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

納爾遜級戰列艦的佈局可以說是非常極端,本來是四萬八千噸的戰列艦縮減成三萬五千噸的噸位,這種極端佈局目的在於節省排水量,在排水量卡得很死的條約時期是有意義的。

但它也存在一些缺陷,如適航性差、動力艙佈置受限、不利於配平等。

因此並沒有被廣泛採用。在戰艦領域以英國爲榜樣的日本,設計大和級時推出過若干個全主炮前置的方案,但最終這些方案都沒能通過,也許就是因爲考慮到這些缺陷。

現在的納爾遜級可以說毫無改裝的必要了,本就是四萬八千噸的戰艦縮成這樣,哪還有什麼改裝的潛力?

蘇聯的戰艦爲什麼都改裝的這麼困難?就和納爾遜戰列艦的毛病一樣,設計的時候就是用更小的噸位做更多的事情,清一色的小馬拉大車,這種模式下出來的戰艦,自然改建起來就困難。

大英帝國也不是沒玩過紅海軍的暴力美學,不信你看一下納爾遜級戰列艦的正面照,幾乎就是蘇聯風格的戰艦。

納爾遜級戰列艦值得稱道的是防護力,不但是同時代最佳,甚至超過了後來服役的美德戰列艦,在海軍強國手中毫無疑問是落後時代了,但在第三世界眼中仍然是天頂星武器。

考慮到葡屬果阿的防護,艾倫威爾遜其實很想幫忙的,只不過有些超過了他的這個公務員的能力,需要想想辦法才行。

從價值上面來說,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已經沒有改裝潛力,註定是要被拆解的。

其實租借乃至於出售給葡萄牙都是沒有問題的,更何況葡屬果阿確實需要這種第三世界眼中的大殺器,印度海軍的水平嘛,至少目前應該說和五艘驅逐艦做主力的葡萄牙海軍不相上下。

對待納爾遜戰列艦其實辦法也不多,最重要的是現在連海軍和內閣都不重視這一級的戰列艦了,每個人都知道戰列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世界大戰都打完了,皇家海軍還看不出來航空母艦代替戰列艦已經成爲定局了麼?

近期服役的戰列艦還有暫時保留的必要,像是納爾遜級戰列艦這種老傢伙,被喜新厭舊的皇家海軍遺忘在正常不過。

最關鍵的是,艾德禮首相對租借出售戰列艦甚至於航空母艦都是不排斥的,爲了支持法國重返越南租借航空母艦,支持荷蘭租借戰列艦。

基於同樣的原因,扶持一下葡萄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只要葡萄牙吃得下,說不定還能創收呢?

就目前葡萄牙海軍全部家當五艘驅逐艦,根本沒有操控大型戰艦的經驗,肯定需要英國皇家海軍提供一些配套服務。

“奧利維亞,你知道的,戰列艦可是非常強大的武器,尤其是對於殖民地而言。”艾倫威爾遜面帶難色,但與其說是勸解,不如說是慫恿,戰列艦就是對付殖民地的不二利器。

吹一下並不過分,畢竟是幹掉俾斯麥號戰列艦的主力。二號艦“羅德尼”號參加了圍殲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行動。

戰鬥中,“羅德尼”號對“俾斯麥”號發射了三百八十多發十六英寸炮彈,而同行的“英王喬治五世”號發射了三百六十多發十四英寸炮彈,命中數量達百發。

由於最後離“俾斯麥”號的距離太近,導致“羅德尼”號的炮彈只能掃平上層建築,無法有效打擊核心艙。此時“俾斯麥”號已經被變成浮在海面上的棺材。

正是由於“羅德尼”號的攻擊,導致“俾斯麥”號在最後一戰中失去了還擊能力,主炮炮塔被擊毀,甚至一發炮彈導致其兩個炮塔失去作戰能力,爲皇家海軍擊沉俾斯麥號做出巨大貢獻。

“最新的戰列艦是不會出售的!”艾倫威爾遜的話讓奧利維亞心裡一涼,但馬上就聽到,“只有納爾遜級戰列艦有可能租借或者出售,我也只是說有這個可能。而且我無法促成這件事,雖然我很願意幫忙,但我沒有這個地位,非常抱歉。”

正當奧利維亞又難掩失望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又說道,“我願意想想辦法,你可以在明天的會議上提出來,算是一個正式的請求。”

“能不能說明白一點?”奧利維亞這心裡七上八下的,艾倫威爾遜一會表示願意幫忙,一會兒又表示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到底是怎麼個意思?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小說app,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我沒有這個地位運作戰列艦的租借,但是我未婚妻的父親要回來了。”艾倫威爾遜習慣性的看了一下時間,用平淡的口吻道,“你要知道,王儲要大婚了。蒙巴頓將軍作爲王室重要成員,和王儲以及王子的關係都非常好,可以說是一手教導,他一定會回來的。目前對於內閣而言,英屬印度的事情一天不結束,英屬印度就是本屆政府最關心的事情。所以蒙巴頓將軍有這個身份,有這個條件來促成這件事,我是真的沒有這個能力。”

