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

朗州,吳府。

作爲朗州的一個小世家,吳家只有良田數百畝,雖非大富,卻是世傳的書香門第,在前唐時,也出過不少的進士,雖然沒落了,但也最重文風禮教,以文傳家,周邊的鄰居都很敬佩。

這時,一個年輕人在門口下車,衣着華貴,彬彬有禮,向門子遞上拜帖。

門子一看,卻是熟人,態度很是殷勤,說着“郎君請進,這就去通報。”果然,一人急急稟告,一人引入門內偏廳招待,茶水伺候,極是周到。

門子走了兩道院,纔在一處庭院尋到自家的郎君。

一個年輕人正在讀書,突然之間聽見腳步聲,頭也不擡,慢條斯理的問着“什麼事,這麼慌張?”

“郎君,您的鄭府的郎君要見您!”這僕人氣喘吁吁,連忙回答道。

“鄭兄怎麼來了?”這青年聽到這裡,將茶杯放了下來,摸了摸下巴,自言自語說着“難道鄭府又有什麼想法不成?”

雖然他詩書傳家,但吳家早已經家勢中洛,數百畝地,溫飽之餘,勉強立足於朗州,只能供養他一個人讀書。

鄭府則不然,在朗州城外良田數千畝,城中的商鋪也是上十間,家中有一人在刺史府爲佐吏,還有一人在外當縣丞,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消息靈通許多。

吳良辰穿着便服,神情悠閒,眸子中帶着幽光,聽完了僕的稟報,他沉吟片刻,就站起了身,說着“我這就去!”走出幾步,又回頭,對那僕人說着“你以後改改急躁的性子,這纔多大點的事。”

僕人忙陪起笑臉,說着“是,是,小的一定改!”

走到了側廳,就見到了鄭府的郎君。

“鄭兄,剛纔聽人回報,還不敢相信,沒想到真是鄭兄,多日不見,鄭兄風采依舊啊!”吳良辰笑呵呵走了過來,很是熱情地拉出了手,一副親近的模樣。

兩人來到了書房,這纔開始說起話來。

鄭博看上去有些文弱,但說實話來卻鏗鏘有力,他深吸了口氣,說道:

“前幾個月,唐軍入了城,我等家族也未配合,也沒有動作,四大家族也同樣如此,前幾天,我卻聽說,四大家族將家中的庶出的女子都送往了宮中,巴結唐皇。”

“今日,我又聽聞城外的楊先生,也答應了唐皇之邀,去往長沙府了!”

“果真如此?”吳良辰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之前世家們串聯在一起,選擇不配合唐軍的計劃,不過是實施幾個月,就動搖了,而且是自上而下的動搖。

“天下一統,中原纔是大勢所在,難道那些大家族看不清嗎?此時上了賊船,以後中原入主湖南之後,咱們又該如何?”

“哼,那麼大世家們自然一清二楚!”鄭博冷哼一聲,不滿地說道:“不論是誰主政湖南,都離不開那些大世家的支持,我們這些小家族不過是他們爲了爭取利益的籌碼罷了,隨時可以捨棄!”

“如今,他們或許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我們這些小家族就只能被拋棄了,若還是執迷不悟,恐怕就會遭受打擊了!”

之前沒有這些世家豪強們的配合,唐軍所控制的地界不過是城池罷了,鄉下的農村完全沒有控制力,哪怕巡檢營的建立,也不過是加強了一些些罷了。

“你是說,咱們入仕嶺南?”吳良辰嘆了口氣。

“不只是如此,還要全面配合朝廷完成秋收,也就是那個所謂的轉運使司衙門,不然,上頭有那些大世家的支持下,巡檢營恐怕會對我們下手!”

就在這時,一個管家進來,說着:“老爺知道鄭郎君前來,非常高興,請郎君和鄭郎君一起前去。”

兩人聽了,對管家拱拱手,跟隨他一路行去,穿過數道拱門,繞過長長迴廊,進入見客的正堂。

堂中有一位容貌清秀的中年人,正在喝茶。

“父親!”“愚侄鄭博見過世伯!”

兩人一進門,恭敬行了禮。

吳圭養氣很深,氣度從容,臉上帶着和詢的笑容,微笑揮手讓二個孩子起身,手撫長鬚,盯着鄭博細細打量一番,點頭說着:

“才半年不見,賢侄越來越氣質不凡了,想來學問已然高深,鄭氏騰飛之日,不遠矣啊!”

“小子才學鄙漏,實不敢當世伯如此這般誇獎。”鄭博連忙行禮。

“不知世侄前來,所謂何事?”

於是鄭博有將剛纔說的話,又說了一遍,然後說道:

“李、州、王、蘇,四大家族,已然投靠李唐,而我等小族卻依舊抵抗,想來卻是不妙。”

“可,中原乃是大勢所趨,從未聞過有以南統北之事!”吳圭驚歎道,與自家兒子一般無二。

…………

朗州城外,苗家鎮載,幾間草屋毗鄰河塘,這時已經是黃昏時分,一個老婦人在勞作着,這時,一隊官人走了過來。

“這裡可是孫源之家?”

老婦人卻是一驚,說着:“我家兒子並未犯錯,官人到這裡來爲甚?”

這時,門打開了,孫源已經出來了,一臉貧寒之色,見得是縣裡的典吏,就說着:

“不知典吏前來,所爲何事?孫源也不知何故叨擾?”

孫源看上去四十歲左右,實際上才二十七八歲,七歲時死了父親,母親做些針活養活全家,他的母親說着:

“兒啊!你父親死後,家裡只有出,沒有進,有些東西雖然也變賣了,但哪怕爲娘累死,但你仍舊要讀書,不可放棄!”

於是,其發憤圖強,認真讀書,然後被楊文靖看中,收爲弟子,甚得看中,於是就推薦給了李嘉,說其王佐之才,算術精妙,值得一用。

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1291章京城事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1227章家宴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七百八十六章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1403章教子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1172章準備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1148章御前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1159章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1146章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一章我有嘉賓第1344章封王?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1167章驚喜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1232章喜事第1409章崩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1255章驚詫第九百九十三章大決戰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1328章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1356章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1382章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1392章復立安西
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1291章京城事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1227章家宴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七百八十六章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1403章教子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1172章準備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1148章御前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1159章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1146章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一章我有嘉賓第1344章封王?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1167章驚喜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1232章喜事第1409章崩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1255章驚詫第九百九十三章大決戰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1328章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1356章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1382章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1392章復立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