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

雖說英國可從來沒有認爲,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已經矗立在東方。

但畢竟不能像是殖民地時代那樣爲所欲爲也是真的,新德里已經和倫敦關於克什米爾的情況進行了溝通,認可英國在次大陸的特殊利益,自己這邊就只剩下了一場戲。

當然維和部隊的提案並不是一無所獲,美國和蘇聯不約而同的表示對這個提案感興趣。

表示目前世界雖然大體和平,但聯合國發揮更大的作用也是必須的,可以避免重走兩次世界大戰的老路。

當然這一切和艾倫威爾遜無關,雖然他確實通過一些公務員內部的交情,做了一些有利於公開透明的事情,可最終不管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是阿拉伯和以色列,命運畢竟是要掌控在自己手中的。

擺在眼前的大事,是早已經定下的紐芬蘭公投。不管聯合國大會上,美蘇英都有什麼盤算,和紐芬蘭的地位都沒什麼關係。

當前伊麗莎白王儲正在對加拿大進行訪問,所到之處自然是一片讚揚,王儲夫婦在讚美和簇擁之下,巡視着未來加拿大女王的領地。

加拿大還同時發行了,伊麗莎白王儲的紀念郵票,紀念王儲這一次對加拿大的訪問。 ωwш●тт kдn●CΟ

總的來說這一次伊麗莎白王儲對加拿大的訪問盛況空前,按照日程,王儲夫婦因爲美國正在舉行大選,下一站則是定在南非。

在王儲夫婦離開加拿大的同時,艾倫威爾遜正在和紐芬蘭地方長官斯莫爾伍德,商議關於公投的事情,“尊敬的喬伊,相信你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吧?”

“哦,艾倫,關於決定紐芬蘭未來的事情,是每一個紐芬蘭的公民所期盼的。”斯莫爾伍德不慌不忙的迴應道,“遲早要做的不是麼?”

“是的,遲早有這麼一天。”艾倫威爾遜點頭,表示自己也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其實紐芬蘭公投的事情,無非就是涉及到加拿大、美國和英國三國之間的關係。

二戰之後,英國持續消減對紐芬蘭的預算,希望紐芬蘭能加入加拿大聯邦並終止派遣政府。

起初紐芬蘭求助於加拿大,希望能恢復責任政府。但是加拿大反應冷淡,表示沒有興趣在經濟上幫助紐芬蘭,除非紐芬蘭選擇加入加拿大聯邦。

儘管加入美國的提議在紐芬蘭遭到強烈反對,但英國和加拿大均認爲紐芬蘭最終會選擇加入美國,尤其是在紐芬蘭再度陷入經濟困難的情況下。英國方面無法容忍英屬北美殖民地加入美國,並且擔心紐芬蘭加入美國會激化拉布拉多邊境爭議。

Wшw ¤тTkan ¤¢O

加拿大方面認爲紐芬蘭加入加拿大聯邦對本國經濟無益,並且如果紐芬蘭加入美國,則加拿大幾乎四周均被美國領土包圍。最終英國政府禁止紐芬蘭舉行是否加入美國的投票。

這就是艾倫威爾遜在倫敦出發之前的情況,倫敦真正的底線只有一個,那就是盡一切可能阻止紐芬蘭向美國靠近,哪怕是把紐芬蘭送給加拿大。

在艾倫威爾遜出發之前,紐芬蘭分別派出了兩個代表團,分別去了倫敦和渥太華,談判商量紐芬蘭的未來,正式代表團去了倫敦,民間代表團去了渥太華。

由此可見在紐芬蘭的中上層當中,反對和加拿大合併的聲音更具有壓倒性。

而艾倫威爾遜從歷史上的公投結果可以看出,反對和加拿大合併的聲音也不是中上層爲了保障自己的利益,確實是代表了紐芬蘭很大一部分的民意。

紐芬蘭最終成了加拿大的一部分,確實英國施壓促成的結果。而去渥太華的代表團,因爲不具備官方色彩,還遭到了加拿大的冷遇。

這是艾倫威爾遜到達紐芬蘭的背景,經過了大半年的工作,以及拖延戰術。反正到了現在爲止,紐芬蘭發展的很好。

當前王儲夫婦剛剛離開紐芬蘭,艾倫威爾遜覺得時間也差不多了,便和斯莫爾伍德商量,是否可以公開討論,決定紐芬蘭的未來了。

兩人取得一致意見之後,艾倫威爾遜便將關於討論紐芬蘭未來的消息散佈了出去,定在十月二號,在紐芬蘭議會大樓討論,同時將通過時事廣播,被所有紐芬蘭公民聽到。

等到斯莫爾伍德離開總督府,艾倫威爾遜在晚上的廣播當中首先確認了這個消息。

如同在平靜的池塘投入石子,這一廣播立刻在首府聖約翰斯造成了影響。隨後傳遍了整個紐芬蘭,成了紐芬蘭公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一九四八年十月二號,紐芬蘭衆多的居民都在家中等待,沒有如同往常一樣出門或者出海打魚,等待着收音機當中的廣播響起。

