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

希特勒自殺的消息,立刻登上了倫敦各大報刊,大街小巷男女老少幾乎人手一張報紙。這個曾經英國人心中挑起世界大戰的德國元首死亡消息,似乎標誌着這一場奪去了幾千萬生命的世界大戰,已經走到了尾聲。

和平的曙光已經出現,不少人都長出了一口氣,還在戰爭當中的家人似乎會平安歸來了。

至於德國境內,還有多少德國部隊不相信希特勒已經死亡,還在爲偉大的元首戰鬥到最後一刻,那就不是英國人應該關心的事情了。

“時間沒有偏差太多,歷史大方向還是沒有被影響到。”看了一下日曆,艾倫威爾遜鎖好房門準備去外交部報道,前往歐洲的日程已經定下來了。

倫敦街頭,不少持這報紙的行人正在歡呼,並且期望自己的家人回來。

“你是去白廳麼?戰爭已經結束了,我們的家人馬上就會平安回來了。”不知道是不是全世界的通病,司機都是很健談的,就比如拉着艾倫威爾遜的計程車司機。

“大部分人應該回來過上平靜的生活了,雖然遠東方向的戰爭還沒有結束。但那邊主要是依靠遠征軍和印度軍團來收復失地,相信不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會有好消息傳來。”艾倫威爾遜禮貌的回答,看向外面興高采烈的人羣。

有什麼可高興的?高興的等着丈夫回來,然後高興的接受出征兩年,已經有了一個大胖小子出生?只有天知道,到底有多少出徵的士兵回來會選擇離婚。

經過最近的活動,他已經對外交部和印度事務部的總部很熟悉了,最後的書面指令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外交部的接待人員,沒有用什麼大道理表明前往歐洲的迫切和重要性。

這些大道理不用別人說,艾倫威爾遜比誰都更加明白,他甚至比其他同事更加上心,回到倫敦還領着阿里汗給的海得拉巴專員工資,總不好白拿錢。

因爲目前德國境內還沒有完全平靜,在必要的恢復秩序之前,艾倫威爾遜這些代表英國的組建英佔區秩序的外交人員,第一站並不是德國的任何一座城市,而是法國首都巴黎。

從雅爾塔會議的分區來看,大英帝國仗着三千萬平方公里殖民地,相對上還是能夠和美蘇平起平坐的,英佔區由包括魯爾區在內的德國西北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和奧地利南部構成,其中有波恩、漢堡、科隆、基爾等重要城市。

魯爾區可是德國的工業區,波恩更是後來聯邦德國的首都,漢堡和基爾都是重要港口。德國工業很大一部分的精華,都在英佔區當中。

必須承認人出生在一個強國,總是有一定好處的,到了英佔區艾倫威爾遜,就可以好好在德國人的精華工業區當中,搜刮一下自己想要的東西。

事情並不急迫,阿里汗的倫敦管家也到港口前來送行,等着輪船開動,臨上船之前艾倫威爾遜吩咐道,“阿里姆,我到了巴黎之後會和你聯絡,指引你將需要的東西運過來,如果英屬印度運送的糧食到了,你可以去找伯吉斯,他曾經在BBC工作,報道大君對目前歐洲滿目瘡痍的善意,BBC最合適不過。”

在這個時候,艾倫威爾遜並不介意借用一下劍橋五傑成員的人脈,賺錢嘛,不寒顫。

隨便聊了兩句,艾倫威爾遜被通知輪船即將起錨,便和阿里汗的倫敦管家告別了。

輪船啓程向英吉利海峽對岸駛去,抱怨便馬上而來,不少過來赴任的成員埋怨,爲什麼派飛機送他們過去,難道現在法國境內還能被擊落不成?

“也許是外交大臣,是希望我們看到現在法國國土的真實情況,讓我們更加珍惜和平,對工作表達出來熱情吧?”艾倫威爾遜吹着口哨,不用想也知道,法國境內的情況,估計也就比戰爭還沒結束的德國境內好一些罷了,很可能美好不到哪裡去。

“哦,艾倫,也許你說的有道理。”一個同行的駐外代表艾福爾一聽,深以爲然的點點頭誇張的道,“衆所周知,法國人從來都是勇敢的化身。”

“當然,我相信他們不會投降第二次的。”另外一個駐外代表也加入進來,似乎法國的話題總是能夠令英國人感到興奮。

“沒準法國人會說,正是因爲他們對德國人投降,所以在戰爭當中沒有多少損失。與其投降能夠減少損失,爲什麼要抵抗呢?”

“你這麼說,好像非常有道理啊,要不說法國人就是聰明呢。”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息,時不時的爆發出來一陣鬨笑。艾倫威爾遜也忍不住捧腹,這麼快就進入到今日辱法的環節了麼?

你們怎麼能憑空污法國人的清白?艾倫威爾遜這麼想着,興高采烈的加入到了討論當中,必須承認這是一個消磨時間的好辦法。一談及法國人,大家立刻就不困了,至於不安排飛機讓他們做,小事,小事!

在這個時間渡海、通過陸地前往巴黎,遠不是一段輕鬆的旅程。上岸之後,衆人本希望通過鐵路直達巴黎,卻只能放棄這個想法。

因爲很多鐵路還沒有恢復通車的能力,行使出去一段就不得不停下,索性大家很快就得到了在北部港口英軍的幫忙,纔沒有讓赴任成爲飢寒交迫的強行軍。

放眼望去,人煙渺渺,戰爭的痕跡還是能夠看出來的,剛剛離開港口就能看到當初德軍設置的堡壘,法國人民雖然沒有當初的驚魂不定,卻也行色匆匆,表明現在的法國情況可能也並不好。

法國的情況可能也就比德國好一些罷了,不過應該不至於出現饑荒。要知道法國可是歐洲的農業大國,在後世的世界農業霸權當中也有一席之地,填飽肚子應該不成問題。

現在面臨吃不飽飯處境的,還是德國人!走走停停,在到達巴黎的時候,這次印象深刻的赴任旅程纔算是告一段落。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現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現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