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在商稅上,爲了避免運送的麻煩,以及其他腳費,基本上也是實行夏秋兩稅制。

其中,單純的關稅,坐稅,各府加在一起,約莫六百萬貫,朝廷佔據一半,也就是三百萬貫。

而,鐵、茶、鹽、酒,這四項朝廷專賣的產品,由於屬於壟斷項目,自然貢獻更多的賦稅。

從一月到六月,海鹽打開了江南市場,外加蜀地的井鹽,再加上契丹、中原、山東、高麗、日本等海外市場,從而讓到達了巔峰,鹽稅一舉達到了四百萬貫的水平,下半年還會增長。

甚至會達到唐後期鹽水佔據半個戶部的場景。

鹽稅是不需要地方分成的,所以全部歸戶部所有,這是一筆極其龐大數目。

酒稅也增多,約一百三十萬貫,茶稅由於江南多好茶,閩南和長沙府的茶大量傾銷,茶稅約莫五十萬貫。

鐵稅則稍微低點,爲了提高農業生產力,朝廷特意將農具稅調低,所以它的稅率很低,只有百分之五,約莫十五萬貫。

這四項專賣,總數爲五百九十五萬貫,若是加上商稅,八百九十五萬貫。

若是折算來看,糧稅甚至只有商稅的一半。

其實這還是李嘉豁免了許多雜稅的緣故,不然稅收會更多。

比如商旅通行稅、油稅、蔬果稅、桑稅、橋道錢、牛租等等,甚至吃飯睡覺,結婚生子,哪怕是拉個屎,都會有稅,萬萬稅可不是假的。

這些雜稅的豁免雖然損失很大,但卻增添了其他主稅的收入,有得有失,總體來說,對於百姓還是有利。

也不枉費李嘉穿越一場,對於百姓們來說還是做了不少好事的,這可比之前的幾個國家強太多了。

不過,總計一千七百萬石的糧食運送到長沙府,這對於轉運使司衙門是個重要的負擔,尤其是嶺南三府,以及閩南府,路途較遠,而且沒有大江大河勾連,運費也是極爲誇張。

所以,到了這一步,胡賓王開始哭窮起來:

“蜀地南下,三峽是極爲難行的,哪怕是最好的水手,十船糧食,總有一船毀了,對於轉運使司衙門和地方而言,這是極大損失,請陛下豁免!”

在這個時代來說,地方向朝廷轉收賦稅,一般都是要自己派人押解送往京城,千里迢迢,其中的耗費也是需要由自己承擔的。

所以,地方收稅,一般會加上個損耗,基本上是總稅的一成,這是在所難免的。

如今糧食錢財都是有轉運使司徵收,對於地方衙門來說,他們雖然少了許多權力,但也甩了許多包袱,不用擔心賦稅的押解了。

但對於轉運使司衙門來說,之前只有湖南和嶺南等地,並不覺得有什麼,但,增加上蜀地,這讓他們的負擔則是極爲沉重的。

一般來說,爲了賦稅徵收,轉運使司衙門的人手是最多。

一個縣最起碼也得十來個人,一府之地,兩三百人很正常,如今大唐十府,衙門總人數突破了三千人。

李嘉則讓戶部,每年與他們大量的錢財,來鼓勵他們,基本上人均百貫。

也就是說,在神武四年,轉運使司衙門能從戶部得到五十萬貫,多餘了不少錢糧。

但蜀地的虧損,卻讓多餘的錢都賠不過來,歷年來的積累都虧完了。

轉運使司都覺得,這絕對是一個虧本的買賣,貪腐他們是不敢的,所以只能來哭窮了。

“蜀地運送兩百萬石糧食,損耗了多少?”李嘉不禁有些頭疼。

“約莫十三萬石,加上漂沒的船隻,人手摺算成銅錢,也得要五萬貫左右,這是轉運使司一年十分之一的錢糧!”

胡賓王立馬算了出來,然後期盼着看着皇帝,等待他的補貼和寬容。

“這樣啊!”李嘉扭頭看向了孫釗,其則低着頭,一臉嚴肅,不知在想什麼。

顯然,戶部是沒戲了。

但總不可能讓內庫來撥款補貼吧。

“嶺南三府的損耗呢?”

“雖然有靈渠,但道路通行比不過陸地,還要許多民夫幫運,這些都是需要錢財僱傭的,虧損還要多些,達到了八萬貫!”

聞言,李嘉搖搖頭。

這簡直太誇張,運費果然一筆極大的損失,抵得上幾十萬石糧食了。

事實上,無論是在唐宋元明清,大部分糧食都要官府自己運送的,損耗極大,對於地方的剝削就更重,所以都城的選址就很關鍵了。

能通過運河的,就不能選擇陸地。

而且,運糧的徭役,則更慘,他們不僅千里迢迢運送糧食,自管吃食,而且還要負責糧食都安全,若是地方官貪墨點,到京城查驗不夠,那麼就必須典賣家產補貼了。

所以,破家知縣,滅門府尹,真的不是假話。

當然,李嘉絕對不會爲了些許成本,就讓百姓爲難的,所以轉運使司衙門全部負責了。

不然五十萬貫錢,都可以養好幾萬軍隊了,換成糧食,可就是一百五六十萬石,差不多是一府的糧稅了。

“其中的損耗,地方與轉運使司衙門各自分攤一半!”

李嘉思量片刻,說出了一個令胡賓王震驚的話。

“陛下——”

“另外,戶部每年再拿出五萬貫,體貼轉運使司衙門!”

這句話,瞬間就讓胡賓王欣喜了。

平均下來,幾萬貫對於地方來說,尤其是幾十上百個縣衙來說,不算負擔。

而且還可以對地方財政進行壓縮,三七分,對於某些富裕的縣來說,一年甚至可以存下上萬石糧食。

而有了補貼,每年的損失可以壓縮到兩三萬貫,對於轉運使司衙門來說,跟以前差不多,舒服的很。

“陛下,轉運的費用太多,爲何不多徵收錢財?”孫釗站出來,說道:“運送糧食和銅錢,其中的費用,可是相差數倍!”

“萬不可徵錢!”趙誠直接出來反對:“天下本就錢荒,若是再徵錢,恐怕更甚之!”

“首相言之有理!”李嘉點頭道,提出了自己的顧慮:

“且不說徵收糧食,有利於固農抑商,再者說,百姓本就不富裕,再讓商人宰割一番,哪裡有日子過?”

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1403章教子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六百九十五章第1143章柔情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一千零一十章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1237章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1260章離譜第七百五十章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弟1119章瓜州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1225章隱情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房地產第1263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七十章無題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1212章于闐王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114章利刃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八十四章建言第一千零四章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1304章成婚第1128章中秋宴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1193章借住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1197章想法
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1403章教子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六百九十五章第1143章柔情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一千零一十章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1237章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1260章離譜第七百五十章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弟1119章瓜州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1225章隱情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房地產第1263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七十章無題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1212章于闐王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114章利刃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八十四章建言第一千零四章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1304章成婚第1128章中秋宴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1193章借住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1197章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