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

“今天這麼鄭重的場合,我不想老生常談的強調蘇聯的威脅,兩個月前,美國已經親身感受到了,而美國現在仍然進行錯亂的判斷,我對美國的未來十分擔憂。”

蘇聯威脅在怎麼強調都不過分,甚至艾倫威爾遜覺得解體之後的俄羅斯,都難以對付。

想一想美國本身的經濟總量加上歐盟,俄羅斯哪怕因爲制裁導致經濟被低估,那也是天文數字的差距,可那又怎麼樣?還不是弄的歐美灰頭土臉。

加起來四十萬億經濟體,被一萬五千億經濟體弄的下不來臺,可見俄羅斯真怒了,讓歐美多麼難堪,二十倍以上的經濟差距,換一個對比,那是被制裁之前的委內瑞拉和美國的經濟總量比較。

蘇聯才從古巴運走核導彈一個月,美國就在這談什麼統一核力量?

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的時候,英國想的是和美國一起統治世界,到了今天遠不如當年那麼困難,有多想不開要做美國的跟班?

“統一核力量之後,有助於增加英美兩國的信任,除非英國認爲和美國的特殊關係,走到了終點。”迪安·臘斯克冷着臉開始威脅道。

“這話你還是和戴高樂政府說去吧……我想北約解體已經到了倒計時。”艾倫威爾遜面對這種威脅不爲所動,“尊敬的國務卿,你應該有所瞭解一點。美國能夠在歐洲站住腳,其中有英國的協助這一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法國政府一直宣揚歐洲的自主,我們和法國在這一點認識上是不同的。但如果受到了逼迫?也不是不能統一認識,如果到了那個時候,美國還能再歐洲站住腳麼?”

艾倫威爾遜提醒迪安·臘斯克,這個美國國務卿,北約成立的歷史是英國聯絡法國主動讓美國做歐洲盟主的,一旦英法兩國覺得利益受損,美國能不能在歐洲安定的待下去,那可是一個未知。

“美國是在保衛歐洲的自由和安定。”迪安·臘斯克幾乎是翹着桌子強調道。

艾倫威爾遜則是一個戰術後仰,不慌不忙的反駁,“是讓歐洲人認爲美國在保衛歐洲的自由和安定,蘇聯人知道沒有,同樣法國也不認爲美國保衛了歐洲。”

沒等迪安·臘斯克反駁出什麼,艾倫威爾遜又加上了一句話,“美國都沒打贏朝鮮戰爭,連蘇聯集團的二號國家都打不贏,憑什麼認爲蘇聯是怕美國可憐的駐軍數量,纔沒有對歐洲動手的?”

這已經是對美國軍事實力的蔑視,雖然之前艾倫威爾遜在杜勒斯面前說過一次。

但這是什麼場合,這是英美首腦會議的正式會談,他這麼說,幾乎是在質疑美國的能力。

迪安·臘斯克怒目而視,隨後看向拉博·巴特勒,“外交大臣,我想知道,這種聲音是英國外交團隊的共同認識麼?”

“尊敬的國務卿,只是一部分人的認識。”拉博·巴特勒笑着打圓場,然後反問,“不知道將英法核武器納入共同核力量,是美國政界的共同認識麼?”

正當肯尼迪和艾登,擺拍英美特殊關係的同時,兩國的外交團隊直接就談崩了。

這讓兩位大人物默然不語,兩人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也通過這一次的會談,知道了一定程度上對方到底是什麼目的。

肯尼迪知道了惠英二十六條的存在,在他看來這是英國對美國的訛詐。

艾登也清楚,美國竟然真的想要讓英國把戰後耗盡心血投入實戰的核武器交出來。

在覈武器的使用權上,艾倫威爾遜重提美國背約,杜魯門總統撕毀了共享核計劃,導致英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貿易保護方面,艾倫威爾遜則提及了美國暗中設置障礙,不讓英國彗星客機進入美國市場,直到波音客機問世。而在對待日德兩國的時候則完全不是如此,竭盡全力的培養,有意識的放任德日兩國,和英法進行競爭。

“對待蘇聯集團,華盛頓唯唯諾諾,對待盟友華盛頓重拳出擊。其結果就是導致了古巴導彈危機的發生,以及現在歐洲各國對美國增加了不信任的感覺,在這個時候,美國還希望英法將核武器納入美國的指揮下。”

谷猲/span>  倫敦各大報紙,紛紛表示了對拿騷會議的關注,這也引起了法新社的聲援。戴高樂政府已經對外宣稱,“法國的核武器只屬於法國,不會交給任何人,不管是盟友還是任何國家。”

