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

最後,丁懷山終於弄清楚了這個白娘娘的來歷。

其家世代在白虎村傳教,災年發糧,豐年收貢,所以在方圓十里的山村,也算是名聲赫赫,大部分人來這裡座生意,也貢獻了不少的錢財。

至於白娘娘真實的姓名,沒有人知曉,反正一貫稱之爲娘娘,尊敬有加。

護衛羅漢上百人,有刀有槍,連縣衙的面子都不給,橫行無忌,逍遙快活了多年,一直平安無事。

“看來,這頑毒,已經到了不得不除非地步了!”丁懷山感嘆道。

如此大的一方勢力,竟然悄然無息發展多年,附近十幾個村子,上千人,都被其影響,不僅影響了朝廷賦稅,更是讓這裡成爲了法外之地,朝廷威嚴不存。

亦或者,地方勾結盤踞,賄賂,所以不曾被發覺,這讓這等邪門歪道存在如此之久,真是罪過。

放其走後,丁懷山這才滿意而歸,這次打探虛實,已經算是圓滿了,總算完成了任務,自己虧的那些錢,也不算白花。

“走吧!”丁懷山讓人將其綁了,一起帶走,可不能有一絲泄漏的機會。

“戴罪立功,這是給你的機會,待事成之後,有你的好處!”

隨即,幾人趁着夜色味至,連忙離去,幸虧綁了那個漢子引路,才未曾迷路,遇到危險,丁懷山不由得對自己的英明舉動而驕傲。

回到縣城後,立馬就去了崇福司,丁懷山一五一十地述說清楚,激動地說道:“師兄,這可是一夥盤踞地方多年的淫祠,定然有許多不法,咱們要是一鍋端了,定能立下不小的功勳!”

“你說的很對!”師兄一臉的大鬍子,四十多歲的模樣,掌控一縣的崇福司,臉上威嚴日甚,不再慈眉善目,他笑着說道:

“除了功勳外,這些淫祠所獲知錢財,也能讓咱們打通關節,升上一升,縣城還是太小了!”

“辛苦你了師弟,今日我已然與縣令、巡檢通氣,明日就會有一都之兵前去,到時候一切就解決了!”

想到之後的妙處,兩人福至心靈,開懷而笑。

第二天,一都百人的巡檢兵,一大早就出發,連忙趕去白虎村,將白娘娘一夥人逮捕歸案,縣衙大牢一時間人滿爲患。

逮捕一百五十六人,其中女子十六人。

獲田,兩千八百畝。

錢,一萬三千餘貫。

自然被縣衙以及崇福司一一分下,撈到了不少的好處。

這件大案,立馬就通曉了郎州,然後就到達了荊南府,以及長沙的朝廷,邸報立馬刊文進行讚賞,百姓、文人們則對淫祠,深恨痛絕,紛紛叫好。

隨即,由於此個例,朝廷地方,瞬間就形成了一股搗毀淫祠的活動,尤其是大唐統治的這個吳楚大地,荒謬的淫祠更是數不勝數,幾乎縣縣皆有,州府無數。

這對於巡檢司來說,是一件輕鬆的活計,既能訓練,又能獲得不菲的錢財,着實舒服。

州、縣也快活,一地之文教風氣,對於官吏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升官標準,若是傳揚到上司耳中,定然極好。

不過,矯正過枉,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也是一種傷害。

以致於因爲信仰問題引起了不小的糾紛,百姓結伴而鬥巡檢的實例也不少。

一看到有朝廷統治根基的事情發生,李嘉立馬就思慮起來,信仰這東西,並非只是佛、道之神纔是正神,其他的不危害百姓,收斂錢財的,也可以立廟,受入國家正祀。

說白了,就是把那些私立的而危害小的毛神,河神等,收入國家編制,允許其祭祀,從而安穩民心。

都江堰,灌江口,二郎神廟前。

許多百姓聚集一起,持有棍棒,與前來拆毀神廟的崇福司一行人進行對持,如今已然是三四月份,還有點寒意,但百姓們卻依舊無懼,甚至對於官府的威嚴也敢冒犯。

“二郎神廟不能拆——”

“想拆了神廟,就從我們的身上跨過去……”

赤身大漢們,毫不顧及地說道。

“拆廟,這可是要遭天譴的,這灌江口祭祀二郎神數百年來,一直風調雨順,若是來年洪旱,糧食不濟,咱們可都得餓死啊……”

頭髮花白的廟祝,義正言辭地說道,激起了一聲聲的吶喊聲,普通的灌縣百姓們也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一旁的灌縣縣令,則皺起眉頭,看着越聚越多的百姓,又看了看兩百多人的巡檢兵,他們大都是本地人,也畏懼不前。

要是繼續下去,激起民憤,他可擔待不起。

“道長,要不就算了吧!”縣令嘆了口氣,說道:“這二郎神廟從祖輩就流傳下來,保佑咱們豐衣足食,若是拆了,可就不好了!”

“只有咱們佛、道正神,纔有資格立廟祭祀,這二郎神廟,雖然來源久遠,但卻不是國家正祀,我們崇福司。就是搗毀這般的淫祠——”

道士臉上毫不慌張,一本正經地說道。

“你纔是淫祠呢!”一個大漢罵道,“咱們祭拜二郎爺爺幾百上千年了,哪裡算是淫祠?胡說八道。”

就在這對峙的幾個時辰,就在崇福司耐不住的時候,來自於西川府的崇福司的文書,以及府衙的文書,都到了。

大都一個意思,停止對於二郎神廟的拆毀。

“走吧!”道士煩躁地揮了揮手,無奈離去。

隨即,二郎神廟爆發劇烈的歡呼聲,百姓們歡呼雀躍,對這難得的勝利表示極大的歡愉。

成都,府衙。

“未曾想二郎神廟,如此大難纏!”西川府知府杜文和無奈地揮揮手對着一衆的幕僚說道:

“來自於各州縣的書信,已有數十封,就連潘爵爺也來信,問灌江到底是如何情況,真是夠了……”

“府君,二郎神廟在整個西川都有名氣,其二郎神,傳聞是修都江堰的李郡守次子,李二郎,天府之國多虧了都江堰,所以百姓們多愛戴其子,信其者,不下數十萬!”

一個幕僚嘆了口氣,說道:“強行拆二郎神廟,太過於莽撞。”

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1401章入祀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212章于闐王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1291章京城事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1358章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九百三十四章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1126章刑統第1159章第1120章哭泣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1296章南詔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1304章成婚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九百五十八章第1253章教訓第1114章利刃第八百章度田第1255章驚詫第七十九章活計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1184章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五百六十四章諡號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五百八十二章第1403章教子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1199章立足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1145章建議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1163章贖回?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1323章胡昌翼第1318章澎湖縣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番外3——震雷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七百章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三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1402章宗藩第1157章
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1401章入祀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212章于闐王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1291章京城事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1358章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九百三十四章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1126章刑統第1159章第1120章哭泣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1296章南詔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1304章成婚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九百五十八章第1253章教訓第1114章利刃第八百章度田第1255章驚詫第七十九章活計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1184章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五百六十四章諡號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五百八十二章第1403章教子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1199章立足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1145章建議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1163章贖回?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1323章胡昌翼第1318章澎湖縣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番外3——震雷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七百章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三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1402章宗藩第11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