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

利用眼前這道天塹設伏,爭取殲滅一部分追擊的蒙古騎兵,這樣的念頭自然而然的就從高俊的腦海中浮現出來,並且得到了軍官們的支持,有關這一作戰方案的討論即刻開始進行,相關籌措也開始準備。

“問題在於,我們怎麼把敵軍帶到這裡來,而且還要儘可能的多。”在村民的口述之下,材官隊迅速的畫出了周圍一帶的地圖,這確實是個絕佳的伏擊場所——前提是蒙古人要乖乖的往這裡闖。

大家提了幾個方案,都不滿意,不能確保將蒙古軍隊帶入此處,畢竟他們的對手也是狡猾多端。參軍們甚至已經把打起伏擊戰時有可能的情況都預料到了,並且制定了周密的安排,但問題在於,蒙古人是不會往這裡闖的,所有的計劃都是一紙空談。

那兩個劫後餘生的山民也受邀在會議當中,軍官們不斷的向他們詢問周邊的地形,看着這些大人物憂愁的臉色,這兩個人似乎也明白他們遇到了麻煩。

“高郎君,要不然我們去給蒙古人帶路吧,把他們帶到這邊來,就說郎君你要去天勝寨,人困馬乏,正是一舉擊破的好時機。”

“這不行,你們兩個人跑不出來。”高俊又低聲嘟囔了一句:“蒙古人也未必會相信。”

全軍在這裡暫時駐紮了一會兒,魏小乙的情況又好了許多,甚至已經可以站起來了,這樣他們都的軍兵們都十分高興。

儘管遭遇了慘重的損失,但倖存下來的軍兵還是盡心盡力的留在高俊周邊。他們的妻女還在高俊的治下,他們的土地因爲軍兵的身份而得以保存,長期以來,軍兵們對高郎君都有一種深深的依賴。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他們都不會輕易背離。

就在當天晚上,高俊卻得到了意外的消息:那兩個山民不出一聲的逃走了,什麼口信都沒留。

高俊幾乎立刻明白了怎麼回事:”立刻佈置,也許蒙古騎兵就要來了!”

軍兵們埋伏在山間的樹叢裡,讓茂密的枝杈掩飾他們的盔甲反光。旗幟和兵器都緊緊的貼伏在地上,只有少數什將會爬到樹上,眺望遠處的敵情。

軍官們在樹林裡走來走去,檢查軍兵的人數,分發藥品——秋季的樹林可不是什麼好呆的地方,鋪天蓋地的蚊蟲讓軍兵們感到無所適從。

還好,他們呆不了多長時間,遠處蒙古騎兵的煙塵已經漸漸出現。

“這山頭翻過了,就是的?”爲首的蒙古軍將詢問兩個帶路的人。這兩個山民都是一副阿諛奉承的表情:“將軍,翻過了這座山頭,你看到遠處那座山了嗎?姓高的就在這兩座山之間,咱們給他個出其不意,就齊活了。”

另一個人也趕緊說:“將軍可千萬別忘了我們倆的賞啊。”

“高俊抓了時節呵,賞好說!”蒙古軍將哈哈大笑,命令騎兵們趕緊跟上。

樹林之中也有小道,蒙古人可以繼續縱馬奔馳,但是越走越不對勁,這兩個山頭之間還有幾座小山,路是越發難,走到最後連道都沒了。

“千戶,我感覺現在這情況不正常啊,我是烏梁海人,哈薩克那邊的山脈也不是沒有走過,怎麼看前面也沒有路了。”一名蒙古軍將小心翼翼的對領頭的千戶說。

“但是你看,前面的山頭不就在這裡嗎?咱們只要沿着這個方向一直走下去就好了。”這名千戶聳了聳肩,山頭就在前面,無論在哪裡都一眼望得見,這是一個絕佳的路標,只要走過面前這一片樹林應該就能抵達山腳下。

那名勸說的軍將心裡還是很不安穩,提議由他率領少量騎兵先開道偵察,這要求立刻得到了批准,他們一路斬荊棘,卻意外的發現,前方道路在經歷一個上坡之後卻是深淵,茂密的樹林遮掩了這道不寬的懸崖。

往下一望,這懸崖少說也有十幾丈高,高聳如同刀切斧鑿,根本就下不去。

幾名蒙古人大吃一驚,互相看了一眼,正在回去報信,突然樹林中響起了弓弦的聲音!

也就是轉瞬之間,整個樹林沸騰了起來,無數面黑色的旗幟從鬱鬱蔥蔥的樹木中樹立,彷彿整片樹林一下子站了起來。吶喊聲震動了整個山谷,如霹靂般的弓弦聲更是令人戰慄。

在山道中下馬步行的蒙古騎兵們勃然變色,這時他們才意識到受了愚弄。

但是已經來不及了,這次出擊的將近兩千名蒙古騎兵在山道上行進不得,他們錯誤的相信了自己的眼睛,而對山路的複雜性缺少考慮。

“你,你!”蒙古千戶憤怒的指着兩個帶路的人,而這兩個人卻哈哈大笑起來:“黑韃子,你們也有今天!”

蒙古千戶長氣的哇哇大叫,抽出馬刀來一刀劈倒了其中一個人,血濺到另一個人的臉上,但是他卻笑得更大聲了:“老子一家老小都吃你們黑韃殺了,今天能夠報仇雪恨,夠了!有種你殺了我呀,我看你逃不逃得出去!”

連續劈倒兩個人,千戶長仔細觀察了一下左右,到處都是太平軍的旗幟,蒙古人損失慘重,而且已經沒有翻盤的可能性。

太平軍步兵小隊的形式發動突然襲擊,然後將蒙古人的行軍隊伍切割成幾段。並且一段一段的吃掉。極目遠眺,對面的山頭上有一杆大旗,很明顯,在樹林中的太平軍就是根據那面大旗的命令來統一行動的。

但是蒙古人已經沒有力量衝過去斬將奪旗了,現在他們連馬都上不去,只能憑着本能不斷向前走,直到經過一段上坡之後,發現前面的懸崖。

在這兩座山頭外還有其他的蒙古騎兵隊,聽到這面的喧囂之後,他們即刻趕來增援,衝得最猛的一股甚至佔領了離此不遠的另一座山頭。

如果把樹木全部拔光的話,他們可以親眼看見蒙古的主力騎兵是怎麼被太平軍推下懸崖的,距離不會超過500米——然而這個距離也是極限了,他們所佔據的山頭下面就是鬱鬱蔥蔥的樹林,這羣人不敢重蹈主力的覆轍,以僅有的二三百的兵力往樹林裡面衝,徘徊了一陣之後,這隊蒙古騎兵撤走了。

重創追兵之後,高俊得以和天勝寨的潘正會合。

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尾聲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二章 羊(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尾聲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十章 劫(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十四章 魚(下)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六章 辛勞的家主(下)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章 掙扎(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五章 決(上)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四章 春曉曲(下)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二章 船隊(下)尾聲尾聲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尾聲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二章 尚書省(下)
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尾聲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二章 羊(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尾聲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十章 劫(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十四章 魚(下)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六章 辛勞的家主(下)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章 掙扎(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五章 決(上)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四章 春曉曲(下)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二章 船隊(下)尾聲尾聲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尾聲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二章 尚書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