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六月的洛陽,帶有一點燥熱的氣息,街道上雖然車水馬龍,但卻有一種說不清的味道。

都言洛陽殘破,其實不然,五代時期的洛陽,依舊不失爲一座大城。

後梁重修洛陽,遷唐昭宗與此,然後朱溫篡位,913年,二月,朱友貞殺朱友圭,自立爲帝,是年遷都到了開封。

後唐自不必說,滅後梁後,當年就遷都洛陽,到了後漢,後周,雖然定都開封,但太廟卻一直在洛陽,如此,與多災多難的開封相比,洛陽反而遠離了政治漩渦,和平安靜了許多。

只是,一直作爲西京,洛陽彷彿成了被貶養老的地界,從後唐,後梁,乃至於後晉時期的老臣,皆盤踞與此,形成了特殊的情況。

遺老遺少實在太多,若沒有向拱,着實還安穩不得。

某個府邸,莊嚴堂皇,只是灰敗了些許,一羣人聚集而坐,氣氛熱烈。

“如今,看這形勢,這趙宋,也沒幾日了。”某個老者摸了摸鬍鬚,笑吟吟地說道。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這般亂世,六十載,六個朝廷,長者十來年,少者兩三年,如今趙宋已經七年,也不算太短。”另一人隨口說道。

“呸!”某個後漢老臣心裡不舒坦,暗罵了一句,面容上還得露出贊同的笑容。

大家都是失意者,有必要進行嘲諷嗎?

不過,在坐的大都五六十歲,已經沒有多少熱血了,此番討論,不外乎年級一大把,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掙個蔭封罷了。

至於讓他們拼命,則定然是不能的。

某個後唐時期的老臣,也可以說是沙陀人,正坐而朗聲道:“我大唐乃天下正統,這個天下,本就是我們大唐的。”

“莊宗復立,雖未長久,但仍證明大唐命不該絕,諸位應當想想,該如何迎接纔是。”

說着,他露出一副得意地面容,說道:“如今宋命該絕,大唐再興,我等莫要遲懈,違逆天命,後果不堪設想。”

“只是,向留守按兵不動,我等妄動,怕是刀兵相向。”

某個人謹慎道。

“所以,正是我們立功之時,不然光憑藉着迎逢之功,偌大的洛京城,王公勳貴數不勝數,哪裡輪到咱們出頭?”

“只要咱們勸說留守歸降,大唐剛入中原,又是用人之際,我等這些老臣,正逢其時。”

此言一出,衆人紛紛讚歎,只是動動嘴皮子,就能立下功勞,冒點險還是值得的。

遺老們在不甘寂寞,而遺少們則也是聞風而動,待在洛陽閒置太久,富貴雖然好,但沒有權勢,任人拿捏,這感覺着實難受。

如,以後唐李克用次女,瑤英長公主與張延釗之孫——張德壽,爲首,隨其後的,乃莊宗之義寧公主與宋廷浩之子,華州鎮國軍節度使宋偓之弟宋延積。

宋偓及時歸降,所以洛陽的宋府,自然也是知曉的,暗中行事,自然是妥當的。

別小看這些人。

以宋偓爲例,他母親是義寧公主,原配是後漢高祖劉知遠長女永寧公主,繼室是保大軍節度使李洪義之女,日後長女嫁與了趙匡胤爲第三任皇后。

洛陽勳貴盤根錯節,實力不可小覷。

張德壽與宋延積站出來,瞬間,就吸引了衆多勳貴子弟到來,雖然他們的身份不是最貴重的,但絕對是最特殊的——後唐外戚。

按照普通人的思維來說,李克用被賞賜了國姓,自然就納入了宗室,所以他們重立後唐,自然也可以理解的,而南方打過來的唐國,也是宗室後裔,兩者之間必然有聯繫。

不只是普通人這樣想,洛陽城,甚至他們自己也這樣想——好日子終於要來了。

張德壽三十來歲,一事無成,如今否極泰來,讓他格外的興奮,衆人的追捧讓他洋洋得意,止不住的開懷道:“如今趙宋天命不再,我大唐又回來了,正是我等翻身之日。”

“可不就是這般!”一旁的人奉承道:“您之祖母,可是武皇之女,按道理來說,您就是皇親國戚,日後青雲直上,莫要忘了我等同甘共苦之人啊!”

“那是,那是!”張德壽搖搖頭,一臉鄭重道:“我張德壽雖然本事沒有,但諸位當年的照顧,可是記在心裡,定然不會忘懷。”

這時,一旁沉默地宋延積,忍不住說道:“如今王師即將到達洛陽,咱們就在這談笑,怕是不好,須得做些是事來,引起動靜。”

“這——”張德壽疑惑不解。

宋延積繼續說道:“洛陽城中不知道多少王公大臣,咱們都是一些後輩,就算有好處也輪不到我們。”

“可是,我等手中無權無勢,若是出了差錯,反而平白地人笑話。”

張德壽也沒了剛纔的得意,無奈道:“在他們眼裡,我們只知道尋歡作樂的年輕人罷了。”

“話雖如此,但確實要做一些事。”宋延積忍不住地說道:“洛陽城的都是一些老頭子,能做個甚?而咱們正是年輕有爲之時,王師兵臨洛陽,到時候統一天下,用的着的,就是我們這些年輕人,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出一些事情,吸引皇帝,以及朝廷的注意力。”

“宋兄,你莫要賣關子,快些說來。”某些人耐不住,直接說道。

“好,就看諸位膽子大不大了。”

宋延積沉聲道:“咱們去祭掃和陵。”

“呼——”衆人倒吸一口涼氣。

所謂的和陵,也就是位於偃師縣的皇陵,唐昭宗的墓穴,昔日被朱溫裹挾到了洛陽,屠殺後,草草安葬,到了後唐時,才重新整修,符合皇帝陵墓。

而哀宗則更慘,被殺後,直接到了定陶安葬,遠離長安和洛陽,甚至沒有人記得。

大家之所以驚訝,就是因爲皇陵並非普通人能夠祭拜的,更關鍵是,其中具有巨大的政治意義。

明晃晃地出來挨刀,和暗地裡籌謀,這是兩碼事。

“諸位,咱們只是祭拜,清楚雜草,順便派些錢糧與守墓者,雖然事小,但收穫極大。”

宋延積語重心長地說道:“就看你們有沒有膽識了。”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1207章獻土第1249章想法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七十章白沙港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1311章威逼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1168章安撫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1143章柔情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九百二十九章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1351章折騰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1377章使臣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九百九十一章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1143章柔情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九百一十三章拋石車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1141章手段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1355章山民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1121章沙州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1184章第1360章談話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1210章夏王第1190章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七百九十章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1167章驚喜第1164章無條件第1343章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1207章獻土第1249章想法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七十章白沙港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1311章威逼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1168章安撫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1143章柔情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九百二十九章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1351章折騰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1377章使臣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九百九十一章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1143章柔情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九百一十三章拋石車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1141章手段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1355章山民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1121章沙州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1184章第1360章談話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1210章夏王第1190章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七百九十章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1167章驚喜第1164章無條件第134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