戴高樂政府的表態,在歐洲引起了巨大反響,很多歐洲國家都認識到了。英法兩國在這個問題上和美國產生了矛盾。法國雖然沒有參加談判,但一直在對英國進行聲援。

波恩、巴黎、倫敦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們,也在關注自己的男人在拿騷的表現。

艾倫威爾遜當然在盡力維護英國的利益,如同一個復讀機重複惠英二十六條。讓美國開放市場、無條件援助,正視日德兩國的匯率操縱。

至於交出核武器想都不要想,惠英條款可以談,其他的事情再議。

“也許英國是認爲,不再需要美國的幫忙了?是不是亞洲的戰爭,皇家海軍出動導致英國出現了思考上的錯覺,別人不明白,難道美國不知道,英國所謂的拯救印度就是一個笑話。”

迪安·臘斯克直接揭穿了英國所謂干涉下,印度才得以全身而退的輿論。這根本就是一個謊言,沒有英國的存在,戰爭也會結束。

“說的好,現在我們來談談,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美國同樣的動作到底是什麼意思。也許我們應該把美國撤出土耳其導彈的事情,告知世界各地的人們,讓他們知道,整個危機美國到底是不是做到了,讓蘇聯知難而退。”

艾倫威爾遜陰陽怪氣的調侃道,“當然美國可以把核導彈再送回土耳其,我相信以美國的國力,一定能嚇住蘇聯,不說話算數又怎麼樣?蘇聯還真敢說出真相不成?不過再加上英國的輿論,想要把腦袋紮在地裡當鴕鳥,就沒這麼容易了吧?”

會談場地,氣氛已經越發的熱烈,雙方都在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什麼叫真正的英美特殊關係,迪安·臘斯克提醒的口吻闡述了一個基本事實,“別忘了英國本土並不大,目前爲止還是一個殖民國家。”

艾倫威爾遜直接起身,在迪安·臘斯克面前表演了一把什麼叫拂袖離去。

在美國人看來,這就是這個難纏的英國外交官,已經被美國拿住了七寸,理屈詞窮了。對手的離開可以證明,雖然過程曲折,但美國已經佔據了這一次會談的上風。

但是不到十分鐘,艾倫威爾遜拖着一個大行李箱去而復返,不慌不忙的打開行李箱,拿出來一份長達五十頁的調查報道,宣讀道,“一九五零年七月,一羣衣衫襤褸的朝鮮難民在接近一座鐵路橋旁的美軍陣地時,駐守的美軍士兵向他們開火,之後還有飛機加入掃射,死亡人數至少三百人,其中大都是婦女兒童。”

“九月對仁川附近一個島嶼突然發動空襲,造成一百多名平民喪生。”

“隔年一月,美國空軍飛機在忠清北道丹陽郡向躲避在一個洞穴中的平民投擲凝固汽油彈,造成三百多人死亡。兩次空襲都是白天進行,能見度良好,不存在錯誤判斷。”

“這是當時英國外交人員拍攝的照片。”艾倫威爾遜拿着合訂版照片在迪安·臘斯克晃悠,“尊敬的國務卿先生,美國確實不是殖民者,現在韓國軍隊的指揮權還在美國司令部手裡吧?同樣日本的情況也和韓國類似。”

“我本人不學無視,在牛津大學畢業完全是意外,以我淺薄的見識,是不明白日韓兩國現在的狀態和殖民地有什麼區別。”

“以現在韓國的貧窮程度,以及韓國事實上軍政府模式的政府,如果這一次事件被廣大世界各國的公民所知曉的話,不知道美國如何應付這一次的輿論攻擊呢?”

“還有!這是最近十年來,駐日美軍殺人、強姦的記錄。”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拿出來更厚的調查報告,“五千多起,這都是日本政府能夠記錄的,加起來可真是駭人聽聞。”

“首先我並不是在指責駐外的美軍士兵,因爲英軍在殖民地,也不是多麼善良。當然還是比美軍善良的多,我只會想要說明,關於殖民帝國的定義,要是深究起來,可能會令人尷尬,尷尬的肯定不是英國,英國是殖民帝國全世界都知道。”

拿出來的所有文件和照片,全部是經過詳實記錄的,事實上韓國人自己都知道,美軍的多次屠殺事件,這也是導致後世韓國有反美浪潮的原因。

這一次的會談,不出意外又談崩了,迪安·臘斯克指責英國辜負了美國對盟友的信任,竟然調查滅菌。

“如若不是美國想要將類似的待遇用在英國身上,我是不會拿出來的。美國仍然是可以值得信賴的燈塔,這些文件英國願意存檔,不進行公佈。畢竟在面對蘇聯這個問題上,英國也不想美國的聲望受損,日韓的一些孤立事件,英國怎麼會真的關心呢?”

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一章 是,總督!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百六十一章 圖靈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1712章 以史爲鏡
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一章 是,總督!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百六十一章 圖靈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1712章 以史爲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