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

各路大軍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絕妙機會,儘管太平軍在戰略上已經開始強調集中力量,但是在具體的對陣上,還是應該充分發揮太平軍戰鬥意志旺盛、紀律性好、堅韌不拔的優點,儘可能的把戰線拉得又直又長,利用連綿不絕的太平軍軍隊多方面出擊,壓垮敵人的陣型。

這次戰鬥也一樣,在敵軍後方,高俊已經佈置了整整四路兵馬,趁着敵軍混亂一起出擊。哪四路?李銘、馮達、唐太平、袁鏡。

李銘的騎兵和馮達這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都集中在我軍左翼,敵軍的右翼,是主攻擊方向,而實力稍遜的兩個新組建的營則放在了我軍右翼,敵軍左翼,是副攻擊方向,兩方面就像是鐵錘與鐵砧一樣,狠狠的敲在了蒙古軍陣當中。

馮達率領的第一營簡直是戰無不勝,他們跟着李銘開闢的道路前進,騎兵雖然快速摧垮了敵軍右翼,但他們是利用極高速的衝鋒,透支體力來完成的這一以快吃慢,所以在打垮敵軍之後,本身也要略微後撤休息。

而馮達迅速補進了騎兵們的空位,本來就較着一股勁兒的他直接來了一招鐵爪掏腰子,重重地打在蒙古中軍的左中部位置上。

對於他們這面,高俊一點也不擔心,他重點看的是兩位新的營統制表現如何。

袁鏡的戰術中歸中矩,甚至高俊覺得不夠很提氣,作爲投降來的南宋軍官,袁鏡延續了宋軍老打法,偏向於主將的騎射加上少量精銳的不斷擾動,大部隊則只作爲填充戰線的棋子慢慢往前啃。

這樣的打法缺乏衝勁,讓高俊看的很不痛快。

唐太平則是過於兇猛鬥狠,作爲高俊親自口頭肯定的根據地少數幾位“會打進攻戰的軍官”,唐太平延續了他在鹽幫做事時候的風格,敢打敢衝,在敵軍露出破綻之後,能夠猛力咬住,迫使敵軍全面潰退,但是,唐太平進攻後勁很不足。

就算是小孩用泥巴土塊兒來做打仗的遊戲,都知道先擺出來一個堂堂之陣,同樣是100人,如果做成5×20的方陣,那麼只有前排的20或40人能夠打擊到敵人,如果做成10×10的方陣,那麼就只有10~20人能夠打擊對手。

儘管後者能夠在一線進行打擊的人不多,但是當兩軍士兵一排排倒下的時候,後者卻更有綿延的勁頭,用本方倒下的5排換取對方倒下了5排,就有機會洞穿敵軍防線。而前者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用多出來的打擊儘可能的高比例消耗敵軍,用兵的精妙,就在這兩個基本維度之間做出取捨。

唐太平很明顯是一個喜歡擺5×20方陣的人,甚至是一個喜歡擺3×33方陣的人,這源於他在鹽幫作戰的經驗。

鹽幫都是輕步兵作戰,憑藉勇氣,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如果不在第一次戰鬥中就投入最大的力量,後面肯定會越來越差,基本上一個回合就能決定勝負,很少需要考慮突破敵軍防線之後的持續進攻問題,這在今天的戰鬥中表現得十分明顯。他將自己的兵力不斷的延展開來,壓縮敵軍的防線,雖然確實迫使敵軍步步後退,但是卻始終無法撕裂敵軍的陣型。

儘管各有各的缺點,但這兩名營統制依舊打得有聲有色,滿分100分的話,至少可以拿60分,比高俊剛剛指揮一個營兵力的時候要強得多了。

直到目前爲止,戰鬥進行得十分順利,三個步兵營加上一個騎兵營,比對手的人數還要少三分之一,但是卻利用對手變陣的情況實施雷霆萬鈞的一擊,直接打懵了蒙古人。不過,隨即就出現了一點小變化,算是給這次戰役增加了一點考驗。

高俊很快就發現,事前對敵軍的預估還是有些錯誤,這錯誤在於,高俊似乎誤判了敵軍不同部隊戰鬥力。

高俊,以及太平軍的所有軍官都認爲,在作戰中蒙古騎兵是最難纏的對手。他們數量龐大,戰鬥技術優良,並且頑強敢戰,能跑能射,處理不好的話會非常棘手,最好趁着敵軍沒有結成戰鬥隊形之前就一波沖垮。

但是在戰場上,蒙古人的實際表現卻讓高俊微微皺起眉頭,這些人在第一輪戰鬥受挫之後就四散開來,顯示出了缺乏組織紀律性的一面,甚至有些人遊擊習氣上頭,不再集結,遠遠跑開朝敵軍放箭,這種可憐的射箭方式根本就沒有什麼殺傷力。

反倒是那些河北僞軍今天表現出來的強韌戰鬥意志簡直讓高俊大開眼界,甚至懷疑對手是不是耍了什麼小花招,讓兩個民族的軍隊換了軍服。

此時太平軍的諸位將領還不瞭解這個機制,但他們很快就理順了前因後果:在山東階段的防禦作戰當中,敵軍進攻,我軍防守,蒙古人戰勝就有戰利品可拿,他們又擅長抄掠,對大蒙古國的開疆拓土十分熱衷,自然勇氣百倍。

而僞軍則只對偷雞摸狗感興趣,戰場上的戰鬥則避之不及:打仗那麼拼命幹什麼?我還有老婆孩子呢。

可現如今是太平軍進攻,敵軍處於防守位置,蒙古人就算是撤退也沒什麼損失的,更何況現在大汗已經遠在千里之外,紀律上鬆弛一點也無所謂。

在這種情況下,誰能不爲自己的身家性命考慮,怎麼能夠輕易的交出一切任人宰割呢,到這個時候,河北軍爲了保衛自己的性命家小,反而比蒙古人更加狂熱:打仗不拼命還幹什麼?我還有老婆孩子呢。

高俊的錯誤預判造成了前線的一點小波折,馮達的鐵爪雖然已經抓爛了移剌禿花的左腰子,但是卻發現腹腔的肌肉十分的緊密結實,讓他無法輕易的開膛破肚。這次河北人卻用上了太平軍以前常用的戰術:大家都使用盾牌往前擠,儘可能的保存體力,猛力壓縮敵人的進攻態勢。

恆大也不傻,隨即命令軍隊停止猛烈攻擊,轉而開始盾牌對盾牌,開始依靠集中起來的射手進行突然襲擊。

戰鬥進行到黃昏的時候,還沒有攻破敵軍的總防線,反而敵人漸漸的有重新穩住的意思,如果今天晚上不能徹底擊敗敵軍,之後的戰鬥很顯然會艱難更多。

第十二章 陸娘(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五章 犯錯(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尾聲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八章 願(下)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尾聲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尾聲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六章 辛勞的家主(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七章 間諜(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八章 間諜(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尾聲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一章 欺騙(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
第十二章 陸娘(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五章 犯錯(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尾聲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八章 願(下)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尾聲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尾聲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六章 辛勞的家主(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七章 間諜(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八章 間諜(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尾聲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一章 欺騙(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