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吏治

都言封建時代,皇權不下鄉。

其實,主要是行政成本太高了。

全國的鄉鎮加在一起,數以萬計,對於朝廷來說,只要及時收上稅,有人服徭役,廣闊的農村,其實並不感興趣。

光是城鎮的資源,就足夠了。

相對於只有糧食的提供農村,城鎮的工匠可以提供武器,商貿提供賦稅,居民提供兵力,資源完全不在一個等級。

農村包圍城市,終究目標,其實還是城市,畢竟,農村不會有軍工廠……

皇帝一聲令下,朝廷上下自然不敢大意。

從政事堂,壓迫於府,府裡,壓迫於州,州又壓迫於縣。

重重壓力下,知縣無奈,只能讓縣裡的衙役奔走於各鄉村,廣而告之。

沒有哪個豪強敢疏忽,他們或許不怕知縣,但卻懼怕衙役,閻王好過,小鬼難纏。

只要縣衙的威望還在,沒有人敢糊弄。

如此強大的力度,異鄉人着實待不住,尤其是口音的不同,再加上個累贅,不到五天,幾人就被抓獲了。

“怎麼被抓的?”李嘉淡淡地問道。

“這夥奸細行走于山林中,又不識路,只是沿着湘江北上,準備經洞庭湖去往嶽州,結果,多日的奔走,行跡可疑,被漁民給抓到了,本來想劫掠一番,不曾想卻是通緝要犯——”

吳青低着頭,細細地解說道。

這次失事,雖然軍械司責無旁貸,但射聲司也有責任,讓賊人輕易地混入,再逃走,可以說,一個失責是難免的,畢竟是人家軍械司只是管理工匠,對於防備奸細並不在行。

“這次能夠將功補過,還算是挽回了不少,罰你三個月俸祿。”

李嘉橫了其一眼,沉聲道:“自今日起,對於軍械司嚴加看守,所有的工匠記錄在案,每日進行登記,之後不允許任何人進入軍械司,送菜都需要在山谷外,由專人送進。”

“喏!”吳青聽聞只是罰俸三個月,瞬間鬆了口氣,連忙應下。

“敵人亡我之心不死,這件事就是個教訓。”李嘉搖搖頭,看了一眼沉默不語的吳青,冷聲道。

“有一不可有二,記住這個教訓!”

一旁的皇城司使劉文,則羞愧地低着頭,對吳青投以安慰地目光,緊隨皇帝而去。

待皇帝走後,吳青這才起身,雙膝已經有些疼痛,但他不以爲意,眉毛皺得更緊。

這些時日一直重外於內,有些疏忽了,戰事結束,是該回歸國內了。

劉文快步小跑着,追着皇帝的御輦,一邊說道:“國內並沒有人與之勾連,聽聞這些奸細是中原樞密院派來的,指使的樞密使趙普。”

“趙普?”坐在御輦上,李嘉呢喃着,此人不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個人物嗎?他記得清楚,這是吹牛逼到史書的人物。

“繼續審問,若是沒了價值,就直接殺了。”

隨口說一聲,李嘉就直接不管他,來到政事堂。

幾位相公們已經知曉了結果,一個個也都鬆了口氣,小小的奸細整個朝廷天翻地覆,着實不是個小問題。

李嘉風風火火地進了政事堂,對於諸位宰相的行禮,隨意地點了下頭,然後招呼他們坐下。

“這次北宋奸細,已然抓到,但,卻有一點,不得不引人注目!”

皇帝開口,幾個宰相紛紛肅然,顯然,陛下又準備借題發揮了,這次又是準備幹嘛?前不久可纔剛剛把俸祿改了。

“不知陛下所言是?”王寧也沒得到提示,心裡沒底,但按照慣例,還是得進行配合。

“編戶一事!”李嘉對他微微點頭,然後一本正經地說道:“此次雖然軍械司責任重大,但也暴露了一件事,加上江南國,大唐共有九府之地,但丁口之數,卻是十數年前的數據,丁口滋生,難道會沒有改變嗎?”

“朝廷對於下轄百姓,疏於管理,一個奸細,從荊南府,來到了長沙府,卻無人勘查,不對,就算是勘查,也無東西可查!”

話音一落,這幾個人精哪裡不曉得皇帝的意思,紛紛開始沉思起來,分析利弊。

李嘉可不管他們怎麼思考,反正這場全國範圍內的編戶肯定是要進行的,畢竟此時並無內患,外患,正好借住這個契機,千載難逢的機會。

所以,必須給這些官僚們找點事做。

“孫相公,如今各府,只有承天府(廣州)編戶了,其的賦稅,每年如何?”

李嘉直接問道。

“承天府編戶後,賦稅年年遞增,如今位居各府之首,光是今年的春稅,就有糧一百七十萬石,七月的商稅則有五十餘萬貫。”

孫釗一楞,這些數據熟記於心,瞬間脫口而出。

“那長沙府春稅有多少?”李嘉繼續問道。

“糧九十萬石,七月商稅二十七萬貫。”

“那長沙府與承天府丁口相差如何?”

“長沙府約四十萬,承天府則有戶九萬六千,口四十七萬兩千八,兩者相差八萬左右!”

孫釗掌管轉運使司衙門,對這些數據真是一清二楚,甚至比掌管戶部的崔首相還是清楚,不需要思考,就能脫口而出。

“只有八萬差距,賦稅就相差數倍,何來?不外乎編戶罷了!”

李嘉點點頭,感慨萬千。

編戶齊民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更好的剝削百姓,按圖索驥的進行傻瓜式的收稅,從而出兵,打仗,擴充國土。

其他人聞言,也不得不點頭承受,編戶與不編戶,差距實在太大。

“陛下,亂世以來,戶籍散失,重新進行編策,編戶齊民此乃國策,臣等皆以爲可之。”

崔泉思慮片刻後,起身,擡起頭,認真地說道:

“但,如今而言,時機並不成熟!”

“哦?何意?”李嘉問道。

“江南新附,朝廷根基不穩,編戶反而適得其反,更何況,編戶者,需要大量的能吏,恕臣直言,亂世以降,貪官污吏何其多也,不根除之,編戶也是假的。”

崔泉的話,擲地有聲,其他的幾個宰相一臉肅穆,李嘉聞之,也不得不點頭。

“所以,陛下,編戶之前,必要先肅清吏治。”

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1287章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1352章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1295章門檻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1201章唐旗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1246章主考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1109章謀求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1371章三路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1370章煽動第1216章忌憚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1338章諸王第1324章氣惱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1383章安國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九百九十一章第1149章第1108上京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1316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1294章印刷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1245章無題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七百二十五章
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1287章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1352章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1295章門檻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1201章唐旗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1246章主考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1109章謀求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1371章三路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1370章煽動第1216章忌憚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1338章諸王第1324章氣惱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1383章安國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九百九十一章第1149章第1108上京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1316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1294章印刷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1245章無題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七百二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