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

當然兩國的首腦這一番表態,到底有多少真誠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如果艾倫威爾遜是法國人,他反正是不會透漏關於阿爾及利亞一絲一毫的真相,反過來也是如此。

而且就算是英法在任何領域都能做到團結一致,也只能做到面對美國和蘇聯其中的一個,有足夠的自保能力。不過所幸的是,暫時不用擔心蘇聯,當前的蘇聯的戰略投射能力還不至於發起全球進攻。

蘇聯能夠夠到的地方是阿拉伯地區,艾倫威爾遜早就認識到中東有風險,當初就通過出賣伊朗,促成了伊朗境內犬牙交錯,三分天下的格局。

這不算什麼大事,他出賣又不只是伊朗,只能說包括但不限於伊朗。

這一次出訪雖然象徵意義更濃一些,但能夠得到法國的外交聲援也有很大的好處。在德國不太馴服的關口,法國的表態就變得極爲重要。

“不知道大臣怎麼樣?”常務次長首席私人秘書威克,此時忽然發出了一聲疑問。

正常來講外交大臣負責英國的外交政策制定,可問題是首相恰恰是二戰時期的外交大臣,對其他工作不怎麼熟練,恰恰對外交有着熱忱,麥克米倫的尷尬是誰都能看出來的。雖然他本人似乎從來沒有表達過任何不滿。

“我看他想去上議院。”艾倫威爾遜面帶揶揄的道,“如果大臣想要有志於首相的寶座,那麼對於當前首相親自關心外交工作的現實,就應該老老實實的閉嘴。”

如果麥克米倫有些不馴服的話,艾倫威爾遜倒是非常樂觀其成,並且在爲麥克米倫升到上議院出一份力。

可惜的是上議院名額不會隨時出現,就算是出現了,先解決自己的問題還是先解決岳父大人的問題?到底是讓麥克米倫去上議院,還是讓丘吉爾的女婿國防大臣鄧肯去上議院,還要經過一番開誠佈公的家庭討論才行。

正常來講艾倫威爾遜自然是這個能力干涉誰去上議院的問題,不過原則上女王有這個權力,只不過一般不會這麼做。

尊敬的伊麗莎白女王會不會這麼幹,取決於艾倫威爾遜在殖民地獨立的過程中,會讓王室得到多少不經意間流失的帝國資產,什麼都有個價格。

英法兩國首腦會議,如果換做是五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都是一個驚天動地,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大事,可一代版本一代神,世界已經歸美國和蘇聯主導。

這一次英法兩國的首腦會議,主要討論核心是,如何保全兩國的國際影響力,發出自己的聲音,其實法國還是能夠做到的,但英國就有些尷尬,因爲同文同種的關係,美國的聲音往往能夠掩蓋住英國的聲音。

但此時恰恰不同,因爲英美兩國因爲伊朗石油危機出現了摩擦,英語世界少見出現了雜音,法國知道英國這一次來的目的,英國也知道法國知道自己這一次的目的,但首腦會議不會因此就一帆風順。

法國的利益經過越南戰爭失敗,現在主要集中在非洲,而英國的利益就分散的多。到了關鍵時刻二選一的話,英國一定會選擇亞洲,而不是非洲。

刨除名義上不歸屬法國,但屬於法語國家的比屬剛果,和已經獨立的摩洛哥和突尼斯,整個法屬非洲仍然是一個連城一片的龐大殖民地,面積超過一千萬平方公里。

英國在戰後英屬印度和英屬緬甸獨立,在加上已經獨立的蘇丹和正在獨立的尼日利亞自治領,已經有七百萬多平方公里多殖民地脫離了英國的掌控。

非洲的殖民地還剩下,連成一片的英屬東非和西非的加納,有四百三十萬平方公里,和當初的英屬印度面積等同。中東的保護國加上英屬馬來亞以及太平洋殖民地,加在一起也只有法國殖民地的一半大小。

可以說時間走到一九六零年,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寶座已經換人了。當然刨除撒哈拉大沙漠剩下的有效面積還有多少,這是另外一個問題。

雖然時間上晚了一些,而且版本已經更新,但法國是當前的世界第一殖民國家也是事實。

雖然英法兩國的利益一個在非洲,一個在亞洲,但並非是不能合作。軍事上面的合作是最先取得進展的項目,很快就確定了,英法將在地中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我怎麼覺得,法國對地中海的聯合軍事演習,比我們要上心許多。”從法國人的細微表情當中,艾倫威爾遜覺得,事情似乎並不簡單。

