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

艾倫威爾遜也提及了現在英屬印度的困難,雙方可以先把密約的內容定下來,但是簽署還不用這麼着急,穩妥纔是大家追求的事情。

這絕對不是推卸責任,艾倫威爾遜竭力讓佩德羅明白這一點,美蘇對殖民帝國的整體危害性,並不是針對某一個國家,而是全體有殖民地的歐洲國家。

所以幫助葡萄牙就是幫助英國自己,艾倫威爾遜只是希望果阿地區的未來更加的確定。

確定的成爲葡萄牙的海外省,“不出意外的話,英屬印度成爲兩個國家的未來,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只有自欺欺人的人還在矇蔽自己。或者說他們其實心裡清楚,但是不願意承擔責任,故意裝作不知道。”

艾倫威爾遜說的人其實就是國大黨領袖甘地,早在一九三八年阿里真納就已經被穆盟公開宣佈是全印和平教徒的偉大領袖。

二戰時期因爲國大黨給大英帝國添堵,英國轉而支持穆盟的訴求專心應對世界大戰,把國大黨撇在了一邊,所以國大黨在同盟國佔據對軸心國優勢之後,又轉變態度拉攏穆盟。

在期間的國大黨拉姆格大會上,甘地宣稱和平教徒有“在印度聯合家庭中分離的權利”,在成人公民權的基礎上設立立法會議,允許和平教成員決定是否希望獨立或作爲一個“聯合家庭”的一員。實際上,甘地已經承認了穆盟建立獨立的巴基斯坦國家的權利。

這似乎也沒過幾年,甘地不會就忘記了當初拉攏穆盟時候的承諾?忘記是肯定沒有忘記,不過反悔是肯定反悔了。

以現在的態勢兩個宗教分離,果阿距離和平教聚集區都很遠,果阿的和平教徒就是沒孃的孩子,絕對比果阿的基督徒可信。

“如果英屬印度的分治是定局,那這個計劃就行得通了。”佩德羅點頭,只是倫敦的聲音雜亂,令人搞不清楚到底怎麼看待英屬印度的未來,讓葡萄牙這邊一籌莫展。

“倫敦本來是想要保留英屬印度的整體性,讓它獨立,但現在這種聲音在消失。目前來說倫敦對英屬印度這邊沒有什麼未來設想。”艾倫威爾遜實話實說,“反對那些議員倒是內行的,不過要說拿出什麼解決辦法嘛,這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那麼,我們就先把糧食運到災區!”佩德羅沉吟了一聲點頭道,“還有什麼要準備的。”

“多帶一些膠捲和葡萄牙國旗,記錄下感人肺腑的瞬間。”艾倫威爾遜微微額首,楞了一下道“好像沒有什麼了,樹立葡萄牙在本次旱災當中的正面形象就可以了。不重要的事情大可以使勁吹,真正的要事要偷偷地做。我期待下一次見面的時候,葡萄牙總督府已經把一切準備都做好了,我還要去一趟仰光,事情也是真多。”

“艾倫真是受到重用。”佩德羅颯然一笑,“那邊發生什麼事情讓你去忙?”

當然是看看翡翠屋計劃到哪一步了!艾倫威爾遜輕鬆的開口道,“沒什麼,過去看望一下朋友。”

這絕對不是在敷衍佩德羅,他去緬甸完全和安達曼羣島的事情無關。

去就近看看翡翠屋的進度,其實也只是順便,有事是真的有事,但不適合讓葡萄牙人知道。

總督府給國大黨的消息是,艾倫威爾遜會親自去一趟仰光,對驅逐羅興亞人的事情表達關切,所以掉進米缸的耗子,這一次真的是去公幹。

眼看着英屬印度都要分崩離析了,國大黨還有空關注信仰不同的羅興亞人。

這就是艾倫威爾遜說的,國大黨是在自欺欺人,不想給和平教徒相應的權利,又想保留英屬印度的整體性,想到倒是美,好處全拿一點責任不想承擔。

他覺得,國大黨設想的英屬印度未來可能是這樣,大英帝國把和國大黨唱反調的穆盟給鎮壓了,然後完完整整的把英屬印度教到國大黨手上,標準的白日夢。

這要是能成爲現實的話,艾倫威爾遜認爲大英帝國可以考慮一下拳打美帝,腳踩蘇修了。

對海得拉巴交代了一聲,艾倫威爾遜就在安達曼羣島激戰正酣的時候,上了前往加爾各答的火車,從那坐船去仰光,辦理另外一件大事。

這個大事不是所謂的羅興亞人的關切,而是有利可圖的事情,緬甸貨幣改革。

現在的緬甸所使用的貨幣名叫盧比,是和印度盧比掛鉤的,和很多領域一樣,因爲英屬印度在大英帝國的特殊地位,除卻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那種自治領,印度族羣在廣大殖民地都是作爲輔助力量出現,任何領域都是如此。

