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

死了六七千人,或許對於吳越北漢這種小國來說,屬於動搖根本的大事,但在李信眼中,不過是總兵力的一成,如果用它來收買教訓,就再好不過了。

國與國之間,打拼的就是國力。

無論是李信,亦或者王審琦,都不會認爲這場火災,就是一個跨不過去的檻。

相反,失去了城外的營地,某種程度來說,損失更大。

五日後,來自與浙江府的三萬精兵,乘船來到了揚州城外,與之一起的,還有江西府的五千人。

這時,圍困揚州城的總兵力,包括水師在內,超過十萬,堪堪將這座城池圍困住。

李嘉在長沙城得知死傷六七千人時,與其他的宰相一樣,都認爲是一場不足掛齒的損失。

因爲吸取了整個吳越國的十萬兵力後,大唐上下,御營加上地方軍隊,以及突破了五十萬,尤其是吳越國,十萬大軍淘汰老幼,依舊有六七萬人,不消耗一下,長沙實在不放心。

整個大唐,總人口,已經突破了一千五百萬,五六千人在這裡,極不顯眼。

三處戰場,關中部分屬於猛然突進,獲取大散關;荊南府,則五六萬人集中在江陵城內,等候良機,御營也在伺機而動。

淮南部分,正圍困揚州,處於僵持狀態。

這時間一過,就到了四月中旬,錢糧如水般灑去,差不多用了半成。

當家做主那麼多年,李嘉頗有些心疼。

不過,一想到北宋,他就舒緩太多了:“如今正值春耕,咱們戰場就集中在中原境內,再堅持幾個月,怕是其就得破產了。”

事實與李嘉預想中的一樣,東京城的確不堪重負。

“由於淮南糧草轉運至揚州、廬州,壽州,如今青黃不接之時,東京的糧價,已經漲了數成,鬥米近兩百錢。”

趙普作爲唯一的宰相,哪怕有兩個副相幫忙,但他依舊忙得焦頭爛額,對於皇帝突如其來的巡視,他也清楚,無非是爲了錢糧罷了。

“東京城數十萬人,如今入京的糧食,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這糧價一漲,人心惶惶。”

趙匡胤也嘆了口氣,說道:“別的也就罷了,但禁軍家小都在城中,若是他們的家小飢腸轆轆,乃至於餓死,這還如何打仗?”

聞聽這般言語,趙普頓時心驚,腳底發涼,在這亂世,軍隊亂起來,就是改朝換代了,難怪皇帝突然來到政事堂,原來他已經察覺到其中的危機了。

只是,京城中的糧食,都是軍糧,不可妄動,所以,只能去地方提取了。

“微臣慚愧——”趙普連忙請罪,然後給出了答案:“如今淮南之糧不能動,山南東道之將須補給襄州,如今唯有河南道補糧了。”

此時的河南道,包括河南地區,皖北,山東,以及蘇北地區,極爲廣大。

“論及速度,由於運河所在,在平盧(山東),以及河北道,這兩地纔算快捷。”

“那就儘快去吧。”趙匡胤點頭道:“能搬運的,都搬來。”

“可是,如今正是春耕……”趙普有些遲疑。

“管不了那麼多了。”趙匡胤木着臉,說道:“東京不能亂,其他的地方,日後在補償一二吧!”

“喏!”趙普心中嘆了口氣,拱手應下。

待趙匡胤走後,趙普明發政令,然後經皇帝簽署,這才傳令青徐、河北道,一時間,兩地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衆所周知,春耕時節,由於勞動力度大,由經過一冬的消耗,秋糧已經消耗殆盡,夏糧未收,所以又稱作青黃不接。

這時候,糧價是最高的,田價,也是最賤的,人命同樣如此。

按照道理來說,北宋只是讓各州縣將存糧運送到東京來,對於普通百姓傷害應該不大。

但,不要把官吏的節操看得太好。

你以爲官倉的糧食,還是原來的樣子嗎?早就被那些碩鼠給吞噬個乾淨。

而朝廷逼迫甚急,需要糧食怎麼辦?

官吏們自然不會吧吃進去的吐出來,那爲了完成任務,只能選擇加派,徵收苛捐雜稅,順便多撈一把。

把農民僅存的糧食掏出來,逼他們賣兒賣女,賣田賣身,與地主豪強們進行狂歡。

這也就罷了。

勉強度過的自耕農,積蓄被掏空,妻女典賣乾淨,僥倖逃過一劫,但,徭役還要把他們榨乾。

因爲糧食是需要運送至東京的,哪怕是水運,但仍舊需要大量的徭役,這些壯勞役,不得不離開自己家栽種的土地,任憑土地荒蕪,去服徭役。

一項政策,無論好壞,只要官吏不正,就會變成苛政。

而事實上,朝廷沒幾個傻子,真正的苛政很少,但往往成爲貪官污吏與地主豪強的狂歡。

許多人知曉這樣的事,所以寧願無爲而治,不折騰,百姓就少點苦楚。

李威,從二月初開始準備,直到四月中旬,才時機成熟,乘坐着海龍軍的船隻,來到濟州島匯聚。

濟州、金山、黑水都護府,共一萬人,禁軍一萬,閩南府、承天府、嶺東府共兩萬人,合約四萬人,兩三個月的匯聚。

得到指令後,他直接帶領一萬人,登陸登萊二州,輕易地就佔據了這兩座港口城市。

亦或者說,經過射聲司的滲透,剛到登萊,還沒得及殺人,兩個州就直接投降了,讓李威猝不及防。

“我還沒用力,你們就降了!”

看着兩州的官吏,以及一臉傲嬌自己是頭功的射聲司探子,李威着實不知該說什麼。

這樣是接下來都這般,那他不就白來了?不艱辛一點,怎麼凸出我的英武和功勳呢?

不過,他心裡想着臉上卻是喜悅主動與那些苦着臉的官吏們交談,然後便得知,這羣人竟然不是主動歸順,而是被射聲司逼迫而降,家小都在其手中,兵卒也不在,被逼無奈。

即使如此,李威也熱情相待,獲得這番立足之地,省卻了不知多少功夫。

況且,他本是個粗人,對於讀書人分外的寬容,持禮得體,所以這番禮待,倒是收了不少民心。

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七百二十九章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九百八十七章驚慌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八百二十五章第1173章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1197章想法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1207章獻土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1401章入祀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一千一百章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1306章驚——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1104章幽州營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1284章誘惑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1374章大喜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1236章僧人第七百九十四章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1219章異議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八百三十七章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1326章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1236章僧人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
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七百二十九章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九百八十七章驚慌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八百二十五章第1173章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1197章想法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1207章獻土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1401章入祀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一千一百章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1306章驚——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1104章幽州營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1284章誘惑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1374章大喜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1236章僧人第七百九十四章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1219章異議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八百三十七章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1326章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1236章僧人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