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

“不過麼?”斯大林把手中的資料放下,看了一眼等候的貝利亞問道,“貝利亞同志,目標的保密級別是什麼範圍?”

“內務部當中,除了我本人之外,只有一級政委梅爾庫洛夫大將知道。”貝利亞快速的回答道,“保密級別還是相當高的,目標旁邊的地下工作者,都是直接和一級政委直接聯繫,絕無暴露的可能。”

“什麼事情都不要說的特別絕對。”不知道爲什麼,斯大林對絕無暴露可能這句話持保留意見,這讓貝利亞一下子變得提心吊膽。

像是擔任安全高級幹部的人,一旦不被最高層信任了,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情。難道斯大林已經對一級政委梅爾庫洛夫大將感到了厭煩?或者說對整個內務部有了不信任?

在貝利亞思慮萬千之際,斯大林則滿是輕鬆的道,“這樣我們可以確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改變一下鬥爭的方式,這一場毀滅性的戰爭當中,唯一置身事外的國家是美國,英法都遭到了不同程度上的重創,而且歐洲這些國家現在迫切的需要殖民地輸血,面對的最大問題是重建,這一點和我們蘇維埃是一樣的。”

“斯大林同志對這件事的看法,和反饋的情報一致。”貝利亞無條件的贊同道,“我們得到了消息,法國和荷蘭的軍事力量,已經重返亞洲,在東南亞試圖恢復殖民統治。美國明面上並沒有反對態度。”

“那麼我們蘇聯的態度就是明面上反對!”斯大林言簡意賅的表明態度道。

“那麼斯大林同志,給予什麼程度上的支持和援助比較合適?”貝利亞一聽馬上詢問道,這種事情決定權還是在斯大林本人的手中。

“給予一切道義上的支持,除了幫忙和援助。”斯大林呵呵一笑道,“聲援是不要成本的,但是和美國人鬥爭卻需要成本。我們要更進一步,要求美國人對日本進行分區佔領,當然美國人是不會同意的,但我們就是要提,北海道將永遠脫離日本? 日本人再也見不到北海道了,就像是他們看不到自己的耳朵一樣。”

斯大林當然知道,現在覈彈在手的美國人目中無人? 但是好消息是英法以及歐洲的殖民國家? 似乎不想摻和這一趟渾水。

歐洲和美國不是一條心? 這樣有好處麼?這是當然的,至少短時間內歐洲不會跟着美國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了。

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題,在一九四五年的各國根本不是一個禁忌話題? 很多人都認爲世界大戰是遲早要爆發的? 蘇聯內部也有很多這種聲音。

其實就連斯大林本人,對現在的歐洲局勢也不是完 全放心,認爲世界大戰爆發的可能是存在的? 尤其是美國手握核彈之後? 這種威脅更加的直觀。

所以纔會讓朱可夫以個人名義邀請艾森豪威爾訪問莫斯科? 做出友好態度緩和雙方的關係? 艾森豪威爾纔剛走呢。

艾森豪威爾應邀來到蘇聯? 在朱可夫的陪同下? 他在莫斯科紅場與蘇聯統帥一起觀看了開幕式,面對歡呼的人羣,兩人相擁在一起揮手示意,所有的人都認爲,美蘇關係緊密。

閒暇之餘? 倆人促膝交談了很久? 從列寧格勒戰役講到莫斯科會戰? 又從非洲戰場講到了諾曼底登陸? 彼此更加的瞭解和敬重。讓他們十分高興的是,在艾森豪威爾訪問期間,日本投降了。這對久經沙場的老兵來說? 可謂是功成名就了。

“在適當的時候,可以讓朱可夫同志對美國進行回訪,艾森豪威爾不是提出邀請了嘛。”斯大林平靜的道,“在日本問題上和美國的爭執,以及朱可夫同志的回訪並不衝突。又緩和又鬥爭,還要講究方式方法。”

目前在保留東歐利益的前提下,斯大林覺得可以對西歐國家可以採取緩和態度。因爲不僅僅是西歐國家需要重建,蘇聯同樣需要重建。

甚至和西歐國家擔心的蘇聯入侵一樣,蘇聯也害怕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遭到美國和英法的聯合入侵,自從德國對蘇聯展開偷襲之後,蘇聯高層上下已經對這些帝國主義不信任了。

現在這些帝國主義國家同樣不值得信任,但是卻可以分化和瓦解。延遲這些帝國主義國家的聯合。

而在另外一個方面東歐,斯大林認爲可以採用進攻性防守的策略,以朝鮮半島爲籌碼,儘可能的爭取在日本的利益,讓美國承認蘇聯對北海道的佔領只是最低限度的目標。

其實到此時美國人還沒有在朝鮮有太多的存在,因爲朝鮮此前一直在日本人的殖民統治之下,自然不可能有美國勢力的存在,而美國人一時半會也沒辦法把大量軍事力量投射到朝鮮半島,蘇聯人卻不一樣,他們本來就在西伯利亞擁有大量軍隊,隨時可以揮師南下投入力量。

