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

“宋我世仇,比年非無恢復舊疆、洗雪前恥之志,特畏吾威力,不能窺其虛實,故未敢輕舉。”

——胥鼎

“殺啊!”堅韌如鑌鐵一般的契丹軍人吶喊着,架起衝車向城牆衝去。

昨天傍晚,契丹先鋒覘騎率先抵達興濟縣,但是高俊已經率領軍兵退入糧城,順道還在縣城放了一把火,契丹人只得到了一座廢墟而已。石抹明安深感不安,他感覺到這支小小的金軍似乎沒有被自己嚇倒,而且正在積極籌劃的對抗自己。

那麼就在糧城終結他們的命運吧。

蒙軍開始修繕器械,並且在第二天清晨開始了攻城。

投石機不好製作,軍中工匠說至少要兩天時間,石抹明安迫不及待的率先運用了衝車。

所謂衝車,是在有輪子的底架上,安裝一門巨大的撞木,由數人乃至十數名軍兵推着向前,產生巨大的衝力,可以震撼城牆乃至崩裂。

而蒙軍使用的衝車有些還是這種衝車的簡化版本,根本沒有底架,而是由十幾名軍兵扛着向前衝擊,石抹明安急着攻城,已經顧不得準備器械了。

“放箭!”張大春下令,數十名弓箭手立刻拉開手中的硬弓,箭矢如流星般飛向契丹人的軍陣。

“啊!”即刻傳來一陣慘叫,幾名敵軍抱着受傷的部位,在地上痛苦的掙扎嚎叫着。

但是剩下的人毫不畏懼,幾輛衝車很快衝到了城下,並且硬生生的撞到城牆上。

高俊站在城頭,清楚的感受到了腳下傳來的震動,民夫們驚叫起來,有的作勢就要從城牆上跳下去。

“別慌,他們的衝車不管用,城牆不會被撞碎的,”孫庭大呼,搶步站到城頭,舉起準備好的礌石向下扔去。

這些石塊大部分是糧倉的倉石,大小用作礌石正合適。在軍使的命令下,軍兵和民夫們紛紛舉起石塊向下扔去,不一會又砸得十數人頭破血流,即便是強悍的契丹軍人也不敢拿天靈蓋對準石頭,紛紛潰散逃離城下。

但是石抹明安採取了強攻戰術,派遣人馬輪流猛攻,等到下午的時候,蒙軍傷亡已近百人,十輛衝車被摧毀六輛,而高俊傷亡十三人,城牆表面的箭矢如刺蝟般密集,也多了不少裂縫。

這個時候,蒙軍開始分散兵力,同時向東北南三面城牆發動進攻。

糧城不比縣城,只有東面一道城門和西面運河上的水門,南北兩壁是沒有城門的。故而蒙軍一開始沒有將南北作爲進攻方向。但是此刻,在東門強攻造成了一定傷亡之後,蒙軍開始兩臂張開,同時緊緊箍住糧城。

“放箭!”李銘高聲命令,在箭矢不足的情況下,還有軍兵冒險探出手來,拔出城外壁上敵軍的箭,這爲雙方都增加了不少傷亡。

石抹明安有足夠的把握,他擁有上萬人馬,可以一刻不停的向城牆潑灑箭雨,而他的敵人雖然據守的三丈多高的城牆,但看得出來兵微將寡,遲早是要抵擋不住的。

戰鬥進行到黃昏,高俊的箭矢和礌石都已經嚴重不足,所幸這個時候,石抹明安暫時鳴金收兵了。軍使們拖着疲憊的身軀,讓士卒們注意警戒。

晚上,忽然有一個契丹騎兵奔馳到城下,傳達石抹明安的宣諭:“我乃大蒙古國將軍石抹明安,貴軍今日作戰勇猛,鄙人深表敬佩,我軍稍後要到城下來爲戰友收屍,希望城上不要放箭,以顯貴軍之武德。”

“石抹明安!”高俊忍不住露出苦笑,這還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去年的野狐嶺之戰,正是此人收受了烏古論老僧的賄賂,提議把押剌百戶留在大營送死的。

石抹明安,沒想到你我今天在此相遇啊。

對方的要求很有道理,如果進攻的道路上都是友軍的屍體,對士兵的士氣將是難以想象的打擊。正因爲如此,這個要求高俊實在是不願意答應。但是片刻之後,他突然想到什麼,便對城外大喊起來:“本將乃是山東的忠翊校尉高俊!可以答應那個叛賊的要求,今日激戰酣暢,你讓那個叛賊將酒肉油藥來撫慰我軍!”

