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

“只是爭取麼?最多就是無障礙通行?”福爾採娃不滿的回答道,“土耳其說是中立,但是在戰爭當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傾向於德國,這一點你們英國人也知道的。難道對土耳其施加一些懲罰算是過分麼?”

“算是很過分。”艾倫威爾遜想都不想的反駁道,“今天的朋友說不定就是明天的敵人,相信你們蘇聯內部也討論過帝國主義會怎麼對待你們,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告訴你,蘇聯所作的最壞打算很有道理,現在雙方之所以平安無事是因爲日本還沒有投降,但也是馬上的事情了。”

“就憑土耳其,他們也能做蘇維埃的對手。”福爾採娃冷淡的笑了笑,神態不屑一顧。

“好歹有八十萬軍隊,頂住蘇聯三個月應該不成問題。以土耳其的人口動員出來兩百萬軍隊不是問題。”艾倫威爾遜沒有被福爾採娃的訛詐嚇到,他來的時候就已經打定主意,不會讓蘇聯輕易地達成目的。

英國歸根究底也是自由世界的一員,和美國的問題,無非就是平等相待還是做狗。

但面對蘇聯嘛,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選擇一百次,九十九次都是敵對。艾倫威爾遜恰好是那百分之一,他願意儘可能的攪合出來對蘇聯有利一些的局勢。

因爲英國幾十年後退到英倫三島,失去了一切的結果他已經知道了。就想要換一種方法試一試,能不能維持大英帝國的體面。

但這不代表把大英帝國打包送給蘇聯,他是沒有信仰的,和劍橋五傑可完全不同。

“蘇聯應該在土耳其建立一個軍事基地,達達尼爾海峽對蘇聯太重要了。”福爾採娃見到艾倫威爾遜態度轉變,退而求其次道。

“不可能。”艾倫威爾遜斷然拒絕,“如果蘇聯一意孤行,最終後悔的是你們。以後你們會明白,在英美蘇三國還在爲了共同目的作戰的時候,把事情定下來最好。一旦戰爭結束,到時候雙方就再無溫情可言。”

“英國所能夠做到的就是,就是和蘇聯一起,剝奪了土耳其在黑海海峽設防的權力。如果美國人加入進來,蘇聯什麼利益也得不到。”

“我還以爲你是美國人?”福爾採娃冷嘲熱諷的開口道,“一口一個美國,多親切?”

“我對大英帝國有着基本的忠誠,提及美國是因爲現實就是這樣,不但在土耳其,甚至還包括伊朗。美國都在當地進行滲透,美國是世界大戰唯一沒有被波及到的國家,我能怎麼辦?”艾倫威爾遜面色不渝的道,“大英帝國需要時間來恢復,難道蘇聯就不需要了?德國在東線被殲滅超過五百萬以上,德國首先不宣而戰,戰爭大部分都是在蘇聯境內打的,你們的損失比德國大,這一點相信蘇聯不否認吧?”

“我以一戰時期本土作爲主戰場的法國和蘇聯對比,相信不過分吧?法國損失了十分之一的人口,蘇聯的十分之一是多少。”

艾倫威爾遜已經是給福爾採娃留面子了,他心裡清楚蘇聯光是陣亡就接近三千萬,這對於一個不到兩億人口的國家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

只不過蘇聯封鎖消息嚴密,一直不透漏在二戰當中的損失,防止北約乘虛而入,直到六十年代才承認陣亡了兩千七百萬人。

土耳其問題和伊朗問題不管是正式談判還是暗箱操作都是焦點問題,反而最先讓蘇聯讓步的是奧地利的問題,畢竟這是雅爾塔會議已經確定的事情,而且英美是絕對不會在奧地利問題上讓步的。

“這個英國人對我們國家估計的還算是準確。”塞琪琳霍夫宮,斯大林居住的房間當中,斯大林本人對莫洛托夫問道,“莫洛托夫同志,你對英國新政府怎麼看,最近幾天都是你在接觸對方。”

“不好對付,艾德禮某些地方比丘吉爾還要堅持。尤其是奧地利問題。”莫洛托夫回想了一下這幾天的經歷,最終苦笑着回答道。

“看來奧地利問題該讓步了,對達達尼爾海峽這個黑海出行的通道不設防的問題。我們看我們可以接受。”斯大林邊考慮邊想道,“至於英國人最重視的伊朗,平心而論,其實我心裡最爲重視的也是伊朗。福爾採娃同志說美國的因素,這是一個重要的考量,美國雖然沒有像是英國和我們在伊朗駐軍,但是有接近三萬所謂的文職人員,這些人一旦供應上武器,立刻就是一支駐軍。”

“這一次的會議從頭到尾,我們可以斷定一件事,英國人肯定是敵視我們,但是對美國同樣提防,我記得英國代表和福爾採娃剛剛見面的時候,就曾經說過,現在唯一沒有受到戰爭影響的就是美國人。”莫洛托夫帶着嘆息之色道,“其實英國人說的有道理,比起急需要恢復的英國和我們,美國現在的狀態太好了。”

“福爾採娃同志,看看能不能爭取更多的讓步,我們願意如期讓英美法三國軍隊進駐奧地利。”斯大林點點頭,對着福爾採娃吩咐道,“你今天每爭取的一點利益,都對蘇維埃的發展造成巨大的助力。”

“總書記,我一定會盡力的,不過我能感受到。英國的態度在變得強硬。”福爾採娃鄭重的保證,高聳的前胸一陣搖晃。

艾倫威爾遜和福爾採娃一共談了五天,在這五天當中,奧地利的四國佔領聲明首先被英美法三國公佈,算是對雅爾塔會議的既定方案認可。

隨後就是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問題,歸根究底美國雖然已經是事實上的二戰最大受益者,可很多地方還是被英國所佔據。土耳其只是其中一個地方而已。

對土耳其的處理,就有點巴黎和會上,英法兩國的那種感覺了。巴黎和會上,英國首相和法國總統手中的筆隨意一畫,世界上就多出來一個國家。整個世界就在兩國元首的筆下!

巧合的是,描述英法隨意一畫就出現一個新國家的場景,受害者是當初的奧斯曼帝國。今天則變成了土耳其共和國。

英國和蘇聯在海峽不設防問題上達成了一致,最後兩國同時希望得到美國的認可,杜魯門也就順水推舟表示認可。

“核彈沒爆炸之前,杜魯門也挺通情達理的。”艾倫威爾遜聞訊心中腹誹,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伊朗問題他還要繼續努力。

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1611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顯國威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沒什麼不能談的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顯團結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
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1611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顯國威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沒什麼不能談的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顯團結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