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

“這該如何是好?”

金陵城的臨江樓,位於是秦淮河畔,空氣中似乎都瀰漫着胭脂味,居高臨下,可見數不清的遊舫,畫舫,在秦淮河上緩慢航行,耳邊似乎傳來姐兒的癡笑聲。

這裡慣常是富貴子弟,達官貴人的聚會場所,不過隨着勳貴遷徙到了長沙城,爭風吃醋的打鬧少了許多,更添了幾分寧靜。

臨河的一處包廂內,輕紗帳暖之間,十來位江寧府的縣令、州刺史,薈聚一堂,沒有多少酒水,更不見一個裸露的姐兒,只有這些地方上的百里侯、坐堂官們,沉聲討論着。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某個縣令一臉煩躁地說道:

“少則數千石,多則萬石,這若是填補,咱們可實在不甘心!”

“不填補又如何?”有人反駁道:“這可是巡查使,同平章政事的銜還加在身呢,如今諸府,哪個州縣不畏懼半分,先斬後奏啊!”

“六品以下,就是斬咱們這些縣令的!”有人頗爲不爽地說道:“區區州司馬,就是六品了,也得押到京城,就咱們縣令不行!”

“呸!”潤州刺史可不慣他,直接站起,毫不留情地說道:“別在那陰聲怪氣的!”

“巡查使這先斬後奏,他也不想使着,縣令與刺史一般,都是要押解進京城的,到時候就各憑本事,看能撈出來吧!”

“好了,咱們都是自己人,江寧府也不過七個州,數十縣,咱們這就來個小三分之一了,應該同聲同氣纔是!”

常州刺史面色和藹,沒有潤州刺史那麼傲氣,其餘的縣令也給他的面子,紛紛坐下,也不再多言。

說實在的,兩個刺史能帶他們這些縣令來玩,已經是給了天大面子了,平日裡見面可得行禮拜見,官腔作勢呢!

潤州刺史鬍子一大把,面向頗像武人,但卻是文人出身,之前的刺史投靠吳越被拿下,他是別駕升任,一時間心態頗爲得意,高調而傲氣。

但常州刺史若是老牌刺史了,他也不得不給面子。

“今個咱們一起,就是商量怎麼應付這巡查使!”

常州刺史不知不覺就掌握了話語權,他聲音溫和,如同春風細雨,令人舒服。

“要知曉,就連咱們的韓知府,也不一定能奈何了他,畢竟,人家之前可是皇帝潛邸的人,而且還當過宰相!”

“那就用錢砸!”潤州刺史眉毛一挑,說道:“某就不信了,這天底下,就有不喜歡錢的?再不濟,就弄幾個豔美的姐兒過去,不愛財,總喜色吧?”

“也不一定!”常州刺史淡淡地笑道。

“沒這兩樣,那當官是爲啥?總不可能是名吧?”

“對,就是名!”常州刺史輕聲說道:“上元、江寧兩縣被抓後,送上的錢財珠寶價值五千貫,豔絕秦淮的女子數人,但,卻被王巡查一一拒絕,今日一早,金陵碼頭,這兩人就被送去了長江,或許兩三日後,就會到達長沙城了。”

“韓知府,以及其他的州縣都寫了請求書,卻被一一婉拒,你說,他不是爲了清除貪官之名,以求重返朝堂,還是爲了什麼?”

“巡查使再好,難道能及得上宰相一職嗎?”

衆人爲之動容,人皆面露慼慼之色。

這樣一來,收買不得,那就只能這般被抓了。

常平倉還可以填補過去,但之前的所作所爲,也在其巡查的目下,這些在短時間內怎麼銷燬?

坐以待斃,絕無可能。

不甘心,絕對不甘心!

“使君,這可如何是好?”衆人心中實在壓力太大,不甘心地問道。

“爲今之計,只能出此下策了……”常州刺史眉毛一皺,聲音低沉。

“可,他身邊有五百元從軍,防守的密不透風啊!”

“這天下,就從來沒有密不透風的牆,憲宗時的宰相又如何,還不是被刺殺嗎?等着吧!”

所有人只能贊同,到了這個地步,也只能如此了。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朝廷官員由於削藩之策,經常被刺殺,尤其是當年宰相武元衡當街被殺,震撼朝野。

當時,宰相裴度由於官帽是氈帽,所以比較厚實,刺客第一劍砍斷了靴帶,第二劍刺中裴度的背部,卻只劃破了他的內衣,第三劍刺到了裴度的頭部,裴度帶傷逃走過於倉促,不小心掉落溝壑中。

刺客以爲刺到了裴度的頭部他必死無疑,所以才舍離而去。

裴度大難不死後,所有官員都把官帽變成氈帽,無論是夏秋,都不例外。

而且,由此,所有的官員府邸,以及政事堂,都把樹砍了,因爲刺客就是待在樹上下來刺殺的。

所以,晚唐刺客盛行,宰相也不安全。

刺殺之風,也是極爲旺盛的,這是政治鬥爭激烈碰撞後的結果。

王寧審理常平倉案結束,就感覺差不到什麼東西了,直接擺駕縣衙,大張旗鼓地宣稱:

只有有冤情,尤其是告官的,也可以過來申述。

如此一來,整個金陵百姓爲之奔涌。

古往今來,以權壓人的不要太多,一天積攢的案件,就超過了三百,而王寧卻不慌忙,他有幕僚篩選,普通的案件就罷了,若是涉及官吏,自然由他親審。

這樣一來,不過三五日的功夫,金陵的案件就審查完畢,關押的官吏,就超過了百人,整個江寧府爲之膽寒。

金陵事畢,王寧也不耽誤,他計劃去往潤州常州,然後再轉去歙州,池州,去向江西府。

“出了金陵,這鄉間的江南,也算是富庶的很!”掀開窗簾,王寧看着繁忙的村落,不由得感嘆道:“人行如織,比之嶺南,長沙,強上太多!”

“是啊,金陵十縣之地,戶竟然超過了三十萬,比整個湖南還要多少字倍有餘!”一旁的幕僚也感嘆道。

這時,夏日炎炎之時,突然傳來了一聲聲的尖叫聲,仔細一聽,竟然是:冤枉,冤枉啊——

“這是爲何?”王寧連忙問道。

“回稟大使,乃是幾個女子攔路喊冤!”

第1282章羈糜?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八百八十章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1317章島嶼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1267章第1218章涼州詞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1360章談話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七百九十六章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第1405章神武四十年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1232章喜事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九百二十三章第1104章幽州營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1323章胡昌翼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1196章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1391章藩王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1221章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房地產第1195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七十章白沙港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1350章第七百一十章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六百九十章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1361章東去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1122章于闐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
第1282章羈糜?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八百八十章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1317章島嶼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1267章第1218章涼州詞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1360章談話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七百九十六章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第1405章神武四十年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1232章喜事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九百二十三章第1104章幽州營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1323章胡昌翼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1196章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1391章藩王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1221章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房地產第1195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七十章白沙港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1350章第七百一十章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六百九十章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1361章東去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1122章于闐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