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

日本毫無妥協之意,藤原實賴無可奈何地向唐國使臣表達拒絕的意思,當然,委婉了許多。

但拒絕就是拒絕,唐國使臣敗興而歸,讓日本陷入了某種憂患得失之中。

一方面,經過兩百多年的學習,十二次遣唐使,無論是政治、音樂、文化、曆法、建築,思想,藝術,風俗習慣等,都完全吸收,形成特有的日本特色。

日本也因此從部落聯盟,跨入了封建社會,如今的平安時代,正好吸收融合之後的盛世之中,國力大增,皇權雖然萎縮,但依舊可以與公卿貴族共治天下,所以,心氣十足。

另一方便,日本自認爲地貧民寡,勞師遠征,並不合算,學習了唐文化多年,日本已經知曉了大國心態,明白就算是自己敗了,結果也不會太糟糕。

畢竟數百萬百姓,怎麼可以異族統治?

村上天皇有恃無恐,而藤原實賴則上下難安。

關白攝政,在村上天皇親政後,就廢黜了,藤原實賴也不過是左大臣罷了,如今藤原家族再次獲得,繼承父親的官職,可謂是雞肋。

若是對戰不利,就背鍋了。

但讓他棄官,他又不願意。

因爲這會讓藤原家族的名聲跌落,公卿家族,最注重名聲和影響力,畏戰而逃的罪名,他背不起。

這是個陽謀,太過於歹毒。

硬着頭皮拒絕後ꓹ 藤原實賴不復之前沉着冷靜的模樣,反而有些失落道:“藤原家族ꓹ 今後也不知該去向何處了!”

從日本到長沙,順風順水,借三四月間的西南風ꓹ 也要近十來天,更何況如今這般不屬於季風時期ꓹ 起碼也得半個月。

但李嘉已經開始準備出征日本的事宜了。

日本與安南不同,安南隸屬中國上千年前同化加上遷徙ꓹ 早就形成一體了ꓹ 又被及時收復,統治起來是毫無難度的。

所以,日本與高麗相似,都具有自己的獨立意識,統治成本太大,用不了幾十年,就會被廢棄ꓹ 如元朝征服高麗設立行省,最後又無奈還政一樣。

李嘉也只打算割肉罷了。

他暗發聖旨ꓹ 讓濟州、金山兩地準備就緒ꓹ 打探日本的消息ꓹ 又發令讓待在金陵的海龍軍指揮使周奎回京ꓹ 商議大事。

“日本無禮,僭越帝號ꓹ 如今又不識天數ꓹ 枉自對抗王師ꓹ 夜郎自大,朝廷必須給予教訓。”

御前會議上ꓹ 趙誠、孫釗、孫光憲、鄧斌四位宰相,軍機處李淮,轉運使司胡賓王,五軍都督府李信、李威、潘崇徹、黃陽,張維卿,加是海龍軍指揮使周奎,共十二人,乃是朝廷重臣,頂尖的官僚。

鄧斌逮着了機會,終於可以在皇帝面前刷一刷存在感了,他獲知日本的消息,連忙說道:

“撮爾小國,枉自尊大,不打,不足以彰顯大唐國威,不足以震懾高麗、渤海二國。”

“打肯定是要打的,但到底該如何打,確是個問題。”

孫釗輕聲道:“勞師遠征,又教訓小國,水師勿論,步兵只能限制在萬人以下,抽調再多,不合時宜,況且,以我之見,或許都用不上萬人,幾千人就能打服。”

“日本貧瘠而無所出,只有糧食和銅還算富裕,就算每年朝貢,也得量力而行纔是,不然有損天朝上國的風度,以我之間,每年十萬兩白銀,十萬石糧食,三十萬斤銅,怕是幾位適宜的。”

孫釗算盤打的響,還未出結果,他已經盤算着收穫了。

其他的宰相聞言,不由得精神一震,戶部錢財越多,他們心裡越有底氣。

他們對於朝貢,已經萬分期待,甚至品味到了朝貢的好處了。

爲了懲戒吳越國朝貢北宋,所以其朝貢翻倍,也就是每年二十萬貫錢,六十萬匹絹,摺合銅錢的話,總計一百五十萬貫左右。

高麗國,則是十萬石糧食,十萬貫錢。

渤海國則是一些特產,折算的話,也有幾萬貫錢。

真臘就算了,他着實太窮。

而大理國,每年進貢銅五十萬斤,粗略的算做十萬貫錢。

這般計算,每年朝貢,朝廷就能收入兩百萬貫,這是一個極大的數目,幾乎是一府的兩稅。

所以,一聽到朝貢,所有人都精神了。

“自當是這般道理。”孫光憲目光炯炯地說道:“他國進貢一分,朝廷就舒緩一分,教訓日本後,可封其爲日本郡王,納入藩屬,徵其朝貢。”

“況且,金山、濟州二地,以及黑水都護府,一直蓄養馬匹,倒是缺糧的厲害,可以用日本之糧,省了許多。”

見到這羣人已經開始計劃收穫了,李嘉倒是頗爲歡喜,至少這些人不再拖後腿了,只要有利可圖,官僚們總是願意去做的,哪怕是打仗。

“就按照孫相公所言吧!”李嘉點頭道:“不過,除此之外,須讓日本割讓四國島。”

宰相們對於地理不通,聽聞只是個島嶼,也就沒多想。

四國島與九州島不同,九州島偏僻荒蕪,開發不到位,如今整座島也不過兩三萬人,而四國島距離本州島近,只有瀨戶內海相隔,約莫一二十萬人還是有的。

有了這些人,就能快速地支撐金山島的建設,以及對於黑水都護府的支持,讓大唐在東北亞的根基更加的牢靠。

四國島人數剛剛好,不及本州數百萬那麼多,又比九州島多數倍,開發的也比九州好,現成的糧倉。

“至於出動的兵馬,微臣以爲,海龍軍須出動二百艘船,萬人,步兵可以從御營中撥出萬人,正好磨練一二。”

趙誠最後做出了決定,恭敬地說道。

“相公所言甚是!”李嘉點點頭,然後看着周奎說道:“除了御營的萬人外,我還在金山城與你萬人,一起出徵日本,你將作爲日本方面招討使,率兵出征。”

“戶部調撥十萬貫出來,一部分作爲遠征的犒勞,一部分採買一些酒水上船,畢竟海途萬里,酒水總是最方便適合的。”

“還是陛下了解我們!”周奎笑着恭維道:“請陛下放心,末將定然打服日本,讓他老老實實的來朝貢。”

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1234章鬧劇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九百四十六章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1203章羣議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1149章第1382章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1162章戰之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1317章島嶼第1152章心思第七百零七章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四百六十章皮影戲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1144章後宮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1308章諸王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1309章就藩第1237章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1267章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1199章立足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八百一十九章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1384章呂端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1277章第1342章驚喜第1404章安排第1210章夏王第1352章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1382章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1402章宗藩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八百六十六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1234章鬧劇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九百四十六章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1203章羣議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1149章第1382章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1162章戰之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1317章島嶼第1152章心思第七百零七章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四百六十章皮影戲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1144章後宮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1308章諸王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1309章就藩第1237章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1267章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1199章立足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八百一十九章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1384章呂端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1277章第1342章驚喜第1404章安排第1210章夏王第1352章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1382章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1402章宗藩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八百六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