而事實上蘇聯也確實早於美國在朝鮮部署了軍事力量。

如果沒有核彈的話,早已經進入朝鮮半島的蘇聯完 全可以把美國踢出去。

但是有了核彈又不一樣了,美國的態度和核彈爆炸之前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詮釋着什麼叫翻臉比翻書還快。

斯大林甚至慶幸在波茨坦會議上,接受了英國發起的暗箱操作。如果一直遲遲無法達成協議的話,現在手握核彈的美國,肯定會找機會給蘇聯無休無止的羞辱。

在日本和朝鮮半島問題上,斯大林已經預測到了肯定會被美國施壓,這個時候肯定不是之前世界大戰尚未結束的時候溫情了,而是充滿了火藥味。

日本和朝鮮半島還有所不同,蘇聯可以按照之前的協議,讓三八線以南的半島由美國受降,因爲朝鮮半島好歹是大陸的一部分,就算是放美國人進來,地面力量佔據壓倒性優勢的蘇聯也不應該懼怕。

而北海道則不同,美國海軍和羸弱的蘇聯紅海軍相比,簡直就是來自未來的軍隊。如果能夠讓美國承認蘇聯的事實佔領,換取蘇聯對朝鮮半島美軍的優勢,看起來怎麼都不算太差的結果。

理論上斯大林哪裡都不準備放棄,可是在蘇聯的核彈研製成功之前,一定程度上他現在必須要忍氣吞聲,甚至在伊朗的撤軍也準備遵守,而不是對巴列維進行文攻武嚇,維持帝俄時期和英國南北分治的默契就可以了。

現在的蘇聯對英法要採取緩和態度,就算是搞事也不能在歐洲搞,而是利用手中的牌,在英法沒有切身利益的遠東,以日本和朝鮮半島爲棋盤和美國交鋒。

至於波茨坦會議上的暗箱操作約定,全部承認,並且給予明確的撤軍時間表,和英美尤其是英國保持聯絡,保證撤軍的透明性。

“核彈這種武器美國有蘇聯沒有,我們的核彈項目必須要儘快拿出來,才能改變現在的心裡弱勢,讓美國人在和我們說話的時候,把聲音放小一點。”斯大林用非常嚴肅的目光看着貝利亞說道。

貝利亞是蘇聯核項目的負責人,早在莫斯科保衛戰時期,貝利亞手上的原子能情報,已經累計了厚厚的一摞。英國、美國的個方位間諜,都傳回消息,在未來的兩年之中,很可能英國的核彈就會被研究出來。

根據蘇聯的情報,第一個研究出來核彈的將是英國,但誰也沒想到,英國的核彈計劃終止了,併入了曼哈頓計劃當中。

貝利亞作爲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手中掌握着英美核彈研究的詳細資料,只是戰爭期間斯大林對核彈研究並不感興趣,導致貝利亞沒有辦法進行研究。

來自大洋彼岸的一聲巨響驚醒了斯大林,後來在日本爆炸的兩顆核彈,真正讓斯大林認識到判斷錯誤會產生多麼嚴重的後果。

如果不是英國人爲了自己的利益,總是用美國核武器對蘇聯進行訛詐,那麼一旦美國開始進行真正的訛詐,蘇聯將會失去更多。

“項目一直在穩步推進當中,我們一定儘快讓美國冷靜下來。”貝利亞給出了莊重的保證。

“告訴莫洛托夫同志,定個時間派出代表團對西歐國家進行訪問,法國和英國是重要目的地。”斯大林點點頭,話鋒一轉開始表示對英法表達善意的舉動,“讓紅旗歌舞團隨行,以藝術交流的方式展開訪問,這樣更加的單純一些。”

英佔區波恩市,大英帝國媒體眼中的重建典範,作爲貿易委員會的重要成員,不辭辛勞的對歐洲聯絡官,在三明治的生活當中難以自拔,佔領軍的生活就是如此的美好。

忠誠的帝國公務員,現在飽受龍騎兵的腐蝕拉攏,如果不是一直保持着一份初心,艾倫威爾遜根本不會堅持到現在。

可是小日子過得挺不錯的時間還是屈指可數了,艾倫威爾遜是一個有原則得人,並且十分講究契約精神,不會像是在德國的其他外國人,隨便拿幾根菸就欺騙女孩的身子,他還是要兩姐妹生活無憂才放心離開。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圖靈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紅海軍的勝利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圖靈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紅海軍的勝利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