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趙匡胤與趙普等人,這些年來,從來沒有感覺到如此的缺糧,迫在眉睫的缺糧。

一百萬石,看着多,但實際卻很小。

整個東京數十萬人,每月耗費的糧食,就上百萬石,如今少了淮南的糧食,每個月起碼有二三十萬的缺口,這就得從朝廷這補。

而且,淮南的糧食勉強夠用,但襄州那邊,也有五六萬人,山南東道不及淮南一半的富庶,供給是極爲不足的,所以仍舊需要朝廷補給。

一少一補,幾人一估量,這糧食,竟然不足三個月的用處。

而若是用兵河南,沒有三四萬人去是肯定不行的,這開拔費,外加糧食,這下,東京的儲糧竟然不夠兩個月。

若是往外講,誰都不相信,堂堂的大宋國,糧食竟然不夠兩個月的用度,簡直能令人發笑。

但現實就是那麼滑稽,大宋國如今可謂是缺錢又缺糧。

淮南揚州兩萬禁軍,廬州、壽州三萬人,外加襄州派遣去的兩萬,東京城的禁軍,竟然只有十二萬餘人,但依舊耗費大量的錢糧。

說來好笑,中原王朝,幾乎間接被糧食所難倒的。

後唐,就是因爲李存勖剋扣糧草,所以成德軍造反,身死而亡;後晉則因爲貢獻大量的錢財與契丹,石重貴自己又只顧享受,雖然有骨氣,但禁軍在與契丹人耗費頗多,旱災時仍舊搜刮軍費,以至於內外交困。

後漢更不用說,郭威平亂河北,歷時一年多,朝廷不堪重負,錢糧不多,以至於劉承佑爲奪權,受蠱惑而殺郭威全家,有了兵變,後漢滅亡。

直接或間接,都因爲錢糧而亡,可以說,這是中原所需要面對的困境。

歷史上的宋朝,剛建國沒兩三年,就三個月滅了後蜀,吃了個十足的新人大禮包,以至於錢糧之困遠去。

如今的宋國沒有滅蜀,缺糧的困境依舊只是緩解,而不能根除。

趙匡胤也是心累,這幾年來,他這個皇帝仗沒打幾次,就天天鑽腦袋想着怎麼搞錢糧,可謂是精疲力竭。

中原殘破,所以沒有精力來修建水利,於是只是任由其恢復,也因爲錢糧不多,所以宋初對於五代時期的雜稅亂稅,並沒有廢除,反而全盤繼承。

甚至北宋更進一步,對於酒,鹽,茶,醋等關乎國計民生的行業進行壟斷,這是中國封建王朝,繼鹽、鐵後,第一次不要臉的與民爭利。

所以,某種程度來說,北宋最富裕的,就是朝廷,最窮的,也是朝廷。

“還有其他法子嗎?”趙匡胤聲音也有沙啞,他飲了口茶,說道:“只要撐過夏收,就好了。”

“臣弟聽聞,許多南商覬覦東京的富庶,許多生意往來,聽聞其家產豐厚,數以十萬計。”

趙光義輕聲說道:“而且,根據臣弟聽聞,登萊二州消息隱瞞如此之久,又輕易地被拿下,那些商人們出力不少,更是射聲司的耳目。”

“嗯……”趙匡胤微微頷首,面露遲疑。

“陛下,微臣早就聽聞南國射聲司的厲害,東京廣闊,但也人羣混雜,那些商賈們就是錢財廣闊,十有八九就是南國的耳目,爲了保護東京,這些南商不安全。”

“況且,這般一來,也能充斥國庫,對於朝廷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

“晉王之言,可謂是極妙,一舉兩得之法。”

“既然如此,那就查抄那些南商吧,順便也清剿一番南國的耳目,東京太大,可能亂了。”

趙匡胤艱難地卸下“仁厚”的包袱,鬆了一口氣,整個人臉色好了許多,有了錢糧的輸入,他心情舒緩太多。

不過,有了錢糧,自然就可以用兵了,趙匡胤認真道:“河南道之亂,已經迫在眉睫,必須得好好處理一番,不然糜爛河北道,就後患無窮。”

趙普聞言,微微一笑,沒有發言。

作爲首相,去除那幾個參知政事外,他也就是獨相,離開了樞密院,他對於軍隊就三緘其口,不敢再言語。

作爲趙匡胤最親密的人,他當然知曉,軍隊就是皇帝的逆鱗,不可輕碰。

而這邊,趙光義則聽聞此話,心頭一動,說道:“陛下,河南道乃是東晉近畿,值得萬分注意,須得派遣親近有力之將。”

“哦?”趙匡胤心頭一動,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這可違背其謹慎小心的個性,難道真的忍不住對軍隊伸手了嗎?

“晉王有什麼舉薦嗎?”趙匡胤露出一絲笑容。

趙普聞言,也似笑非笑地看着趙光義,又搖搖頭,終究是年輕人,沉不住氣啊!

“臣弟以爲,駙馬都尉高懷德,了擔任此職。”

趙光義低着頭,感覺到氛圍的不對,斟酌再三,說道。

“高懷德——”趙匡胤聽到這個名字,眯着眼睛,笑道:“晉王此舉薦,倒是極爲貼心,駙馬都尉的本事,我是相信,這番真是妙啊!”

趙普眯着眼睛,深深地看了一眼趙光義,其人果真深有城府,這對於朝廷來說很不錯,但晉王越來越參與朝政,對他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高懷德此人,在建國後,娶了皇帝寡居的燕國長公主,貴爲駙馬都尉,歸德軍節度使,如今鎮守宋州,這是皇帝的起家之地,可見其信賴。

而且,由於父高行周貴爲齊王,擔任過天平軍節度使一職,高懷德也是如此,對於河南道極爲熟悉,的確是極爲適合的人選。

既有本事,又是猛將,還是趙家姻親,可以說是極爲合適的人選。

“相公以爲如何?”趙匡胤禮貌性地問道。

“高駙馬是極爲合適的。”趙普點頭道,他知道皇帝滿意這個人選,自然不會做出別樣的選擇。

“那就行了。”趙匡胤笑道:“即日起,任命高懷德爲登萊招討使,領兵四萬,將南人給我趕盡殺絕。”

“陛下——”趙普這時突然鄭重地說道:“若是再調遣四萬禁軍,那麼東京只有八萬人,外重內輕,乃大不利啊!”

趙匡胤聞言,大吃一驚。

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1218章涼州詞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1349章小子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282章羈糜?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1407章禪讓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1354章規矩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四章野外啼哭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九百二十五章第1266章宣揚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1306章驚——第1261章涼意第1174章消磨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1173章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九百八十五章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1277章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1302章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1294章印刷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1304章成婚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1302章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1403章教子第八百八十七章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1229章戰略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
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1218章涼州詞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1349章小子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282章羈糜?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1407章禪讓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1354章規矩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四章野外啼哭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九百二十五章第1266章宣揚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1306章驚——第1261章涼意第1174章消磨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1173章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九百八十五章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1277章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1302章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1294章印刷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1304章成婚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1302章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1403章教子第八百八十七章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1229章戰略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