叫的橫一點,無論對方答應不答應,高俊都算是不吃虧。

那名騎兵愣了片刻,就撥馬回去了,無移時契丹軍營轅門再開,七八名騎兵奔馳出來。

“那個牽馬的八品芝麻官高俊,你向我們主將乞來的酒肉油藥在此,縋下個籃子來,這些酒肉就便宜你了。”

“很好!”高俊回罵:“告訴那個亡遼的不肖子孫、中國的無恥叛臣、黑韃的乖兒乖孫,本將恩准三姓家奴來收屍了,讓他速速前來!”

“你!”那個契丹軍將登時氣結,指着城頭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城牆上頓時鬨笑起來,還夾雜着不少辱罵之聲,憋了一肚子氣的軍兵和百姓終於有了發泄的機會,齊聲大罵石抹明安是個無恥之徒。

那幾個契丹騎兵灰溜溜的回去了,不一會兒,一些契丹人步行前來收屍,高俊在城上掛了幾個燈籠照亮地面,以防這些人搞什麼陰謀詭計。

得到的酒肉油藥立刻分發下去,作爲今天苦戰的犒賞。酒不多,一人喝了一口有餘,肉拿來煮湯,一人喝了兩碗。不少“酒肉相沖”的人乾脆蹲在城牆上,屁股朝外面方便起來,給第二天攻城的蒙軍增加了一層生化障礙。

軍典們統計了一下今天的傷亡,並且抓緊時間登記了所有民夫的名字,現在他們全算是高俊手下的民夫,一旦陣亡,高俊將按照押剌百戶的標準爲其家屬提供撫卹。

軍典們反覆向民夫們宣講道理:黑韃兇惡,見人就殺,咱們的妻子兒女現在坐着高百戶的大船向南去了,黑韃就要一路向南追殺他們,咱們在興濟多抵擋一天,妻子兒女們就能多走遠一步,咱們在這裡抵擋三四天,黑韃就別想追上咱們的家人了。

反正事已至此,民夫們的表現比高俊想象的順從多了,都表示願意和黑韃戰上一戰。

夜深了,潘正還在巡視,突然發現一個民夫斜靠在牆邊兒,低低的啜泣着。

“怎麼不回去睡覺?大晚上在外面是要受風寒的。”

“我家人沒了。”那人擦了擦眼淚,潘正這才發覺他手上攥着一瓶藥,正是今天契丹人拿來的。

“這是我老父的藥,藥瓶我認識,上面有我做的標記。”那男子擦了擦眼淚:“黑韃來的時候,老父捨不得田產,只可到附近的樹林去避難,現在想必……”

潘正一時覺得無言以對,又問道:“你現在還有什麼家人嗎?”

那男子搖搖頭:“我少時娘便化了,只有父親一個,原本有個未過門的娘子,是清州大黑村的,名字喚作阿翠,前些日子也被黑韃姦污殺了。”

潘正心頭一熱,趕緊問:“你娘子是大黑村人?是不是姓劉?”

那男子點點頭:“郎君怎麼知道。”

潘正嘆了口氣:“如果我們早進村片刻,你娘子也許就不會死了,我發現她的時候,她尚且還活着,我可以告訴你,你的娘子沒有失貞。”

潘正說的沒錯,也許是爲了報復高俊的辱罵,第二天上午,盟軍的進攻極爲瘋狂,除了衝車之外還使用了雲梯,甚至一度攻上城頭,但是高俊親自率領軍兵長槍結陣,將其趕了下去,僅僅是一個上午,高俊人馬就傷亡了五十有餘,蒙軍傷亡一百有餘。

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三章 伏(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八章 血鐵(下)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尾聲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十九章第二章 赤血(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三章 遲疑(上)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十一章 戰(上)尾聲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尾聲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十八章。鼠(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三章 伏(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尾聲第四章 高中(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
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三章 伏(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八章 血鐵(下)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尾聲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十九章第二章 赤血(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三章 遲疑(上)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十一章 戰(上)尾聲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尾聲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十八章。鼠(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三章 伏(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尾聲第四章 高中(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