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

終究,狄劍沒有拒絕五百匹戰馬的同行。

從河西走廊向中原轉運馬匹,是一向非常賺錢的生意,中原缺馬,高頭大馬的河西馬,更是備受期待。

歷史上,這樣的買賣,一直持續到西夏建立前,漠視河西走廊各個政權被滅,歸義軍被覆滅後,北宋一直裝聾作啞,直到西夏正式稱帝。

至此,北宋完全喪失了戰馬來源,自作孽不可活啊!

肅州往東數百里,就是甘州,甘州回鶻所在,所統治者,漢名爲景瓊。

西域爲何那麼多回鶻呢?其實還要歸咎到回鶻帝國的滅亡。

盛極一時的的回鶻汗國,腐敗無能,被屬國黠戛斯汗國所滅,餘部跑散到了西域。

於是,一分爲三,也就是喀喇汗國,高昌回鶻,以及甘州回鶻,這三部,就是回鶻國的餘脈。

由於唐朝三次嫁公主與回鶻,從而讓回鶻與唐朝格外的親熱,自稱爲外甥,即使唐亡後,依舊稱呼中原王朝爲舅國。

景瓊可汗聽說唐使歸來,大喜過望,不斷地鶯歌燕舞招待着,酒肉不斷,甚至,與肅州一樣,也想蹭路賣馬。

這般,狄劍這一行,又多了幾十人,數百匹馬。

於是,隊伍越大的臃腫。

路上,狄劍也不得閒,他知曉,接下來的勢力,就是涼州的六穀部。

“如今涼州,還是折逋氏的折逋葛支任職?”

狄劍騎在駱駝上,對着甘州回鶻的朝貢使臣問道。

“沒錯!”使臣,或者說商隊頭領,擦了擦身上的汗水,不由得說道:“涼州,不,應該稱之爲六穀部,當家做主的就是折逋葛支。”

狄劍點點頭。

涼州與甘州回鶻等河西走廊的地方政權相比,他們更爲特殊。

實在是涼州距離靈州太近了,以致於之前的朔方節度使馮暉,都派遣自己的部將前來任職。

而涼州,在後漢時,甚至派遣申師厚任河西節度使,加強聯繫,後者無奈被驅逐。

如今,宋初,設置了西涼府,知府就是折逋葛支。

換句話來說,中原真正的失去涼州,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可以說是非常短暫的。

關鍵是,涼州屬於漢蠻雜居,也是有漢人的,不然申師厚,絕不能任職。

自然而然,涼州就具有了特別的情況——沒有朝廷的名義認可,就坐不穩官職。

狄劍的到來,讓整個涼州都熱鬧起來。

畢竟再怎麼說,他也是天使。

天然就具有名義,誰也不敢懈怠。

西涼知府折逋葛支,甚至直接出城相迎,讓狄劍頗爲感慨。

而與之想比的是,涼州州越大的落寞了。

在後周建立之前,涼州屬於漢人自治,顧名思義,就是以涼州城爲中心的方圓幾十裡,都是由漢人自己統治自己,農耕什麼的很常見。

而之後,申師厚走後,漢人不再具有統治地位,六穀部佔據優勢,從而形成壓倒性的統治,折逋氏從而突出,名義上統治西涼。

漢人的生存空間不斷地被壓縮,話語權被壓縮,自然而然,涼州城也不斷地荒蕪,但佔據河西走廊的地理優勢,讓涼州城得以長時間的坐享商業紅利。

普通的漢人,早就被豪強們打壓成了農奴,被禁錮在土地上,豪強們雖然失去了統治權,但依舊擁有大量的財富。

所以,對於天使,普通漢人並不熱衷,只有那些豪強們,不斷地進行巴結,交談。

“天使,朝廷何時派遣官吏入涼州?”

某個漢人豪強,忍不住的問道。

其他的豪強也同樣如此巴望着,失去統治權的時代,讓人數佔據少數的漢人們格外的難熬。

所以,他們唯一的指望,就是朝廷。

不管是宋,還是唐,只要是漢人朝廷就行,靈州的朔方軍,可不是假的。

對此,狄劍只能敷衍着,說實在的,他並沒有那麼大的權力。

折逋葛支並不在意,他這個西涼知府,實際上也只能管到自己的部落,無論是誰來擔任,都並不會改變他的權力。

夜間,正待他睡覺時,突然有兵卒通報,有人求見。

只見,呼啦啦的一羣豪強十幾個人,全部身着正裝,拱手彎腰,沉聲道:“還望天使救救我等——”

“起來說話吧!”

狄劍眉頭一跳,無奈道:“諸位有話直說,不必搞這些名堂!”

某個領頭的大胖子,自稱軍戶之後,名喚何時,他涕泗橫流道:“天使明鑑,偌大的涼州,本在張郡公時,駐軍兩千五百人,而如今,也不過數百戶,兩千餘人,六穀部任何一部,仍勝與我。”

“我等屈居涼州,田地被奪,佃戶被強,漢人日趨衰減,怕不是過不了幾年,說漢話的都寥寥無幾了。”

“我雖然出使西域,但並無職責入主涼州啊!”

狄劍心頭一動,無奈道。

“天使手下,有兩千輕騎兵,甲冑俱全,乃是一等一的精銳,我等也能湊出千人,至少有三千之衆,如此,不亞於六部中的任一部。”

“再加上靈州的朔方軍,引以爲援,六股部哪裡敢亂動?”

胖子何時,扯着嗓子說道,每說一句,就越發的自信一分。

“至於朝廷那邊,可以用先斬後奏。”

“就說將軍敵不過,我等着請求,勉爲其難而助之,到時候,涼州的姑臧、神鳥、番禾、昌鬆和嘉麟5縣歸附中國,朝廷自然順理成章,不會怪罪。”

“到時候,天使或許,還能博個涼州刺史來噹噹!”

胖子何時不斷地誘惑道。

“也有可能是河西節度使!”令一人出聲道。

“沒錯,河西節度使,到時候,二十多歲的河西節度使,在整個天下也是很少了。”

“諸位,容我思量片刻!”

被這些人誘惑的,讓狄劍熱血沸騰,輕易的能收復涼州,的確是個大功勞。

從營指揮使到節度使,哪怕是刺史,也是極大的飛躍。

“自然是這個道理!”

胖子何時諂媚地笑道,隨即拍了拍手,幾個僕人的擡動下,一大箱,被放置而入。

“一點心意,還望笑納!”

待其走後,狄劍快速地打開木箱,上百斤的黃金,就明晃晃地出現在他眼前。

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1316章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1104章幽州營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四百三十六章榨油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1292章事件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239章佛難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1321章皇事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九百七十七章膽顫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七百零四章糊弄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250章文教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1229章戰略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1364章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1226章取暖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1273章條法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九百三十四章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1275章木軌第1362章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五章意外之人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1196章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1323章胡昌翼第1351章折騰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1294章印刷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1193章借住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八百一十三章第八百三十九章軍制(上)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八十四章建言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
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1316章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1104章幽州營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四百三十六章榨油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1292章事件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239章佛難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1321章皇事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九百七十七章膽顫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七百零四章糊弄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250章文教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1229章戰略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1364章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1226章取暖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1273章條法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九百三十四章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1275章木軌第1362章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五章意外之人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1196章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1323章胡昌翼第1351章折騰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1294章印刷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1193章借住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八百一十三章第八百三十九章軍制(上)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八十四章建言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