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

不一會兒,遠處就來了一大羣烏合之衆,拿着各色武器,爲首之人三十多歲,看上去倒並不是個貧苦人。

“那女子,你敢殺我們的人,真是活得不耐煩了,你可是高俊狗賊的屬下?”

楊妙真冷哼一聲:“我和高俊雖有過節,但我看你們連那個高俊都不如。此人雖然在金狗帳下爲官,猶然知道保境安民,你們這羣人爲非作歹,真真是天理不容!”

“放屁,你可知道這村莊通高?”

“難道這舉村之人,都是高俊的手下不成?”

“這村子裡的人居然聽高俊的號令,有個女子當了高俊的繡工,其他人居然不管不問,這村莊可不是通高嗎?”

“一個女子進了高俊的軍隊,這村莊就要被屠了不成?”

“聖人云防微杜漸,一個人參加高家軍,全村人都是幫兇!高俊不敬孔孟,不曉人情,攪亂陰陽,顛倒尊卑,是真正的人間大惡,我等就是爲了撥亂反正,再申天道!”

“你們無惡不作,還知道什麼叫天道?”楊妙真被這種狡辯徹底激怒了,捏緊長槍就要出馬。

“天道就是消滅高俊,殺光他的人,搶光他的錢!”還沒等首領說話,旁邊的人已然幫腔,這些人大多數是各村的流氓地痞搗子,他們可都聽說高俊有個南山勞改營專門治他們,再加上這些人平常在村裡就屬於被鄙視的人,這次乾脆趁機亡命一把,過幾天逍遙日子,他們對天道的理解就是欺壓良善百姓。

然而此人話音剛落,鮮血就從他嘴裡噴了出來,楊妙真憤怒的把槍大力抽插了兩下才挑出來,劃過一條紅色的長虹,刺進另一個人的胸口。

紅襖軍一擁而上,叛軍大敗虧輸,但楊妙真不依不饒,率軍極力追趕,甚至於連沂水縣和日照縣都不想去收復了。

等到天放亮的時候,這羣叛軍已經逃到了兩州邊界的地帶,這裡是魯南丘陵的綿延之地,到處都是低矮的小山。

楊妙真只看他們在低矮的丘陵上忽上忽下的走,突然一起站住了,又往自己這邊看,人羣前後不定,徹底慌亂起來。

她意識到情形可能不對,不再追趕,而是率軍就近上了一座小山。

果不其然,這羣叛軍前面的逃生之路被一羣人擋住了,這些人黑衣玄甲,一看就是高家軍。

潘正站在鬆軟的草地上,前一天剛剛下過一場春雨,腳下的草皮還有些潤溼,高家軍的軍兵們排成規整的長列,按照刀盾兵、長槍兵和弓箭手的順序站好,旗手們輕鬆的將旗幟插進泥土裡,確認了方陣的方位。

潘正回到壽張縣述職之後,迅速帶領一旗的兵馬向東援助高俊,與沂州一帶的義勇軍會合,顧墨南向潘正報告了眼下的形勢潘正大喜,率軍強攻沂州,不過半日而下。隨即潘正率軍繼續東進,終於在這裡遇上了潰敗的叛軍。

四百名軍兵就這樣站在小丘上,按照這小丘綿延的走勢佈置了一條橫陣,而山下則是一團移動的棕色的卷影,那是叛軍,衣衫襤褸、狼狽不堪、氣喘吁吁、依舊在試探着向高家軍靠近。

軍兵們無聲的準備着,沒有人說話,只有武器盔甲偶爾碰撞得叮噹作響,弓箭兵們調整了弓弦,等待旗手的命令。個別眼神好的軍兵已經能夠看清山下叛軍的面容,看見他們是怎麼手腳並用的往小丘上爬,一路上還要不斷的撥開荊棘,個別叛軍用武器當做柺棍,但是這東西實在是太長太重了,不少人半路上就扔掉了這些,甚至有人是空着兩隻手往上走,。

不斷有叛軍磨蹭的向後退縮,但隨即就會被一些穿得相對好一些的人推搡着向前,整個隊伍依舊在緩慢的移動着,像一大片褐色的烏雲逐漸的涌來,但是這烏雲實在是太輕薄,軍兵們甚至連一點壓迫感都沒有。

最後一次檢查完自己的武器,旗手揮動了旗幟,弓箭手們吱吱呀呀的拉開弓弦,

步兵們刀出鞘槍架好,大家好整以暇的等待對手的前來。

然而潘正已經不在注意山下的叛軍了,他的目光望着的是遠處那座山丘上已經做好準備了紅襖軍。那是一片赭紅色的雲彩,已經逐漸排成了規整的方陣,有棱有角像模像樣,紅襖軍們已經見慣了戰爭,相比叛軍而言動作純熟,士氣也更可靠一些,雖然大部分人只穿着紅布襖,但是靠近陣中的人身上都有皮甲乃至鐵甲,尤其在陣型中間還有幾個騎馬的人,爲首的身穿一副爛銀鎧,白纓白旗白披風,想必就是楊妙真了。

潘正還並不知道紅襖軍與叛軍之間的糾紛,還以爲這是紅襖軍逼着叛軍來送死,心裡不由得生出對楊妙真的鄙夷。

“這個蛇蠍心腸的女人。”他忍不住對身邊的軍典沐白髮了一句牢騷。

沐白心裡忍不住暗笑:在全根據地的家長眼裡,現在你愛人白卉纔是最蛇蠍心腸的女人。

大名府戰役結束的時候,高俊突然想到了夏季流行病的問題,開始在全根據地範圍內推廣牛痘免疫法,當即就造成一片譁然,家長們誰願意讓穿着藍衣服的繡工把瘟牛的病漿塞到自己孩子的鼻孔中?無論家長還是孩子都嚎啕大哭,於是乎醫院負責人白卉成了全根據地最不受歡迎的女人。

軍們已經緩緩推進到離高家軍只有二百多米的距離了,他們抵達山下,擡頭仰望着山上的高家軍,巨大的壓迫感讓他們再也無法前進。

潘正下令敲響戰鼓,兩個隊二十名軍兵開始向前衝鋒,敵軍應聲而退,當即徹底消散,反方向向楊妙真這邊跑去,而楊妙真也下令敲響戰鼓,叛軍在兩者的夾擊之下痛不欲生,在一刻鐘的時間內就已經死傷近百,剩下的人尋着戰場的空隙逃散了。

把礙眼的叛軍驅除之後,還是兩者之間的對決,潘正遠遠望着那個騎白馬的女人,而那個女人也望着潘正。

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尾聲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尾聲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十八章 故(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九章 符金刀的標槍(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五章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
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尾聲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尾聲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十八章 故(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九章 符金刀的標槍(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五章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