從個人角度來講,艾倫威爾遜是很願意幫忙的,可他公務員都沒做到一言九鼎。

不是政客也不是軍方要員,可以傳個話,但要想操辦這件事,那絕對是想多了。

但蒙巴頓將軍如果關心的話,作爲王室的重要成員,貴族羣體當中的一號人物,最重要的是現在在英屬印度做副王,內閣還仰仗他操辦的獨立進程。

加上一系列外在條件,比如租借法國航空母艦,租借荷蘭戰列艦的先例,艾德禮首相本人並不排斥、只對搞錢感興趣,加上納爾遜級戰列艦確實沒有改裝潛力等一系列的原因。

這件事不是沒有可能成功,只不過艾倫威爾遜傳個話就辦成的可能性太低了,需要一個擁有廣泛人脈,在軍方、貴族圈、都拿得出手的人物來辦,毫無疑問出生就拿到了大英龍傲天劇本的蒙巴頓親自關照,纔會讓成功率大增。

“據我所知,蒙巴頓將軍的女兒,是艾倫先生的未婚妻。”奧利維亞總算是明白了艾倫威爾遜一環套一環的謀劃,開口道,“事成之後一定會有感謝。”

“早說了,我已經不再殖民地工作了。至於蒙巴頓將軍那邊,如果真的成功了,葡萄牙政府授予一個特別勳章就行了。你們應該知道怎麼做,就說表彰蒙巴頓將軍在東南亞戰場的功績,保護了葡屬印度的安危。”

說到這艾倫威爾遜站起來準備離開,還不忘吩咐道,“外交上的努力是必要的。大家的利益是共同的,尤其是在殖民地上。”

艾倫威爾遜看來葡萄牙具有一個做打手的潛質,尤其是在薩拉查政府時期。

薩拉查作爲一個構建中央集權政府的領袖,在保護殖民地上面會更加的用心。

甚至可以說比選舉制國家更爲用心,直到薩拉查死葡萄牙殖民地才丟,絕對不是沒有原因的。

至於薩拉查死後的事情,還有二十年呢,如果二十年內英國一跪到底成美國人跟班了,那怪不得任何人。

艾倫威爾遜一直都相信,一個二十一世紀都縮回英倫三島的國家,自己在怎麼折騰都是愛國,一個考零分的人,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了。

本次的布魯塞爾會議,仍然打着恢復民生,警惕德國的名義,談的是殖民地的問題。

從會議的剛開始,就進入了艾倫威爾遜指點江山的階段,因爲他剛剛從英屬印度回來,算是一個親臨一線的專家,比這些在歐洲的外交官,更加了解殖民地的情況。

一開口就是沒人比我更懂殖民地,以及介紹英國在英屬印度上面的立場,避免印巴分治只不過是國大黨不願意醒來,故意裝睡的夢。

實際上歐洲有殖民地的國家,都知道英屬印度一分爲二是不可避免的,因爲這些國家都關注英國人怎麼做呢,旁觀者清,至少比裝睡的國大黨清醒。

“考慮到和平教和印度教的矛盾,英屬印度一分爲二之後爆發戰爭是大概率事件,雖然大英帝國一直竭力避免這樣的未來發生,但是目前來看希望不大。”艾倫威爾遜此時轉向了荷蘭的代表阿爾曼德,“阿爾曼德先生,荷蘭在東印度羣島的動作不夠果斷,我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想闡述一下對東印度羣島的看法如何?”

“艾倫先生請說!”阿爾曼德點頭道,他知道艾倫威爾遜在英屬印度又呆了快兩年,肯定比他們這些人更有資格說殖民地的問題。

“從長遠來看,我們這些歐洲國家是必然要收縮的,這也是大英帝國在殖民地上放手的原因。”艾倫威爾遜停頓了一下,“當然各國的情況不同,像是法國願意出兵維護也不是錯誤,但是不管是收縮還是維護,一旦做出決定就要下定決心。目前的東印度羣島局勢頗爲複雜,我願意給出兩條意見。”

“軍事上仍然以掌控整個東印度羣島爲主,但是荷蘭所在東印度羣島的僑民,必須馬上撤到加裡曼丹島,一旦爪哇局勢失去控制,還可以保留東印度羣島的最大島嶼,加裡曼丹島一部分也在英國手中,我們兩個國家可以互相支援,保留一部分領地。這對於我們的戰後恢復極爲重要。”

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1565章 停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
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1565章 停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