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

“兒郎們,以往我們跟紅襖軍作戰,跟蒙古人作戰,但是這一仗我們是與南宋王師相抗衡。”

沒有人計較高俊的用詞。

“這次戰爭將會真正考驗你們的實力,你們的對手很多很強,有宋家三衙的馬步軍、有曾經讓僕散揆、紇石烈子仁吃過虧的各路新軍、有跟咱們打過仗的忠義軍,南宋兵多糧足,而且還有各式新鮮軍器,比如牀弩、旋風炮、還有神臂弓。大家覺得是我們的兵馬更強呢?還是南家的兵馬更強呢?”

“我們強!”

高俊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點輕鬆的神色,甚至輕輕拍了拍手:“讓我們在淮北看一看吧!”

隨即太平軍招集了還在梁山的各路軍官,商量這次作戰的方案,高俊已經有所準備。

“這次戰爭要三管齊下,第一管就是軍。咱們在戰場上要能克敵制勝,沒有這一條什麼都是白搭,打贏宋軍,咱們纔有資格談別的。”

軍官們紛紛點頭,他們都摩拳擦掌,早就等待着這次機會了,見識了紅襖軍和蒙古人,也該見識見識南家的兵馬了。

“第二條是內,咱們既然有了走私線路,還搭上了刁光鬥這條線,就要充分利用這些東西搞搞事情,打探南宋的情報,甚至於影響南宋的決策。”

這並不是高俊的異想天開,刁光鬥此人在南宋官場還是頗有影響力的,再加上臨安內部傾軋的厲害,如果能夠充分運用走私渠道的話,或許也能影響臨安小朝廷。

關於這一點,趙昉主動站了起來:“下官願意前往臨安一試。”

高俊已經跟趙昉提前通過氣了,這次趙昉將不會隨軍出征,而是先跟走私船隊前往臨安。

“第三點在於宣傳和道義上的勝利,我事前已經說過,進入南家境內時嚴禁擄掠,必須約束軍紀,誰要是給咱們太平軍丟臉,那不是我的兄弟!”

“之後咱們還要張貼宣傳畫,發放宣傳冊子,哪怕編一些歌謠和順口溜也行,我這裡已經有一些文案了,要多講咱們根據地的狀態。我並不指望着會有人因爲這些宣傳冊子就跟咱們來山東,但必須要給淮南的百姓一個好印象。我可以向各位保證,這不是咱們第一次渡過淮河,以後咱們還會有這樣的事情。”

隨着都統司的建立,山東各處的兵馬已經完全聽命於蒙古綱的指揮,除去必蘭阿魯帶、黃摑阿魯帶、嚴實等人之外,三個現在名義上不是高俊手下的人——潘正、孫庭和燕寧也各帶領兩三千人馬來了,這裡面既有高俊的正軍,也有三人新擴編的民兵。

朝夕相處了這麼久,高俊對兩個人很放心,他相信這兩夥人是不會拋棄太平軍單飛的,這次前來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新編的軍馬完全按照太平軍的編制,軍官用的都是當初高俊提拔的人才,三支軍隊在組織上和太平軍完全一體。

田琢擔任招撫大使,隨軍出征,負責安撫佔領區,山東路轉運使李秉鈞總付後勤,只有東平行省的侯掣不預聞此次戰事,專心應付北面的蒙古。

高俊出發了,此次從徵者包括兼任副職的馮達、僧虔二人和其各自的旗、路哲、郭延嗣、蒲察勇、裴真各旗,貼軍中的賀萬歲、周太平、訛留山律三旗。蒲察阿虎也要出戰,高俊黑着臉答應了,沒有見他。

李驍奇的少年軍隨同參戰,李素兒大着肚子,依舊帶着繡工們一道前進。

十一月初十,高俊率領的三千太平軍在邳州城外與紇石烈志會合,此時後者已經在城外打過一仗,驅逐了李全的主力,城內只剩下八百敵軍。

“溫敦郎君來得正好,你我合力攻城,我從東面,你從西面,看誰先拿下州刺史衙門的帥旗如何?”沒等高俊說話,紇石烈志就當他是答應了,於是乎兩軍分別從東西二門發動進攻,城內如何抵擋得住!無移時便紛紛請降,高俊派龔成打出帥旗,命令投降忠義軍跟着這面旗子走,全活數百人衆,而紇石烈志則是一陣大砍大殺,佔領刺史衙門之後,才下令收納投降敵軍,大概也捉了百十人。

隨即,高俊又向東面的海州移動,海州守將王義深原本也是紅襖軍首領,但是南渡以來卻因爲缺乏糧餉,人馬被李全所收編,任其驅使。如今看情況不妙,李全下達了後撤的命令,他即刻率軍沿東海南退。

高俊兵不血刃的佔據海州,下令放榜安民,並且延續了老傳統,開放戰地醫院爲當地百姓看病,不過也延續了另一項老傳統——調戲繡工的浮浪子弟被軍兵們溫柔耐心的教育了一番,丟了出去。

李素兒快要生產了,看着這情形也忍不住捂着手帕笑出聲來——自從她和郭延嗣成親,郭延嗣都率先摘帽,軍官們幾乎都被兩個人搭上線,和繡工們成了親。

高俊進入海州,將自己的指揮部設在海州蘭若寺的塔院裡面,眼下州城內已經平定,但是又有人彙報:東面海上的東海縣還有敵軍的重兵,不下五七百人,經常趁機上岸騷擾。

東海縣所位於的東海島,在今日已經不復存在,它位於連雲港(海州)正東方,有半個崇明島那麼大,元明以來大河奪淮,泥沙排入東海,東海島逐漸和陸地連接,成爲了連雲港市的一部分。

聽說這裡有敵人,高俊犯難了,足足有數百人,不打肯定不行,可是相隔海上,太平軍無船,怎麼進攻呢?

趁着天色好,高俊登上佛塔,隱隱約約能看見大海遠處的黑影,那邊是東海島了,地圖上淺淺的峽灣,居然那麼遠。

高俊一籌莫展之際,程闢來報,海州當地有百姓前來獻策。

高俊即刻在院子裡接待了這幾個人,來的四個人都是精壯漢子,皮膚黝黑,看上去是賣苦力的老實人,見到高俊便紛紛下跪叩頭:“見過高郎君!高郎君洪福齊天!”

“每至傍晚則灣流湍急,難以行船,此時海上賊就放鬆戒心,但是如果有駕船的老把式的話,乘小沙船可以順着彎流去到南邊,島上南邊都是林木,有這些林木遮蔽,可以安然登島。但是這個季節每逢傍晚多大風,這風要是吹起來可就說不準了,有可能會遇險。”

高俊下定決心,當天出擊。

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尾聲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尾聲第十章 掙扎(下)第四章 伏(下)尾聲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尾聲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尾聲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
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尾聲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尾聲第十章 掙扎(下)第四章 伏(下)尾聲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尾聲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尾聲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