軍事演習的事情定下來,進展接踵而至,法國表示願意對伊朗背信棄義的舉動進行抨擊,同時和英國一起施壓德國,但處於歐洲團結的考慮,法國能做到的也是僅限於制裁德國的生物製藥企業,不願意擴大打擊面。

經貿和軍事領域的合作則要空泛的多,不論是英國和法國都有所保留,法國希望和英國一起組建歐洲軍這事,英國是不可能答應的。

九百年來的老對手,不可能做到完全心無芥蒂,能夠拿出來一些合作的態度已經算是不錯了,國家領導出訪成果就從來沒有不顯著的,因爲底下的人都已經把事情溝通完了,首相只需要過來籤個字就行。

在英法兩國媒體都有意宣傳之下,這一次首相艾登出訪法國的意義被塑造的格外重大。

第一天剛過去,法國立刻付之於行動,宣佈加入制裁德國生物製藥的行列當中。這一次因爲伊朗石油危機牽扯的國家又多了一個。

至少在聲勢上面,英國這一次拉起來的隊伍是絕對不小的,似乎挺像是這麼回事。

“好像啊!”艾倫威爾遜不由得想起來蘇伊士運河戰爭,就是英法兩國一起動手發起了戰爭,沒想到九百年來一直明爭暗鬥的兩國,關鍵時刻還是要站在一起。不由得感嘆,這可真是太悲哀了。

蘇伊士運河事關歐洲的能源安全,對英國來說一旦當地出現問題,英國對極爲看重的亞洲方向利益,就鞭長莫及迅速失去影響力。

哪怕是法魯克一世的王位尚算穩固,埃及也一直有收回蘇伊士運河的聲音,只是暫時被要求英國支持阿斯旺大壩的建立,所謂顧全大局的聲音所壓制,但不代表就不存在。

艾倫威爾遜當然制定了保持英國對蘇伊士運河影響力的備案,就在於幾個島上,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兩島,英國曾經把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兩島送給埃及隔海相望的沙特。

但在後來沙特獨立,以色列建國,沙特本身並非阿拉伯的軍事強國,沙特把兩個小島讓給埃及。如此一來,埃及只要封鎖蘇伊士運河與蒂朗海峽,以色列通往亞洲的海上通道就全部切斷。

除此之外,紅海海峽入海口的哈尼什羣島,屬於英國的也門殖民地,也可以用來進行駐軍,英國還可以對附近海域進行勘探,來維持島上駐軍的費用。

一旦埃及民意洶涌,或者阿斯旺大壩建立完畢,英國就會啓用紅海海峽中一系列被英國控制的島嶼,進行間接駐軍。

晚上,結束了一天會談和行程的首相艾登,正在和顧問團隊討論外交成果。主要是猜想美國會不會在這一次的訪問當中感覺到壓力。

“這可能還要看隨後幾天的表態。如果沒有取得我們想要的成果。”艾倫威爾遜面帶沉重的道,“那外交部會正式對蘇聯發出訪問邀請,看看是否能夠得到迴應。畢竟伊朗北部蘇聯的影響力也是不小的。”

“邀請蘇聯人,我個人不希望走到那一步。這可能會帶來很大的反應。”艾登沉吟了一下道,“艾倫,這可非常的很重要。”

“我很明白,可沒有其他辦法了。如果對蘇聯發出訪問邀請,倒是不能過於有政治色彩,我們以文化交流爲理由發出邀請。但爲了表明我們的立場,最好不對最高領導又比較重要的人發出邀請。”艾倫威爾遜拐彎抹角的提出建議。

有這樣的人麼?淡化政治色彩,又在蘇聯是一個大人物,當然有,文化沙皇閣下。

艾登首相的訪問之旅還在進行,而美國國會已經爲此吵成一團,民主黨候選人肯尼迪對現任政府的外交政策影響了自由世界的團結展開了抨擊。

就連在共和黨內部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分歧,以保守派,從來沒人比他更愛美國面目形象示人的麥卡錫,在爲共和單政策辯護的時候,則表示,“本屆政府在處理伊朗石油危機的問題上,初衷是好的,殖民主義應該結束,也在操作上卻忽視了英國的感受。完全可以尋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來解決本次事端。”

“麥卡錫參議員,能夠讓你承認錯誤的時候可不多見,但我仍然認爲,你縮小了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錯誤。英國以及法國是美國的重要盟友,我們應該尊重兩國。”

美國白宮,國務卿杜勒斯堅決的拒絕道,“總統閣下,這個問題不能退讓。如果一些壓力就讓美國退縮,那麼以後想要削弱英法兩國的難度只會更大。”

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章 是,總督!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了自由世界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
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章 是,總督!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了自由世界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