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

“貞祐二年正月春,寇犯闕里孔子廟,毀手植檜。”

——《曲阜縣志》

“到這個時候不應該慌亂,把所有軍使及以上的長官都叫來,到中軍營帳去開會。”高俊揉揉頭髮,知道情況比自己想象的要棘手了。

軍官很快就到齊了,在開會之前,高俊吩咐趙昉:“找兩名靠得住的承局,把會議的內容記清楚一些。”

“指揮使,有這樣的必要嗎?”趙昉小心翼翼的問。

“以後我們每件事都要儘可能詳細的記錄,尤其是要從記錄中總結經驗,這次咱們行軍出征路上也出過不少大小差池,有些東西籌備得不齊全,安排任務的時候,有些人太累,而有些人又沒有任務,這些都被一一都被記錄在案,回去之後又可以總結改進。”高俊的表情有些頹敗,但他很快整理了精神:“這些可以讓我們更加有效的利用手中的這點資源,我希望咱們的軍官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能理智的面對一切,包括現在的這種情況。”

很快,軍官就聚齊了,當大家聽完潘正所說的情況之後,確實個個面色不豫,非常擔心。

“咱們先估算一下,現在兗州城內會有多少人?”高俊發問。

“我估計得有個兩三萬人吧。”路哲說道。

“我覺得不大可能,頂多他也只能聚集三五千人,紅襖賊沒有騎兵也沒有馬車,光靠腳力太難了。”僧虔分析了一下:“現在兗州城內沒有許多糧食,如果真有兩三萬人,一兩個月估計就吃空了。”

“咱們現在控制的這些村莊已經搜出了兩千多名敵軍,我們來看一看這張地圖。”潘正指着材官隊繪製的地圖:“紅襖攤開來主要是吃糧,所以說各村莊內的人數應該差不太多,靠近兗州的地方會密集一些,而郝定的親信老營肯定是都在城裡面吃糧的,我們再稍微推斷一下腳程……”

潘正沉默一下:“現在城內應該已經聚集了一萬人左右,明天咱們抵達城下的時候,應該在一萬三到一萬五之間。”

反應快的軍官們頻頻點頭,認爲潘正的推斷是最爲合理的數字。

不過這個結果讓大家更爲煩惱,如果真的有上萬紅襖軍龜縮在兗州城內防守,那麼僅憑五個旗的軍兵是很難攻克的,更何況紅襖軍同氣連枝,各路援軍很明顯已經在路上了,此時衝到兗州城下,除非在一兩日內就能破城,不然就要和其他各路紅襖軍作戰。

李銘“刷”地一下子站起來:“指揮使,我建議立刻選一批能騎馬的軍兵,星夜疾馳到兗州城下,驅散將要入城的敵軍,等到咱們大隊人馬明天到達城下的時候,城內紅襖賊起碼也能少上兩三千人。”

“這確實是一個辦法,但是我們能挑的人不多,能夠騎乘的戰馬也不多,最多隻能給你二三十騎,靠這些騎兵封鎖兗州城是不可能的,你們最多驅散一路敵軍。”高俊估計了一下,取出來令籤:“李銘!”

“卑職在。”

“你去挑選三十名騎兵,可以選用營部的什將,去阻擋南方這一路。”高俊在地圖上比劃一下:“天有八極,地有八方,你們能阻擋八方中的一方,就算立下戰功,千萬不可貪功求全,將自己陷入陷阱之中。”

“卑職記住了。”

“記住了嗎!”高俊突然暴喝一聲,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剛纔還有點兒漫不經心的李銘趕緊拱手:“卑職記住了,完全記住了。”

其他軍官也都各有任務,第二天將要加快行程,整個營地有條不紊的預熱起來。高俊看着中帳裡面忙忙碌碌的景象,倒也有些安心了。

第二天上午,高俊率領主力部隊急行軍來到兗州城下,在這裡看到了滿面塵土的李銘。

“昨天晚上沒有月亮,屬實不是夜戰的好天氣,我們驅散了三五撥人,就已經有四匹馬折了腳,因而我讓大家把馬藏起來,還是在這裡等候覆命。”李銘狠狠吐了一口吐沫,看得出來,昨晚的夜戰讓他非常窩火。

“沒事,這種情況我也早有準備,兗州城的城門已經關上了,現在城內大約有一萬多人,咱們的軍兵身穿重鎧沒有辦法攻城,脫掉鎧甲的話,那兵力劣勢太大,所以暫時不要攻城,先安扎好營壘,向四處派出覘騎,做好圍點打援的準備。”高俊搓搓手。

軍官們都知道圍點打援是什麼意思,高俊還將金朝初年的太原之戰作爲圍點打援的經典戰例講過,雖然軍官們心裡面還是希望攻克兗州,但是眼下這種情況,也只能想辦法打擊援軍了。

“現在傳我命令,樓升旗兵分四路,繼續掃蕩兗州周圍的村莊,仍以捕俘捉生爲首要任務,馮達旗派出兩都,分別佔領寧陽縣和曲阜縣。”高俊下達命令:“郝定的主力部隊在兗州,但是他是在泗水起兵的,估計還有不少手下在泗水一帶,想辦法先吃掉他們。”

高俊在城外緊張的佈置任務,而郝定在城裡面也驚惶不已,他萬萬沒想到,高俊彷彿是飛來一般,居然僅僅四日就殺到了自己跟前,雖然兗州,曲阜,寧陽的手下已經進城,但是老家泗水那邊還有數千人馬,正在趕來的路上。

“這個高俊走得恁快,難道是飛來的?”郝定登上城牆往下一望,外面正是高俊的高家軍軍旗,各都的認旗五彩繽紛,已經有和高俊見過陣的人指出:“這些五彩斑斕的旗幟都是高俊手下各都的認旗,一個都一個樣,各不相同,以便本都軍兵識認。”

郝定仔細數了數,僅僅他能看見的都旗就有十五六面,高俊可以說是傾巢而出,進攻兗州。

“可恨!”他狠狠一拳捶在兗州城的女牆上,這女牆很多地方已經缺損破裂,作爲黃土牆,本身也並不十分堅固,郝定有點兒後悔沒有修繕城池了。

“頭領無需擔心,高俊手下不過千八百人,咱們城內有兄弟上萬,霍儀、彭義斌、任福等頭領都在趕來的路上,咱們就放他高俊任情攻城,只要捱過這十幾天,等到其他頭領一到,咱們就來個裡應外合,甕中捉鱉!”身旁有個頭目模樣的人對郝定如此說。

高俊並沒有預料到郝定擔心的是糧食,當天晚上,在兗州城外基本紮營完畢之後,高俊卻率領營部移駐曲阜縣,根據報告,泗水縣有上千紅襖賊取道曲阜,向兗州進發。

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一章 羊(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八章 間諜(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尾聲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尾聲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四章 春曉曲(下)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尾聲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尾聲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八章 血鐵(下)尾聲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八章 警巡院(下)第九章 掙扎(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二章 見(下)尾聲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
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一章 羊(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八章 間諜(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尾聲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尾聲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四章 春曉曲(下)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尾聲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尾聲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八章 血鐵(下)尾聲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八章 警巡院(下)第九章 掙扎(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二章 見(下)尾聲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