此時的紐芬蘭議會大樓中,紐芬蘭委員會的成員一個接一個的坐下,包括斯莫爾伍德在內,一共有四十五個紐芬蘭代表,加上**官福克斯,以及他這個行政長官,提供四十七個人。

“尊敬的代表們,時間過的真的很快,我們又見面了。”艾倫威爾遜首先開口打招呼道,“本次的討論將會同時傳入紐芬蘭公民的耳朵當中,畢竟我們要對偉大的紐芬蘭公民保持透明度,這樣纔有利於建立一個透明政府。”

換了一個環境,艾倫威爾遜就不再說什麼,你可以透明,或者可以有一個政府了。

“此時此刻,世界上還有地方處在戰火當中,比如東亞、比如南亞、比如中東。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事情,則是要通過平和的態度,用最爲有理有據的言論,鄭重的談論紐芬蘭的未來,自從赴任以來,紐芬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裡的工作經歷,將會成爲我人生當中的寶貴財富。”

見到到達議會大樓的代表們點頭,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就開始我們紐芬蘭太厲害了的表述,作爲大英帝國指派的行政長官,艾倫威爾遜在說完了大半年來,紐芬蘭當地的經濟好轉之後,開始等着各方代表陳述意見,同時開口提醒道,“注意一下說話的語氣,很多紐芬蘭的公民相信都聽着呢。”

“既然行政長官已經把話說的很清楚了,我就說說我的想法,我認爲紐芬蘭應該加入加拿大聯邦,當前加拿大已經建立起來了一個覆蓋的全社會的社保體系。”斯莫爾伍德首先開口道,“加入加拿大的好處是,可以讓全體紐芬蘭的公民都有一份保障。”

“喬伊先生說的沒錯,不過代價就是紐芬蘭漁場的主權以後歸加拿大所有。”斯莫爾伍德的話音剛落,立刻就有其他代表起來反駁,“在這個會議上,正在有人謀劃把紐芬蘭出賣給加拿大。”

聲音之大,甚至讓不少聽着廣播的紐芬蘭公民,聽到了刺耳的忙音。

“呃,事實確實是這樣的。”艾倫威爾遜見到剛開始就已經出現了針鋒相對的場面,心裡面已經樂開了花,表面上還要保持客觀中立的樣子,皺着眉頭道,“當然我說的是紐芬蘭漁場的主權問題,並不涉及其它問題。”

“而且從社會保障角度來看,紐芬蘭完全有能力建立類似的體系,以紐芬蘭的人口和產業對比,其實也就是人均資源佔有量來看,這並不是大問題。當然紐芬蘭並不具備一切獨立自主的條件。”

艾倫威爾遜侃侃而談道,“關鍵在於越境捕撈的阻止辦法,紐芬蘭沒有一支人力建立起來基本的小艦隊,對所轄的海域進行定期巡航。”

見到四十五名委員點頭,表示對倫敦指派行政長官的話認可,覺得還很中立客觀。

艾倫威爾遜繼續道,“其實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前紐芬蘭的資金流入,和企業稅有着巨大的關係,這是在紐芬蘭當前特殊的形態中,才得以實現的。在企業稅的問題上,紐芬蘭和加拿大、美國以及英國都完全不同,處在三者的交匯當中的地位,才造成了幾個月以來極大的財政盈餘,如果失去了這種中立性?可能並非好事。”

“強大的林業資源是我說的另外一件事,其實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和美國對應來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兩國,賺到同樣的錢要遠比美國輕鬆。因爲美國不存在社會保障的說法。再者美國的人口太多了,完全依靠國家保障一切開支是不現實的,再者美國也並不是一個要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政府,這和美國的理念有衝突。”

雖然艾倫威爾遜只是客觀分析,但實際上在漁場角度上把加拿大的路堵死了。同時通過社會保障大家角度,又把美國給排除出去。

斯莫爾伍德欲言又止,但卻看見大部分的紐芬蘭代表非常認可這些話,心中不由得嘆了口氣。

“是否應該放棄在企業稅問題上的資金流入?或者對歐洲原材料輸入的特殊待遇?這取決於紐芬蘭公民的想法。其實主要問題就是,是否可以讓紐芬蘭在未來的日子當中,成爲人人都羨慕的高水平地區,這纔是最爲重要的問題。”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1565章 停戰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百六十三章 紅旗歌舞團來訪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舊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1565章 停戰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百六十三章 紅旗歌舞團來訪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舊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