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

這個時代,做外交官是個苦力活,且往往吃力不討好。

比如這次安南特使,從安南到番禺那麼遠,一路的舟車勞頓不算,如果最後因爲一句話,或者自己國家老大腦袋一抽,說了什麼錯話,特使就會被砍腦袋。

顯然,安南國的特使很有文化,漢話也標準,比李嘉還要標準一些,畢竟是人家說的是唐時的正音。

自己入番禺不過數月功夫,就那麼急忙地趕過來祝賀,李嘉對於此人還是有些好印象的,聲音不知不覺中緩了一些:

“貴國國主可曾安好?”

“稟都督,國主一切安好!”張苗望了一眼這個年輕的權臣,只見其雙眉如劍,嘴脣單薄,面色紅潤,年齡不過二十有餘,端是太年輕了。

這南漢國主也忒沒本事了,竟然被如此年輕人奪了權,不了幾年,這嶺南又得換個主人了。

心中感嘆着,但張苗卻臉色愈發的恭敬起來,他曉得,這位初登權位的年輕人,最在意的就是別人的認可,若是有一點點疏忽,安南可承受不住。

“貴國萬民可曾安泰?”

“託大漢皇帝鴻福,吾國風調雨順,萬民安泰……”

按照禮節舊例,問候了一下國主,以及萬民後,李嘉又閒扯了幾句,如十二使君叛亂,以及糧草夠不夠,需要需要大漢的支持等等。

對此,張苗則現是感激涕零了一番,最後義正言辭地說道,些許叛亂,不值一提,不需要宗主國大人的動手,斷絕了干涉的可能。

李嘉撇了撇嘴,對於其隆重且鄭重其事的態度還是理解的,南漢可是南海霸主,請神容易送神難,要是賴了不走了,那該如何是好?

“貴國既然無事,那某就不再虛言了,近日,占城國冒充海盜,襲擊了我國商船,大漢威嚴不可冒犯,所以貴國與占城相近,需派兵助陣,可否?”

李嘉板着臉,眉毛皺起,臉色微紅,似乎爲自己大漢人民收到侵犯而感到極度的羞辱一般,熱血上涌。

“大漢立國數十年,縱橫南國,哪個蠻夷敢如此放肆,如今獨屬占城一國罷了,民不過數萬,竟然如此放肆,小瞧我大漢無人哉?”

似乎感覺到胸膛的熱血在上涌,李嘉瞬間站立起來,目光直挺挺地瞧着這位使者,厲聲說道,好似將其當作占城王一般,揮刀斬下。

張苗感受着這如同實質一般的殺氣,如同一隻伺機而食的猛虎,惦記着眼前的獵物一般,他的心中極速地鼓跳起來,忍住想擡眼望去的心思,不斷地轉動着,思量該如何答覆。

如今國內不安,大王正欲一鼓作氣統一全國,若是分兵南下,且不論擋在路中間的諸侯如何,就言中央,就得實力大減,再次動亂在所難免。

而若是不與,作爲屬國違背宗主國,他心中揣測,這位年輕的都督,不介意換一個國主。

好生爲難啊……

“如何?”李都督好似沒了耐性,催促道。

“自當如此,出兵南下,乃是吾國的本分!”張苗深吸一口氣,誠摯地說道:

“上國出征占城,吾國已備好大軍,輔佐征途!”

蠻夷之國有啥好的,料想這位都督與之前一般,都是想搶一筆錢財,來滿足自己的招兵買馬的需求,自然,派出些許兵馬也是無妨。

果然是年輕人,年輕氣盛,容易動怒,人家占城國劫掠了商船還少嗎?些許賤民罷了,值得甚東西?

“好,某就等着貴國大軍了!”李嘉變臉很快,立馬歡喜起來,而這在張苗看來,就是反覆無常的表現。

由此可見,權掌一國者,都不簡單,哪怕是年輕人。

退下後,張苗立馬回到使館,攤開書桌,研磨好墨水,開始動筆書寫起來。

“吾王親啓:臣張苗敬上,南漢國勢日穩,民皆安之,上位者年輕氣盛,反覆無常,需小心謹慎……”

“占城者,地小民寡,蠻夷不通人性,大漢若徵之,得其財,吾國得其地與人,糜費不多,所獲則豐也……”

“快,送至國內,不可疏忽大意!”吩咐起身邊的隨從,張苗嚴聲道。

也不知,這對吾國而言,是對是錯!

目送其離去,張苗心中頗爲不安,安南國小民少,又有叛亂,自前唐留下的遺產已消耗過多。

如今,國勢日衰,實在惹不起這小小的嶺南漢國啊!

自安南使臣離去後,李嘉心裡就琢磨起來。

其實,他一開始就想着把安南給佔了,收回這個離家的逆子,但人家雖小,但地方實險要,沒有幾千人,怕是難以征服。

但攏共他才兩萬人,動了數千人,中央就不穩了,要是被人捅了菊花,那就又得哭了。

況且,安南雖小,好歹也是一國啊,若是某個將領征服一國,威望就直線逼近李都督,那就大不妙了。

這個時候,李嘉就體會到趙匡胤的心情了,動也不是,不動也不是。

占城國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是國,但在嶺南人眼裡,就是蠻夷,滅了沒啥稀奇的,況且,只需要派遣海龍軍就行了,幾十條船一擺,立馬歇菜。

占城國別的不提,就是那個猛火油,就讓李嘉垂涎欲滴了,且位置處於南下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優越,對於掌控南海而言,至關重要的要點。

一個富得流油的,且懦弱的肥羊,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待到李嘉在都督府說起征伐占城時,衆人反而齊齊點頭,自無不可。

顯然,五代亂世,節操下限日趨低了,打家劫舍都成了日常,對於李都督這種無錢就劫掠的行爲,不以爲意。

就連王判官,只是思量了片刻,拱手說道:

“若是劫掠,臣等自無不可,但若是佔據其地,奴隸其民,反而得不償失!”

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1365章野女真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一千零三十五章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1245章無題第九百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1384章呂端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1239章佛難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1302章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1172章準備第1366章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1239章佛難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1247章洛陽危機感言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1242章手段番外2——觸目驚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1338章諸王第1129章續第1148章御前第1298章規格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九百九十一章第1167章驚喜第1287章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1221章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九百二十章白重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1238章護法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1223章第1192章嚴家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1266章宣揚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九百五十八章第1358章第1342章驚喜第1300章假道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1148章御前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1349章小子第1149章
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1365章野女真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一千零三十五章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1245章無題第九百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1384章呂端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1239章佛難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1302章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1172章準備第1366章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1239章佛難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1247章洛陽危機感言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1242章手段番外2——觸目驚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1338章諸王第1129章續第1148章御前第1298章規格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九百九十一章第1167章驚喜第1287章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1221章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九百二十章白重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1238章護法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1223章第1192章嚴家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1266章宣揚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九百五十八章第1358章第1342章驚喜第1300章假道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1148章御前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1349章小子第114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