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

“漢家奪吾金窟堝!”

——李乾順

當高俊聽說運河沿岸又出現了三百名蒙古騎兵之後,內心非常驚訝,石抹明安陰魂不散,即便撤軍也要爲高俊留點兒後手,這三百名騎兵在大名府外絕對是重大威脅,並且時刻威脅着從大名府到壽張縣之間的陸路交通。

面對這麼一支敵軍,潘正等軍官的意見非常統一:找機會幹他一炮!

信心來源於實力的恢復,儘管何志也沒有答應給高俊糧食,但是殷有貴臨走前留下的軍糧也算夠用,用來補充的新兵也已經就位,分別安排到各都裡面,最近正在加緊訓練,士兵的生氣很快恢復了。

民兵就像一個巨大的儲備池,隨時可以爲高俊提供新的軍兵,軍兵、民兵、伕役三級體制逐漸成型,目前壽張縣所有的男子都是伕役,何志也在其中挑選強壯果敢的成爲民兵,在高俊有需要的時候,再從民兵中挑選一部分組建軍兵。

但是高俊知道自己也要努力防止水池乾涸,節約使用自己的兵力。這也就意味着對這三百名蒙古騎兵一定要爭取一場完美的殲滅戰,避免造成重大損失。

但是這很困難,根據溫迪罕僧虔偵查而來的情況,這三百名敵軍擁有上千匹戰馬,可以連續奔襲一天一夜,此外,他們還招收了兩三百名當地人來驅趕他們的牛車和馬車,爲他們幹活,這羣人補給充足運力強大,機動性遠非高俊能比。

“什麼時候咱們也能有這麼健全的騎兵啊。”李銘不由得感嘆一聲,高俊軍中依舊缺馬,這段時間戰鬥中繳獲的敵軍軍馬已經損失殆盡,現存不過十六七匹,連斥侯覘騎都不夠用,更別說組建騎兵了。

高俊再次升帳議事,面對着這麼多的敵軍騎兵,大部分人一籌莫展,對方都是騎兵,而且牛馬衆多,就算是打得過對方,對方也可以逃走,大名府四周一馬平川,只有樹林能夠埋伏軍兵,但是敵軍又怎可能輕易進入樹林呢?只要這夥騎兵的指揮官不傻,高俊慢騰騰的步兵是找不到殲滅他們的機會的。

有些焦躁的高俊直接提問:“郭延嗣,你打過的仗最多,你們和南朝的騎兵交戰過嗎?”

“打是打過……”郭延嗣慢吞吞的說:“不算是正面打贏的,南朝的田俊邁手下有千八百號騎兵,被他派來打蔡州,行軍萬戶紇石烈桓端燒燬了敵軍的糧道,然後各路步兵一起涌出,敵軍就撤退了,也沒能打一仗。”

這番話雖然短暫,但不少人似乎從中得到了思路,大家把目光轉向李銘。

“一匹軍馬一天要粟一斗,草兩束,敵軍騎兵如此衆多,一天所用的輜重幾輛大車裝不下!”已經有人發出了驚訝的聲音,範有田感慨的說:“養一批軍馬可真費錢啊,這一匹馬夠我三個兵的了。”

“你從你的都隨便挑四個兵,看能不能打贏一個騎兵?”李銘好聲沒好氣的回答。

“不要轉移話題。”高俊拍了拍几案:“這麼說的話,三百名騎兵應該有很多的輜重,這些東西要麼是從石抹明安的營地送過來的,要麼就堆積在他們自己的營地裡面,無論如何都有文章可做,加緊偵查!”

很快,情況就查清了,這三百名騎兵確實有一個臨時營地,但裡面儲存的軍糧不多,僅供兩三日之用,每天石抹明安都從德州源源不斷的拉糧食過來,費盡千般力氣一直送到恩州以南。

“難怪敵軍明明有上萬軍馬,卻只能派出三百名騎兵,運河沿岸早就被咱們疏散一空,敵軍無法就地補糧,只能從遙遠的德州運糧過來。”潘正恍然大悟。

情況確實如此,由於運河沿岸的百姓都已經被高俊疏散,或是遁入山林,或是順流南下,朵豁歹的先頭部隊甚至沒有糧食可以吃。在這種情況下,也古不得不削減了派出去的騎兵數量,只給了朵豁歹三百人。

要知道,爲了這三百人的糧食,石抹明安不得不從德州徵調了近百名伕役,把糧食源源不斷的,從德州運到恩州以南的館陶一帶,算上損耗的話,是用足以養活兩千人的糧食來補給這三百人,如果不是搶來的糧食不心疼的話,明安早就跳腳了。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完整的作戰計劃從高俊的腦海中浮現。

……

此時,小冷一個人跪在運河邊上,這幾天沒有在下雪,原有的積雪也融化了不少,露出了粗糙的沙土,她的膝蓋和手臂都磨破了,但是衣服早就撕的只夠蔽體禦寒,沒有多餘的布來包紮了。

從將陵到恩州的日子極度不好過,此時的恩州四門緊閉,鄉野一空,如何也找不到一粒糧食,她只能在飢餓中繼續踏上歸途,由於極度的體力流失,最開始還能走,現在只能慢慢的爬。

此時她呼吸很艱難,但每呼吸幾次,四肢還能往前挪動一步,在這半天時間裡,她大概挪動了一百米左右的距離。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枚小小的石子硌到了她的胳膊,一聲沉悶的響聲,整條胳膊徹底失去了力氣,她一下子趴到地上,眼淚一瞬間就流了下來。“完了,完了。”

小冷的情緒崩潰了,她抱着裝有名牌的包袱,在地上滾着,痛哭流涕。

“完了,這下完了。”

但是沒有任何迴應,四周空曠無比。

她在地上躺了很久,終於擡起手臂查看傷勢,情況似乎沒有那麼早,她試着活動了一下,這隻手還能動。手指上還套着一個亮晶晶的戒指。

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尾聲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三章 遲疑(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七章 間諜(上)尾聲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尾聲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十一章 鬥百草(上)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
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尾聲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三章 遲疑(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七章 間諜(上)尾聲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尾聲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十一章 鬥百草(上)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