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

病重的郭榮心情很好,雖然有些遺憾這次北伐沒有攻伐下幽州,但郭榮卻對自己很有信心,畢竟才三十九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大軍慢慢地向後撤退。

皇帝郭榮正在馬車裡上,他的額頭上沁滿了細汗珠,宦官張德正拿着熱毛巾小心地在他臉上蘸着,動作非常小心,不過五月,馬車中已經燒起了火爐。

張忠道:“官家,您沒事吧!”柴榮若有所思地搖搖頭,說道:“先把御醫叫過來,你去外面聽聽,文武都在說些什麼。”

“喏。”

張德忙輕放下毛巾,走到門口,叫另一個宦柴榮不甘心這樣放棄北伐。第一場決戰雖然不順利、不像取得三關三州一般輕巧,但主力未損。

他想休整之後另擇良機再戰,現在需要的是鼓舞起士氣、得到更多將領的支持。

自高平之戰後,當皇帝數年最大的心願就是取得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功業,一件事渴望了幾年時間、惦記了無數的日夜,併爲之準備了那麼多,現在有了挫折就輕易放棄?

但,身體確實扛不住了,只能撤軍休整。

提藥箱子的老頭輕手輕腳地來到馬車,行事兒做得很無聲,但完全保密是很難的,來往時總有少數人會留意到。

御醫躬身進屋,先切脈,又請罪觀察柴榮的臉色和五官,問了一番話。

郭榮如實說氣急攻心吐過一口血,還描述了一些其它症狀。御醫跪請道:“陛下最好以龍體爲重,先班師回朝,養好貴體纔好。”柴榮皺眉道:“朕得了什麼病?”“

這……”御醫道,“臣一人不敢妄斷,還是回朝請御醫們一起會診比較妥當。但以微臣之見,陛下的貴體……咳咳,不能再在外面操勞拖延。”

見御醫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這才讓郭榮醒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忽然郭榮想到了死亡!

若是駕崩,後人會如何論斷自己?還有留下的基業,該何去何從?就在一瞬間,一些意識到猛地灌進柴榮的心頭,他忽然感到恐慌起來。

郭榮想了想,聲色俱厲道:“爾等不得泄露朕的身體狀況,否則定不輕饒!”

御醫與張德自然跪伏。

張德左思右想,想到了皇帝最年長的皇子柴宗訓,實歲才六歲多!覺得將來的事兒還不好說,當下悄悄寫了一封密信,交給自己的乾兒子,送往汴梁皇后,以防萬一。

乾兒子張崇恩平日裡憨厚老實,一向待人爲善,在皇宮內有口皆碑,張德平日裡也甚喜這位乾兒子,頗爲信任。

張崇恩平時忠心耿耿的,但這會兒拿到密信,他不馬上回京,卻先去了趙匡胤大營私見趙普!

趙匡胤很快回了住所,三人看着放在桌子上的密信。

只見那信用燒漆封着,沾得很穩,一動肯定留下痕跡。

張崇恩束手無策,說道:“老貨叫雜家回東京給皇后送信……此前雜家看見御醫進行宮,難道這信是說官家有恙?”不料就在這時,趙普忽然拿起密信,很粗魯地隨手撕開了。

張崇恩伸出手想抓時,已經晚了。

趙匡胤卻淡然看向張崇恩道:“難道你還真想把事兒報回宮裡去?”

三人無言,唯有趙匡胤黑着臉,沉思着入神了。

而另一邊,郭榮看完了病,心情並不好,隨口問道:“到哪了?”

“官家……”小宦官吞吞吐吐地。

“照實說!”

“據說是病龍臺……”

聞聽此言,郭榮沉默了半天,不悲不喜。

很快,郭榮就召集大將,召開會議,討論的就是真正的班師回朝。

“班師回朝了,另擇時機再來。諸位以爲如何?”郭榮說得一如既往地肯定,顯然,他不是徵求意見。

張永德出列進言道:“契丹主十餘萬大軍聚集,人報已向涿州進軍;涿州至雄州不過百餘里。陛下,現在我朝撤軍,三州三關會不會被契丹攻回去?”

在衆人面前,柴榮強忍着痛苦,忽然冷笑道:“契丹真的會大舉進攻?要是耶律明(睡王耶律璟,也叫耶律明)真敢過河,朕奉陪便是。”

衆將聽罷頓時感到一股霸氣撲面而來,這纔是以往皇帝的樣子,已是無言可進。

顯然,官家根本就沒把耶律明這個睡王放在眼裡。

柴榮乘坐四駕大車啓程,馬車又寬又大,但他卻感覺這背靠的好似硬板,喘口氣都覺得費勁。

只有喝了粥時,才能稍微緩緩,他了解,自己還是太自信了,身體確實扛不住。

不過,終於回到汴梁了,這就好了。

修養了沒幾日,皇宮及汴梁中,莫名的流傳起“點檢做天子”的謠言。

當時這個點檢是柴榮養父郭威的女婿,後周大將張永德,當時他擔任後周殿前都點檢的職位。

張永德也算忠心耿耿,應該不會出什麼狀況,但無論如何,一生謹慎小心的郭榮,爲了穩固兒子的江山,還是做出了一個決定:免去張永德殿前都點檢的職務,削去兵權。

郭榮把心腹大將趙匡胤扶上殿前都點檢的職位後,委以大權,然後他放心了。

待做到殿前都檢點的職位時,趙匡胤的書房中,燈火亮了一夜。

“我常常會感受到有某種玄妙的指引,彷彿有大任降臨……”趙匡胤喃喃言語道。

“最近幾年猶甚——”

趙普側耳傾聽,忙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主公苦盡甘來,此乃天意也!”

“大兄做了都檢點,咱們趙家,算是發達了!”

趙老二此時不過二十歲,與黑不拉求的老大比,甚是白淨,喜愛讀書,平日裡與一些文人相伴,得到些許清名,後又借長兄之事,求婚於天雄軍節度使、魏王,符彥卿的幼女,她的兩個姐姐則是郭榮的皇后。

聽聞二弟此言,趙匡胤不由得笑道:

“不知是福是禍,還是謹慎些許!”

“說句不敬的話,官家油盡燈枯,想來是不久了,咱們得早做準備……”趙普目光炯炯,表情深沉。

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1259章改任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1129章續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1355章山民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五百六十四章諡號第1237章第九百五十七章信步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九百二十九章第1127章八議第1194章第七百四十章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1149章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1345章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1115行事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四百一十六章第一千零一十章第1360章談話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1314章凜然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1336章鼓動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1277章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
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1259章改任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1129章續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1355章山民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五百六十四章諡號第1237章第九百五十七章信步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九百二十九章第1127章八議第1194章第七百四十章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1149章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1345章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1115行事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四百一十六章第一千零一十章第1360章談話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1314章凜然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1336章鼓動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1277章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