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

唯一的問題就是出刀的時機,這個問題值得商榷,至於被刺法國那不值得大驚小怪,法國人懷疑了英國這麼多年,總覺得英國是歐共體內部的美國代言人,英國要是不做實一次,這不是把法國置於言而無信的境地當中麼?

國家信用是多麼重要,爲了保住法國的國家信用,艾倫威爾遜不得不要開始磨刀,在這個虛弱的時候切下來屬於自己的一部分。

帶着糾結的心,下班的之後的艾倫威爾遜回家了,“秘書長,去哪?”拉德維奇開口詢問。

“我的家,不要明知故問。”艾倫威爾遜非常誠懇的回答道,不然呢,去夢露那裡還是去赫本那裡?要不去圖靈家?簡直是胡鬧。

“你要踩一腳法國?”帕梅拉蒙巴頓一聽,對着女兒道,“帕米拉,帶着兩個弟弟上樓,媽媽要和爸爸談點事。”

“阿爾伯特、阿諾德,跟着我走。”帕米拉雙手掐腰,一副可給我牛逼壞了的模樣,把兩個弟弟推上了二樓。

“這比較容易,法國人吃多了,現在消化不良。踩一腳法國也是給美國一個交代。”艾倫威爾遜一副都是爲了法國好的表情道,“你跟着法國人屁股後面撈了不少,雖然我相信已經做好了萬全的隱蔽措施,但沒有什麼隱蔽措施是比對法國出刀的舉動更加有用。”

帕梅拉蒙巴頓臉色凝重的點頭,但還是有些猶豫,“三月份,法國就從美聯儲兌換了四百噸黃金,法國的彈藥真的見底了麼?”

“最後的瘋狂罷了。”艾倫威爾遜不以爲意的回答,“我又沒說現在動手,再等一個月看看情況。在看看法郎的指數,法國的出口是否出現了壓力,到時候在做出判斷,現在和你聊這些,只是讓你有個心理準備。而且?”

“而且什麼?”帕梅拉蒙巴頓有些驚奇,自己的丈夫好像很少有這種糾結的表情,這是怎麼了?

“要看一下法國內部的局勢。”艾倫威爾遜有些不確定,對法國出刀是要對着誰呢?這就是英國的侷限性了,在當前的形勢下,英國還是需要法國做擋箭牌的,“法國內部的大歐洲理念的人,我不喜歡他們。”

“讓·莫內的那些信徒!”帕梅拉蒙巴頓懂了,戴高樂只是拿大歐洲理念用一用,主要還是通過包裝這種理念爲法國服務。

“嗯,就是他們。”艾倫威爾遜知道妻子想起來了,“戴高樂和他們並不完全是一種人,我不懷疑戴高樂還是讓·莫內最終都會選擇領導歐洲。但順序上肯定不同,戴高樂是儘可能的讓法國強大,有足夠的實力在想領導歐洲。而讓·莫內那些人嘛,布魯塞爾的老官僚,呵呵。”

言語當中艾倫威爾遜就對他們不太看中,後世歐盟明顯就是這些人的路子,那副不食人間煙火,如同殭屍一般的各大官僚機構。

換句話說,戴高樂和英國至少當前對歐共體的認識還是有共同語言的,讓·莫內那些一廂情願的大歐洲理念者就不一定了。

英國和戴高樂的問題無非是誰,可以借用歐共體牟利的問題,但讓·莫內那些人可不同,他們的政治勢力,甚至在他自己的政府內部,對戴高樂所堅持的“法蘭西至上”的政策,心懷不滿的也大有人在。在戴高樂掌權的時間中,歐洲合衆國的理想基本在原地踏步。

超主權的“煤鋼聯盟”和歐洲經濟共同體,都是“莫內圈子”在戴高樂上臺之前搞出來的,戴高樂不反對歐洲聯盟,也支持與德國和好,但前提不是喪失法蘭西的主權,而是讓法國成爲歐洲馬車的駕車人,讓德國人來拉車。

戰後十二年,截止到戴高樂上臺之前,法國換了二十四屆政府,如此頻繁和混亂的政治局面,很難想象政府會有能力和時間去推行任何經濟戰略。

不過,在公衆視線之外,一些真正運作國家大政方針的人往往並不是那麼耀眼。讓·莫內,就是一個法國最重量級的戰略運作高手。着名的煤鋼聯盟也正是在他的運作下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理論上最終的歐洲合衆國,除了統一市場和貨幣之外,還有組建歐洲軍,但艾倫威爾遜知道最後一條法國人雖然一直爲之努力,但從來都沒有真的實現過,從歐共體出現直到二十一世紀的歐盟,都是一個不完全體。

