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

這16門火炮的形制都是由高俊親自敲定的,基本上涵蓋了太平軍未來一段時間所使用的火炮主要形式。

其中最被寄予厚望的是四門非常細長的蛇怪炮,不過在高俊的技術人員這裡,這類火炮被稱之爲針炮。

該型火炮的特點是較長的身管和較小的口徑,就像是一根神針一樣,提供了極高的炮口初速,用於攻城是再方便不過了。奧斯曼帝國曾經大量列裝過這類火炮,而吳三桂也曾經住過一門平遼大將軍炮,可以視爲中國版的蛇怪炮。

不過現如今,該炮的發明使一下子提前了幾個世紀,太平軍的四門針炮被集中在博州東門,鐵質彈丸也都被拉了上來——除了16門炮之外,車隊還運載來火炮炮彈七百發,其中五百發鐵彈,二百發石彈。

除此之外還有四門加農炮,這類炮特點是彈道平直,利於直射目標,自然在高俊這裡也換了名字,被稱爲直炮。

還有一門巨大的臼炮,那口徑就像是主菜盤子一樣大,炮身短粗,用曲射的方式攻擊堅固工事,只不過用這個玩意兒打這個城牆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臼炮炮彈大,初速低,彈道是曲線,在近距離拆牆的效果還是不錯的,而且還能夠越過障礙打擊到對面的敵人。

剩下七門大炮則分別是兩門野戰榴彈炮,兩門步兵營用的野戰炮,兩門分隊小榴彈炮,以及一門協同騎兵的小炮。

他們或是直射或是曲射,使用的炮彈種類和威力大小各不相同,但都經過多次優化,可以確保達到當今世界難以企及的設計水平。

炮兵工廠生產這些火炮採取了十分複雜的工藝技術,每名主任工匠只負責其中的一段,只有四個人掌握鑄造火炮的整個流程和所有參數。

爲了設計實驗並且鑄造這些火炮,太平軍動用了一千二百名勞動力,三十五名工匠和不計其數的原材料,試射的硫磺就足足用了一千斤,佔根據地去年財政支出的4%。現如今,這些吞金巨獸終於要在戰場上顯示出他們的本領了。

城上的守軍還不瞭解這些黑色的龐然大物究竟有何等神威,他們還以爲這是太平軍新的衝車,看上去好像挺沉,但是這麼重的車根本推不出速度來,那可就沒勁兒了。

就在城外的柔軟草地上,高俊向任福引薦了工兵第三旗的指揮,實在是出乎工兵處長意料,此人居然是出身於八白石村的劉國安。

在選用指揮官上,高俊確實費了一番腦筋,劉國安與太平軍許多軍官是好友,又是根據地裡的老資格,選他來,高俊比較踏實。

這段時間來,劉國安已經和他的士兵們建立起了良好的指揮關係,他這雙有些滑稽的吊梢眼牢牢的盯着不遠處的城牆,張開令旗,命令士兵做準備。

炮兵們立刻就位,這些火炮最少得需要七名炮手,最多的那門臼炮則足足要22人協同操作,專門有一輛車爲這門炮吊起炮彈,協助進行裝填。

每門炮都有一名測量員,他們迅速的打開了攜帶的小木箱,裡面裝的是這門炮所需的各類測繪數據。彈道學到目前還是不靠譜的,想要調試一門火炮,主要依靠火炮出場時試射後的經驗數據。

城牆上的敵軍也立刻抓起武器,弓上弦,刀出鞘,在他們看來,敵人馬上就要推着這些新式撞車殺過來了,然而直到他們飛上半空的時候,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大地在微微震動,鋼鐵巨獸發出了恐怖的咆哮,讓太平軍軍兵們也都大驚失色,他們都被這可怕的怒吼嚇了一哆嗦,個別人甚至一屁股坐到地上。

第一輪齊射的威力如此巨大,尤其是針炮已經把城牆上打出了缺口。

第二輪齊射的時候,纔有個別膽子大的士兵發覺,是火炮裡射出的巨大黑色彈丸打中了城牆。

已經有聰明的士兵立刻明白了這些黑色桶物的妙用,不由得拍手稱讚起來,但他們讚賞的話還沒來得及說出口,第三輪齊射已經開始了,十六門火炮一起發出怒吼,把炮彈用不同的姿態不同的角度送進城內。

把4門針炮集中在東門的策略是正確的,僅僅三輪齊射之後,東門的城牆就被打得千瘡百孔,而且已經看出來要倒塌的跡象,哪怕此時把火炮全部撤下,僅以其他的攻城器具繼續攻打,城牆也撐不了三四天。

其他方向上的敵軍也好不到哪裡去,尤其是加農炮幾乎掃平了所有的城牆上部建築,士兵血肉橫飛,死相悽慘,城內頓時人心惶惶,甚至於絕大部分士兵此時都不知道太平軍究竟用了什麼新式武器。

“炮兵,極速射!”劉國安又一次揮動旗幟,炮兵開始按照各自的節奏快速裝填射擊,這樣的射擊要維持近半個時辰。

嚴實感覺末日到了,當他靠近城牆的時候,居然從城牆內側看到了炮彈撞擊到城牆上的凹痕,一下又一下,簡直是魔幻的奇景。

東面城牆的裂口越來越大,嚴實終於知道自己必須要立刻做出決斷了,深吸一口氣之後,他偷偷吩咐了一下旁邊的人。

極速射結束了,東面的城牆已經被打成了豆腐渣,所有人都知道這面城牆馬上就要塌了,步兵們摩拳擦掌,隨時準備衝進去,守城的話,也許敵人還有一戰之力,但論野戰,太平軍絕無敵手。

但也就在這個時候,城牆東南角上卻爬上來一個人,他渾身顫抖,氣喘吁吁,掛起了一面白旗,下面還挑着個人頭。

士兵們一下子就泄了氣:我還沒用力,你就倒下了。

“你抗什麼蒙?你也配抗蒙!”高俊氣急敗壞,就要指揮軍馬殺出,但就在這個時候,城內卻出來一個棚一兵的手下,還是高俊認識的人:騎兵將領聶敢。

這下子高俊真的要重新考慮了,儘管彭義斌說過嚴實此人已經與他聯絡。但高俊知道,嚴實是個只按利益行事的人,絕對不可靠,所以本來想先斬後奏,大不了再給彭義斌賠個不是,可現如今的情況真讓他無法動手了。

戰役以一種滑稽的方式結束了。

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二章 博州的大炮(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七章 願(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尾聲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尾聲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尾聲尾聲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七章 牛(上)尾聲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尾聲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
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二章 博州的大炮(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七章 願(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尾聲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尾聲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尾聲尾聲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七章 牛(上)尾聲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尾聲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