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正旦之事

“段素順?”

高彥儔點點頭,這確實是段思聰的兒子,看來南詔國屬於合法合理繼承了,而且還平定了叛亂,立了威望,卻是沒有縫隙可鑽。

他頗有些遺憾。

但,無奈,只能放棄。

到了這時,也只能把這羣大理使臣送去洛陽了。

頗有些喪氣地回到家,高彥儔連嘆了幾口氣,好不容易烏龜殼般的大理露出縫隙,竟然沒能把握,真是太遺憾了。

“老子要彈劾黃勇這斯,鎮守嶺西,竟然毫無察覺,真是不知在作甚!”

大理的叛亂是在東方,也就是臨近嶺西府所在,那麼好的機會都沒有把握住,這就非常令人難受了。

也不怪高彥儔如此的氣憤。

“父親!”高守業見其如此,不由得說道:“若果真這般想要建功立業,不如把大理使臣宰了?”

“你小子,胡說什麼!”

高彥儔哭笑不得,這是什麼餿主意,真是太差了。

“嘿嘿!”高守業笑了笑,說道:“除了這個法子,也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父親你還是待在成都吧!”

“再者說,西川百姓,也不願意再遭受戰亂了。”

高彥儔聞言,重重地嘆了口氣,思慮了很多,望着天空,這才言語道:“這天底下從來沒有盼來的和平,只有打出來的。”

“大理這幾十年來,人畜無害,其國多習佛教,但日後呢?其改信又如何?”

“到時候遭罪的還是百姓呢,還不如趁機剿滅,尤其是趁着大唐初升時國力強大隻際。”

“越拖到後面,越是難解啊!”

想到這裡,高彥儔就放下心中的愁緒,然後就毅然決然地回到書房,準備寫下奏疏,然後放入匣子中,私人上書。

伴隨着大理使臣,甚至,還要再快一些,高彥儔的奏疏,就送到了皇帝面前。

李嘉隨意地打開,輕輕地瞄了一眼,然後來了興致,仔細看了看,直接坐起身,拍着大腿道:

“真是太遺憾了,換君,叛亂,湊在一起,竟然都沒趕上!”

機會難得,李嘉也不由得頗有些難受了。

不過,對於高彥儔提議攻伐大理,皇帝還是有些躊躇。

大理其實與南詔是一樣的集權,土地,人口,只是信了佛教,國家就變得謹慎了,但實際上戰鬥力不容小覷。

面臨滅國的危機,佛教徒依舊奮發。

無論是蒙元還是明朝,都是耗費了上十萬人,數年之功,才勉強平定下來。

而且,攻下城池還沒用,還有無數的土司,讓人牙疼。

如果持續的消耗下去,對於朝廷來說,真是得不償失。

況且,沒有十萬以上的兵馬,也無濟於事。

“不過,如今卻是不同了!”

李嘉想了想,局勢的確不同了:“從西川而下,再從吐蕃而出,兩面夾擊,大理定然難逃,恐怕會驚慌而歸降吧!”

至於從西南夷,也就是後世的貴州那裡走,在此時困難重重,而且還得必須征服大量的土司,糧食補給困難。

不過,自己琢磨不算,還是再瞧瞧吧!

思慮了一番,皇帝就做罷了。

不過,轉眼就是冬至。

冬至大朝,是自古以來的傳統,與正旦大朝難分伯仲。

如果說,冬至大朝,如果大唐國內百官們的朝賀,自己人。

那正旦大朝,則是國內外的大事。

也就是說,正旦大朝,其實就是大唐的臉面問題,主要意義就是展示大唐的風采,萬國來朝的風範。

如西北地區的于闐國,歸義軍,甘州回鶻,高昌回鶻,甚至與更西北的喀喇汗國,都派遣使臣過來朝拜。

而這,一是因爲涼州大戰,六穀部數萬兵馬被殲滅,大唐朝廷徹底地介入河西走廊,勢力再次介入西域,不言而喻。

另一個,則是郭守文的功勞。

吐蕃本部被唐人攻佔了。

這個詭異的不像話的消息,足足傳了數個月,終於被西域各國證實。

吐蕃人的影響不言而喻,安史之亂後,其盤踞西域近百年,各國印象深刻。

吐蕃雖然崩了,但威名依舊留存。

其殘留的軀殼,讓另一個超級大國給征服了,這豈止是一加一等於二?

這是集吐蕃大唐威望於一身,喀喇汗國都渾身冷汗。

狼來了!

大唐這個龐然大物,真的要來了——

除了這些西北諸國,最大的亮點,還是吐蕃的諸多貴族們。

口頭,書面的宣誓效忠,並不算什麼,郭守文直接讓他們進京拜見,見識一下大唐的繁榮富強。

其他的高麗,日本,渤海,真臘,大理,五大屬國,則顯得遊刃有餘,顯然已經是經歷多年的老手了。

天還未矇矇亮,曙光未開之前,朝賀活動就開始了,宰相、六部九卿,大金吾等文武百官身着華服“以樺燭百炬擁馬,方布象城”,浩浩蕩蕩,氣勢如虹。

而洛陽城,也因百炬耀街陌,恍若“火城”。

除了在京的朝官外,各地方官也要攜各地方特產作爲貢品,遠赴京師來行元旦朝賀之禮。

宣讀賀表的乃是朝廷最爲尊貴的,威望最高之人,如今朝廷,也只有首相孫釗,才能擔當此任。

他從含元殿廷口,步至殿下,聲郎舒緩,一字一句地朗讀着賀表,幾乎是就是在炫耀大唐的豐功偉績。

事畢,羣臣山呼祝願:“萬壽無疆——”

羣臣百官跪倒匍匐,氣勢驚人,令人愉悅。

而在一衆人中,吐蕃貴族則是最顯眼的存在,無論是衣裳,辮髮,還是口音,李嘉一眼就認出來了。

禮儀後,皇帝設宴,君臣同樂。

各國使臣,部落酋長,皆被這浩蕩的場面震驚,無論是吃食,還是宮殿,都不再他們的想象之中。

宴畢,李嘉酒多而獨眠。

翌日,皇帝親自接見了吐蕃的貴族們,態度親切,讓人如沐春風。

出手也大方,瓷器,漆器,金銀珠寶,絲綢玉器,如流水般。

這番貴族們頗爲歡喜,大方的皇帝哪個不喜歡。

隨即,快要結束時,皇帝出乎意料道:“吐蕃終究太遠,朕力有所逮,決定還是分封蕃國,派遣宗室就國,你們正好在洛陽,可以見見未來的國主。”

第1252章無題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1179章忽悠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五章意外之人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1199章立足第1181章天可汗第1286章分封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六百三十章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1232章喜事第1354章規矩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一千零八十章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1209章白眼狼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1234章鬧劇第1184章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1404章安排第1211章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1151章野望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七百零二章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1303章清明第九百八十五章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1126章刑統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1210章夏王第1255章驚詫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1189章拿人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1278章拉薩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1175章談判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1185章王庭第九百九十一章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
第1252章無題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1179章忽悠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五章意外之人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1199章立足第1181章天可汗第1286章分封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六百三十章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1232章喜事第1354章規矩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一千零八十章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1209章白眼狼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1234章鬧劇第1184章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1404章安排第1211章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1151章野望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七百零二章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1303章清明第九百八十五章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1126章刑統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1210章夏王第1255章驚詫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1189章拿人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1278章拉薩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1175章談判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1185章王庭第九百九十一章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