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巡視王庭

對於唐人這般的企圖,無論是契丹大汗耶律賢,還是一衆文臣武將,皆爲之膽寒。

就好比往年的高句麗,其國土並不廣袤,甚至大部分地界還是山區,但隋朝,唐朝,幾代皇帝都窮追不捨,誓要將其消滅。

無他,同類相斥罷了。

對於遊牧民族,隋、唐,都明白,其並不能真正的威脅自己的統治,因爲遊牧與農耕,總是排斥的。

但高句麗卻不一樣,他是農耕民族,擁有巨大的潛力,而且還在不斷地學習,這某種意義來說,屬於競爭對手。

所以,前仆後繼,必定要消滅高句麗。

契丹人也一樣,他們並不懼怕農耕的大唐,因爲料想其必然是無法統治草原的,天然的不適合。

而如今,唐人竟然學習契丹人,搞兩面官制度,以草原之法,統治草原人,由此糾集其他的遊牧部落。

那豈不是說,今日能夠統治王庭部落,日後就可以統治草原,契丹?

一股寒意從君臣心中升起。

“咳咳,絕不能讓唐人這般起來!”

契丹大汗耶律賢,咬着牙說道。

“阿古裡,你覺得應該怎麼辦?”

耶律賢適聞言,沉思片刻,這才說道:“目前來說,奚人那邊,也就是奚王府諸部,接觸幽雲地區,他們那邊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必須支援,封鎖邊際,讓那些成爲唐狗的部落,絕不能越界。”

“除了封鎖外,不能出兵嗎?”

耶律賢一臉希冀地望着耶律賢適,認真道:“如今一年的時間過去,契丹已經恢復了些許元氣,足以打一場大仗!”

耶律賢適聞言,也一臉思索,他無奈道:“大汗,如今的契丹,與往年大不一樣,幽雲的險要已經失去,若是野戰,契丹天下無敵,若是攻城,實在是力有未逮。”

“況且,大汗繼位不久,戰爭之事,若無必勝把握,能免則免!”

“你說的有理!”耶律賢無奈的點點頭,頗有些惆悵:“罷了罷了,再過幾年再說吧,目前來說,還是解決那所謂的王庭,最爲重要。”

奚王府六部,位置可謂是極爲重要,乃是契丹人的基石,當然,更是那個王庭的盤中餐。

吞併了奚人,那個所謂的王庭,就會急劇擴大,成長爲龐然大物。

所以,契丹人第一個反應就是遏制。

甚至是封鎖,針對,廝殺。

一時間,在整個幽州以北的地界,掀起來低強度的廝殺對捉,有省勝有負,而相較而言,奚人的損失更大一些。

而對於楊廷璋來說,王庭一個月時間,死傷兩三千人,這不由得讓他氣急敗壞。

他就任幽州府副留守,鎮守武州,手底下的兵馬超過萬人,看守幽州西北的門戶,可以說是位高權重。

但,他也被皇帝授予了王庭長史之職,代理看管着王庭兵馬。

按照百戶,千戶的劃分,整個王庭,也不過八千戶,兵農合一,所能出動的兵力,也不過一萬餘人。

這一下子就損失了上兩三成,讓楊廷璋看的都心疼。

無奈,身兼要職,他只能硬着頭皮去王庭。

“來人,給我點齊兩千兵馬,再帶上五百副鎧甲,一千把彎刀!”

楊廷璋咬着牙,吩咐道。

到了這個地步,自然得給王庭補血。

兩千騎兵,浩浩蕩蕩,來到了王庭。

而王庭,就在於武州以北二三十里處,一座小城,屹立與此。

與中原的城池的不同,這座小城,小而簡單,防守上面並沒有太多的的精細操作,極爲粗糙。

城門大,城樓高。

而在小城的附近,密密麻麻駐紮着大量的帳篷,他們以百戶爲列,再以百戶組成千戶,然後圍繞着小城,組成一個個部落。

楊廷璋的到來,讓整座小城,直接顫了三顫。

作爲王庭長史,整個王庭真正的長官,所有的官吏,自然極爲畏懼。

賞罰,只在其一言間。

楊廷璋坐在椅子上,身體極爲端正,臉色嚴肅,陸陸續續到達的百戶,千戶們,頗爲詫異,只能低着頭站着。

百戶,千戶,較之前的部落頭領的先進之處在於,雖然都是世襲的,但百戶官,卻是負責軍事,民政上並無參雜。

而某個百戶中,各個部落牧民被分散而聚,部落的長老,首領,影響力在不斷的下滑。

如此,自然輕易地集權而起。

在收稅上,則有稅收官,司法上,則有斷事官。

而這樣三個官,則幾乎瓜分了部落首領的權力,也同樣達到了分權的目的。

卻如今,在楊廷璋落座後,第一個進來的,則是總斷事官,其後跟隨着十幾個千戶斷事官。

每個千戶,則有一名斷事官,兩個副手。

而隨後,則是總稅官,其後,則跟隨着幾十個稅務官,每百戶,就有一人。

再之後,則是千戶,百戶。

這些官吏之中,千戶,百戶雖然最低,但卻是世襲的,還享受着俸祿。

斷事官與稅務官,則是任命而來,並不世襲,但卻屬於終身制,無故不得罷免。

這是爲了避免長史以權謀私。

浩浩蕩蕩的上百號人,掌管着八千餘戶,數萬人的生計日常,可以是,平日的活計是非常重的。

再加上部落的遷徙,遊牧習俗,讓政務,更加的繁瑣。

“諸位,我在武州,聽聞到王庭這邊,損失數千人,我需要一個解釋!”

楊廷璋看到人到齊了,直接問道。

在坐衆人,斷事官與稅務官安穩如山,只有負責軍事的千戶,百戶,一個個愁上眉梢。

“長史,這月餘來,奚人時常挑釁,侵略牧場掠奪牛羊,我等忍無可忍,只能反擊,多次激戰,所以損失才這般多。”

某個千戶無奈起道。

“奚人着實過分,若是不反擊,則王庭人心渙散!”

“我們是被迫無奈的——”

幾個千戶忙不迭地解釋道。

“王庭損失如何?”楊廷璋望着總稅務官。

雖然只是收稅的,但稅務官卻對各百戶人口,財產等信息十分了解,因爲徭役,賦稅,就是由他來制定的。

“損失很大,死一千八百人,傷千人,牛羊損失數萬頭,但卻俘虜奴隸數百人。”

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1142章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貢體系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1152章心思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1292章事件第1404章安排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289章心情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番外1——承昌二十年、暗流涌動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七百五十七章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1187章哼,女人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七百一十四章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1308章諸王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1364章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1208章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1376章無名第1377章使臣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1316章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1236章僧人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六百九十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七百七十七章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1278章拉薩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九百八十三章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八百一十九章第1112章老君山第1128章中秋宴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1142章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
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1142章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貢體系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1152章心思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1292章事件第1404章安排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289章心情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番外1——承昌二十年、暗流涌動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七百五十七章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1187章哼,女人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七百一十四章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1308章諸王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1364章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1208章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1376章無名第1377章使臣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1316章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1236章僧人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六百九十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七百七十七章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1278章拉薩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九百八十三章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八百一十九章第1112章老君山第1128章中秋宴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1142章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