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

“所以說,當初韓小娘其實是被她的父母帶到了呂家去做工,從此被那個呂仲騏囚禁起來。”山路崎嶇,高俊一邊走着一邊還對身旁的路哲說話,後者渾身的武器都已經被除去,龔成和斡脫兩個人非常警惕的站在高俊二人身後,冷冷的觀察路哲,隨時準備制止他的過激動作。

當軍官們得知路哲因爲一個女人背叛高俊的事情之後,一個個咬牙切齒,恨不得當場活撕了路哲,但是高俊卻沒有立刻准許這種行動,反而讓路哲跟在自己身後,繼續詢問情況。

“他告訴我說,給我五天時間考慮是否反叛,因而我請求郎君先休整五日,結果他們就是利用這個空子,聚集兵力打垮了咱們。”

“咱們?”高俊語氣顫抖:“既然今天的敵軍不是你放進來的,你怎麼偏偏認爲往東南方向走更安全?”高俊的語氣嚴厲起來。

“因爲他們來找我的時候,對我和盤托出的計劃就是在西邊的路上設伏,所以我想他們肯定,肯定…”

“路哲啊路哲,你讓我說你什麼好?”高俊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說:“先別想着自己的罪過,好好想想!”

路哲一愣,隨即意識到了高俊所說的是什麼。

“既然敵軍提早發動了突襲,說明他們根本沒有指望你真的叛變,既然如此,對你和盤托出的計劃能是什麼狗屁計劃?”

所有的軍將們也立刻展顏,高俊所說的不錯,既然敵軍提前發動了進攻,而沒有選擇與路哲裡應外合,說明他們也不認爲路哲會選擇叛變,既然如此的話,他們給路哲的消息一定是個假信號。

“我敢斷言,東南的路上纔會有伏兵,而西面的路上,縱然有截斷咱們的人,也決計不多,咱們只要一鼓作氣,是能夠衝過去的。”高俊站了起來:“所以,咱們向東南方向進攻。”

軍將們一下子又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了,不是說東南方向有伏兵嗎?怎麼到了還要向東南方向進攻?

“所謂伏兵,不過是以有心算無心而已,膠東的山脈大多苦不甚高,沒有什麼極度險要的地形,能夠容使三五千人打出兩萬人的陣勢。敵軍縱然有伏兵,也不會增添多少力量,咱們既然提前得知了此事,就能夠與他們正面相抗。”

就在此時,訓練參軍楊妙真已經率人點齊了剩餘的兵馬,正軍折損不過一成,貼軍倒是折損了兩成多,但也有接近一千四百人。

”軍將們都打起精神,咱們向東南方向前進,一舉摧垮張林的主力!”高俊已經完全確定,這件事情都是那個呂仲騏一手挑起來的,一想到這個混蛋,他的頭髮彷彿都要豎立起來。

就是這個混蛋當衆勾引殷去寒,就是這個混蛋害得喻俠失貞,他已經發過毒誓,一定要把這個人抓起來,此番正是好時機,張林不過是三萬人馬,有什麼打不過的!

至於路哲,高俊冷冷看他一眼,下令解除全部武裝,就連頭髮裡面都被查了一遍,執行這項任務的什將擺出一副撲克臉,似乎不再認爲路哲是太平軍的旗指揮,而把他當做投誠的俘虜一般。

路哲的手下們多多少少都有些難過,他的那名什將已經哭泣起來,在心裡自責了千遍萬遍,如果自己能夠常常跟緊指揮,也許指揮就不會犯錯誤了。

“你的問題打完這一仗再說。”高俊這句話不算太客氣,但是隱隱約約透露出,如果路哲能在之後立功的話,說不定還有將功贖罪的機會,大家都是老戰友,看到路哲現在如此落魄的樣子,剛纔還義憤填膺的軍將們心裡卻多多少少有些同情了。

高俊心裡想的不僅僅是路哲,對於與自己出生入死的這羣老兄弟們,高俊一向抱有信任,但是這已經是第二次發生叛變事件了,讓他也感覺到人心畢竟不如制度靠譜,除去軍典的設置之外,一定要讓趙昉規集各位軍將的檔案,收集他們的個人情況和人脈關係,並且衡量危險程度。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太平軍重整旗鼓,向東南方向進發,開始了自投羅網的過程。

黑夜當中,太平軍的哨聲此起彼伏,溫撒文殊奴睜着一雙碧綠的眼睛,不斷的報出敵人的方位和人數。

“這山坳間應該是處有伏兵的地方,先用弓箭射一頓再說!”高俊已下令,弓弩手們即刻準備,箭雨如蝗射進草叢當中,在裡面的伏兵立刻哀叫起來,緊接着就敲起大鼓,開始衝鋒。

太平軍早已擺好了防禦的陣勢,高俊所在的這個旗指揮是張大春,他鎮定自若的指揮步兵們沿着地勢做好防禦,橫排的軍兵們用長槍越頂攻擊,前排的刀盾手靈活挪騰,很快就將伏兵的攻勢打退,而此時,後方又是一陣亂箭促射,打的張林人馬損失慘重。

即便是呂仲騏提出了狡猾的陰謀,但是這個傢伙也不會真正的理解戰爭是怎麼回事,所以他不能明白爲什麼在高俊自投羅網的情況下,伏兵依舊無法擊破這股敵人,而她只能將這一切都歸咎於張林和他手下的蠢笨。

而張林也忍不住反脣相譏:“呂公子大概是糊塗了,有關我軍馬的情況,我早就與你說過,而你答應我的四百名精兵何在?”

對於張林而言,憤怒是自然而然的,呂仲騏究竟還是沒有制定一個完美的計劃,高俊雖然現在的情況確實不妙,但短時間內張林卻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高俊向東南方向突圍。

高俊所率領的上千人馬繼續向東行進,而龔成得到命令,獨自一人騎馬沿小路向西折返,將高俊現在的情況彙報給根據地。

路哲雙手被緊緊綁住,拴在車後,跟着大隊人馬亦步亦趨,看着他狼狽的樣子,高俊突然想起許多年前的一個上午,他和何志也在嬀川道上,作爲逃兵,拴在馬車後解送前線的樣子。

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十七章 故(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四章 狗(下)尾聲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
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十七章 故(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四章 狗(下)尾聲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