歐洲合衆國理念,丘吉爾就呼籲過,當然他也就是呼籲呼籲,本質上是不感興趣的,因爲這是超越國家主權理念的計劃,別說英國國內是否有爭議,就算是沒爭議,其他國家也不見得能夠贊同。

這個理念都先就要把矛頭對準歐洲各國的政客,而在法國,擋在他們前面的就是現在的法國總統戴高樂。

真讓這些人掌控法國,肯定會和英國起衝突,艾倫威爾遜可不想在美蘇兩強在旁邊看着的時候,和這些人無休止的鬥爭。

把男人的話從頭到尾聽完,帕梅拉蒙巴頓想了一下,“那我先和各大銀行的董事長見一面,你覺得想明白了,告訴我怎麼執行就行了。”

“親愛的,關鍵時刻,還是我們夫妻才能拯救英國。我看這一次逼着法國割肉之後,就可以讓黃金海岸獨立了。你是不知道美國對我們霸着黃金海岸的金礦是多麼不滿。但實際上就算是黃金海岸獨立,我也會把當地的金礦拉到倫敦上市的。”

至於以英鎊爲準備金那都是常規操作,就算是離開了,艾倫威爾遜也要把黃金海岸的事情安排的妥妥當當才行。

從去年開始,尼日利亞和平教徒已經和基督徒爆發了內戰,艾倫威爾遜固然是不想這一幕發生,但他也沒辦法,人口上基督徒佔據劣勢,選舉必然會讓和平教徒上臺,這一輪內戰是避免不了的。

不過黃金海岸並不存在這個問題,作爲尼日利亞的債權自治領,英國把對尼日利亞的態度主動權交給了黃金海岸,黃金海岸自治領的態度就是英國的態度,不是英國多麼良心發現,而是一旦尼日利亞賴賬不還,英國還可以通過黃金海岸遏制尼日利亞,防止脫離英國的掌控。

換句話說,黃金海岸就算是獨立,也仍然要納入英國的體系當中,用以增強英國的金融實力。

帕梅拉蒙巴頓就找英國各大銀行了,艾倫威爾遜則繼續過着自己兩點一線的生活,等着女首富的消息,順便問問龍騎兵姐妹有沒有興趣。

“你要對法國踩一腳?”安娜聽了之後躍躍欲試,“我要和姐姐商量一下,畢竟德國和法國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國家和國家的關係也就那樣。什麼不錯!”艾倫威爾遜撇嘴,溫暖的手掌倒是一點沒停歇,在小龍騎兵的身上流連忘返,在身材上龍騎兵姐妹都是不接地氣的,和英格麗·褒曼一樣低頭看不到地。

國家和國家的關係,哪有他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們這麼和睦,後世德國好像建議過法國把聯合國的否決權讓給歐盟。誰不知道歐盟裡面德國就缺政治權力,法國要是答應了,立刻在歐盟的話語權就直奔着意大利、西班牙而去了。

對美國出刀,可能還需要反覆衡量權衡利弊,但對法國出刀,英國不但有這樣的膽量還很大,帕梅拉蒙巴頓一個下午的溝通之後,就把大家都很感興趣的態度告知了丈夫,“大家都認爲這是一個好機會,比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還真。”

“哦,看來理論上沒問題了。”身爲內閣秘書長,艾倫威爾遜是一個嚴謹的人,他只是說理論上沒問題,指的不是金融攻擊。而是指的妻子口中的澳大利亞礦產資源這個比喻。

在地球上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真不一定是最豐富的地區,只不過另外一個巨型山脈的開採條件過於嚴酷了。理論上可能會超過澳大利亞的礦山,自然就是有聲有色的大國心心念唸的青藏高原了。

有山必有礦不是百分百,但巨型山脈沒礦幾乎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山脈。

澳大利亞是板塊過於穩定,好幾億年經受風吹日曬,造就了世界上平均最平坦的大陸,最高峰才兩千多米。

可以說是吧澳大利亞覆蓋在礦山上的土壤都削掉了,青贊高原就是截然相反,把本來在海底的資源推上了高峰。

這種東西,就像是潛力這個說法一樣,理論上能夠比肩澳大利亞,不代表真能比肩,就像是戴高樂理論上能掏空美聯儲,但幾乎不可能做到一樣。

“你們有這個心理準備,等我判斷出來動手的時機你們就動手。”艾倫威爾遜邊想邊道,“最好是精準打擊法國內部的大歐洲理念者。我先和喬治布來克見一面,談完了告訴你結果。”

“駐法國的大使?”帕梅拉蒙巴頓自語了一句,見到丈夫點頭便道,“那好,我們調集資金,等着你所說的時機到來。”

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1631章 塔曼師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
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1631章 塔曼師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