現在大英帝國急需恢復經濟,英屬印度鬧着要獨立,也是時候卸磨殺驢了。

羅興亞人被驅逐只是緬甸印度勢力的部分問題,還遠遠不是全部問題。

英國佔領緬甸之後,在緬甸設立銀行,但只是分行,總行在印度。

英屬銀行通過貸款等形式發行貨幣,稱謂是印度盧比。此間,緬甸人自己也試辦銀行但並無建樹,十分微小,不足掛齒。

緬甸的貨幣都叫盧比,銀行系統自然也有印度的一份。所以本次的緬甸貨幣改革,對大英帝國來講,就是把印度人的那一份拿回來,交到可靠的人手裡。

國家發行新幣,無償廢止舊幣。就等於白花花的銀子,本可以買許多東西,立即分文不值,攪亂了貨幣流通秩序。許多人反對,尤其是經濟實力薄弱的羣體,更加牴觸,以致集會遊行,與政府對峙。可見貨幣問題涉及民生、經濟、社會、國家安全,實非小事。

所以這件事必須打着愛國的目的來進行,替罪羊肯定不能是大英帝國,所以也只有印度更加合適,在艾倫威爾遜的設想當中,這將是緬甸拿回貨幣主權,成爲獨立國家的第一步,付出一些微小的代價是完全的值得的。

此刻的他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幾十年後在印度推行廢鈔令的莫迪老仙和他同在。

莫迪老仙一聲令下,面額五百和一千盧比的紙幣從即刻起停止流通,現有紙幣必須在五十天之內存入銀行或兌換新幣,否則淪爲廢紙。

莫迪要求停止使用舊版大額貨幣是出於打擊偷稅、漏稅、**、等嚴重依賴大額現金的行爲的目的,就可以只給五十天的兌換時間,就宣佈剩餘的貨幣成爲廢紙。

這種後果也確實出現了,印度是一個多語言高文盲率的國家,一些底層民衆可能過了換鈔時間才知道手上的大額紙幣是一張廢紙,這是對底層民衆的一種無聲洗劫,人民沒錢了還怎麼生產消費?

既然老仙可是這麼做,艾倫威爾遜覺得自己也可以,什麼偷稅、**的理由都成立,他幫助緬甸拿回貨幣主權,不更加應該獲得擁護?反對的都不是緬甸人,是印度人的走狗!

正好在艾倫威爾遜登上前往緬甸輪船的同時,安達曼羣島的戰鬥也進行到了最爲關鍵的時候,跟隨着山下奉文橫掃東南亞的嫡系部隊,戰鬥意志是絕對令人稱道的。

但是這都不能改變武器上的絕對差距,八里橋的騎兵也非常勇敢,一樣倒在了排槍之下。

交戰雙方的武器差距比那個時候還要大,登陸的印度部隊在進攻不利之後,調集了重炮進行炮擊,天上戰機掩護,地上有重火力支援,反而暴動者不過是甕中之鱉,這種情況下要是一再受挫,阿里曼塔卡爾也覺得說不過去。

在堅韌的意志,也不能抵消巨大的劣勢,有着鋼鐵般的意志並不是真的是鋼鐵,絕望的情緒同樣在被團團包圍的戰俘中蔓延。

就連暴動者的首領也絕望了,按照戰時日本陸軍編制組織的很多中隊已經全軍覆沒,現在所有的人都會死在這裡,只不過沒人知道死亡什麼時候到來。

那個手無寸鐵的戰俘被組織起來,也不會免疫炮擊,從剛開始這就是一場絕望的對抗。

尤其是看到自己訓練有素,單兵素質強悍的部下被一個接一個的擊殺,不少打定主意決一死戰的暴動者首領沒有勇氣留在這裡了。

他們想要逃跑,他們想要投降,眼看着滅頂之災將要降臨,在瘋狂的人也會清醒過來。

只是,被團團包圍的他們根本沒有逃跑的地方。同樣,印度部隊也不準備接受他們投降。

子彈射擊而出,一些想要逃跑的首領一鬨而散,印度部隊可能整體性沒這麼訓練有素,但各部隊都存在不少槍法很準的士兵,畢竟印度師不可能有英國師那樣充足的補給,子彈也要節省着來,槍法就是這麼連出來的。

無頭蒼蠅的暴動者再次變成烏合之衆,被印度人挨個點名,整個暴動者固守的山坡上,屍骸遍地,這一天的太陽落山之前,新德里終於接到了阿里曼塔卡爾傳來好消息,“所有暴動者已經被全部消滅,他們十分瘋狂,寧死也不投降。”

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辭呈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權大於主權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發的可疑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
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辭呈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權大於主權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發的可疑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