眼紅腫,不知道哭過多少回了。說着說着,眼淚又差點流下來了。

他是真哭,不是做戲,李昌國感受得到。

按理說,李隆基若是出事了,他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在如此巨大的誘惑面前,還能盡一份爲人子的孝道,還算不錯,李昌國大是欣慰。

“殿下,我一定盡力。”李昌國苦笑。自己就一將軍,打仗沒問題,要解李隆基的心結談何容易。

來到殿前,龍武軍兵士打開殿門,李昌國朝殿裡一瞧,差點沒摔在地上。

屋裡就兩個人,一個李隆基,一個楊貴妃。兩人形容憔悴,滿面容光早已不復存在,消瘦了不少。

兩人肩並肩坐在一起,如同雕像般,不言不動,一雙眼睛空洞無物,沒有生氣。要不是他們的胸膛微微起伏,證明他們還活着的話,李昌國一定會認爲他們是兩尊雕像。

“已經五天了,不言不動,不吃不喝。”陳玄禮滿臉愁容:“無論我們如何說話,陛下沒有絲毫反應,跟沒聽見似的。”(未完待續)

第45章 李隆基的決心第3章 贊普的怒火第14章 窮追不捨第20章 高仙芝的決心第66章 太多了!太多了!第33章 是唐軍?第4章 感恩戴德第7章 京都長安第5章 進軍方略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3章 爭風吃醋第2章 范陽精銳第26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章 猛將如雲第19章 針鋒相對第92章 窮途末路第16章 大破吐蕃(八)第5章 挺進波斯第34章 衝擊楊氏第84章 王忠嗣復職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28章 李昌國Vs郭子儀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中)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11章 高手第16章 李白的缺點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二)第37章 唐軍,能奈我何?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上)第16章 李白的缺點第2章 分兵略地第91章 自相殘殺第91章 自相殘殺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32章 決戰西域(一)第39章 深埋大葬第7章 石堡城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5章 詩仙李白(上)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7章 艱難的進軍第40章 天崩地裂第51章 醒了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7章 危在旦夕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32章 指點明路第32章 晉升副將第20章 驚天血戰(下)第16章 大破吐蕃(三)第51章 醒了第83章 落井下石第56章 滅國危機第23章 各有優劣(下)第6章 李昌國再定計第11章 高手第18章 邂逅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41章 不戰而降第11章 波斯復國第29章 冰川天險第78章 亂起第37章 一言而決第5章 吐蕃都護府第20章 面聖第39章 深埋大葬第13章 石國叛變第6章 李白斗酒詩百篇第20章 大唐笑柄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三)第66章 太多了!太多了!第40章 楊國忠的末日第12章 撤軍第65章 搶!(下)第14章 最後一戰(中)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73章 勝券在握第7章 京都長安第9章 疏勒第32章 決戰西域(六)第23章 各有優劣(上)第14章 詩聖落魄第36章 一舉破城第23章 連雲堡第1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4章 詩聖落魄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62章 大豐收第61章 王忠嗣回京第69章 血戰邏些(下)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14章 最後一戰(上)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55章 唐軍來了第58章 李泌
第45章 李隆基的決心第3章 贊普的怒火第14章 窮追不捨第20章 高仙芝的決心第66章 太多了!太多了!第33章 是唐軍?第4章 感恩戴德第7章 京都長安第5章 進軍方略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3章 爭風吃醋第2章 范陽精銳第26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章 猛將如雲第19章 針鋒相對第92章 窮途末路第16章 大破吐蕃(八)第5章 挺進波斯第34章 衝擊楊氏第84章 王忠嗣復職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28章 李昌國Vs郭子儀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中)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11章 高手第16章 李白的缺點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二)第37章 唐軍,能奈我何?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上)第16章 李白的缺點第2章 分兵略地第91章 自相殘殺第91章 自相殘殺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32章 決戰西域(一)第39章 深埋大葬第7章 石堡城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5章 詩仙李白(上)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7章 艱難的進軍第40章 天崩地裂第51章 醒了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7章 危在旦夕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32章 指點明路第32章 晉升副將第20章 驚天血戰(下)第16章 大破吐蕃(三)第51章 醒了第83章 落井下石第56章 滅國危機第23章 各有優劣(下)第6章 李昌國再定計第11章 高手第18章 邂逅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41章 不戰而降第11章 波斯復國第29章 冰川天險第78章 亂起第37章 一言而決第5章 吐蕃都護府第20章 面聖第39章 深埋大葬第13章 石國叛變第6章 李白斗酒詩百篇第20章 大唐笑柄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三)第66章 太多了!太多了!第40章 楊國忠的末日第12章 撤軍第65章 搶!(下)第14章 最後一戰(中)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73章 勝券在握第7章 京都長安第9章 疏勒第32章 決戰西域(六)第23章 各有優劣(上)第14章 詩聖落魄第36章 一舉破城第23章 連雲堡第1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4章 詩聖落魄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62章 大豐收第61章 王忠嗣回京第69章 血戰邏些(下)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14章 最後一戰(上)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55章 唐軍來了第58章 李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