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着實是非常坑。

在隋唐時期,京官與地方官,差距非常的大,而在親王府的官職,若不是潛邸的官,無法獲得從龍之功,那麼更無法與地方官相比。

所以,即使面對錄事參軍的誘惑,張齊賢也並不屈服,反而沉聲道:“承旨,你也莫要哄騙我,還是給我安排個縣令吧,衛王府的職位,我還是高攀不了的。”

見到如此理智的張齊賢,承旨笑了笑,說道:“像你這樣的聰明人,越來越多了,哄騙不了。”

“不過,其實也不算是哄騙吧,在衛王府,日後前途,也是極爲寬闊的,一國之相,也不無可能。”

“須知,在咱們的朝廷,政事堂也才五六個人,很是難得啊!”

不過,即使如此,張齊賢仍舊是選擇了拒絕,無論如何,中原終究與邊疆不同。

這般要求,他最後還是得了一個知縣的官職,就在陝北地區勉強算是中縣吧,貧瘠的很。

這就讓他頗爲煩躁。

無奈,他找了鄧國公李威,進行一番吃酒。

李威在山東府登陸的時候,多虧了張齊賢的計謀,如此交了朋友,在京城考科舉,也是寄宿在其家。

作爲朝廷的五大國公之一,實意七千戶,李威可算是權勢頂尖了,即使他不參與朝政,一言一行仍舊具有偌大的影響力。

兩人飲着酒,張齊賢說了說王府錄事參軍的事,一泄心頭的煩悶:

“我好歹也是個翰林,怎麼能進衛王府?這不是自損前途嗎?”

“即使,衛王封蕃建國,但也不過是偏僻之地罷了,不及一任知府,哪裡有在朝廷來的痛快。”

李威聽其言,這才言語道:“張兄,若是不滿這個安排,咱還是有所勢力的,就另行安排個好去處。”

“只是,王府任職,也不失爲好去處。”

“怎麼說?”張齊賢來了興趣。

“我聽上面說,陛下有意分封衛王和中山王,去往吐蕃,建立衛國跟中山國,決心很大。”

李威輕聲道:“這兩國建立之後,必然會有大量的官職,人員,而且還有軍隊伴隨,可謂是聲勢浩大。”

“政事堂已經開始進行安排,當然了,得過個兩年再說,至少等兩位殿下成婚了。”

“啊!”張齊賢大吃一驚,原來這並不只是一個王,而是兩個王,甚至是在吐蕃這樣的偏僻之地,真是太稀罕了。

“陛下怎麼忍心讓兩位殿下,這般吃苦!”

張齊賢忍不住地說道。

吐蕃那地方,茹毛飲血,荒無人煙,滿身羶味的吐蕃人,簡直讓人嘔吐。

兩位殿下那麼年輕,竟然去到了這樣的偏僻之地,簡直是讓人難以置信。

但也不得不感嘆一句,皇帝的心,是真的狠啊!

“嘿嘿!”李威笑了笑,低聲道:“豈止是這兩位殿下,據說,日後除了太子居於洛陽之外,其他的殿下將會被分發往各處邊疆,或者西域,或者南洋,反正是沒有什麼好去處。”

“一國之主,作威作福,聽上去挺美,但是哪裡及得上洛陽的逍遙自在?”

“但,那前途怎麼說?”張齊賢忍不住問道。

“藩王,雖然說也是自在,但卻不是一手遮天的,國相,國尉,都得是朝廷任命,如此纔能有限度的稱王!”

李威隨即嚴肅道:“對於張兄來說,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跳板,只要能吃得苦,耐得住寂寞,立下一些許功勳,日後的轉進是非常快的。”

“除此之外,你也是知曉的,雖然科舉制盛行,但朝廷之上舉薦依舊許多,衛王對你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

“日後他要是美言幾句,你的前途不可限量,也能入得陛下法眼。”

“這倒也是!”

張齊賢思慮了一會兒,這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覺得還是不錯的。

也幸虧有李威的轉告,他才明白其中的訣竅,這般的指點,可以說是難以計量。

“來,喝酒!”張齊賢舉起酒杯,忍不住地說道。

第二天,他又回到了翰林院。

接到了那次錄事參軍的職位,由此他一次性來到衛王府,從朝廷,轉到了私人。

皇帝一言一行,具有莫大的能量。

一旦決定設立藩國,朝廷上下必然是要做安排,尤其是政事堂,需要協調上下,忙碌的更多。

孫釗頗有些苦悶。

建立蕃國,哪裡有那麼簡單。

新成立的蕃國,必然是需要朝廷支援的。

如,建立親王宮殿,充斥王府官吏,調轉軍官兵卒,以及協調一些資源錢財方面。

軍隊是,則是三千人,六個營,而且基本上挑的是單身漢,從而能夠娶當地女子,勾連地方。

婚姻是最爲快速的一個方法。

而且按照皇帝的意思,還要遷徙一些百姓面前去充斥,如此又要進行一些安排,可以說是極爲忙碌的。

別的也就罷了,皇帝還要求,勳貴百官們,也需要派遣一些庶子親朋,前去爲大王們坐鎮,成爲可用之才。

之所以如此,還不過是職位稀缺,地方偏僻,不得不爲爾。

不過,目前來說最要緊的,就是忙碌兩位殿下的婚事。

明年夏日,兩人就會成婚,一應的禮節,都要提前安排,繁雜的很。

李賓與李覆文二人,此時則站立着,聽候皇帝的教育。

“成了一國之主,那錢財方面,吐蕃那裡自然有所緊張,某就支用你們十年的祿米,以爲用之吧!”

兩人都是五千石的食邑,十年就是五萬石,看上去挺多的,其實換做是錢財,也不過是一萬餘貫。

關鍵是,兩人被賞賜了許多的田莊,所以纔會衣食無憂,日子如此的輕鬆。

李嘉頗有些恨鐵成鋼道:“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們倆人私底下的動靜,告狀,求饒,真是一點骨氣都沒有。”

“不過是吐蕃罷了,只要是熟悉了,必然是沒什麼的,作爲皇室子弟,難道連這點擔當都沒有嗎?”

“臣弟(兒臣)不敢——”

兩人誠惶誠恐。

“罷了,你們還年輕,不懂得其中的訣竅,等到日後你們會清醒的,下去吧!”

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1221章第1239章佛難第一千一百章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152章心思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1370章煽動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1355章山民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1319章就國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1356章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七十九章活計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1409章崩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1328章番外3——震雷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1140章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1382章第1115行事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七百六十三章第1211章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1359章後勤第1182章第1213章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1375章傳響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1321章皇事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一千零八章第1404章安排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1228章子嗣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1170章對戰第八百一十三章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
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1221章第1239章佛難第一千一百章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152章心思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1370章煽動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1355章山民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1319章就國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1356章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七十九章活計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1409章崩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1328章番外3——震雷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1140章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1382章第1115行事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七百六十三章第1211章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1359章後勤第1182章第1213章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1375章傳響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1321章皇事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一千零八章第1404章安排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1228章子嗣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1170章對戰第八百一十三章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